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0219|回復: 100

氣動元件密封設計,糾正國內的錯誤設計理念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5-9-15 23:06:45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先從最簡單最通用的O型圈說起吧!
各位可以先看NOK、三凌、板上的O-ring樣本。
掌握了以上,再看活塞封樣本就容易理解了。

糾正國內的錯誤設計理念:

1. O型圈是靠裝配時的壓縮量密封的,這是老一輩人的錯誤理解。這樣做密封阻力大,磨損嚴重,動作頻率高時發熱嚴重,密封壽命很短。

2. FESTO和SMC用O型圈做動密封式壓縮量只有零到10絲,實踐經驗這種密封壽命很長。

3. O型圈配合面公差要求不是很嚴格,但是粗糙度必須嚴格控制,才能保證密封效果,減少磨損。動密封時O型圈和活塞及缸筒之間有個最佳油膜厚度,如果設計的合適,對濕摩擦油膜密封掌握的恰到好處,密封效果好,壽命長,前提是空氣是干燥和干凈的。
國內很少有人研究這個,大部分人抄老圖紙的間隙和O型圈壓縮量,而老圖紙是測繪國外產品的。

今天拋磚引玉,希望各位專家指正,謝謝!

周末還要考試,今天先寫這里吧。


補充內容 (2015-11-26 18:27):
現在SMC脫褲子了,以后會干掉亞德客的。這就和美國要提前解決中國印度一個道理。亞德客的東西設計和品質保證現在還不能和SMC相提并論,高端還是選FESTO和SMC吧。低端可以用用亞德客。

評分

參與人數 7威望 +106 收起 理由
leftwall + 1
zhuchenyu0000 + 1 可以提供點樣本,或者樣本網站分享下嗎?
yinzengguang + 1 熱心助人,專業精湛!
zjnyxhlove + 1
biudiu + 1
逍遙處士 + 1
老鷹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于 2015-9-15 23:16:27 | 只看該作者
再次感謝多位中國老一輩氣動元件專家的教導,無論是70年代的聯合設計,還是今年FESTO濟南公司做出了德國品質的氣動元件,都少不了他們默默地貢獻,為中華民族爭氣,讓外國人不敢小瞧中國的工程師。

點評

是的,老工程師中有個周工很厲害,選氣動潤滑脂,精通設計。但是大部分工程師都是走后門的混混,就知道照貓畫虎,狗屁不通,在企業呆了10幾年后成了骨干,年薪10-20萬。這是中國的悲哀  發表于 2015-12-6 01:33
中國美其名曰“工程師”,其實連國外發達國家比較差勁的技師都不如  發表于 2015-9-21 09:09
3#
發表于 2015-9-16 07:29:51 | 只看該作者
受教了
4#
發表于 2015-9-16 07:30:16 | 只看該作者
o型圈密封,一直按照設計手冊推薦的溝槽尺寸去做的

點評

原理性的東西,基礎性的東西不掌握,沒有理論,更沒有實踐。只想拿來,馬上見效。能設計出好的東西?  發表于 2015-9-21 09:11
5#
發表于 2015-9-16 08:40:08 | 只看該作者
大俠,國標幾毛錢的密封圈和NOK、特瑞寶等廠家的密封圈不可同日而語
使用場合和您提的設計理念自然不同

選用不同廠家的密封元件,都應該采用對應廠家的各種標準,當然也會有對應的應用場合和技術要求

像您說的高頻運動場合以及重載場合等(很多時候O型圈已經不適用了),很多設計人員都會選擇您提到的廠家的密封元件,對應溝槽等尺寸自然會按照廠家手冊了,而不是機械設計手冊

點評

當然要真正弄通弄懂,并且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很難很難。  發表于 2015-9-21 09:15
密封圈間隙大小的選取,其實牽扯到好多方面知識,只是一味模仿,現在是這個水平,一百年后肯定還是這個水平。  發表于 2015-9-21 09:13
學習技術,必須看日本(國外)廠家密封件樣本,密封件培訓資料。先學好技術,然后即使用國產密封件,也能用好。  發表于 2015-9-16 08:54
中國的密封件廠家對于密封件應用也不是很精通,他們一般是抄國標,壓縮量寧大勿小,導致密封早期失效。  發表于 2015-9-16 08:53
6#
 樓主| 發表于 2015-9-16 09:02:16 | 只看該作者
70年代聯合設計氣動元件,圖紙是公開的,當時的確推動了國內氣動產業的發展。
國內氣動元件潤滑最早用鈣基脂,但是使用中會水解變硬失去密封性能。經過多次試驗,現在的氣動元件裝配時用鋰基脂,客戶安裝后不需要用油潤滑,通上干燥的壓縮空氣就可以一直工作。另外鋰基脂耐水解,粘溫性好。
有很多客戶用油霧器加潤滑油,此后必須一直加潤滑油,如果斷油密封很快就失效了。

評分

參與人數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zjnyxhlove + 1
逍遙處士 + 1

查看全部評分

7#
發表于 2015-9-16 09:05:56 | 只看該作者
謹受教!
8#
發表于 2015-9-16 10:30:44 | 只看該作者
帖子文字不多,信息量巨大。
9#
發表于 2015-9-16 10:57: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WUHANLIST 于 2015-9-16 13:45 編輯

確實要好好研究,上次做了一個真空動密封的零部件,按機械設計手冊查的公差設計 ,可是阻力太大,基本上是失敗的。16根軸由同一根同步帶傳動,結果是同步帶全拉壞。后來改為SMC快換旋轉接頭來解決真空聯接部分的旋轉才解決。
10#
 樓主| 發表于 2015-9-16 16:18:24 | 只看該作者
氣閥代表一個氣動企業的技術水平,氣缸一般的作坊都可以做。
國內設計氣閥以前一般看《氣動工程手冊》,這可能是最專業的一本書。
最早大規格的氣閥閥體一般用ZL110(鑄鋁110)鑄造,然后機加工,最后在水玻璃里浸泡。小規格的氣閥閥體直接購買鋁型材加工。非標氣閥的閥體一般用鋁棒(2A12)或防銹鋁機加工。閥芯一般用鋁棒(2A12)加工后硬氧處理。早期國內氣動換向閥多用E型圈+塑料隔圈的結構,閥芯在塑料隔圈和E型圈組成的內孔中滑動換向。這種閥壽命比較好,能達到300萬次,價格便宜,在中端客戶有著廣泛應用。
早期還有一種仿羅茨閥應用較廣,是端面帶補償的軟質密封截止閥結構,適用范圍廣,耐臟性好,缺點是體積大。
這些閥的設計關鍵點:
1.密封設計
2.緩沖設計
3.閥體和閥桿的公差和粗糙度要嚴格控制
4.閥桿復位和定位
5.彈簧的壽命設計
6.匹配電磁鐵的選用(氣控閥無此項)
7.閥的測試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zjnyxhlove + 1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6 21:16 , Processed in 0.07429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