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印度人、猶太人,中國人:
前兩個月印度人接連出任美國幾家大IT公司CEO的消息,讓中國人在美國的表現為什么不如印度人的話題又升溫了。以前,總有些人不承認印度人的表現優異。各種統計數據顯示華人與印度裔的差距。2013統計的家庭中位年收入:印度裔超過10萬美元,華人家庭是6萬8435美元。美國500大公司高管的人數,印度裔在美國創辦的企業規模和數量,都大大高于華人的。 印度人和華人在美國是很值得一比的。大多數都是因為學業成績優異過來留學然后就業移民來美國。兩者來的時候都窮(印度人更窮一點),但都是在各自國家的智力優異者。
拿華人和墨西哥裔就不好比,因為墨西哥裔人絕大多數都不是通過讀書這條途徑來到美國的。
對于華人在美國比印度裔表現差,很多人都不服氣。在美國大學里讀書時,印度人不比華人厲害。在公司里,論技術水平,華人也不比印度人差。可是華人就是提拔不上去。
其實,在學術領域的表現,華人比印度人要好。可以看各種科技大獎的獲取人數,華人都多于印度人。華人差在哪里,差在企業界。在美國的大學做教授搞研究,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板,手下的是學生。在美國的大公司不一樣,要搞團團伙伙。華人和印度差距就在這里。單打獨斗,印度人不是華人對手,可是打群架,華人就不行了。華人輸就輸在無法合作上。一遇到打群架的場合,華人就輸得一塌糊涂。
這和創造更多的財富有什么關系嗎,后面再講。
在美國,真正厲害的是猶太人。以前有一種說法,就是華人和猶太人很相似,比如都重視教育等等。其實真一接觸猶太人,了解猶太文化,知道了他們的活法,就覺得一點也不相似,反差和對比太強烈了。
先講個故事:80年代的中國留美學生,拿到全額助學金或獎學金(指負完學費后還有生活費)的比例并不高,很多人要靠到外面打工。老劉讀研究生時也是如此。一天,他實驗室的一位從歐洲來的猶太人同學和他說,現在學習和研究時間這么緊,你為什么還要去打工賺錢。人年輕的時候正是讀書的好時光,錢可以畢業了以后再賺。
老劉回答他,你知道助學金名額少,申請的人多。很難拿到。各種獎學金要美國公民身份。不打工我拿什么 交學費和生活? 猶太同學說,你看我就不打工, 我也沒有美國國籍。我們有猶太人自己的獎學金。你們中國人沒有?
猶太人也知道中國人重視教育。他們不知道的是,中國人重視教育,也知道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但那是靠父母買單。以前家里兄弟姐妹多的時候,家里有人要讀書,除了父母勒緊褲腰帶拼命節省外,還得犧牲兄弟姐妹只保一個。猶太人雖然亡國千年,他們的互助組織一直在起作用。
猶太人對用錢和賺金的觀念和中國人不一樣。中國人說起財富,靠的是勤儉二字。辛勤勞動,節省支出,舍不得投資。猶太人講究資源的合理配置。
有一個賣石頭的故事, 記得剛看到的時候是猶太人的故事。現在網上把它變成了佛教故事。http://www.hebzyw.com/staff/%E5%91%98%E5%B7%A5%E5%A4%A9%E5%9C%B0/%E6%96%87%E5%8C%96%E5%9B%AD%E5%9C%B0/%E6%84%9F%E6%82%9F%E4%BA%BA%E7%94%9F/%E7%94%9F%E5%91%BD%E7%9A%84%E4%BB%B7%E5%80%BC.htm (傳統的佛教故事往往是因果報應,看穿人生一類。)
講的是物品和人在不同的位置,會有不同的價值。這和文革時的:“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大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