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90| 31
|
歷史和經驗對一個企業/國家,利大還是弊大? |
點評
無論佛道,皆講舍己為他;現代寫的那些書,純以利己為要。背道而馳,離道甚遠。
蘇轍《老子解》值得一讀。抑或有 河上公 注的老子解也可一讀。現代人寫的,讀之有害。
道德經中是沒有所謂消極和積極的。個人也比較喜歡道德經,推薦個鏈接:http://www.qingkeyuan.com/forum-24-1.html
是我覺得看到過的最好的解道德經的文章。
額,你很懂道德經?研究多少年?在下不才,只研究五六年時間。最多懂三分之一吧。
道德經里邊的東西都是消極的。
俺現在讀南華,多過讀專業書。
呵呵,很多人都喜歡,成功的人,失意的人,我是后者。
原來你也喜歡老莊啊哈哈哈
| ||
點評
看到第一句話就覺得點個贊
歐洲16世紀文藝復興18世紀工業革命,那時我們在干嗎?尚處在天朝上國的YY中,文革十年浩劫不僅錯過了大好時機,對科技文化工作者也是滅頂之災。五千年農業歷史對現代工業來說作用確實不值一提,時代變了思維也得跟上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1891
中國有個成語,數典忘祖。
給大俠贊一個。
中國人要面子,要臉,實際上都是裝的。仔細看看周圍的人,幾個干凈的,幾個要臉的。
評分
| |||||||||||
| ||
點評
經驗和創新必須都重要,所以討論哪個對發展的影響力更大的問題。其實說白了就是看看大家是保守派還是革新派。。。哈哈,一般說來工程師保守派比較多,果不其然。
| ||
點評
于是一天,這家公司的機械人員與電子人員在一個酒吧巧遇了,談到各自的工作。機械人員聽了電子人員的苦惱說,干嘛不試試彈簧和電磁鐵?于是“傻瓜相機”誕生了。(下面主開發的是電子人員,打成機械人員了,更正)
不知道你用沒用過一個“古老的”電子產品,“傻瓜相機”,用膠卷的,據說當年開發它時,一家腳盆雞的機械人員源于當時的技術,無論如何也做不到把電機做到不到1RMB硬幣大,他們的男人有一個下班后泡酒吧的傳統。
十九子 俺的意思是,要觀察具體的事件,這件事可能需要傳承更多,那件事這需要更多的“異想天開”。用動態的思維與眼光分析一個個具體的實例,這樣可能更好。
無比同意你的觀點,所以這個主題就是討論度的問題,不是哪個不重要,而是哪個更重要。期待看到你的更多觀點^_^
| ||
點評
過去和未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懂得市場需求,并將技術轉化成社會財富的人才! 中國人的實用主義
| ||
點評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嘛,家國責任也不例外,哈哈哈哈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5 20:56 , Processed in 0.09279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