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覺得這類問題仍然屬于觀念問題,而且更接近我們常說的小農意識。始終局限于自己和家人的溫飽問題,然后就是傳宗接代和傳輩兒的概念,自己辛辛苦苦,口攢肚挪,恨不得留點兒家業給子孫(而且只給子孫)好讓他們享清福。結果大家都看到啦。7 ^1 D- t7 R$ }! t
一代代永遠是為今之計和長遠之計的矛盾混合體。一方面,因為目光的短淺和只顧自己及眼前;另一方面又恨不得為子女留下用不盡的財寶。對于子女的教育也是如何不受苦受累而又能坐享其成,一直認為自己勞動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一有條件就恨不得兒女整天吃喝玩樂,以為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就是對子女的愛。君不見,我們常在最頭上的話就是:我們已經吃了這么多的苦(指不停的勞動),就不能讓兒女再吃苦了!干哪一行的都覺得自己這行苦,別的行業輕松。做設計常對兒女說,別干設計,太苦了!當教師的常對兒女說:別教書,沒意思。結果是,天天為兒女算計著哪個行業哪個工作可以少干活,多拿錢;或者是不干活還拿錢!絲毫不顧孩子的興趣愛好。說的嚴重些,我們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幾乎只做兩件事:扼殺童真和興趣愛好;灌輸好逸惡勞投機取巧的思想!而我們很可能又將這些傳給我們的孩子。如此祖祖輩輩傳下去。雖然我們嘴上說:勞動光榮,不勞動者不得食。但是,條件好一些的家庭:你讓孩子刷過幾次碗,掃過幾次地。從多大孩子開始自己穿衣服,自己倒水喝!你怎么能夠期望一個自己從不穿衣,從不倒水的孩子懂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是可恥的;怎么能夠期望這些孩子長大后愿意付出勞動自己養活自己。這些孩子滿腦子就剩了一個字:傍!男的傍富婆,女的傍大款。管他小三還是小四,不勞動就行!2 N, o, }& `3 _) O! K
不信,你們自問一下,有多少人認為勞動創造是美好的事情。如果你不強迫,有多少孩子愿意上學讀書,愿意上這個那個的沒完沒了的培訓班!還美其名曰: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又是一個矛盾!)事實上,你已經輸了!現在的孩子要么營養過剩,要么疲勞過度!沒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素質,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你還讓他怎么跑?+ P" i, C7 [' ?
不好意思,扯遠了!
* r! A& q& k ?1 M& T因此,造成現在的中小企業的現狀也就是必然的了!
' N( G7 N7 a/ p0 C, V6 w2 a這些問題,沉積已久,沒有一個一蹴而就的解決方法。這是一個觀念問題,這是一個理念問題,而且是一個稍一松懈,就會反復的問題。我們要做的只有一個:從自己做起,以身作則,轉變觀念,改變理念,讓孩子做他感興趣的事情,引導他們樹立一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把他們培養成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熱愛勞動的真正的人。
4 Q+ N9 p8 b4 M) U& f目前的權宜之計,則是因地制宜,順其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