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1790|回復: 40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36:U桑和董君之三

  [復制鏈接]
1#
發(fā)表于 2018-12-2 01:14:54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8-12-2 02:30 編輯   w# ?5 R' z0 X4 u
. P* n0 Z: k; K) i( {2 d0 l0 F" T+ r
Section 8.- B2 \5 v: ^& \7 ^- V
有一次和U桑的談話中,他提到了關于提問回答的問題。6 X, W/ p# `& e1 G
董君有一個傾向是:被問到某事之后,不直接回答答案,而是先陳述借口。, s" R; `% p$ m8 U
這個習慣不夠理想。8 a+ U. Y' D$ r5 B+ o" U4 b7 A
9 L2 X* A, t$ O, B, M7 P  \" ?! L( k
比如,U桑問董君,前天那個報告有沒有給客戶發(fā)過去。* ]; {: j& Q' L8 S, r
董君的回答是,那個報告有些地方翻譯得有問題,所以還沒有發(fā),7 L* u. v# Y9 D4 m2 n
或者說,這幾天現(xiàn)場的問題特別忙,一直在弄那些問題花了很多時間。
9 [! ?5 T) m3 _1 ?# n- Y或者說,這個報告客戶應該不著急要,' U2 a' v! y- ~; z
就是不直接回答問題“還沒有發(fā)”。1 k4 O2 L. G3 G" c) Q
$ ^3 A5 C) `1 s) i2 M# L/ m
當然,對于自己工作中的“沒完成”,1 t8 t& [( g& p
因為感到不好意思,所以不愿意直接承認,應該是心理上的原因。$ q; f0 C! L+ C$ w' O% M
不過這種方式確實容易造成減分,會耽誤互相的時間,影響溝通效率和工作效率。: h$ F0 G% ^- I

( `# k/ X3 G0 `+ \# q對于董君的工作方式,U桑還有一個感到困擾的地方是,6 U0 r1 i+ S; j0 K1 `$ l5 b0 A
董君有時候嘴上說的事情與實際做的事情不一樣,這點比較麻煩。5 Z+ ?' e2 ?1 M4 c& a
對于被安排的某事,說著要做,但是過了幾天也沒有進展,7 n# ^9 }0 {% e5 r" ?" y
在日語里說法是“返事nomi”,是一種不好的方式。) w6 m; m1 W. r7 J  v
對于被安排的事情,如果答應下來,對方就會期待,% M4 f1 g# W& \) A+ N2 `* Y. a; n
但是最后到了期限沒能弄完,就會耽誤事," P! m  m0 g4 ~; H5 h* f# X
還不如最初就直說"這事我估計弄不完",然后陳述原因。
3 ^0 m% e9 G$ U; k8 ], K
* X) }% n1 h6 R我想起來,在我留學的時候,曾在一家料理店后廚打工,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 i" f0 O& l- c$ V& t
我進店做一段時間后,又來了兩個中國學生來打工,
6 G5 H$ s, P- R; {. p- ^他們和我是在同一個日語學校讀書,是學校介紹他們來打工的。( V1 F0 i: x( z( N5 \2 n
他們來了兩周之后,有一天下班時,他們不在,
0 u( B2 D) s8 W& y+ a廚房里的管理人,把我叫到一旁,對我說,讓我稍后對其中一個學生解釋一下,
/ C- e' k: X9 v  `& K1 l告訴他,從下周起那個學生不用來做工了。* M. H) z/ r  E9 i
管理人給我解釋,原因是在工作中,他用日語說讓這個學生去刷鍋,: Z: V: A# t0 o1 h2 B2 g( L/ ]% \
這個學生嘴上說著“HAI”,但是實際做的是其他事情,比如去刷碗了,( M) }; W9 }0 O- }! U) c* f0 V
所以就會導致困擾,
) v% B' _" d  G: ?( N$ g2 U為什么呢,
% @9 t8 ^$ b# i, T1 b; |因為管理人需要來拿干凈鍋炒菜的時候,發(fā)現(xiàn)鍋并沒有刷好,6 i9 V6 E3 s- h8 F* h
這樣就會被耽誤時間,因此管理人感到困擾。+ Q8 R1 t& u& ~" n+ T
這樣的事情發(fā)生過幾次,管理人也想辦法提醒過幾次,
/ O) k* z; p" G: P% _# [7 J: t但是沒有效果,所以就只能不要他了。
( W% }  ~  L: p* e管理人的邏輯是這樣的,如果你日語不好,可以,7 o, y% q$ n" Z! W" ?
我可以慢慢對你說,給你比劃,給你解釋,教你怎么做,, `  }  V6 W! M/ v, y, C0 U/ k, n
但是如果我說話之后你答應下來,然后做的卻是“不同的事情”,- Q9 p  H$ ~6 j
那么下次我對你安排任務時,即使你答應我,我也沒法預測“任務是否會完成”,
8 H. o3 ]0 D. Y) P5 s那么也就沒法進行協(xié)調(diào)地工作了。
2 O6 B, |) {4 t! A' j9 q
. h( K4 K) a* u! D當時那件事情給我印象很深,從而得到的收獲是,& q% L1 ]  I/ |
一方面,對于聽不懂或者辦不到的事情,直接說出來,大家都還好商量;+ {" r# V% i+ q1 X* `/ F
一方面,在工作中,要讓安排者,感覺到“安心”才好。4 x- t5 n, B' _1 p+ L: T
那時候我的日語聽力和口語也不太好,
5 B0 L* o& X( J4 I# z有時別人給我安排干活的時候,干活的內(nèi)容,我只能半懂半猜,
; p$ L+ q  U! y6 Q! b) O0 |但是我會去注意這一點,被安排任務之后,我用一個動詞來重復我理解的命令,
1 r" j. T2 m/ m  `  H" `讓我去洗碗的時候,我回答“好的,我去洗”,等等,4 k0 ~; J* ^4 q$ u2 {2 u8 ?
這樣如果我說的不對,他會糾正我,可以避免因為我聽不懂而導致偏差,
4 l8 w4 ~9 @' [) |% o5 q如果我說的沒錯,他也會心里有數(shù),這家伙明白工作的內(nèi)容了。( u9 |# n; f& t4 ], E
這樣互相會都安心一些。6 @. P% M6 O! a' [0 X0 y  e5 t

