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9690|回復: 70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10)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5-11-15 10:31:49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0)良幣驅逐劣幣聯盟的構想(畫個輪廓,樹個靶子,給大家提意見)
前天埋頭寫了這個東西,很不成熟,打算供內部討論用的。老鷹鼓勵我發到社區。
合作組織其實沒有那么難做,我在美國也看到不少。觀察過合作組織的規則該如何制訂,如何運作。關鍵是要有一些想做事的人。

廠商聯盟,背后有支持中心(或稱保障中心)。
(聯盟或圈子,支持中心,姑且這么叫吧。有更好的名字,就改過來)
不是一個購物平臺,不是產品代理,
一個信譽保證體系
是一批不甘墮落的企業的集體努力。

利用了信譽傳遞機制。
好處:
單獨創造品牌:費時費力費錢。
抱團之后,聲勢大,費用省。但好事壞事都有加乘效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根藤藤上的螞蚱)。要有 互相的監督和約束機制。

廠商的權利和義務和支持中心的職責:

影響信譽的,除了產品質量,還有售后服務。
發達國家賣產品是包含售后服務的,不是一錘子買賣。我的印象是我國廠商在產品售后服務上和西方比差距較大。
售后服務不好,產品和廠商的形象和聲譽會打折扣。與顧客頻繁發生糾紛,會給支持中心帶來極大的工作壓力,同時影響整個聯盟的信譽。
各廠家的各種產品雖然涉及的工藝、技術不同,但對售后服務的要求、流程是有相似性的。
支持中心的職責之一,就是幫助會員廠商提高售后服務水平,提供規范化服務。

對客戶(買家)的投訴要規范化處理。
分各種情況,分別處理。
(客戶不會使用的。超出使用條件造成毀損的。產品質量確實有問題的,等等)
對于各種情形,支持中心要有處理各種常見問題的指導性處理建議。
這個建議,要由初始會員一起討論制訂。同時鼓勵會員交流客服的經驗,提供客服案例。


客戶服務的流程(迅速幫客戶找到可以解決問題的人員 不能推來推去)。
客服人員的配置,培訓,內部管理、淘汰。也最好有相應的指導建議。

產品質量問題造成客戶損失的,要有賠償的規范和程序來確認損失金額、責任歸屬,和賠償方式。形成規范后,質量問題造成的賠償由廠家自覺執行。廠家和客戶有糾紛的,支持中心出面解決。

因質量或售后問題帶來的危機處理,支持中心也提供一定的幫助。

信譽體系背后是有知識和經驗支撐的。知識和經驗,又是積累的。
支持中心 應該整理各種質量問題和客服處理的案例,形成脈絡清晰的文檔,供會員交流學習。
新加入的用戶,學習完必讀文檔(規則,指導意見,案例等等)。
應能做到心中有數,知道常見情況該如何處理。

支持中心需要搜集產品質量信息,了解廠家客服滿意度狀況。對于質量下滑,客服滿意度低的,應該提出警告。

調查與責任認定機制:
支持(或保證)中心, 要保證集體的信譽不受傷害。
廠家無法解決的投訴,或者廠家的解決方案不被顧客接受。
中心應該秉持公正立場啟動調查和糾紛解決機制。

產品和廠家準入與淘汰機制:
較高的準入門檻:萬事開頭難,初始準入的廠家和產品要精挑細選。
廠商看人品,聲譽不好的,拒絕加入。
第一批入選的產品,要滿足以下條件:現有的技術水準能保證質量過關。產品的售后投入比較小。萬一有質量問題,不至于給用戶帶來較大損失。
新產品加入時,應有半年或一年的試行(觀察)期。

哪些事情必須由企業做:
產品的質量把關,售后和技術支持。
對于售后和技術支持應該達到什么樣的品質,支持中心
售后服務中的棘手問題,支持中心提供參考解決方案。

軟件架構
(中心服務器和插件), 自己的網站與論壇。

中心收支:保證金和年費(根據交易量來定,但不是線性關系。復出勞動和收益對等。一開始也不可能非常合理,根據運行中的 情況調整)。
萬一出現 質量問題,生產廠家不認賬。中心負責賠付,沒收保證金,開除問題廠家。對于超出使用條件而致使產品毀損的,和極少數故意欺詐的用戶,調查要能發現問題。

關鍵:
規則和糾紛處理要公平。不是偏向買賣雙方任何一方。
而做到公平的方式是公評。調查處理結果如果有一方或雙方不服,公開調查過程、證據。到底是誰的責任,輿論會自有公評。


