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8728|回復: 79

量產的產品被投訴,責任歸屬問題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8-10-8 21:00:18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題:
某產品自開發完成投入市場一年左右,陸續生產銷售20萬件左右,一直無異常,
6月份時候產品里面用的一款螺釘更換了供應商,6-10月份又生產了10萬件,隨后客戶投訴產品異常,
最終分析找到原因,螺釘更換后導致產品安裝后會出現干涉(此問題在生產過程中很難發現,只有安裝后使用才能發現問題);

處理問題很簡單,把螺釘更換即可,但是數十萬件的產品已經銷售,更換成本高昂,且貨已發給客戶,很多零散訂單,接近1千個訂單,
再來回退換產品產生的費用比產品成本都高,還不如更換新的產品給客戶,這樣以來一個小小的螺釘損失幾十萬,真是日了狗了。。。

好不容易問題也處理了,好了,該劃分責任了,要劃責任就要先列清楚問題出現的原因:
1、產品設計-試產-量產-投產-銷售20萬件,均無異常,那顆螺釘呢,圖紙要求時國標螺釘,但供應一直供貨不符合螺釘,而剛好使用也沒問題;
2、6月份螺釘更換供應商后,自然按圖紙要求供貨,各部門均未發現,技術部也不知情,當然生產車間發現了,但是他們不懂,以為都一樣,也沒管;
3、更換螺釘供應商后到收到投訴,已生產10萬件并發往全國各地(由于產品應用工期原因,一般從訂貨到產品應用要三個月左右);

最后異常責任全部歸屬研發部,研發部固然有責任,但把責任全部劃歸研發部個人認為是不合理的,大家說說這樣劃責任研發部相關人員冤不冤,更何況設計人員已經離職???

個人認為相關部門存在責任如下:
研發部責任:產品設計不合理,按圖紙做螺釘會存在干涉;
品質部責任:試產、量產階段,螺釘一直不符合圖紙,但車間在正常使用,未通知研發部門;
生產部責任:螺釘更換后,組裝時螺釘由明顯差異,未匯報上級確認;
采購部責任:更換供應商后,未通知相關部門驗證產品可行性后再進行切換;

大家覺得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8-10-8 21:10:30 | 只看該作者
理論上是可以這樣劃分責任的。但是,如果企業有質量管理體系的話,那就按照體系要求確定責任,這個是由詳細的劃分和流程的。

點評

采購買回來的標準件,但是檢驗不在采購,故采購沒責任。 綜上,設計和質量的鍋無疑,賴到生產和采購身上就有些不要臉了。  發表于 2023-6-12 11:06
按圖制作有干涉——設計有責任; 采購會來的標準件,質量要檢驗吧——質量有責任; 生產負責按圖裝配,但某個零件的圖紙或者詳細標準生產不會掌握——故生產無責任;  發表于 2023-6-12 11:06
請教下體系是怎么要求的?還有詳細的責任劃分?  發表于 2018-10-10 18:02
3#
發表于 2018-10-8 21:19:13 | 只看該作者
沙發!發表下意見
既然產品已經量產,品質部門應該承擔最大的責任,為什么呢,無論前期螺釘不符合標準還是后期螺釘符合標準,品質部門作為質檢部門都沒有發現,產品好壞有無問題,是要品質依據圖紙進行檢測的,而不是到客戶手上由客戶反饋問題的,品質部門的存在要主動發現并解決問題,避免問題產品流出市場,而不是接受市場反饋在檢測問題!另外技術部門也有責任,產品設計時沒有模擬清楚按標準選用的螺釘是否存在干涉,當然產品設計不是不允許犯錯誤,所以產品量產前都要進行試產,所以本應在試產時發現并解決的問題,卻因為品質部門的不作為,而將隱患留到產品量產,最終完成嚴重損失!個人拙見!!!
4#
發表于 2018-10-8 22:32:07 | 只看該作者
質管部門應該承擔大部分責任!這明顯屬于質量管控問題,責任心不到位。如果產品在組裝過程中發現了和以前的螺釘不一樣,發現了問題,質檢應該聯系各部門就此問題和技術、采購進行溝通,如何解決問題。質量管理部門不說話,其他部門更覺得自己沒有問題。

點評

有這個想法的人太多,所以我們的產品質量總是提不高。  發表于 2018-10-10 17:56
同意  發表于 2018-10-9 15:36
5#
發表于 2018-10-8 23:09:52 | 只看該作者
設計責任,設計錯誤,量產為什么過了!
6#
發表于 2018-10-9 07:47:10 | 只看該作者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SQE, 個人感覺主要責任在SQE,
7#
發表于 2018-10-9 07:56: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3983596 于 2018-10-9 07:59 編輯

1、如果前期采購部門采購不到圖紙要求的螺釘,采購前反饋給技術部門,技術部門同意使用代用螺釘,質檢按照技術代用的標準檢驗通過——則此由技術部門負全責。
2、如果前期采購部門采購不到圖紙要求的螺釘,并如實反饋給技術部門,而質檢部門在技術部門未調整驗收標準的情況下,驗收通過代用螺釘——則由質檢部門50%責任,另外50%技術部門承擔。
3、如果前期采購部門采購不到圖紙要求的螺釘,采購前沒有反饋給技術部門,質檢按照原技術標準檢驗通過——則此責任由技術承擔50%責任,其余的采購和質檢部門按7:3分攤。

既然是標準件,那么就應該符合標準和合同,怎么會出現兩個版本,還不能互換?應追溯供貨商不履行合同責任。

這件事從源頭上說技術部門都應該負至少50%的責任,明顯屬于工作失誤,其余部門只是承擔沒有按照流程執行的責任。
生產部門是按圖裝配,能提出異議,及時反饋是責任心到位,問題太隱性,沒有反饋也是正常的,不承擔任何責任,畢竟在流程和文件上沒有涉及生產部門失職。

點評

部分同意。 技術部門在所有三種情況下都承擔50%責任有異議,產品不是非標,產品質量管控與試產試制的存在必要性就在于產品的合格把控。從產品驗證的角度來說,設計參與功能、設計、安規驗證后,就不對產品的后續...   發表于 2021-4-3 20:31
這個分析可以  發表于 2018-10-10 17:58
有道理。  發表于 2018-10-9 15:37
8#
發表于 2018-10-9 08:00:05 | 只看該作者
責任在研發和質檢部門,研發部門必須跟蹤產品的試制和生產,質檢部門必須根據圖紙監督生產,任何部門負起責來,都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9#
發表于 2018-10-9 08:32:37 | 只看該作者
研發要承擔主要責任。新品試制不跟蹤,最后等待其他部分反饋信息和問題,這不是開玩笑嗎? 對于我跟蹤的產品,只要圖紙下去,開始生產,基本上我就不在辦公室了。加工誤差不可控,采購誤差不可控,品質誤差更不可控,而有些誤差卻可以利用。另外,生產、采購、品質沒那么大膽,出問題了還不反饋,肯定是技術環節漠視出現的問題。
10#
發表于 2018-10-9 08:36:02 | 只看該作者
和7樓意見一樣,生產部門按圖作業無責任。
主要還是前期量產的時候各部門未按照流程執行才造成后來的投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5 08:54 , Processed in 0.07481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