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6-1-19 19:23 編輯 6 F. Q; \% J9 \+ H& d
! \1 ?1 i% I/ \: K8 b6 k6 F2015年的1月24日,我和公司幾位同事到客戶工廠里去維修設備。# v4 O3 }; \6 G! L# N9 L& B( T
在現場,我和公司的新人R君,以及日本人同事J桑進行了一些對話。0 _3 `: W) y# ]6 K/ H, ^3 i
其中一些東西記錄了一下,寫在這里。* @5 F |" G, A! M+ |# }* z8 b
6 P6 {; y: T6 b6 u# N* \by 子子 @ cmiw; R q9 G# @5 U5 {) J
Chapter 1./ a, A. F. ?) o
在客戶工廠里,我們公司的電氣工程師對設備進行檢查。3 x' I! O0 p' b; |8 B- r2 F Q
檢查后指出,有一個relay出故障了需要更換,
4 c: s2 \7 v+ ^# i我翻譯給客戶聽,客戶去找備件進行更換。
7 ^, a: \" b1 ?) R- ~+ aR君在我旁邊站著,我看R沒有反應,于是告訴他,relay是繼電器,他只是點點頭。, C' a: @5 N9 }
我的目的是希望他能去記這個單詞,以后會用到的,但是他沒有什么反應。+ Q2 j J i5 g9 I
by 子子 @ cmiw( y# T: G# b. ^% ~2 }
五分鐘之后,我有了一點空閑,于是就問R,你帶紙筆了么。
$ M: a* v7 y' W4 v0 X" D! n' |) |R說,沒有。
! ^ u. Q( Q6 M& s* f我說那你回休息室去取一下紙筆,把relay的意思記一下,
: x( q% n* n, |0 L& o |7 I; [這個詞比較常見,以后還會用到了,你記一下會好一些。: L) s. U O1 C% i! y- r
R說,“我用手機記行不行?”
+ u" x! C/ Z* @- ~9 k L# i我說,“不行,必須去拿紙筆來記。”+ n8 o- U* A$ ]
我今天教給你一個單詞,如果你不去記的話,過一個月肯定會忘,
) Z1 l6 g7 X8 c那么我就白花費時間教給你了。我都是挑一些常用的詞語來教你,
% j- ~+ M1 r+ N& ?& @+ I$ m: l在這個公司里工作以后會用得到的,記住之后對你今后的工作是有幫助的。
; _1 l* U& ^0 E; O他這才去取了。( \; V' j* B& f- f: K
by 子子 @ cmiw
+ z8 p# L. t* f# l. g( k) U5 Q$ e/ J回來之后,我讓他把本子遞給我看看,我想看看他怎么記的。& e2 K, ~8 }6 r7 O
我看見他寫了一個“relay リレー 繼電器”,沒有問題。
/ a3 m0 b8 J8 S+ P順便我看到,旁邊還有一個他以前寫的 “bolster 墊輥”。4 h- H( k3 L. u' ]( Y! P
我估計是他在翻譯其他式樣書的時候遇到bolster這個詞,查找之后記在這里的。- J9 H, g8 K# p' K% l/ C; P
但是他記的這個意思,與我們設備中這個單詞的意思是不相符的,
8 y, ]5 s: N$ r9 G* j4 C如果不糾正的話,以后他在現場這樣給客戶翻譯,是會影響意思傳達的。( g% ?2 e6 I. }' B2 o* O: x: E
by 子子 @ cmiw3 n7 d. M, |& w, E
于是我想給他解釋這個單詞,當然我也不能直接說你這個是錯的。6 z$ q2 m }! G; e
我輕聲地告訴R,“關于這個詞想跟你說一下,bolster在我們的設備上不是這個意思。”! i" m1 K+ Y, o" p G1 e
R解釋說,“這是前兩天翻譯的參考資料上這樣寫的。”4 d; x7 F: B! t I/ u- r: @
如果他真想學知識的話,這時他后面應該加上一句,“這個詞有沒有什么別的常用的意思”。
" A$ b/ r2 J9 M' T3 |# D$ p- ^: w但是他沒有說,只是強調他是正確的,來否定我的話,把我的話往回擋。" X) b! i: I' K1 o
而我當時也有時間,想借這個話題,給他教點東西。" y' D$ o/ c% Y, t! X* M
我說那有可能是別的設備上的用法,在我們的設備上,bolster plate的意思是下墊板,; I* b' \% b$ \
這個詞在以后工作中肯定會用到的。
& ?: E/ x9 {: x8 q9 P! eby 子子 @ cmiw
- K* H1 {/ ]) h1 J. F9 T然后我拿過來他的本子,給他畫了一個簡圖,是從下到上的六個扁的方框。
5 v6 Y4 J! @: p, f* j/ c然后依次給他解釋每個零件的日語單詞,
1 U0 Z7 V# c. [最下面的方框是bottom frame," t% x( G/ f* p# j/ J
