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5482|回復: 94

質量的源頭來源于策劃,而不是生產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07-8-15 14:16:47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G5 |. ^; k {- }. k

在IS08402-1986的標準中,質量已經被明確定義了。隨著質量體系ISO標準的逐漸國際化,越來越多的質量觀念被灌輸到企業管理者的頭腦中。企業的管理者開始飄飄然,認為只要通過了ISO的第三方認證,產品質量水平騰飛的時代就要到來,而忽視了一些很重要的問題。

  下面闡述一下我個人的看法,請大家指正:

1、質量的源頭來源于策劃,而不是生產。

  工業萌芽的無產品質量概念的生產的時期和靠檢驗來保證產品質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現在很多管理者的頭腦中,已經明確的認識到:產品的質量是靠生產的工藝和過程控制來保證的,生產的規范化決定了產品的質量。

  可是很多人沒有更深入的思考下去:產品的質量來源于策劃。在ISO標準中都提到過一個過程:需求識別。而且QS9000中的六大質量工具中的FEMA和APQP,都是對這一理念有力的支持。

  換個通俗的說法:同樣類型的產品,由于客戶需求的不同,在具體的表現上會有很大的差異,就象奔馳和QQ。因客戶的需求不同,要求的產品的質量水平也不同,采用的零部件、材料、工藝等也不同。也就是說,在識別產品的需求后,針對產品所采用的質量策劃已經決定了產品的質量。

  換而言之:產品的質量策劃決定了產品的質量。


2、質量的持續改進來自于基本穩定的質量水平。

  大家知道,很多的質量統計和分析,尤其是KPI,假設的模型都是正態分布的。也就是說,產品的質量狀態在某一水平區間波動,而不是跳動。只有在某個穩定在某個水平附近,才方便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分析改進。

  而對于一個起伏相當大的質量水平,我們可以在表象上利用帕拉圖的8020原則進行控制和改進,但是,大家記住,我說的是表象,而不是本質。具體到某一工序的分析和改進,還是要通過泊桑分布來解決。

  質量問題的麻煩不在于發生的時候,而是麻煩在重復發生。當管理者似乎通過一定的手段把質量問題減少了,但不是基于嚴格的數據分析而產生的工序控制,并不能保證以后產品的同一故障形式的再現。

  所以說:質量的持續改進必須在一個基本穩定的質量水平上進行,否則就是空中樓閣。


3、拯救被褻瀆的質量體系標準。

  曾幾何時,企業通過了ISO9000的第三方認證,那一天簡直就是企業的節日。到現在,一個經常發生質量問題的企業居然也能通過TS16949的認證,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作為6sigma的最低要求,產品的故障率是2700PPM。我下面說幾個數字: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整車故障率是27PPM,日本豐田的整車故障率是12PPM。實在不清楚,作為企業的管理者,看到自己百分之幾的故障率是何感想。尤其是面對著國際通用的質量認證證書,那一張拿錢買來的破紙,一張認證公司和企業聯合作弊換來的廢物,是什么樣的心情。

  在中國目前整體誠信水平不高的情況下,我不做任何的假設,也沒有過高的期望,只想民族產業盡快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避免ISO標準象長城認證一樣成為歷史的棄兒。

4、質量體系標準與ERP

  在管理科學空前發展的今日,企業對管理的要求和需求日益增高。例如財務風險控制、管理會計、JIT、TPM、BPR、質量體系標準、存貨動態控制、虛擬物流等等管理思想被一些管理人員應用到實踐中。但是由于各個企業的管理基礎、管理要求和管理需求參差不齊,如何建立一個統一的管理標準一直是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十分困惑的事情。

  可以說,ERP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從本質上看,ERP是一種管理標準和理念,可以融合和吸收任何先進的科學的管理思想;從表象上看,ERP是計算機的集成系統,其本質的東西可以通過軟件來體現,操控管理流程。

  我們不妨借助質量體系標準的概念來解釋ERP包含的管理標準:雖然企業的操作和管理千差萬別,但是只要按照標準的要素和過程操作,就能達到管理的最低標準。

- G# s- k& @; ?1 T

{ZT}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于 2007-8-15 14:23:25 | 只看該作者