2 j( m* y4 Y4 I: Q( W多年之后,如今在工作之中,我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 ]- s) [: Y9 L! f* X& U3 I我在國內(nèi)客戶的工廠做工事時,有時候會拜托對方或者安裝公司幫忙加工零件,
' Z( ?& ]5 C' k0 Y* y  o對方有時會說“沒問題”。
5 J7 V* I& n; q0 O這時我就會有一絲不安。
( [" a! z. K" F' }+ \. K我希望他會說,“好的,我會怎樣怎樣去做",這樣我才能知道他確實明確了加工內(nèi)容。# L, H8 w9 {. b5 _1 J& N
& y* d2 I" X2 b
有時我會說,這個零件要怎樣怎樣去做,做的時候哪個地方要注意怎樣怎樣,不要怎樣怎樣,
1 M9 ~, E. n7 f& \. @  M! Y7 o; ^3 A結(jié)果對方總是不等我把話說完,就回答“好的知道了”,
7 b- k  B- S& r4 m3 o: ?" B但如果不追問確認一下,零件加工回來,有時候就會出問題。; m$ e3 b$ `" O6 p( P
我往往會交待任務之后,把話重新說一遍,只說一半,后半句讓他來接,
: ]7 W  ~; E7 j/ T; k6 q+ Q# [從他嘴里說出來的話,如果確實是同樣的內(nèi)容,那才能放心一些。
8 e4 a+ u  b" Y$ Z3 c% T; x, X4 ]- p6 A7 j$ s8 E9 p, W7 i6 O
只有回答而不去做,一方面是上面說的語言不通所以聽不懂,
; |" |, H1 h) D9 B' r另一方面是,被指示者頭腦里的重要性判斷,是不一樣的。1 m, }: p4 ~/ ~% f
U桑對于董君安排事情的時候,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7 F+ }) h1 z! `雖然董君日語沒問題,但是也是出現(xiàn)了同樣的狀況。
0 z$ S  T% a. g0 d: \有一次,U桑讓董君去倉庫把發(fā)個快遞,然后底單交給倉管之前,復印一下。: C) X4 a: |# U, E: @! p- y5 Z- r
董君嘴上答應了,
9 V+ D+ q# C" D2 l6 w* s( T4 f: Z但是事后U桑找董君要復印件進行確認的時候,
" X' M7 @8 L& V* c! H董君的回答是,
% \7 F" [% L6 G) O8 u倉庫沒有復印機,拿回來到辦公室復印太花時間,( t5 W* c5 E3 {# F5 m
估計這個快遞,同城郵寄的情況明天應該就會到了,所以就沒復印。
  A+ S/ R& ^& z; V( p
8 b' |7 u. ^6 F3 T# j這就是,“復印底單”這個事情,( P8 n: N' m; E0 s7 z: v
在U桑和董君頭腦里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
9 L8 H" y- k! ~% i% QU桑覺得,“一定要復印,然后要發(fā)給客戶做接收準備及安排后續(xù)工事日程”6 O- k1 t5 Z) J
董君覺得,“復印這事情是‘不做也可以’的,這東西肯定會到”
( i) t# r8 b- D6 a  c“被指示者”的認知程度的不同,會導致做事不到位的發(fā)生。
- R/ l& ^3 v" T6 A這時候,在安排事情的時候,
- Z* p' L2 a2 g7 v& C% w怎樣去表達,怎樣去強調(diào),就是一個重要的課題。0 Y: P, r) E0 |1 d$ }3 T5 m
3 A& w) ]6 ^7 ]2 p
還有一次,U桑在周五,讓董君用中文打電話通知某外協(xié)單位,把某圖紙修改一下,
% |! ]: V. t: Z. J0 Y到了周一,U桑再向董君進行確認的時候,8 H, D4 `6 R2 n# l4 p7 w
董君說外協(xié)公司周六周日應該休息,周一再打電話也應該沒問題的,
6 x2 M2 z" @! V, ?* f2 f實際的情況是,董君并沒有打電話,2 b2 k5 E% v* {# V. @
董君想到,如果直接說沒打,會被批評,
  M3 Y% |: b# k( [( Y$ }0 u6 m4 R所以他不直接回答問題,而是隨便說一個貌似相關的理由。! B* s5 K2 g7 Y: M, \7 y5 H
這樣的話,U桑就比較不放心,也無法預測下一次安排事情時結(jié)果會怎樣。. U7 L0 @! b5 v  ?$ E! }3 n9 s
7 u7 J* Z2 Y3 J$ |. O2 _! }( w
Section 9.8 j6 B( m, s3 s: x" |- C1 F% a
與U桑聊天時,曾談到了日本公司的加班。1 ^7 e$ }$ ~. ?+ @! c
我說,我以前就職的那家公司里,過了下班時間之后,- v; h) a4 `; ?! d; G
如果課員沒有下班,上司一般不會先走,即使先走也會道歉一下。+ `8 l  z* @% i5 }
是不是一般都是這樣。
9 R. s' ~( T% E. T2 ]. pU桑說,嗯,這種情況也有,同時另一種情況是,; W# x* f' V' X5 I
過了下班時間,課員心想,上司沒有走,所以自己先走不好,& k' g) I: a- U4 p8 p0 b1 `
這兩種情況都有,+ ~& G2 e+ {$ u/ q$ b1 s: D
都不去早下班回家。這點挺奇怪的,也不怎么好。" \) I4 s3 ]; T2 N( A: Q: H