然后往上一層方框是bolster plate,也就是下墊板,* v2 s3 W( \; t' d3 S* p
上面是die holder,
- t- H, h' B6 Q7 S再往上是adapter plate,也就是上墊板,% b* w0 ^1 n7 \5 l2 R
再往上是slide。
N8 |; o1 w) h$ \6 c& H2 z) O這是我們設備的中心構造,以后工作中會遇到的,記住會好一些。
7 T" \" j% I, Z4 A0 Y) A. I8 S8 U4 j% D7 B
square6.JPG (11.92 KB, 下載次數: 30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9 12:56 上傳
1 K; d/ C) W* ~
9 a( r0 }6 \4 N同時,我說這也是我讓你拿紙筆來記的原因。
. ]7 q. Q0 j+ I, j) J如果在手機上記錄,那是一種“省事偷懶”的想法,& S$ G: I& R, n" w/ u
手機的記錄看起來貌似方便,但是其實并不夠直觀,. A( @" o7 v* w: C$ K
手機記錄之后如果不去整理到筆記本上,往往就不去看了,那么就失去了記錄的意義,0 u( x. Z$ O. G; k; \ H6 d
而在手機里做記錄的時候,往往都沒有去整理抄寫,結果就是實際就沒起到多大作用,
+ s7 T6 H6 `5 {* n7 c: Q% A對學習長進并沒有太大的幫助。* `" F' a( ? J- m+ Y' e
這種情況我見過幾次了,我不想讓我講的東西變成虛無,所以我強烈要求你拿紙筆來記。
. d) t2 M$ U# n1 Q一定要有紙和筆,才能更好地記錄,也方便和客戶去交流。
, l$ y5 B5 w6 t- j' }by 子子 @ cmiw W* T( J) y* u5 D: Q
一般這種情況下,我給他說完,他應該回答說“是的”,是一種常規的對話模式。, k+ ?2 }+ X+ y! p: U) t* q
但是他沒有說,他只是看著圖說“上面是滑塊”。7 V1 Y; J3 r ?% a$ g0 G9 \
by 子子 @ cmiw
! Y2 x3 z/ v3 @Chapter 2.
1 M* W8 V! [0 R! t, [$ |+ S1 D然后我到旁邊和日本人J聊天,過一會兒R過來了, R$ L) e5 w9 p7 J$ x S
我看到身旁有一個小的加油裝置,于是我就對R說,
9 ?3 c# E! }; t: I u, v這個是micro rub,是微型的油霧發生器。
( `" a( b5 S: kR說“知道了”。
4 A3 J/ ~. M; t8 } e6 U1 vby 子子 @ cmiw7 ~# e) @3 ?! F
我看他沒有記錄的意思,就對他說,你還是記錄一下吧。
/ J6 K" t) t# E于是他才拿出本子來寫,
5 v; ?5 c B. F( S9 D& P& }幾個日語字母他不會拼寫,我就告訴他,ma yi ku ro ru bu。
% d: t* S) z) X然后他寫下“微型”,問我是微型什么,我說是“微型油霧發生器”。
' Z2 e# c) L6 w6 R, {/ c, Z3 ]2 i這也說明他剛才說“知道”也只是敷衍,他沒有聽取到它的中文名稱,
; V" Y$ N( `; b" p如果不記錄一下,這事就這么過去了,他也不會學到這個單詞。" [ q8 p* ^$ q+ K
by 子子 @ cmiw
8 f+ E# f- w0 ]6 ~ U我對R說,幾天前,你翻譯備件列表后讓我幫忙校對,里面就有這個詞,/ f8 `$ @. k3 u) L
因為是簡寫的單詞,所以不容易查找它的意思,當時你也沒有翻。- o! K* N$ i5 K4 W3 f. V3 e
今天正好看到了這個東西,所以就給你解釋一下這個單詞的意思和這個裝置。
4 T6 D0 n9 Y8 v1 ]" w# r5 B" _然后我對他說,這是把油變成油霧的機器,他記下了。/ m: e) T- C0 e& |
然后我用日語對他說,“油を霧にする機械です”。
, { t5 G1 G$ V5 f% R% M0 l5 k他說“嗯”。
$ O3 ~4 l- V: _# E% E2 B9 k* l1 H我看他繼續沒有動筆的意思,就對他說,你用日語也記錄一下吧。% |) n. T4 C! I1 R8 v2 J1 a
by 子子 @ cmiw' }; _; ]- p& }0 _+ Q9 p' O
這一過程中日本人J也在旁邊站著,
6 j- G7 ^7 w9 k" E1 j這時候,R君突然對我說了一句話:
2 }/ z v, ^+ [9 {1 V3 t# F4 M“你別玩兒我了。”. Y# Y( Q6 f! j
這句話令我大為吃驚,
" S0 b2 ^7 k, X# e我整理了一下思緒,想想我有沒有說失禮的話或者有什么態度讓他感受不好,應該沒有。7 C! F9 o. H8 s- T* G) L
然后對R說,“我在玩兒你么?
