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3015|回復: 168

反思一下你所受的教育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5-10-23 12:07:06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各位社友,大家沒少罵中國的教育(不談思想教育,只說理工科方面)。確實有很多該罵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屬于自己的問題。如果說小時候不懂事,是學校耽誤了自己。那么,現在你長大了,工作了,你又做得怎么樣呢。: g( N; x0 p" d& l5 q; V

( N1 N, V9 }3 r! s反思包括兩方面,一個是教育體制、學校和老師方面,另一個是自己。其實你所受的教育,究竟結果如何,主要取決于3個方面因素,第一是學校或老師,即外部條件,第二個是你的天資,如智力、動手能力等,第三個就是主觀努力。7 G7 O. U! d1 O. C3 |+ r

' E8 h- E6 b2 o  X# S# H第二個因素天資,這沒什么好分析的,遺傳和變異已經形成,無法改變。但上帝給每個生命都賦予了某些特長,就看你會不會利用。
- u6 n5 `; ^' r% U0 ?! k5 z+ s
. k! W) y" x* D. G3 t1 p- W* E第一個因素即外部因素是大家抱怨最多的,第三個因素即主觀努力很少有人抱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罵自己,把失敗歸咎于自己需要超強的理智,很少有人能做到。幾乎可以說,為失敗尋找外部原因即為自己開脫,似乎是人類的一項本能。# }, U$ c( |+ s% u8 B2 F
* J1 t+ C4 w$ H, r
對于普通的工程師而言,所謂學習方法主要是重復和積累。一個東西重復見過多次,每次都學習一下,思考一下,進一小步。經年積累,這就是學習方法。機械這一行變化是最小的,各種原理不變,很多機構不變,重復就是學習的好辦法,一次不會再來一次。IT行業其實就變化很快很多,重復未必是好方法。
2 k' C; {- E6 |
0 t1 E( p6 ]& [& H2 O一個人的性格適合干什么職業,好像沒什么人來研究,高考報志愿的時候自己也沒考慮過。其實我覺得還是很重要的。對于我這種有強烈取向的人來說,選擇某些職業就是完全不能考慮的。你有沒有考慮過自己的性格是否適合做個機械工程師。
, `$ a! Q6 C" s7 S" x& N$ q
7 c1 U& P. n% v0 u還說回教育,本科階段應該學到什么,需要掌握哪些知識精髓,你掌握得怎么樣,回憶起來有哪些缺憾?
; m+ h8 H$ F, b( d1 I一般來說,機械專業考研總感覺是為了學歷,對增長技能用處不大。那么,研究生階段大家到底得到了什么進步呢?
% w' w9 @: Z- R; G+ A/ f9 M中國學生,總體上不如人的還是動手能力。洋鬼子的教育其實要點很簡單,就是2條,一是強調培養獨立思考獨立自主的精神,二是重視開發個人興趣。人家物質條件也好,從小就在自家車庫或院子里修理各種設備。中國學生在高考完畢就像彈簧被拉過了極限似的,以后徹底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與活力。; S; c0 c1 o1 K0 S9 I3 U2 A/ u! a7 Q
  [% ~2 @7 P" {. i7 B9 r/ Z" Y. D3 J
大家問問自己,你還有學習的興趣嗎?如果說惡劣的教育制度透支了你對學習的興趣,那么你準備怎么辦,從此不學了?/ o; n' Q: ^0 |; C2 B. n% Z9 n  p& z
) A9 g' q! h( @
生存壓力會讓你失掉學習的興趣嗎?這個我好像不敢茍同。我也有過生存壓力巨大的時候,但似乎更激發了我的求知欲。) C% n+ ]4 r) v! h$ m& X/ _) B$ D  e

