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3141|回復: 62

轉(zhuǎn)矩問題

[復制鏈接]
1#
發(fā)表于 2019-12-24 15:01:48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網(wǎng)上有一篇關(guān)于伺服電機慣量計算的帖子,我看了一下,鏈接如下。/ E; t7 Q* s5 T
其中案例2中關(guān)于克服摩擦力的所需轉(zhuǎn)矩Tf=M*g*u*(D/2)/R2/R1,為啥要除以R2? 我自己算的時候,考慮到大小圓盤是一個整體,一個物體上的轉(zhuǎn)矩應(yīng)該是相等。就好像電機軸上安裝一個鏈輪或者齒輪,不管這個齒輪多大,其輸出轉(zhuǎn)矩應(yīng)該和電機是一致的。, D4 ~4 }5 `2 x2 H

  Q; {; c# l) Y- E因為沒法貼圖,所以請諸位移步看下帖子,幫忙解惑。謝謝!  ~" ]  l/ Z3 ~# N5 k  B3 t$ k+ h
3 n4 j8 M# U& \6 [9 O1 x2 y0 ]& ~
https://wenku.baidu.com/view/88fbafc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f.html
; `/ `2 q. V/ ]$ A. d) E( U) S  E2 ?' k# z( J, K7 z5 o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fā)表于 2019-12-24 15:21:00 | 只看該作者
R2題上說是減速比,也就是說大小圓盤也許并不是一個整體/ g' W! U" g" p! O

點評

如果不是一個整體,也是一根軸帶動的。沒啥區(qū)別吧。  發(fā)表于 2019-12-24 15:34
3#
發(fā)表于 2019-12-24 15:42:56 | 只看該作者
題上說R2是減速比,所以可以理解為大盤轉(zhuǎn)兩圈小盤轉(zhuǎn)一圈,如果題中是這個意思的話,結(jié)果就是對的,只是這種示意畫法不敢恭維! c8 b2 ]* W) D0 v7 }+ ?! _

點評

減速比影響了力矩的,力不變,但是力臂變了  發(fā)表于 2019-12-27 07:27
這個減速比我個人認為,是不會影響轉(zhuǎn)矩大小,就是為了降低速度用的。  發(fā)表于 2019-12-24 16:14
4#
發(fā)表于 2019-12-24 15:58:03 | 只看該作者
按照實際來說 力矩就是力的有效方向大小乘以支撐點與施力點的距離   實際上這個施力點不同
' \& {6 F8 T, s1 y' A: k樓主我想請教下  我看不懂計算方式  mgu(d/2)是需要的力矩  除以R1 R2是什么意思啊   減速比R1=10,R2=2   怎么理解啊    不應(yīng)該A:B表達么9 z8 F) M0 v# ?3 K- Y2 [
不懂 不應(yīng)該是除以一個半徑再乘以一個半徑么  這個應(yīng)該怎么理解

點評

傳送帶上的力是一致的,大輪的半徑大,轉(zhuǎn)矩自然大。小輪小,轉(zhuǎn)矩自然小。這不就放大轉(zhuǎn)矩了嘛。我的問題是,大小盤作為一個整體,其上的轉(zhuǎn)矩都是一樣的,沒有放大轉(zhuǎn)矩的效果,所以不需要除以R2.  發(fā)表于 2019-12-24 16:19
5#
發(fā)表于 2019-12-24 16:24:01 | 只看該作者
R1、R2是兩個減速比,公式是算折算到電機軸上的轉(zhuǎn)矩,D是二次減速帶輪的直徑,根據(jù)這個直徑計算的轉(zhuǎn)矩是最外面的輪子的轉(zhuǎn)矩,除以減速比R2才是折算到你所說的中間兩個輪在一起的轉(zhuǎn)矩,中間的轉(zhuǎn)矩再除以R1才是這算到電機軸上的轉(zhuǎn)矩,所以沒問題啊。上面有個公式不解釋了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6#
發(fā)表于 2019-12-24 16:24:58 | 只看該作者
夢里啥都有 發(fā)表于 2019-12-24 15:58' Q9 h7 l* V1 y
按照實際來說 力矩就是力的有效方向大小乘以支撐點與施力點的距離   實際上這個施力點不同 8 s% m6 G" m9 n% K9 E7 M9 R* T- V
樓主我想請教 ...
& D5 z9 |- D# O. G
不好意思 我有點亂 想說下R1和R2力矩大小問題 我也不懂  9 J7 A* K3 Y& T& \: \
7#
發(fā)表于 2019-12-24 16:38:3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夢里啥都有 于 2019-12-24 16:42 編輯 1 G5 `0 f9 p% d
$ b/ R2 s5 U# N4 _/ {0 K
剛剛那段話有點亂 可以這樣理解么  如樓主所言 一個整體轉(zhuǎn)動效果一樣的 力矩一樣  但是要求電機的力矩  所以需要計算電機的力矩$ K/ L9 ]) j* X% G4 A8 H
電機同步帶那部分 R不同的 所以涉及到傳動比?7 {2 p  p1 H8 k- ^- r" m
我現(xiàn)在感覺 同步帶那部分應(yīng)該怎么看  為何力是一樣的 該怎么理解4 p2 W* p9 F/ F2 P# q
有點頭疼 誰來指引一下 因為同步帶速度都是一致的  向心力一致  摩擦系數(shù)如何理解  但是接觸面不同 又該怎么理解) v! ?* b3 N# k" c! J5 h
8#
 樓主| 發(fā)表于 2019-12-24 16:40:03 | 只看該作者
as13025251541 發(fā)表于 2019-12-24 16:246 t& s& G! w6 [, P$ e# O8 m7 I# o
R1、R2是兩個減速比,公式是算折算到電機軸上的轉(zhuǎn)矩,D是二次減速帶輪的直徑,根據(jù)這個直徑計算的轉(zhuǎn)矩是最 ...