+ j' B3 A9 ?2 {5 \如果這樣教給你一些東西也算是玩兒人的話,那么以后我會盡量不去做的。”9 f& u4 z% Y; V) [$ A
by 子子 @ cmiw! @; p$ |* ~( O6 o: V- g
然后我對日本人J說,“R說我在玩兒他,你能夠理解么。”
$ D5 I' y+ W# F% Z7 tJ也猶豫了一下,向我確認我的說法“玩兒?(日語karakawu)”,9 z2 ^' Y( E1 x
我說是的。
, Q* [& k2 @0 _J想了一下,說“我大概知道你說的意思了。”
8 E2 o; k/ u3 i/ t然后我和J都笑了。! S! f6 c5 b, M, H: U1 _
by 子子 @ cmiw S+ b; ^* l* [2 ~! [) g( J1 G
然后我對R君說,這些東西都是以后工作中要用的東西,$ u: g5 u; N/ a7 L
誰也不可能特意開一門課一個詞一個詞的給你講,
' r0 u% |9 h0 s C* h只能是在工作中碰到了,就順便講解一下,這樣一點一點積累才好,
& X2 x' O, N5 E3 t# R有些日語你還不太會,我就用簡單的方式給你說一下,9 O8 H! ~ a0 ?# \( X# q
你記錄一下,對日語提高也是有好處的。
; Z# m6 |6 a* v# g' m1 V& l而且我已經用很輕的方式來和你說了,是沒有給你任何壓力的。, f/ \2 ~# M7 q: z2 D+ c4 p
如果這樣還不能夠使你吸收一些東西的話,那么該怎么辦才好呢。
; ?7 I* P$ z1 |by 子子 @ cmiw
5 a# d. O: K" \; z+ ^然后我用日語給R講:這個裝置的作用是,把油變成油霧之后送入空氣管線,
, Y% n( [5 K3 V' s8 \給air cylinder進行潤滑,cylinder里面是有piston的。
1 h/ ?8 R: o' m0 d+ A5 o3 `然后R聽到piston這個熟悉的單詞,一時沒有反應出它的意思,
1 H O C3 Q0 P9 ]0 x于是他自己重復叨咕幾次,終于反應出來,原來是活塞。
2 m' d1 N2 A) s9 R我說對的,
8 z: f; i! V5 u3 P( r8 ^然后piston的外周有packing,如果沒有油的話,那么packing會變得劣化,
* {& A0 E0 P* Y6 ^所以需要有這個micro rub來向空氣中供給油霧,
1 I6 b6 [0 p* j5 D! B空氣進入cylinder后可以給packing進行潤滑供油。這就是這個裝置的意義。/ l* ?5 K/ [9 ]
by 子子 @ cmiw
' Q1 [* i' }& O6 h% o然后我讓他記下來了。這里面的一些日語單詞和日語說法,都是非常常用的,
1 \ b+ Q/ D) t3 D r因為R的日語聽力還不是很好,所以我說給他聽,讓他記錄一下,9 Z* L* @0 g4 j8 d; M9 D z+ u
R今后是要有和日本人交流的場面的,
( R+ s l" g0 b" t: r1 ~7 n, O% N( k或者說,今天我在客戶這里做翻譯,以后有可能需要他在這里單獨做翻譯,% c: y0 U' E2 g' G7 K