( ~; _' f- Z. i; @/ E; `1 U然后另一個話題,我說,以前我在語言學校的時候,曾經(jīng)聽過日語老師說到,$ a$ W$ v7 {$ g; u  E$ S: H2 c
最近的日本人年輕人,對于老人對于前輩尊重的方面不多了,是不是這樣呢。3 P) u' _3 X: W, P. ]
U桑說,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這個尊敬的氣氛逐漸減弱了,但也還是有一些。: o1 [2 M! i: _4 G+ ?2 W# i
二十一世紀的這些年輕人,有一些東西在逐漸被稀釋。
! o" Q3 v5 ^& R" u& Z  P; l) `' {( {" g5 }1 b5 h6 [* }- d
有一次,U桑提到,日本人做事情失誤時候可以去反省,, [5 W( H/ R. i/ J' e( x* n
而手下的中國人員工,往往不反省的多一些。; E+ V+ ]; t( q2 J! w4 g6 h. h9 f
這點就形成了明顯的思維分歧。
; R1 B" v6 o3 b' H8 ]  q0 v7 ~日本人在被別人指出錯誤后,思維方式是去反省,然后想下次該怎么做,
. B" ]/ \- V, \1 a中國人在被別人指出錯誤后,往往會去找理由,然后單純地怨恨。" v4 v2 o" H) \
這個思維差異足可以左右二者的發(fā)展方向。/ ^+ S0 p% W2 Q. M! l& g' i0 m+ L4 T

