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新公司三個月,即將轉正,這三個月,確實很有體會。3 {% D* `. W4 c8 L6 f; s
" M, W- y- g# f4 J! J
公司也算不小了,主做航空產品,創業板上市公司,我們的部門七八十人,科室十幾個人,主要做座椅。
, K, O: D) u0 Q; f& s* l之前感覺哇,航空領域,肯定很厲害,高大上。來了之后才發現,就那么回事。& ?( ] p$ T4 \
3 b3 F% p. j3 h' {我們目前做的是軍品座椅,具體的就是涉及到保密了,就不能說。就說說座椅骨架吧,骨架都是機加件,塑料的好多都是開模,標準件好多都是鈦合金的,這個確實很厲害,但是你想想,那么到的一個座椅,全是機加和開模,就做那么幾套,這成本是多高,,,一架的成本十萬就不止了。。。
3 f6 p: t8 ^ c4 \% D( S- {% K" C) s3 D3 q6 S/ F4 c p
成本高也就罷了,關鍵是可靠性還很差,我自己就感覺搖搖晃晃的,指不定啥時候就會散架,某些功能經常會壞,就是因為沒個功能部件還不成熟,就使用了。7 h! Y: l3 I0 Y9 `: p7 B: B- K
% s; M4 y8 ~( `6 I3 a2 c7 ^6 A( Y
維修性也差,一個座椅居然有幾十上百種種螺釘螺栓,一字的,十字的,內六角的,扁圓頭的,沉頭的,還有鉚釘、、、,某些位置簡直不要太異想天開,根本就沒有預留一般工具的位置,必須得用工裝,一臺座椅如果各種零件都齊全,而且沒有加工問題,兩個工人需要裝兩天左右。這個裝配性和維修性也是醉了。
9 j- ^/ x& L$ l4 P) ^3 N0 c6 Z( t7 E5 P7 `! f I
說完產品,再說流程,說是項目組,但是一個項目組基本就兩三個人技術人員,技術人員做項目負責人,設計也是技術人員,各種協調也是技術人員,評審也是技術人員,試驗也是技術人員,與廠家溝通還是技術人員,技術人員基本包打天下了。除了什么問題都是找技術人員,零件不到也是技術人員催,采購人員采購出去了就基本不管了,必須技術人員催著才行,根本就沒有實施真正的項目組責任制。# f7 r$ d& t; z
( @ c! Q* ?3 T, E* h又想起質量檢驗來了。那么大的一個部門七八十人,項目也挺多的,來料檢驗居然就一個人,等到把我們的件檢驗完了,黃花菜都涼了,只能到了公司我們把件領出來,自己試裝,裝配工人抱怨我們不進行來料檢驗,我們怎么檢驗?等十天半個月的?科室領導、部門領導天天問工作進度。
- V ]6 q: m0 c% `/ |
' ]( ]! D: l2 q+ R" Z* t* l) h5 \3 G說到零件我也是醉了,可能是我們我們工期緊,也可能是我們眼光比較差,來的零件基本沒有合格的,每個零件都有問題,沒辦法,只能自己修,怎么修?銼刀銼,鉆刀鉆,砂紙蹭,我們自嘲我們是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我們就是鉗工。: {5 f5 U* {4 e }1 P1 l! J5 R
& F& \2 D8 X6 ?9 |$ H) a現在這加工廠都是這樣么?做什么件都馬馬虎虎的,一些最基本的錯誤也能出現,還是說我們工期太緊張了?
. m, P) V/ k( S8 @! G& S
3 {: N+ ?) l& T3 w0 m做這一個座椅真是心累,天天加班,基本都是九十點下班,周六周日繼續加班、、、
" C- D* R @0 o/ B5 |4 `( n7 y# U9 D" N% i) m
! H5 ? Z$ Q6 T4 Y: G* g$ R& F# N
5 R" \) A; {' t/ X, Y%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