Re: 質量的源頭來源于策劃,而不是生產

轉的,品管不容易啊~
3#
發表于 2007-8-15 14:30:13 | 只看該作者

Re: 質量的源頭來源于策劃,而不是生產

有一個問題,為什么咱們的質量不穩定呢。這個深層原因誰可以分析一下,結合實際。
4#
發表于 2007-8-15 14:54:22 | 只看該作者

Re: 質量的源頭來源于策劃,而不是生產

我的經驗
0 a& j5 y# ^% |0 D咱們質量不穩定主要是
. c* i% [' n* u' s缺乏質量觀念50%7 B  `4 X, f7 L( g
國家缺乏職業培訓體系40%
- |( z  \$ ~  t2 N5 f/ {! h技術問題(包括管理技術)10%
1 ^% q+ f( j% V1 a- y6 y( r8 e! @- I, U& }3 G
其實很多管理上的問題還是觀念造成的,ISO不是教條,如果你努力想做好品質,不用看ISO,自己想出來的管理辦法很多都可以寫進ISO里面.
5#
發表于 2007-8-15 14:59:53 | 只看該作者

Re: 質量的源頭來源于策劃,而不是生產

我在外資企業做的
, U( w- D% X! p" R8 H  u
# I4 z& i+ n2 P( o我感覺不良的情況有下面幾種情況: [  y4 b1 `3 P5 M( b% I& s3 T

$ k- y' |: Z' Q  X員工的精度概念比較差、加工不規范、操作不規范、測量不及時、加工人員馬虎大意、車間管理混亂、檢驗不到位、技術人員標注尺寸不規范、公差要求太高等等等
6 M: Z# p& c$ ~2 @4 f! B* {
6#
發表于 2007-8-15 15:01:00 | 只看該作者

Re: 質量的源頭來源于策劃,而不是生產

我經常遇到的困惑就是,新人好像只有兩類,要么就是遍地泛招的大學生,什么都不專的大學生.要么就是啥都敢干的農民工.0 w- S; h6 g% ?$ ~! x9 x
5 b) g! D" _: y
技工在中國絕對是希罕物.而且,社會的風氣是最好大家去做辦公室.你再有本事,干又臟又累的活都沒自豪感' R+ C# H0 P6 F5 n, v
, [# z( _0 `! u# p' Y: w; z
任何一個國家的大問題都需要靠執政者的積極參與,我們的ZF能靠的住嗎?
3 `( H5 s7 V- |* B6 Y& Z1 ]6 H4 Z( ~( P  B) \* f7 j$ G- w
還好現在搞市場經濟.不管咋樣,市場還能起一點引導作用
7#
發表于 2007-8-15 16:14:42 | 只看該作者

Re: 質量的源頭來源于策劃,而不是生產

樓上說的好,特別是在北方的國有企業,工人的積極性不高,做不出高質量的產品,卻要求高水平的工資.+ F  S* f  X5 w4 E6 l4 }) n

3 A: M+ l" R6 y3 G4 r$ H7 T3 M其實我們的ZF也挺難的,這么多人要吃飯,只好靠和稀泥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E7 S! G8 B) O! b" r5 q

. P; c# X0 W8 B2 w+ |+ y  r在企業,質量應該是每一個人的事情,而非僅技術人員的事.
/ o* n( Z9 o7 f+ C( [1 w! Z% s  P7 k! q; E, q+ n/ j
當一個企業,干事的人比無事的人收入高的多的話,這個企業效益一定不錯.
8#
 樓主| 發表于 2007-8-15 18:12:27 | 只看該作者

Re: 質量的源頭來源于策劃,而不是生產

很努力的工作想為公司里改變點什么,但是太多的不理解,各個部門為了自己的利益處處抵觸我們品管的工作!

8 \. l# J$ g$ T

我們質量卡嚴了,影響到生產部的發貨了,生產部的向上面告狀,說我們質量解決不了,老總一頓罵:卡松了,貨發了,出現質量問題,又罵,怎么質量控制不住!

" w/ E+ S* v' q- F

哎,品管真的不好混~~太多的責任,到這里來訴訴哭~~嘿嘿

9#
 樓主| 發表于 2007-8-15 18:22:48 | 只看該作者

99.73%合格率會帶來什么?

 ——每年有20000次配錯藥事件
    ——每年有超過15000嬰兒出生時會被拋落地上
    ——每年平均有9小時沒有水、電、暖氣供應
    ——每星期有500宗做錯手術事件
    ——每小時有2000封信郵寄錯誤
10#
 樓主| 發表于 2007-8-15 18:24:40 | 只看該作者

Re: 99.73%合格率會帶來什么?

這個是美國咨詢公司所做的統計~以上事件便會繼續在美國發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6 23:22 , Processed in 0.08458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