0 q+ F1 c/ V. u4 \反思自己的教育和學習經歷,有利于搞清楚自己到底能不能在機械工程師這條路上走下去,能走多遠。一邊抱怨一邊混日子,一邊拿著低薪一邊賴著不走,這肯定不是明智之舉。
, z. n; R' q# L9 _* c: {2 L' @+ d+ o; n; G. Y$ z) @6 l* a% b" I" d
. q( h( T! M' w' p
4 h4 P- _; g5 A' O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來自 26#
發表于 2015-10-23 17:01:46 | 只看該作者
     拋開中小學教育不說,至說大學的教育,而且主要是專業教育。
. B, t$ a! H# O% e; @, N' G' u; K9 ^
, g) K0 p& L' B
5 G9 j5 J; x; D9 G' c    本人只是一般本科院校的機械類畢業,所談也只局限于自身經歷。
5 j/ ]8 J" D5 k  Y
, h' ?9 @, e1 K5 {( u6 f
9 g7 l, R" c3 _0 \3 J4 q6 @" b    我們的專業教育,最主要的問題是教學與實踐脫鉤。按理,工科教育應該緊密聯系實際,甚至應該是從實踐中來,再回到實踐中去。可事實上,我們的教育基本上是局限于純理論的學習,從理論中來,到理論中去。一門課程哪怕學完以后,也不知道該課程到底有什么用處。舉個例子,大三時學了《金屬學原理》,我記得很清楚,我問過旁邊的一同學,這門課到底有什么用啊?他也不知道。自第一堂課,到最后一節,老師都是在上面念,什么晶體結構,位錯等等。一門課下來,我完全沒有發現老師有任何工程實踐知識,她估計就當初大學畢業后進了學校教書,也沒有承擔過什么科研項目。
0 Q. x" d9 O/ o, f& J
- ?7 A9 Q; r) n' s到了大四,課程似乎顯得更加專業些了,問題是,老師還是在上面念,還是沒有實踐例子來輔助教學,通篇都是理論。那本《焊接冶金原理》,我看了好幾次,考試時成績還是差強人意,勉強及格。這不是自己沒認真去學,實在是無法理解,無法記住,無法聯系實際。它的內容又不象邏輯性很強的課程,可以推導的,而是只能靠背誦。可以想象,畢業以后工作中很少有什么知識點能用得上。當然這可能跟我的記憶力差有很大的關系。只有幾門力學課程,因為涉及到不少數學計算,用到不少公式,老師講課算是講解得比較透徹,所以算是學到了一些東西。但在工作中主要還是起到原則性指導的作用,幾乎沒有套用公式作過具體計算,因為簡單的力學分析都靠計算機軟件來完成了。
/ H  F5 {4 P" s/ H/ @: C
# b, z4 a: c# j! h. z- V! p. _* g2 ^# a# B7 G
     讓我體會最深的是關于液壓方面的知識。因為專業關系,學校沒有給我們開設液壓課程。但是在工作中恰好從事液壓機械的設計,所以學到不少液壓方面的東西。全部都是自學。一旦對照實踐,再去看書思考問題,學習起來就快多了,而且理解深刻。說實話,很多液壓專業畢業的人也未必比我更精通。其實很好理解,帶著問題去學習,學到了馬上就真刀實槍的應用,能學不會嘛!更有意思的是,我學到的這些東西都不是依靠讀大學教材,而是看大公司的樣本、技術資料,看手冊,看老外寫的液壓維修手冊而成的。說實話,很多大學的液壓類教材,簡直是廢紙。滿紙公式推導,粗制濫印的二位剖面圖,那些內容敢情是50年前編寫的,根本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 g7 H! L& X$ ~; Y- O! U7 E1 O4 ?
" q! d/ e* l# x     總而言之,我們的專業教育最主要的問題是嚴重與實踐脫鉤,沉浸在純粹的理論推導和理論描述當中。構成專業知識體系的各門課程各自獨立,很少相互關聯。若不認真思考,就算念完了,也未必清楚各門課程之間的關系,更不清楚它們與工程實踐的內在關系。究其原因是,相當多的老師本身缺少工程實踐經驗,只能照本宣科,編寫教材的人也缺乏足夠的工程實踐背景。學生們讀這樣的書,上這樣的課,又如何能提起精神呢,還不是混個及格了事。