: H0 v# ]$ p% V% VU桑提到一個詞,日本人講究“一錯十誡”。, E. n, s9 E4 b& l% g; s
意思是:一次失敗了,就去反思,這次有哪幾個地方?jīng)]注意,/ r) {7 y# V5 W, f
然后告誡自己,下次應該在哪幾點上注意,在下一次去改善一下。
( V& t$ ]; |7 p% ^$ N* C1 a或許可以這樣說,在被指摘錯誤之后,
: d# n* {% T/ Q6 m& R: s8 |0 h日本人會先思考自己的錯誤,
( [0 R% o* A3 ?4 F2 S: \2 \中國人則會先考慮周圍有什么問題可以拿來做借口的。, _2 G! ^+ y& N
這也是一個思維方式不同的地方。
: K: S% P1 p  Q9 Z# ]# k( }+ ^/ k
% Z: y5 k5 D$ _! r3 K# |  ~“對待錯誤”實在是一個關鍵而“容易導致處理不好”的課題,
$ @! ^( f0 r; ~6 c# O# c這也是我在日本留學工作之中認識到的最重要的一點。8 a; S6 G8 ^3 j/ V& g
2005年的時候,我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寫過一篇文字,談論工作中對待錯誤的方式,! g8 W0 L/ |( ~/ b. q4 P; A0 W
若干年后,我在網(wǎng)上嘗試搜索那篇文章時,發(fā)現(xiàn)那篇文章有被轉(zhuǎn)發(fā)過,; R* \- h! R: V0 l  D; x
還可以搜到,標題被修改為《清算下你的錯誤成本》。
: n7 g/ f% w9 K那篇文字,是我在打工時,看到“對待錯誤”方式的不同,從而產(chǎn)生的感受。% U6 _/ @( n1 c  c, n; [
錯誤,或者說失誤,4 J/ }1 |* ~6 P1 v) k+ l: ~! p( ~
在我們每天的企業(yè)業(yè)務流程中,以及日常生活中,以及口頭表達中,都會是客觀發(fā)生的事情,
0 K. c; w" ]" s3 o" e3 _6 R: Z2 ~雙方對于失誤,會采取怎樣的表達方式,3 b+ x, o! B8 Z: U
指錯的一方怎么去表達,做錯的一方怎么去思考,這其實是一個課題。6 H- H5 R' H8 I, c" p* s6 m
表達方式的妥當與否,可以決定業(yè)務流程進展得怎樣,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 r- u/ B/ m6 _/ M3 k( G) r7 c3 b& U! q' {" g# F
Section 10.
7 j# J) {0 S& v6 F有一次與U桑打電話,我說到董君的事情,
8 U3 T# ^5 _$ |- h' Y我說有一次我在你們公司現(xiàn)場,你們公司的操作員問我設備的相關問題,
* Z& h' F0 F& R. E' I我回答解釋時,稍微有一點小紕漏,碰巧是董君熟知的問題,董君也在旁邊,
) ~* O8 p. Y. G, B6 w9 j- x這時董君馬上插嘴指出錯誤,一點也不給我面子,
2 {; x0 Q+ a4 U# x6 I顯示出“自己知道而對方不知道”的樣子。. N4 _+ J$ G4 u: s% |; ~7 w
U桑說,他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Z4 f2 W5 r! o8 ?
偶爾說句中文用錯了詞,董君馬上生硬地指出來。
+ L: |2 u& d; Z4 k" P偶爾說產(chǎn)品型號的時候記錯了,董君也會馬上大聲指出來。3 `" F, Q  t9 `& _5 j
這樣就不夠好。
$ ~8 I& H& a$ g1 Q4 N, R& b) a, ^# [( d9 r* u/ Y$ K2 v
在日語的表達方式里,表達否定意思的時候,有兩種說法,4 c/ ~3 e; v* g; k
一種說法是“那是錯誤的”(違うよ),很生硬。
7 j9 d. O2 M/ B8 z5 a) o; ?一種說法是“不是那樣的”(じゃなくて),比較柔和。
8 h* v1 x3 [1 T6 d! |1 ^. A/ R在日本的語言環(huán)境里,一般后者被聽到的更多一些。1 e8 p" ~3 f7 a6 t0 C" K
即能把意思傳達過去,又不至于影響面子。9 Z/ C% c) I. q: r: H. H9 O
2 |; T3 ^/ }. ]( c8 ^% ~( `+ B
日本人有些時候真的是不怎么去直接否定別人的話,
( d4 Y; Z* X" f# h: i0 Z8 s記得以前在松下公司的時候,有一次我去實驗室,路上遇到一位領導,! L7 d4 [8 h+ S9 j1 P  k: Q+ l; J
我打招呼,然后順便問一句,您是去實驗室檢查數(shù)據(jù)了么。
( B" u# I+ z- E; }& X' K他的回答是,
3 A! w  \+ w# D! `# F“(それより)與之相比更好的說法是,去實驗室驗收新設備了。”" F. h4 |$ {$ @. b# t. R
能把否定的意思表達得這么婉轉(zhuǎn),也是夠可以的。