/ H& e9 h6 L8 ^4 j/ ]6 g" N! RD是二次減速帶輪的直徑,根據(jù)這個直徑計算的轉(zhuǎn)矩是最外面的輪子的轉(zhuǎn)矩除以減速比R2才是折算到你所說的中間兩個輪在一起的轉(zhuǎn)矩旋轉(zhuǎn)物體上任意一點的轉(zhuǎn)矩都是相等的吧,轉(zhuǎn)矩=F*L。只是半徑不一樣,力也不一樣。你列出的是轉(zhuǎn)動慣量的公式。不能用來解釋轉(zhuǎn)矩吧。
9 L+ a4 J: X" h+ @* ^
9#
發(fā)表于 2019-12-24 16:52:14 | 只看該作者
xxtrumpf 發(fā)表于 2019-12-24 16:40+ e  [' \! B9 w5 S4 k
D是二次減速帶輪的直徑,根據(jù)這個直徑計算的轉(zhuǎn)矩是最外面的輪子的轉(zhuǎn)矩,除以減速比R2才是折算到你所說的 ...
9 t, a. ?+ }  h1 D$ n* H9 _) W8 ~9 r
上面那個只是例子,轉(zhuǎn)矩的是除以速比R,所以這里除的是速比R,不是R的平方。
: P0 v8 n9 r6 I1 t

點評

那轉(zhuǎn)矩有沒有被放大??  發(fā)表于 2019-12-24 17:01
10#
 樓主| 發(fā)表于 2019-12-24 17:00:27 | 只看該作者
夢里啥都有 發(fā)表于 2019-12-24 16:388 C  F% l; ~. i# a
剛剛那段話有點亂 可以這樣理解么  如樓主所言 一個整體轉(zhuǎn)動效果一樣的 力矩一樣  但是要求電機的力矩  所 ...
) Y: c; M& k3 `  h6 R$ M& C
電機提供轉(zhuǎn)動扭矩M1,根據(jù)公式M1=F1*r1。r1是電機軸上的小輪半徑。  e7 `. Z$ x( Z! I8 G) i
然后傳遞到最大的輪子上,假設(shè)半徑r2。r1和r2之間有一個同步帶,同步帶上的每一個點的力可以視為一致。為啥一致,你騎過雙人自行車吧,誰力大跟著誰走,一個道理。7 s% c' |/ i1 |. p- Z4 p
好了,大輪子上的轉(zhuǎn)矩有了。然后問題就在這里,大輪子上還裝了一個小輪子,這個轉(zhuǎn)矩會不會變化呢?我認為不會變化,。但原文作者在這里認為變大。3 E  d' L2 Z  h4 j
這下明白了吧。
3 q  z5 L* A2 o6 x# ^& H
; @1 h% M% m  Z: k8 H6 U! @4 b, P6 d6 C/ c) T. P! _' L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wǎng)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6 08:54 , Processed in 0.08099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