點評

我現在很高興自己當初好好的聽了每一節金屬材料原理課。 感覺現在最大的好處就是忽悠老師傅。 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為什么焊接后的零件再加工就難了。當初我簡簡單單的說了句,里面的金相組織發生變化了。老師傅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7-31 10:02
我反正就被這么宰割了。大學有門專業課,第一節課,我特認真,很想學點兒東西,然后老師照著從書上復制的句子堆積的PPT念了一學期。我從第二節課開始就沒去過。哈哈,問題是,以后這些東西還得自己補回來。  發表于 2015-10-25 12:43
課本知識是基礎,就象你當年學1+1=2一樣,無聊吧?很無聊,會伸手指就會算。如果你能把所有學過的課本知識都能弄得這樣無聊,你就會知道這樣的課不無聊。  發表于 2015-10-24 14:21
有一點很贊同大俠,現在不少教材質量確實不好,以液壓書為例,翻過不少,覺得張海平先生的三本書,李壯云液壓元件與系統,吳根茂新編電液比例技術,陸望龍液壓系統使用與維修手冊不錯,還有幾本不說了  發表于 2015-10-23 21:49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200 收起 理由
老鷹 + 200

查看全部評分

來自 47#
發表于 2015-10-25 12:26:24 | 只看該作者
大學,一共就兩件事兒,努力方向+基礎。這是一個不斷迭代不斷修正的過程,我嘗試了不少方向,糊里糊涂學了不少基礎知識,當然了,大神眼里都是半吊子,不過最終找到了現階段的方向,然而越學越恐慌,覺得不會的太多啦,我能做的就是慢慢學,慢慢應用,最終會很快地學很快地應用。
7 V8 j" ~- r! b  |0 }, {# e+ T" z/ N" v$ j4 m
很多人說了,沒機會,實在不敢茍同。真學,就有機會,真的總有人愿意拉你一把。以前我不信這個,自從真學了,我找到了很多可以稱之為老師的朋友(很多并非學校的老師= =!哈哈),他們愿意跟我說兩句。
) {2 T! A6 Z4 O" o; N
+ x1 z; ^, \  b我年齡大,24了,明白這些都嫌晚,如果有同學剛上大學,看到我說的這些,就努力去做好兩件事,方向+基礎,待人接物再正常點兒,別整天爺是天下第一那種感覺,裝孫子就好好裝。/ M4 j6 {3 V2 i+ w) L# j( {0 W
! h5 A  |3 ?+ S  [( Y# i
大學教育,我覺得最失敗的地方,就是給學生0選擇。讓tm學生學東西,基本不講這東西用在哪?怎么用? 一些個老師對書本念,念PPT,有啥用,我自學不就好了?所以大學對于“方向”教育基本為0. 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自個兒求生路,找方向,打基礎吧!2 r$ X- `- y' Z4 \7 [6 c

) x3 G: S) j) b7 p7 z3 l& J6 f估計也不會有人翻五頁看這評論,權當自個兒牢騷:D驚醒我自己啦!) L5 ?8 c/ ]5 ]. w% Z) d/ u

0 |. D- y& X6 P( l* x# z- yIt's your life. Do what you want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老鷹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來自 50#
發表于 2015-10-25 21:06:11 | 只看該作者
“生存壓力會讓你失掉學習的興趣嗎?這個我好像不敢茍同。我也有過生存壓力巨大的時候,但似乎更激發了我的求知欲。”
' ]! c; u3 F1 g/ t! o
  a3 S# j* Y+ y, ^( t: ?回來又看了一遍,鷹大這話最實在。我現在就在經歷壓力巨大的時候,我真是瘋狂學習,好多同學跟我說了,學屁啊,人家公司不需要你會這你會那,進去都給培訓你的。哈哈,我就是不敢茍同,不敢隨他們,一邊做著他們覺得“這么簡單”的清潔爐灶,過濾器,毫無精度可言的設計,一邊瘋狂地學,現在才半年多時間,回頭再一看,哈哈。我將更加堅定地學習下去,像鷹大說的,不斷求知,實在是一個既有極大的樂趣, 也有相當困難的過程。
4 I9 Q5 \+ Q; R% |- @3 r8 A5 v
) z: a5 _6 Q( u5 ^# c$ K6 v而且在生存壓力巨大的時候,激發了“我必須變強壯"的欲望,不斷求知,挺過來了。經歷了這么一次,以后路走得就會順暢,踏實:D.6 D/ F0 g, r, e1 A6 D
1 b  z: p( n! }3 y" i+ g! t# ^
我覺得,雖然我比下面老,比上面小,但是年齡還真不是問題。不”真學“才是問題,與和我有同樣三觀的兄弟姐妹, 正在上下求索的同道共勉!/ m4 h/ L- q7 E2 O+ E

