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66998 發表于 2012-8-31 17:24 ; Z8 o/ c! \" W, d8 v7 L8 q# ?
看怎么理解了,學資本論是一種理解,念圣經是另外一個理解,0 s `) F) Y& c A( g& P# n0 Z2 B
' `" f, X2 g8 |$ n; j我念高中的時候,上政治課,官僚子弟那時就 ... ; o0 d1 [& n$ q* w6 G! Y+ x
資本論我沒讀過,部頭太大,沒時間沒精力啃,我對馬主義理論的學習了解僅止于學校課本和經濟學社會學書籍論文。
9 Y' M0 ] f) q7 }) \馬克思在社會學的地位是重要的,不是他的學說多么正確,而是他提出了新的概念和思路,不管那些東西的真偽,也不管是否被淘汰,在當時和后來的影響力巨大是確實的。而他能提出這些理論——當然那時社會主義理論家很多老馬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既有他的猶太人出身原因,那個時代,象猶太人這樣整個民族都重視教育且幾乎全民族都有文化的民族幾乎是唯一的,所以老馬的文化程度在當時是比較突出的,而作為猶太人,信奉無神論可以,而且時髦,信奉基督教則絕不可以;也有他家境較差,社會上是個邊緣人的原因,使他急于劍走偏鋒,傾向于通過投機鉆營不勞而獲而博取人生成功,不幸的是起起伏伏總是不能如愿,所以,他身不由己地成為了您所說的一個旁觀者,至于旁觀的清不清先放一邊。階級論不是他的獨創,剩余價值論無法自圓其說,只能憑強制力來維護其存在。他的真正特別之處只是把達爾文主義從科學領域引進到社會學里,否定了道德、人性的存在和價值。
1 u( c' S, U) x E: S) E說這一大堆,是想說明一下我眼中馬是個什么樣的旁觀者。' Q! D! ~7 P% B( r! u
回到本帖的主題上,“老板就是在剝削員工的剩余價值”這句話是以灌輸的方式塞進國人的思維中的。問題在于大多數人直接就把這句話當真理了,并不是經過認真思考論證,我想原因可能有二:: E( }" p, h" } d- I. J
1,這句話迎合了人本能的貪婪心理,不管自己付出沒付出以及付出多少,有這句話作依據,就可以強占老板的財富了——你的財富都是剝削我的,所以應該都是我的。也迎合了人本能的嫉妒心理,畢竟老板都比雇工富有。所以,窮人首先是喜歡和需要這個理論幫助他們化陰暗與罪惡于光明與正當,才不去認真論證就全盤接受,也就是因需要而不是因正確而將其作為真理。1 u3 P- x, o7 J1 T& L
2,但是很多企業主也將這句話作為真理,即使他們打心眼里知道這與自己的切身利益沖突,甚至感覺其中似乎不合情理。這種情形說明了,天朝民族是個頭腦比較懶惰,比較喜歡別人代替自己思考分析問題,也就是說在思考問題方面也是喜歡不勞而獲,而這導致這個民族容易被洗腦、愿意被洗腦。這個問題還有另一個例子來佐證:天朝人愛把“存在即合理”掛在嘴上,為各種臟事糗事辯護,而實際上這句話是翻譯不準確導致的歧義,原話真實含義是:存在的都是有緣由的,講的是因果問題,根本不是“存在即合理”的意思,而國人卻毫不辨別地把一句謬譯當成真理了,實在是笑話。而這種笑話舉不勝舉,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等等,一樣樣扒起來,寫本書沒問題。哈哈/ y+ c& i5 @2 k; l4 v2 v M. e
. z, S, G Q% }$ t
2 _ m8 p, d( `- \: l! O4 g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