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精密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10)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15-11-15 19:57:23 | 只看該作者
本著重在參與的主人翁精神,咱也來嘮兩句:
社區現在有著一百多萬的用戶,里面有很多技術管理方面的人才,再看看我們制造業面的混亂,社區如果僅僅停留在一個“交流平臺”上,不得不說是一種浪費。
看完樓主的貼子,我首先想到的是米思米,但是社區可以做的,絕不限于下一個米思米。
記得“孤酒”大俠在一篇貼子中也提出過類似的思路,只是樓主所提出的面更廣更大。
這種模式,按我的理解就是在面對客戶時,充當廠商的擔保人角色,在面對廠商時,充當客戶的監督者角色,更重要的是在客戶和企業之間建立起快速高效的聯系,再利用這種聯系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而這種整合,是目前制造業所急需的,政府無法完成這樣的工作,單純靠市場調節又費時費力。
就像樓主前面所說,單純依靠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來獲取市場信任,需要付出的努力,其難度是可以想像的,成功率也不高,有很多企業就是死在這條沖鋒之路上。就我所接觸到的一些企業來說,大多存在兩極分化:技術出身的老板,企業又常在銷售上存在致命缺陷;業務出身的老板,企業在技術和管理上大多存在明顯不足;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要培養技術人才,周期太長,成本也高,要想外招,不但要甄別各種水貨,其工資也常常讓小企業不堪重負。這里我聯想到一個例子:某家國內企業(好像是自行車方面的)立志技術創新,但卻未組建自己的研發中心,而就技術上遇到的單個問題面向社會招標,誰能搞定我付誰錢。以社區的人力資源優勢,這種模式應該可以借鑒。
另一方面,社會普通對國產沒有信心,客戶往往也沒有條件對產品或是對面的企業進行深入的考評,所以通常會轉向高價的進口產品。社區有一定的公信力,也有豐富的資源,正是用武之地。
說到面對的困難,這種模式,再結合國情,應該沒有現成的案例可以復制(不少東西可以借鑒米思米),整個機制、架構都要從零開始,難度極大(社區不缺技術人才,但是要說經營模式,估計得找一兩個外援,)。“聯盟”與廠商、客戶之間的關系如何定位?采取怎樣的盈利模式?怎樣甄別合作企業?怎樣對廠商進行有效而不過分的監督?這種模式的前期,肯定是入不敷出的,怎么解決?
而且就像前面有大俠所說:這種模式是一損俱損,容不得半點閃失。
最后再吐槽一下,今天有大俠還在群里說:語文沒學好,不知道怎么組織語言。此刻我想說的是:十分想念我的語文老師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老鷹 + 100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查看全部評分

12#
 樓主| 發表于 2015-11-15 21:45: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精密 于 2015-11-15 23:36 編輯

這種模式,按我的理解就是在面對客戶時,充當廠商的擔保人角色,在面對廠商時,充當客戶的監督者角色,更重要的是在客戶和企業之間建立起快速高效的聯系,再利用這種聯系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
===========================================
是熊anh 大俠所說的意思。
和孤酒大俠的建議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要有賠償機制,這樣客戶才敢買。
對客戶方面,一方面要維護客戶正當利益,另一方面要有鑒別機制,不讓廠家被冤枉。
再就是對客服有要求。良好的客服,會大量減少廠家和客戶的糾紛。
對于一個有多方多成員參與的系統,還要考慮到系統的成長過程。
系統內的知識和經驗是需要積累的,規則是逐步細化和進化的。
這些知識經驗案例要整理成文字,供以后新加入者學習。
系統不能一開始就處理太復雜的情況,成員不能太多。所選產品在起步階段應該是技術成熟,售后服務相對簡單一點的。

我觀察過美國一些自組織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對規則的設計,修改等等還是有些心得。如果社區真有幾個社友決心做,我可以參與制定規則并解釋為什么要這樣制定規則,實際運行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提供參考意見。
但是我對國內的現狀不太熟,設想可能是閉門造車,所以我寫了設想沒有立刻貼出,先征求了老鷹的意見。老鷹是全力支持,他也答應竭力做組織協調引導和網站技術支持的工作。
現在就看有沒有社友熱心參與了。不能總是抱怨別人是空談,自己又不去做。我想這個設想,我也不能保證它能成功。但是在社友們集思廣議之后,可以找到值得一試的路子。
我也理解很多人對國內現狀的不滿,對自由的渴望。可是如果對于已有的自由不善加利用,對可以賺錢的自組織行為都沒有興趣參加,都等著天上掉餡餅,那所盼望的民主自由,真的沒有希望。





13#
發表于 2015-11-15 21:48:22 | 只看該作者
說得挺好的,目前國內的惡性循環比較嚴重,如果可以建立一種較有力的三方來保障合作雙方的利益的話,那么合作將會進行得更加靠譜,如同目前我們在網上購物一般,大家還是會關注商家的信譽度,這樣側面反映了商家的產品質量等問題;
但工業產品有一點比較麻煩,很多產品如果早期選型出現了問題的話,后期可能不是產品的問題,也會導致雙方出現糾紛,如客戶的工藝不成熟;產品的適應性不夠等,這一點就對產品的售后和理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雙方在第三方的鑒定下進行有效溝通才行!