/ t$ L4 D: [9 G# t當然這種太婉轉(zhuǎn)的說法用的也不是很多,$ S3 R3 u/ d; h1 e5 ^- _, V
用的較多的說法是“什么什么不是那樣的”,然后說應該是怎樣怎樣。: U# v  X) W1 v+ U. \7 x$ z, u
; Z# |- n& E( ?" D" ?/ d
話說回來,這種說法是:! b% w( i. u' V9 S5 k
對于對方的陳述內(nèi)容,發(fā)現(xiàn)有問題的時候,
) ~; y5 V$ [8 t不是生硬地指摘錯誤去否定去轉(zhuǎn)折,5 z$ C* ]1 M  L6 s
而使柔軟地去提出正確事情去提醒去幫助,
) J$ I& q) d" _2 f7 E. G+ P/ D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可以繼續(xù)進行順利地交流。
8 d, N2 S8 Q! H3 E8 U
6 o& a8 r8 b- Z+ H/ m+ f% f然后我問,董君這種總挑錯的習慣,在日本人中會常有么。
4 u+ u5 f# j$ d* R% P& KU桑說一般不常有,
5 \& h) ?: l% K$ O/ |) N. C在日本人中,偶爾遇到這樣的人,特意指出別人錯誤,并以為榮,
5 W+ I9 ~$ n, I0 u( [那么周圍的人看到了,明眼人會覺得,這樣做的人是有點“阿呆”,
* @5 K) a, Q- l不會去覺得失誤的人難堪,而會覺得無謂指責的人有點無聊。
6 V; x+ _8 P+ s& l& Y# I
( y3 n6 m" z/ O* |# NU桑對我說,這在日語里有個專門的詞叫“粗探し”。
8 B$ q4 P: y7 E) [0 G* Z. v, E& y9 J也就是專門找別人的失誤或者弱點去指摘。8 K& j9 x+ b: f5 Z5 l
后來我在網(wǎng)上搜這個詞,有很多條的搜索結(jié)果,有很多條的解釋與評價,6 L4 i" l1 W. ]6 A: H( q/ E
由此推斷,這個行為在日本或許也是被在意的,所以很多人會去說。) j+ B; F4 `; g0 j+ }+ l( l
不過在我日常接觸的范圍內(nèi),見到的愿意生硬挑錯的人確實不多。
) Y! j6 N, h7 i/ ]. D7 J不管是多還是少,認識到了這個問題,進行注意就好了。
: M. S" L+ s$ f+ E2 i! r* j- U對于別人的錯誤,如何處理,確實是一個課題。/ ^- f2 V4 g0 @2 n
& B5 x" U+ d) L# W% o
有一次聊天,U桑提到的一句話是:( a  {" H, }6 H- i  E
“お金払っても苦労する。苦労はお金でも買え”。
* a2 S( \1 H" i+ i* _意思是日本有一個說法:9 m# v6 J: H: D6 Q8 [# b* a' X
“哪怕需要去付錢,也應該去體驗一下辛苦勞動的經(jīng)歷。”8 \/ W5 U' S! X/ V
理由是,人在平平凡凡地生活中反而成長不多,% b$ l& E2 Y) G, D9 D
只有去辛苦勞動,辛苦之中才會有所感受,有所突破有所成長。
% D/ O! {% \6 d; u- r1 B  k9 {0 E' [! a  ]2 A' U! u" H
我想,我也應該算是體驗過了一點“苦勞”,* S# r3 q* q1 `1 }% M1 t5 D9 n( K
留學時候打工,身體上和精神上都會很辛苦,1 F2 b  y! x+ u$ k  p  r( d
還好是可以掙錢,也還好收獲了一點成長。
; R5 f# r1 Y) b5 y8 C當然,是我的父母花錢讓我出來“苦勞”的,
& x' J  t' C/ P4 {; _6 V6 p從這個角度來說,目的基本達到了,感謝我的父母。
2 O# v9 i: x1 e& W" m1 S. Q讓我有機會接受了出國的下鄉(xiāng)鍛練,讓我收獲不少。( @( O: d  k1 g
我甚至也覺得,我在留學期間,在打工過程中學到的道理,
+ |% M" G5 ^  V- u比我在日本的大學課程里學到的還要多。
4 G3 x1 i1 s  k. x7 o& S大多數(shù)的日本人,在十八歲之后就會有打工接觸社會的機會,+ t: a( l9 P' K' G( p) B: `. k7 k
所以他們的言談舉止思考對應表達方式,會顯得更為siccaly一些(勿噴)。
( w# j1 a; n5 l/ J! j* f8 {! \6 r7 d2 ?9 j
U桑說,董君剛來的時候,有時候工作上有些事情沒做好,5 Y. B+ s$ ]! k
U桑給他指出來時,董君會理所當然理直氣壯地說這個自己不知道,不會想去學習。
' a; r1 l; C' aU桑對董君說,你來公司上班是拿錢的,
' c5 A5 ?, v/ H你應該謙虛地去學習,而不是說個不知道就完了。
( w5 f& e" B/ H- W0 I日本人比較希望你能有謙虛的態(tài)度。
2 g5 H: l# [: ^  A, N! y% F但是在董君身上,貌似效果還不太大。& P7 w. e3 d5 m9 V( x  {6 ~