如果這些日語他不能夠反應出來,那么就會對工作效率產生影響。0 n9 i8 s3 Y3 B6 P8 R! a" S' @3 e
所以這里,我想把這些單詞和句子用簡單的日語說給他聽,7 P2 @* w( z2 m, [0 y
即使他不會馬上全部記住,至少寫下來也會有個印象,以后聽到的時候會想起來一點。2 e/ B( n6 f+ K+ V3 _& w! A
by 子子 @ cmiw
6 P1 E" a- G l E/ j; tChapter 3.
: L% S& c% D" ]% K$ H) ^* l然后R走開了。我與日本人J說,
; ^) ~8 V1 N2 w: ^剛才我教R一些單詞,結果他說我在玩兒他,是不是有些奇怪。' v* q$ b0 q8 n5 n3 E; L
J說是的,, b q) q9 n* Y r
J說在旁邊看到子子桑教R的樣子,已經夠“雅沙細”了(就是用比較柔軟溫和的方式)。
1 `( r3 z8 ~" y( { W如果連這個他都不愿意接受的話,真應該讓他接受一下咱公司現場人員的“嚴厲教育”。4 K* U2 W$ s. L4 ?0 C$ G7 K: k
我說是的,咱公司的一些現場人員有時會用玩弄人的語氣說
5 s; c7 |8 n6 n7 f“這個東西你都不知道么,你是不是搞技術的?”
! b! J) }0 q0 V: t不會認真給你講,很無聊。
3 ~4 b/ P) L" k1 t3 S不過他們是現場作業人員,也沒有必要去深究他們怎樣怎樣,自己想辦法學到東西就好。 W: {3 X3 g1 [& B% M
by 子子 @ cmiw
0 }6 e/ |$ X% W X% v然后我與J說,為什么會這樣呢,
9 v* ~9 Z# O J+ g在中國的氛圍里,“教給人東西”有時候是會帶有一點點玩弄人的語氣,
. x9 z* @3 [8 K5 S" h; }提問者問一個問題之后,往往不會得到很好的告訴,8 `4 g9 j$ a% [* v3 s1 \
而是被回答者用一種“帶著面子降低的方式”來告訴。! j! R2 B0 }" M6 O
這樣導致“被告訴”的事情,也變成了一件不舒服的事情,所以會有想去躲避的傾向,
8 e$ D9 `4 @2 |( Z# g這時即使別人用柔軟的方式去教他,他也會有回避的習慣。: `5 w: n P; h# b ?9 U& c, U( d. o
by 子子 @ cmiw6 ?" X- V" G: t7 y+ C( a
我說我剛到日本時,也就是剛從中國環境出來,對“被告訴”還有一種躲避傾向。2 n [) P: R4 Y* j1 e) C7 z7 `% r/ a
有一次在日語學校里,我和同學在下樓梯時,我用日語說了一句話“閑暇の時候”,2 m# A5 s1 u3 e3 x" {/ s
這時,在我們前面下樓梯的,我們班主任日本人女老師,聽到了我說的這句話,* V/ j) V; F: ?4 {3 @$ e% B2 m4 f7 K
然后她回頭來,用很溫柔的語氣對我們倆說,3 x: U- h2 J9 g. j* w
這個說法不應該是“閑暇no時候”,而應該是“閑暇na時候”。
) f+ f- R; [# C- n* {8 _本來是件很負責任的教誨,但是我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想要逃避”,) r3 J. i6 {3 P1 D9 p3 S, z
因為我當時是覺得“被告訴”相當于一種“錯誤被指摘”,是一件丟臉羞愧的事情。) B. R6 C( ^# R( C. U2 q
回頭想想,也許我在中國的環境里,“被告知”或者說“錯誤被指摘”的時候,7 {, K5 G/ N2 d& j
都是帶著降低面子的方式,所以才會有那種想要躲避的感覺。3 \/ }; V) j3 }& g- q
這樣的結果就是會導致失去吸收知識的機會。6 Y5 r7 b. f' m) W* @, o$ c- s0 J
by 子子 @ cmiw
' M& j1 s- w$ XJ說原來如此。
7 l6 j! f7 ^7 s2 C8 t c- zby 子子 @ cmiw
/ C: a$ g: s9 I$ l& A寫到這里我又想起另外一個小故事。3 ^$ F7 \' H" S: ?+ G6 B4 H# y4 m8 g
有一次在上日語課時,老師說了一個日語單詞electon,是一種樂器,4 h. D5 B! f' G* S: P6 z6 B+ Q4 y$ K
旁邊同學都聽懂了,但是我不知道它的意思,* {' E- O. Z& K1 h
于是我問旁邊的同學,剛才那個詞是什么意思,- _! X; H. l% ~* m8 n0 K
她聽到我的詢問之后,對我說“electon?”然后說“電子琴呀”,
3 W% W( N- H5 u) ~, o都是句尾語調升高的略帶輕視的語氣,: b* I2 S+ E+ c2 D8 x+ J
這種語氣的后面,沒有表達出來的后半句就是“連這個你都不知道么”。: y0 s4 F# {: W3 Z7 V" K
那一幕給了我一些shock,我居然到現在都還沒有忘記。
