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真知灼見 于 2015-3-5 22:02 編輯
. g! d9 @1 b' f1 Z0 j5 y9 \" }* g" [9 l6 S6 W, A, y2 y! Y
七)亂標精度
! J8 l5 }' k; Q2 n2 N7 J
% P2 A, R5 x. o( X0 X/ d5 N/ S1 p兩三絲的精度,被亂標成微米級。這幫畫圖工,不但亂繞液壓圖,而且亂搞零件圖,到處是無意義的尺寸,也就罷了,還亂標精度,這就是沒文化,沒品,沒責任心的表現,他是不管給加工造成多大麻煩的。
1 Y$ W) A2 t7 b* @2 |7 W; U
$ p& A, z) l& D+ i3 x( x八)零件不通用
, X8 O4 v& f% I# n& h# G
( M* X8 a- d, R) k6 D你隨便看一個地方,哎,這個地方用20的鏍絲,那個地方能用18的鏍絲,長度還差不多(就算差較多,把什么臺階改厚改薄點,也能讓兩處鏍絲長度一致),這個缸徑105,那個缸徑110,又造成密封件不通用,等等,這還是一個型號的機器上如此,至于不同型號機器間,比如280T的頂出缸和200T的頂出缸,可以通用的,但畫圖工—— 我年前在珠海一家公司看了幾天倉庫,做燈具的,說是有上千種零件,我一看,比如梅花鏍絲,有七個的,居然還有六個的,五個的,等等,傻逼,還是上市公司。 一年來我策劃對東莞某廠的技改,很糾結,就是先搞簡化還是先搞創新,經過分析,創新有市場風險(技術沒問題,但太簡單恐不易裝逼),但簡化極待解決,機器上三分之二的零件可以扔掉,做了后對企業的效益與管理能產生重大影響。 我策劃的簡化工程,一大內容就是零件的通用性,規定若干鏍絲型號,各種零件所用鏍絲,不得超過這些型號,對密封件也如此規定。還有自制件的通用,總之是一個較大的工程,但工作量雖大,操作起來卻容易,沒什么技術可言。這個通用性,以前我只考慮到管理方便,比如采購和倉管,但后來想到了對資金的占用,可以少備很多料,你不知道客戶是要大機還是小機,兩套零件都得備著,如果大量零件通用呢——/ c" o9 g4 i: m7 F) m( s" a3 F/ I1 F
6 x! p* B2 _2 q4 o以上等等,畫圖工把零件表干得驢吊長,畫圖工有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