' m8 u! j$ |2 U* M- s4 w事實上,U桑是一個很靠譜的選手,/ |% ?* f; M1 z1 w0 h  g
有時候我有事情不知道怎么做,也會打電話問問他的建議,
- ?6 m! k- R& o; [" d  n% k他會說,考慮到某某某某的關系,這樣這樣做應該會好一些。" N+ r" {: P$ k, W5 V9 Y. v
有理有據(jù),可放可收。我從中學到了好多東西。
4 X5 m; D) }, Y9 Q這也是我會去記錄和他談話的原因。4 V7 c) L1 z- w" z3 ~

0 P3 f8 S5 x/ S( P4 R% t# A同樣,U桑和董君在一起工作,U桑也會去注意董君辦事的樣子,
9 Q& ~; T3 I. A: O) z8 ?開始也會偶爾給他一些指導。5 Y4 m5 b' \3 `0 Y  o% Q6 P
但是,對于U桑的說教,董君沒有“接受”的意思。
2 h) U$ K$ o' z! \5 @董君在被說之后,第一反應是考慮怎么找借口。
6 z  |$ N" z9 v. X0 l" O% l5 P我在他們公司現(xiàn)場的時候,也會給董君一些建議,
. B+ ], x( b2 B. q/ S6 c( u+ o但是哪怕是我進行一些柔軟的說明指摘,董君也不會去考慮接受,$ M* j4 @6 L/ h4 E# A# K
有時候說得太柔軟了,他都意識不到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F* k- d' Y7 W
這點其實并不是一個好的思維習慣。7 R' n1 o+ D) i
我反省了一下,我在剛到日本的時候,貌似也有類似的思維習慣,2 d5 G% e# ~3 K& n' C6 g3 w# I
后來努力注意,修改了一些,才好一些。! E0 N1 g9 Y0 ^0 c
這些思維方式的差異之處,或許是值得我們參考的吧。5 L! P& r0 ?2 G/ Y) n4 l
8 R* w* s$ _$ `
關于U桑和董君的故事,總結(jié)出來的,是以上的內(nèi)容。- X/ Z& d% R4 T  R
其中有一些使人感覺董君降低的地方,
( B3 D+ ^! @+ f5 W% i也許有讀者會覺得,一味地降低某人,是作者的不好,
' |; l* [# d4 f5 r: r這樣的想法,也許是不夠理想的。
3 _" L) |  {; `% M7 l  l0 t% p, r( ]% ~9 x. D- @- L: V
這些內(nèi)容寫出來,重點不是去降低某人,而是用來表達出參考信息,4 u4 w2 _7 m# V% q3 i+ ?
董君做得不夠理想的事例,也許在我們的職場中也會有類似的場景,
4 p5 Z6 O: Y. V9 F# _% {4 x如果我們可以參考一下,使自己避免一些彎路,
/ M6 a# \! R1 z* f. m- B2 L或者在走過彎路之后能夠去反思出來去改善自己,) p! W7 e0 J% T! L: ?. b; K+ N  c
或者去給朋友后輩介紹故事提供借鑒,. q! ?3 p4 Z  A  S2 i5 g; {, x  F
如果能夠從故事中有所受益,那樣才是值得去做的事情吧。
, F- l0 D5 l- V; u0 r
* i, y3 _& l" u- [8 k- M8 b9 z; {" Z以上。感謝閱讀。
/ q4 v7 B1 p4 e! y- A
; s* d( O! M' Hby 子子1 I% j, X& ]! h8 K$ i- V' u" d