0 E4 I4 T: T7 ?# ?8 A& r3 T0 |2 \我的感受告訴我,這樣方式的交流,對于共同提高是沒有好的幫助的。
# Y6 Z% s4 ]/ h; {6 zby 子子 @ cmiw9 M, W) w( Q/ N% S2 J& X: b) `7 x
也就是說,“告知”的人不好好去教,所以“被告知”的人也不愿意去問。
: e' u* J1 A! y' W) y# T然后以至于發展為一種環境是,
$ s% W& T+ f' B9 E3 d: a5 m即使有人愿意去好好地“告知”,那么“被告知”的人不愿意去學而更愿意躲避。
6 t4 z5 H) t) t/ U- a. K; r或許是這樣一個循環,這樣一個樣子。$ {2 ]0 x# W( e" [( p5 S
by 子子 @ cmiw' ?- z& p+ u$ O
相比之下,日本人之間的問答方式會顯得稍為柔軟一些。
2 `9 y* ]- \ u! z9 O' g提問時會說“對不起,想問一下可不可以。。。balabala”
! E! D( a( R: ]; O(すみません、ちょっと聞いてもよろしいでしょうか。。。。)* s7 ^% B3 f. T7 ~0 N
回答一方在解釋說明時會說“嗯,這是個問題,事情是這樣的,這里。。。balabala”' z. a/ v' q9 R" K0 y4 v5 T( U8 Q6 [
或者在補充對方不知道的條件時會說,“對不起,其實,這個地方是這樣的。。。balabala”, X; P- z: V" d) Q9 M r
(そうですね。あの、ここはですね。。。)(ごめん。実は、ここはこうです。。。)* T6 X6 l9 e/ F/ p+ z' i
然后提問方會說“原來如此,原來是那個樣子啊,我明白了。太感謝了。抱歉給您添麻煩了。下次請繼續多多關照。”; r& U; U: G% G0 ~
(なるほど、そうなんですか。分かりました。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お手數かけて、すみませんでした。また宜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3 w# ?$ t: l8 a$ a% Oby 子子 @ cmiw( E, j5 J5 v* m/ Q' h) m6 X+ `
這里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4 O( R7 {4 G4 u3 Q% v. `" m一方面,提問一方會帶著禮貌用語去提問。
. o; F; s% A& l( A5 }( y- D+ |一方面,回答一方不會自持優勢而去輕蔑回答,而是謙虛地詳細說明。) `. h' \; U7 I, B J
然后,提問一方會用禮貌用語去致謝。
* [3 s( V6 k2 j7 p禮貌用語就像是潤滑劑一樣使他們的communication可以更順暢地進行。
3 W7 ?1 x8 x4 S$ s7 A* r4 s, q# s+ u從而使得團隊之內的信息交流與知識傳遞可以更為充分,8 J2 d! m( R) r5 ]& a1 o
從而使每個成員都會有信息的把握和知識的提高,
4 U, W& G0 e0 f7 w7 `從而使得事情做得更好。
: @; n; n$ ^- I- `% W3 l% ~4 ~by 子子 @ cmiw" t% K V( m1 s- S1 w& C6 H
ask-chart.JPG (45.76 KB, 下載次數: 3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9 12:56 上傳
4 `8 b) p) [2 r/ C+ q- ^$ pby 子子 @ cmiw3 ?; i0 X- e- E, n( N9 k
一問一答是communication的重要組成單位,communication是team work構成的基礎。
5 m3 c/ h+ e, C; _7 V. b如果問與答不能夠以一個較好的方式去進行,+ \' m. n( H6 S8 k% M
那么對于信息的交流,對于團隊合作將會是不好的。
# t5 N& m5 Q; ^$ Y5 G/ z如果說日本有經濟發展或者是技術先進的一面,那么," M6 a; |" S- \) M8 O; q
我覺得這與他們的communication方式是有關系的。" G2 t- K4 J2 s2 j$ a, a
拋開國家的概念,也可以這樣說,. p& Q9 ^3 e3 _0 l1 ~
有一種團隊的communication是這樣這樣的,& K; {3 S% c' |& A
這樣或許會提高團隊的效率,帶來更好的結果。/ O3 k8 @! U( R1 g% ~1 K
這種方式或許值得我們參考借鑒。& u) V0 }: h9 B; Z! C0 f
by 子子 @ cmiw
" f: J6 ?# r( L' _9 J6 q! XChapter 4.