難題:好人難尋。
企業家要有決心和恒心。
樂于分享,善于學習,群體的氣氛才會好。

前景:
有信譽的企業容易拿到投資。新人愿意加入,以后聯盟在人才培養,員工待遇上,可以協調。加入聯盟,有利于企業發展的長遠發展。
以后,技術上努一把力就可以解決的產品,可以一個一個攻關,擴大產品范圍。


規則的制訂與修改:
大多數(過半數)廠家與中心同時認可,方為有效。
規則中僅僅涉及到會員廠商之間關系的,當然基本上由廠商說了算。
但涉及到與客戶關系的條款,支持中心要把關。這些條款必須中立,如果偏向廠商一邊,會失掉客戶信任。
涉及到支持中心與會員關系的條款,要雙方協調一致。


不知道以上文字是不是把大致輪廓描述出來了。如果有人愿意實質參與,非常歡迎。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我的深度思考(1)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2)(3)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4)(5)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我的深度思考(6)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7)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8)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9)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10)



評分

參與人數 2威望 +501 收起 理由
老鷹 + 500
子云繩業 + 1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來自 12#
 樓主| 發表于 2015-11-15 21:45: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精密 于 2015-11-15 23:36 編輯

這種模式,按我的理解就是在面對客戶時,充當廠商的擔保人角色,在面對廠商時,充當客戶的監督者角色,更重要的是在客戶和企業之間建立起快速高效的聯系,再利用這種聯系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
===========================================
是熊anh 大俠所說的意思。
和孤酒大俠的建議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要有賠償機制,這樣客戶才敢買。
對客戶方面,一方面要維護客戶正當利益,另一方面要有鑒別機制,不讓廠家被冤枉。
再就是對客服有要求。良好的客服,會大量減少廠家和客戶的糾紛。
對于一個有多方多成員參與的系統,還要考慮到系統的成長過程。
系統內的知識和經驗是需要積累的,規則是逐步細化和進化的。
這些知識經驗案例要整理成文字,供以后新加入者學習。
系統不能一開始就處理太復雜的情況,成員不能太多。所選產品在起步階段應該是技術成熟,售后服務相對簡單一點的。

我觀察過美國一些自組織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對規則的設計,修改等等還是有些心得。如果社區真有幾個社友決心做,我可以參與制定規則并解釋為什么要這樣制定規則,實際運行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提供參考意見。
但是我對國內的現狀不太熟,設想可能是閉門造車,所以我寫了設想沒有立刻貼出,先征求了老鷹的意見。老鷹是全力支持,他也答應竭力做組織協調引導和網站技術支持的工作。
現在就看有沒有社友熱心參與了。不能總是抱怨別人是空談,自己又不去做。我想這個設想,我也不能保證它能成功。但是在社友們集思廣議之后,可以找到值得一試的路子。
我也理解很多人對國內現狀的不滿,對自由的渴望。可是如果對于已有的自由不善加利用,對可以賺錢的自組織行為都沒有興趣參加,都等著天上掉餡餅,那所盼望的民主自由,真的沒有希望。





來自 25#
 樓主| 發表于 2015-11-17 08:34:28 | 只看該作者
看了大伙的回帖,我有了一點信心了。行業對這么一個品質保障聯盟有需求。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落實。
我覺得一要落實到產品上,二要落實到人上。然后再談工作框架,組織結構,規則等等。
我原來的考慮是先挑選出來的產品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國內的設計制造技術已經過關,產品質量差是因為粗制濫造。
2 國內制造同品質的產品,其制造成本低于國外。售價(包含售后服務)是進口同品質的產品80%時,制造廠商依然可以保持一些盈利。
3 因產品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不嚴重,賠償金額廠家一般可以承受。這種產品往往不是基礎的零部件,如螺栓一類。
4 如果不好說你了解的產品是不是符合以上3條,那么作為用戶,就你所知的范圍,你覺得急需哪些高質量國產產品或零部件?
大家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門,比較零散。沒有關系,我們可以整理,再討論。這也是我前面提到的拼圖思考方法。我們不依賴于某個全知全能的大神。依靠正確的思維方法,集思廣益,把全圖拼出來。這就是合智。