( B5 O: q4 u8 {/ |, [
6 Q6 H: z" u4 O: ]5 f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6威望 +305 收起 理由
wugamp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曉昀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吉吉幾幾 + 300
一展刀鋒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回首天涯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未來第一站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fā)表于 2018-12-2 10:44:13 | 只看該作者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C& T9 F  H5 p"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誠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有沒有按時溫習?". W& K( P2 U& K' H6 W* }- g& A
這些做人的道理老祖宗都有了,只是走著走著都丟了。

點評

謝謝提出。查了一下,是論語里面的,參考一下。  發(fā)表于 2018-12-2 21:35
3#
發(fā)表于 2018-12-2 14:31:00 | 只看該作者
董君就是那種回復好好好,扭頭就干神馬就干神馬
4#
發(fā)表于 2018-12-2 14:34:06 | 只看該作者
職場中,董君的做事風格大有人在,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是不可理喻的,必須要做一些更改,個人認為,日本人先進的做事風格和管理理念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5#
發(fā)表于 2018-12-2 15:36:22 | 只看該作者
一方面,對于聽不懂或者辦不到的事情,直接說出來,大家都還好商量;/ B! h. Z$ ~. m/ }; P  p
一方面,在工作中,要讓安排者,感覺到“安心”才好。
1 }, T6 T% t- p" F4 f7 c8 T
7 d. e% C; g/ F- I7 d, @; G/ @. H這個要看是什么關系,如果是你的下屬,你首先得對他/她的能力有很好的了解,給他安排的活,他是否能夠干得過來
( y1 X# A/ s3 [4 G很多人身上往往是做著a+b+c三件事,他會優(yōu)先按主要的a先做了,b和c可能很簡單,花半天或者一天時間也能完成,但他往往被a事情卡在那里動不了- G7 I( c) G/ U

$ h" v- w/ E# I/ |這種屬于對項目同時完成的能力,能夠很好的判斷哪些事情可以先做,董君可能就是在這樣能力上不夠吧6 P( n' H) N* \: k1 s8 \: c
而不是他做不了這個事,因為在他看來他確實能做,但是容易在執(zhí)行過程中被其他東西干擾了