點評

對的,所以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第三方,最好是可以匯聚各行各業的精英,也就是說話有一定分量的人物,這樣才可很好地評定這些問題,我個人覺得機械社區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發表于 2015-11-16 21:06
大俠所提到的這個問題很實在,相信有這樣的構思的人不止一兩個,但是機械產品來身及使用環境的復雜性,造成整個系統的動作難度成倍增加,足以讓絕大多數人望而生畏。  發表于 2015-11-16 20:21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老鷹 + 100 有這個使用復雜性的問題。

查看全部評分

14#
發表于 2015-11-15 23:18:40 | 只看該作者
精密大俠寫了一路,我看了一路,同時也在不斷的反思與總結。我目前呆的單位是做自動化設備的,就是非標自動化系統集成商。很多市構件的供應商,同樣產品的公司不少,但是能達到精度、售后服務、價格、使用壽命等都nice的,太少。就像氣缸類的Festo與氣立可,就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減速機SEW的與國產的差距就很大。但是,客戶常常想要拿最低的價格買最好的東西…市場現在被搞亂掉了。精密大俠這套系統,我強烈支持,挺他。我們需要這樣的一套機制,能讓這個圈子好那么一點點,也是功德無量。如果我們能做的更好,那為什么不試一下呢?

點評

謝謝支持!  發表于 2015-11-15 23:29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老鷹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15#
發表于 2015-11-16 01:13:58 | 只看該作者
樓主的想法靠譜,這肯定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我們最近在做一個小東西,發現做為客戶,去鑒定無良廠家真心很困難,因為信息嚴重不對等。說白了,就是不知道哪家說實話,哪家在撒謊。有些能從報價上看出來明顯低于我們預期的成本,那么肯定是造假。但是,那些價格高的,就敢肯定一定會嚴格按照我們給出的SOP來處理么?也不好說啊


我也提幾個意見:
1  首先,建議目標不要太大,先將業內較為容易標準化的產品標準化之。先做簡單容易做的事情,形成正向激勵之后,再做更復雜的難做的事情,只涉及幾個有一定技術含量,但又相對來說較為簡易的
2  涉及廠商不宜太多,有個五~十家有毅力,有想法的即可。將來做好一點之后,再擴張是很快的事情

點評

一開始的廠家要少而精,由易到難。有層主這樣的熱心用戶支持,好的廠家愿意試水,事情就可以做起來了。  發表于 2015-11-16 07:01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老鷹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16#
發表于 2015-11-16 09:10:04 | 只看該作者
還有論壇里很多不是企業業主,而是技術人員,如何在里面起作用,
17#
發表于 2015-11-16 13:00:28 | 只看該作者
這種模式很好,對于買賣雙方都有了保險,不怕受騙上當。SGS認證好象也有點這樣的性質。
18#
發表于 2015-11-16 14:36:06 | 只看該作者
良禽擇木而棲。大樹底下好乘涼。我們需要這棵樹。
19#
發表于 2015-11-16 17:25:04 | 只看該作者
美國有常青藤名校,我們弄個常青藤名企聯盟,大力贊成!
20#
發表于 2015-11-16 21:02:21 | 只看該作者
精密 發表于 2015-11-15 21:45
這種模式,按我的理解就是在面對客戶時,充當廠商的擔保人角色,在面對廠商時,充當客戶的監督者角色,更重 ...

社區有大俠提出的認證或是推廣,以社區的實際情況來看,我認為不可行,
首先說做認證,社區的特點是博而不專,要想搞認證,沒有行業協會的權威(雖然現在行業協會也是沒什么實際作用,但是起碼還是有一兩個“大”坐鎮的,這一點是社區所沒有的),行業內的專業度也有問題;如果放棄自身“博”優勢專攻一點,那無疑是自廢武功;況且跑到別人的地盤搶飯吃,很可能還要面臨來自該行業內的阻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一種勇氣,但如果能另辟一條路,豈不更好!
再說推廣,如果僅限于我們通常意義上的推廣的話,那無疑是以血肉這軀沖進鱷魚池,即使僥幸生還,也是奄奄一息了。目前主流的推廣平臺仍沒有逃脫傳統廣告的梏桎,還是簡單的單向推廣,沒有真正將客戶與企業聯系起來;而按目前大俠的構思,也是將“推廣”延伸至“合作”,將客戶與企業無限拉近,建立有效溝通,有了溝通,才能談整合。
現在的互聯網、大數據之所以紅火,還是其信息的準確和快速,但是歸根結底,它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資源整合。國內產能嚴重過剩,市場混亂,這種狀態下,“整合”的市場無疑是廣闊的,目前的機械行業,這個市場基本還處于真空狀態,機遇與挑戰并存,但是改革總是需要先行者的!

俺是小地方來的,理解難免有些片面,也請社友們指正。

點評

是啊,要掛保證才行!  發表于 2015-11-17 08:10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6 18:30 , Processed in 0.07265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