- L: ?; B, Z# H$ V7 g4 X然后J對我說,那個bolster,其實以前他也教給過R的,6 z% b0 r2 |# T$ z1 C
但是R根本沒有記住,所以今天你又給R講了一次。8 d7 t, d+ N6 C- i# G: j9 Y
J說,他看到以前給R講的東西,R根本沒有去用心記錄去掌握," @) S; K0 K8 x/ c; E- L
所以逐漸他也沒有繼續多教R的心情了。1 r) s) U8 B, y* Y
當時我沒覺得什么,/ [* R% S. ~/ b$ v
但是半年后,R打電話問我adapter plate是什么東西,
' d. `8 ^. t% P0 Z* v以及發郵件問我同事micro rub怎么翻譯,4 Z9 w* x- m1 Y3 P) V
我才意識到,我當時花心思做出的柔軟的說明,都付之東流了。也明白了J當時的心情。
$ U5 D0 I- C. l6 \2 N+ |6 ]/ V) T* e& w“被告知”時是否躲避是一個問題,
& U0 p# {* Z) N( n5 S2 o) `“被告知”后能否上心去記憶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S8 J/ [( W( }) u1 e. `
by 子子 @ cmiw
$ i8 X+ N( ?4 p“聽”這個動詞,其實可以理解為兩方面的意思,一個是“去聽”,一個是“聽取”。
6 |6 V% Q- U8 g, u當一句話來到眼前,有的方式是“主動去面向眼前的話語”,
( l: y& a2 V0 k" k有的方式是“不去面對眼前的話”,或者像流水一樣流過去,或者去躲避,單純地度過時間。: \& R0 N, O: C# O1 u
當一句話來到眼前,有的方式是“聆聽然后吸取”,
' g- u0 A5 s0 Q; s! Q% r有的方式只是去“聆聽然后不當回事”,有的方式是“聆聽然后挑錯或者談論別的事情”。
5 L. S% F* f- V, t這些不同的方式,決定了聽一方的收獲。
. t. h, e) U% x) U9 r! N. rby 子子 @ cmiw3 S& b+ a2 b* h" j3 x3 C4 G
Summary
) [4 B0 c9 M. C5 I+ U Y# }: G, V雖然前面的故事只是關于日語方面的一個交流,
4 Y( E0 F" a: g但是在關于技術關于工作關于日常操作關于實際業務關于對應客戶的交流也是一樣的。
! r$ S5 H" ~ s4 R當一次“教誨”來到眼前時,用什么樣的方式去對應,可以決定將會學到多少東西。9 S) R% A* {+ d) u1 C
我們帶著一個什么樣的“姿勢”去工作,4 x- e, D1 k& m
能夠決定我們在未來“能否”多掌握一些知識,1 _9 w2 J9 X+ {2 @
就可以從而決定我們能否做更多的事情,創造更多的自我價值與公司價值。
/ }! p7 L; X) \/ w) }1 a/ [; I5 k$ ?by 子子 @ cmiw
E% w0 Y3 X9 r0 d) E3 ~( d7 J; ^4 }感謝各位的閱讀。
6 Q4 J a& p9 x6 C: I, ~; g
1 Y- X* e2 X; N% _by 子子# F2 Y# O* H3 K
+ p$ Z# P, S4 J% B2016年1月19日
4 v+ W- h1 |" h) p: J% |/ [
/ m. B! M/ h1 C* z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