8 t0 V3 l/ |& v& a2 K* t40 is the NEW 30
/ ?! ~: P$ g6 @. G. Q& }4 P, t5 i. {6 l4 |. a% Y0 C: s
2#
發表于 2015-10-23 12:18:24 | 只看該作者
核心問題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農民性格’,這個很難改變,幾乎無法改變,
6 l2 [- x, [! L* }
0 W& D1 J$ o! q- x  W' j; u& d你說他們內心不懂這些嗎?我覺得都懂,為什么他們不愿意這么做?就是農民性格里面的‘投入產出比’,希望出很少的力氣,取得最好的收成,就是所謂的‘靠天吃飯’
3 h; Y+ {. J' x; y
. O9 \+ V) F3 i" A$ H% s4 a/ _希望‘每年都風調雨順’,希望‘莊稼自己長’
$ Z- S1 v2 C8 O) |+ ]9 z5 t; ]
/ v8 n0 n% Q' n: J  y. x這些才是本質與根源,

點評

8爺這話讓我想起了那個懶人種寶葫蘆的故事。  發表于 2015-10-23 21:26
跟錯了,所以都錯了,就這么簡單  發表于 2015-10-23 14:39
其實有念書有用嗎,或者延伸問題為:為什么讀書?其實問到最后都是一個問題,人為什么活著,這個根本性問題!  發表于 2015-10-23 14:39
沒有正確的理想和信念指引,別說讀書,就是過日子,也沒多大意思  發表于 2015-10-23 14:37
我感覺就是為啥學習的問題,回農村,總聽到,你說念書有用嗎?你如果聽到這句話,你就知道,他家孩子念多少書都白扯,格局在那了  發表于 2015-10-23 14:36
說的對,就是民智不開,又有愚民政策,等會再繼續說,  發表于 2015-10-23 14:30
難道這就是歷史說的,小農階級思想的局限性。  發表于 2015-10-23 12:37
3#
發表于 2015-10-23 12:20: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vyhero4 于 2015-10-23 12:24 編輯
7 P" ]/ v, `& e% k. q
! y7 K" d: Z) T  L, ~反思自己,真的很不錯。魯迅也是反抗那種病態的社會,也反抗受封建影響的自我。

點評

我是很佩服周先生的:國難期間上了敵船受保護,不妨礙愛國者的美名;執教期間上了學生享風流,不妨礙教育家的美名;兄弟決裂如仇,人格依然高大無比;牛逼,真牛逼!  發表于 2015-10-24 16:47
w91678《多收了三五斗》不是魯迅寫的,好像是葉圣陶。  發表于 2015-10-23 17:46
還有我也許根本沒有那種那種拿起筆反抗的抗爭精神,我可能就是唯唯諾諾,人云也云,麻木不仁,中的一員而已  發表于 2015-10-23 14:45
我到不這么認為,從我個人的角度說,我站在魯迅先生那一代人的未來,回頭看歷史,我指指點點,說的頭頭是道,其實,如果把我放在那個社會環境下,我可能屁都不敢放,因為你是掉腦袋的,還有,  發表于 2015-10-23 14:44
之所以大家都知道魯迅,就是因為課本里面魯迅文章比較多而已。之所以魯迅能得到GD的青睞,就是因為他反對國民黨,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發表于 2015-10-23 14:04
魯迅本身就是個反對工業的封建殘余,寫了《多收了三五斗》就是反對工業化。  發表于 2015-10-23 13:03
4#
發表于 2015-10-23 12:23:51 | 只看該作者
搶沙發     關于教育      我想起上學時一個事    有次班主任    讓每個學生寫一句心里最想說的話           然后我寫了自己的心聲    后來老師把每個人寫的紙條都念出來了     念我那條時   全班人都笑了  除了我    從那后   我就不相信老師了) `+ o3 E( ^+ c/ s* I