點評

有道理,這種情況確實也是時有發(fā)生的,是安排工作一方的問題。一方面安排的一方,,把不知道下屬有哪些活兒,一方面被安排的一方,不能估計出到底要多少時間,就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jié)果。  發(fā)表于 2018-12-2 21:29
6#
發(fā)表于 2018-12-2 15:47:35 | 只看該作者
日本人在被別人指出錯誤后,思維方式是去反省,然后想下次該怎么做
7 K/ o; J! p8 E1 H$ `中國人在被別人指出錯誤后,往往會去找理由,然后單純地怨恨
7 W: |6 T( `* n- A* ?
1 a+ k) f, ?) o  J* C這個不知道是不是有普遍性,在我身邊的人感覺還是會反省的,當然也會找下理由解釋下
  m, @! l9 }0 O) j這可能是文化差異,日本也許“師徒”,“輩分”這些東西比較講究,領導說話有分量,所以哪怕再嚴厲,下屬徒弟也接受
5 {: K. w* ^! {- Q) I/ ?9 P在中國現(xiàn)在這個社會就不大一樣了,首先現(xiàn)實中有些人仗著自己資格老點,罵人確實很狠,嘴上說的話,讓人很難以一下子接受% K0 A" H% A3 P7 `
其次中國人之間溝通并不像日本人或歐美人那樣直接,領導往往讓你去做a,其實往往想讓你把b和c也做了,美其名曰beyond my expectation,這就存在了一個現(xiàn)象,底下的人要猜領導的心思。。。。。。
1 t" ]6 }8 C' \5 y我究竟要這個嗎?怎么做,什么時候做,往往在這個過程中,讓人很糾結(jié),把時間也消磨掉了9 {1 j  ]+ F) W0 c8 {
還有就是,現(xiàn)在制造業(yè)利潤太低了,90后00后出來待遇工資本來就不咋地,你讓我好好干10年也就那點錢,然后還一大堆要求,領導往往也不以身作則
+ R) v6 Y0 g1 a4 p& a大家都是打工,哪會有多少為領導著想或者為公司賣命的想法哦,不行就跳槽,工資還更高,為啥在這里受氣。。

點評

原來如此。謝謝您的回復,我參考一下。 一些無聊的指出錯誤,確實沒有接受的必要,提高逆商將其過濾掉吧。  發(fā)表于 2018-12-2 21:32
7#
發(fā)表于 2018-12-2 22:36:59 | 只看該作者
董君就是職場上只準人說他好,不能說他半點”不”子的人,他錯了,也不允許別人說,不知道這類人是好面子還是自尊心太強,太敏感?很怕和這種人打交道,共事,太累!

點評

這種人好 只要說他好就行 不用去猜 而且他也不會私下也不會說他人不好  發(fā)表于 2019-1-7 10:20
8#
發(fā)表于 2018-12-2 22:59:45 | 只看該作者
就怕這種人背后一套,人前一套!
9#
發(fā)表于 2018-12-3 08:09:16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fā)表于 2018-12-3 13:23:3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LZ好文。想打印出來給小孩看,但一選擇就會有很多其它字符2 Z" D% n- ]. C$ @* z9 @
比如這樣:; a" K, M2 l# X5 i5 V
但是最后到了期限沒能弄完,就會耽誤事,( d; w2 g6 y% F- x! C& c( J
( o5 g% F% A, M還不如最初就直說"這事我估計弄不完"
/ H/ ~( ]$ Y, l* J% H3 q% n& c" D) I  K/ X
何故??
) B% Z* I# `+ v$ q5 W

點評

以上回復,只是回答了原理,但是并沒有解決你的問題,你想做的事還是不能做,這是不夠好的。 在最上面標題那一行,右側(cè)有一個打印機的符號,點擊那個之后,出來的頁面應該是適合打印的。供參考。  發(fā)表于 2018-12-3 20:50
謝謝回帖。那里的亂碼,推測是論壇系統(tǒng)自帶的亂碼字符。發(fā)帖人寫的時候是不帶亂碼的,發(fā)帖后,論壇系統(tǒng)為了防止別人復制內(nèi)容,所以加了亂碼。猜測是這樣。 帖子  發(fā)表于 2018-12-3 20:47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wǎng)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9 05:59 , Processed in 0.08424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