第二個方面是找人。一是熟悉產品設計或生產的技術人員。二是熟悉產品使用狀況的用戶。用戶其實是產品最好的裁判。
找人的事,晚一點再說。先議論產品吧。
謝謝所有回帖的大俠們。
2#
發表于 2015-11-15 10:40:23 | 只看該作者
先占個沙發,仔細再讀讀,思考后發表意見!
3#
發表于 2015-11-15 11:00:53 | 只看該作者
先占個位、、
4#
發表于 2015-11-15 11:13:46 | 只看該作者
聽大俠講課,思路開闊很多
5#
發表于 2015-11-15 12:05: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桂花暗香 于 2015-11-15 12:06 編輯

不知道國情的人情等如何處理?民國時期的教授還有幾個惜才的,現在覺著不是那回事!
6#
發表于 2015-11-15 14:29:41 | 只看該作者
“是一批不甘墮落的企業的集體努力”。我非常贊同!期待這種組織的誕生1
7#
發表于 2015-11-15 14:39:43 | 只看該作者
受教了
8#
發表于 2015-11-15 14:44:59 | 只看該作者
十分感謝樓主對機械社區建設的關心。所有關心中國制造前途的社友,大家多建設,少抱怨,希望能找到一個辦法,改變惡性競爭,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環境。

樓主設想的框架初步定義了廠商、聯盟(暫時這么叫)和客戶之間的關系。對于進入聯盟的廠商來說,做好產品和服務將會獲得好的聲譽,從此進入良性循環,如果作惡則將被驅離良幣聯盟。對于客戶來說,常有抱怨不知道哪個廠商可信,買不到可靠的產品和服務,現在聯盟有了一套保障機制,特別是先行賠付這樣強有力的保障,采購搜索成本降低了,保障加強了,可以比較放心了。對于聯盟的執行機構而言,它居于中介的位置,為廠商和客戶之間建立良性關系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同時對廠商提升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給以指導。因此聯盟創造了價值將會有利潤。

這個概念框架我認為是十分合理的,在甲乙雙方的信任關系被破壞的情況下,只有通過強有力的第三方機制才能解決問題。中國的買賣雙方關系存在很多障礙,包括產品質量和服務,也包括拖欠付款等,對雙方都是不利的。這種惡化的市場環境,其實政府和法制都無法有效解決,只有通過在行業內部建立合理的第三方機制才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當然,概念正確還遠不能保證這項事情能夠成功,還有許多具體工作需要業內人士一起來做。從社區來說,它的影響很廣泛,很多人來這里看帖發帖參與交流,但這種資源的力量不夠聚焦,需要在社區之外尋找或組建一個更強大的實體才好做事。現在市場需要工業服務,傳統制造業產能過剩,有企業想轉型的,大家可以引進合作,一起做好這第三方監管的工作。

第三方的服務內容很專業,位置很關鍵,工作機制也比較復雜。這樣一個角色自然也是要獲得正當的商業利益,向市場提供了有價值的服務,賺錢也是不言而喻的。而且發展空間幾乎是無限的,對于欲轉型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好的投資項目。

另外,樓主和我已經建立聯系,大概1個月左右樓主短暫回國,可能在北京組織一個社友聚會,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希望參加聚會的社友請關注通知(北京以外的社友也歡迎參加)。經過和樓主交流,我深感自己對制造業復雜的機制認識不足。樓主國內名校畢業,然后赴美留學,在美國名校畢業后又在美國工作了20年左右,是一個位于高端的工程師,對美國的工業市場運行很熟悉。雖然樓主不是機械專業出身,但工作具有很多相關之處。有這樣高端的人士參與規劃社區建設,對社區發展是十分有利的。打算終身從事工業的人們,大家有必要來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9#
發表于 2015-11-15 15:59:00 | 只看該作者
類似于馬云的支付寶,建設于賣家與買家之間的第三方!

點評

沒錯,像極了阿里巴巴的運營模式  發表于 2015-11-17 09:10
但工業產品涉及很多性能和質量參數,售后服務更是復雜,貨值也較大,所以第三方的工作機制比淘寶要復雜很多。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5-11-15 16:45
10#
發表于 2015-11-15 16:45:34 | 只看該作者
小花0324 發表于 2015-11-15 15:59
類似于馬云的支付寶,建設于賣家與買家之間的第三方!

但工業產品涉及很多性能和質量參數,售后服務更是復雜,貨值也較大,所以第三方的工作機制比淘寶要復雜很多。

點評

對,我想主要是費用成本高不少吧  發表于 2015-11-16 09:3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7 19:34 , Processed in 0.09291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