點評

咱們那時候的老師體罰都是常規手段,至于小孩子的心理健康更是不會考慮了。現在俺媳婦教小學,也會用一些小花招,比如學期末每人發個獎狀,也算是進步吧。  發表于 2015-10-24 16:22
大俠如果當老師 肯定是個好老師  發表于 2015-10-23 23:30
跟我一樣,思考多余表達,被笑是因為誠實的人少了,而老師也不懂得糾正這一點,這是教育手段的敗筆,都說育德,怎么育德?我若是老師,無論你寫的是什么,我都會忍住笑意,并且會當眾喝止,爾等豈可嘲笑誠實之人  發表于 2015-10-23 14:51
好多年 都忘了 我是內向的學生 寫的是平是不好說出來的話 老師念了就算了 關鍵是我提的問題 他沒說怎么解決  發表于 2015-10-23 12:34
寫了什么啊。  發表于 2015-10-23 12:26
5#
發表于 2015-10-23 12:26:40 | 只看該作者
應該說社會整體都在進步     但優秀的只有少部分人

點評

其實這個優秀的定義很重要,或者說,給予優秀者得到其應有的,什么樣的人是真正優秀的人?  發表于 2015-10-23 14:55
6#
發表于 2015-10-23 12:31: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zsddb 于 2015-10-23 12:43 編輯 - i$ M5 u) V: T" L4 l9 X+ H  D

( s, k1 E, V7 o& H2 |bbc宣傳中式教育,說是英國人認識到了中式嚴師出高徒的積極意義。: b" c" @+ q/ y, d& k2 s
不能說中式教育沒有積極意義,但是你要看那師傅是咋樣的,本身就是惡性循環制造出來的,他能教出啥樣徒弟?圣人級別的大師中國早就決了。' S; Y# U9 z  {# }
大英帝國這次被耍的后患估計不是一丁點啊,不過他們只要學會中文就還有希望。
, f  g( n% M# b$ _+ w+ N" g7 _8 r4 \
' [* B' v1 p3 `/ E- H

點評

你這家伙真有趣  發表于 2015-10-23 23:14
又見專利,哈哈,曾經玩過  發表于 2015-10-23 20:14
沒有老外在身邊,你做夢都別想~  發表于 2015-10-23 18:53
做人,就老老實實說說話,講沒有用的就是純粹扯淡,你看我像你那般‘裝蒜’嗎,申請個專利幾個錢?打啥馬虎眼?該是啥就是啥,有貨就拿出來申請,沒貨就家里待著,  發表于 2015-10-23 18:43
沒錢申請,而且我要中,英,美全球同步申請~  發表于 2015-10-23 17:10
全球沒一個懂的?那是好事情,先申請專利,  發表于 2015-10-23 17:07
騙子才會暈人,畫大餡餅。我跟你談旋擰射流,你懂嗎?全球都沒人懂,要用事實說話。我做過實驗,是和我模型幾乎一致的實驗,用打氣筒推射水流的那種,現象和我預見的一模一樣,唯一的不足就是我無法測力。  發表于 2015-10-23 16:44
就說跟英、法玩,你差太遠了,你玩得了米國,都玩不了英國,那是全世界‘最詭的國家’,記住了,不是什么之一,是最詭的,  發表于 2015-10-23 12:53
哈哈,我為什么暈人家,你看我談技術問題,是那個‘暈模式’嗎,你暈人家,人家得讓你暈才行,你暈俺一個看看,看是不是暈得下去,哈哈,被暈,一定有其它因素,或者有求于人,否則,怎么會被暈?  發表于 2015-10-23 12:50
你們現在不是一樣合伙在暈人?50步笑100步!  發表于 2015-10-23 12:45
英國,法國,合伙暈你錢,你沒有李嘉誠的本事,玩不了這些東西,你還年輕,  發表于 2015-10-23 12:44
7#
發表于 2015-10-23 12:41:16 | 只看該作者
光罵沒有用
- E! M7 x- z- Q) [9 O' t; M! e' ^, M" P- B+ v
要了解國情,告訴小朋友該怎樣活,怎樣靠自身能力去活得瀟灑,活得有尊嚴,這才是關鍵,
! A8 Z# w  c& G  M9 ^4 C) i
% [  G8 I/ D- V0 f6 g2 |( y好多人一生都在關系中生存,最終還是被關系耍,大家都在這個圈子里玩得好嗨皮,問一句,敢出來玩嗎?
8#
發表于 2015-10-23 12:41:29 | 只看該作者
我更覺得是自己不夠努力,其實基本的教育學校老師都教了,雖然只是理論,只能怪自己沒有發揮個人主動性,當初在大學那么多時間,應該多去去實驗室,而不是網吧,應該去工廠打個工,而不是窩在寢室打游戲,聊天打屁,自習時不應該上面擺著書本,下面劃拉著手機;現在工作了,雖然沒人教,沒人帶,但是知識網上、買的書上都有,設備廠里有現成的,加工工藝可以到加工廠去看,計算公式/方式都是現成的,但是進展仍然很慢,是自己沒有把現成的資源利用好吧

點評

小弟我說實話不喜歡西方人,但是卻也感覺人家有很多比我們好的地方,人家可以把一份保姆的活當事業干,我們基本都是看不起這樣的活的,人家可以孜孜不倦的對一件事數十年如一日,今天的中國人又有多少能做到。  發表于 2015-10-23 17:30
大俠說的也在理,只是從小到大,一個起點的一伙人,基本相同的教育,后來不同的混的結果,就像一塊田里的苗一樣,有高有低,也許起步快一點,就會越來越有優勢,我感覺個人的努力占主要原因  發表于 2015-10-23 17:27
再說學以致用,我本人很看重這點,有時過于看重了,其實人人如此,我認為學以致用,才是人們興趣的根本,如果一個東西,學之前告訴你,你以后根本用不上,那么你產生興趣的幾率為0,當然手淫除外,食色性也,  發表于 2015-10-23 15:13
那么請問,興趣何在?離開人類社會范疇的興趣,還是否叫興趣,如果這個群體只有你一個人玩一款單機游戲,那么你這決不叫興趣,叫消磨時間,  發表于 2015-10-23 15:10
我認為習慣是一種個性的體現,就是給人看的,俗話說的爭一口氣,就是一種習慣的根本動機之一,而興趣,如果沒人鼓勵你,比如你做出全班都被難住的數學題,而老師就當沒看見,父母也不鼓勵你,同學也不屌你,那么  發表于 2015-10-23 15:08
如果一群人,人人都在玩樂,都在說學習沒用,你看誰,一天書沒念,奔馳寶馬,美女別墅,如果你還能堅持學習,你不是SB,你就是真有料  發表于 2015-10-23 15:05
其實我說的大家肯定都明白,這就是個環境氛圍的問題,沒幾人能做到天塌不驚,就是讀書,一以貫之,大家在學習中有幾個詞語:養成習慣,培養興趣,學以致用,那么請問,怎么做到?  發表于 2015-10-23 15:03
都說你說的對,我卻反對,因為,我們討論的教育,絕對不是個人問題,而是一個群體,我們常常看到,如果一個班級學習好的多,那么這個班級會越來越優秀,如果這個班級都是淘氣包,那么氣綜合素質普遍也低  發表于 2015-10-23 15:00
窮則思變,變的是人的主觀,態度,選擇。。。  發表于 2015-10-23 13:58
不好意思,998 大俠  發表于 2015-10-23 12:52
力爭向9898大俠學習  發表于 2015-10-23 12:51
很正確,最終還是看自己努力不努力了,外因是個次要東西,天不好,還可以在大棚里面種菜,以色列的菜長在鵝卵石的灘涂上,產量大,質量好,能賣到法國去,競爭力打遍歐洲,  發表于 2015-10-23 12:47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BB7290 + 1

查看全部評分

9#
發表于 2015-10-23 12:46:19 | 只看該作者
有興趣就是沒持久力
10#
發表于 2015-10-23 12:55:17 | 只看該作者
點贊   壇子不乏討論國情的帖子  能說到點子上的卻不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8 10:19 , Processed in 0.08677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