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0787|回復: 22

工科教育的實習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3-8-11 15:30:17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civiling 于 2013-8-11 15:32 編輯

在這個社區里看到很多前輩在這里思索和吶喊。在此討論工科教育當中,可能迷失的實習環節,希望可以拋磚引玉,有所裨益。

多年來,對于教育體制的批評不絕于耳,個人不提倡泛泛的批評體制問題。因為不說明白,為了批評而批評,就可能成為逃避個人努力的借口。 但作為學生進入工作之前的實踐學習活動,筆者認為當前是存在問題的。

和學校老師和校辦工廠高工聊天 ,據說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群本科生,三到五個人,經組織安排去一個工廠實習,整個過程幾個月到半年。實習期間,這些人幫助工廠設計了一條流水生產線。由于工作強度大,過度困頓,一個學生在高速轉動的立銑旁邊伸了個懶腰,一節手指瞬間就沒了。實習完,工廠領導非常滿意,派出單位文工團,給學生帶上大紅花,敲鑼打鼓把他們送回了學校。這是那個時代大學生的畢業課題……

如今學校對學生也有實習的要求。我上學時實習的必修部分是老師帶著去鋼鐵工廠參觀。另一部分是要求學生自己找工廠實習。找工廠實習存在兩方面問題。首先是工廠不接受。機械工廠,學生上手就意味著材料的耗費;帶徒師傅的工時耗費;學生多是嬌貴的獨生子女,安全是個問題;當然,人家來總得管吃管住管工資……對這些麻煩,很多工廠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些工廠得交錢過去學徒……社區里干企業的,估計對這些應該有體會。另一個問題是,學生對付事兒。坦白的講,本人四年幾乎玩了三年,只是最后玩了一年技術。高中老師鼓勵大伙拼命的時候,常說“考上大學就解放了”。可不,大學的時間要自由很多,現在的誘惑那么多,看看各個學校旁邊多少“日”租房就知道了。找實習那么麻煩,有的地方去實習居然要學生交學徒費,干脆不找。沒實習怎么辦?北京街頭最多的廣告是什么,刻章辦證!另外我父母都是搞機械的,家里有廠里的章數枚,開個實習證明啥的還是比較順手的,好幾個小伙伴的證明,都有我蓋的章哈。

對于當前工科教育的實習環節,我認為有如下三個問題:

1.現在一些學校課程安排值得推敲。為了體現人性化,學生入學以后可以在一年后申請調到自己喜歡的專業,在整個大一不開設專業課。這樣一來的優點確實是讓不少報考填錯方向的學生多了一次選擇調整的機會。但另一方面卻把機械專業課程往后積壓,大二學制圖,大三才開始學機原機設,大三下和大四上才學力學,趕鴨子上架式的,莫名其妙就剩一點時間準備畢業了。在信息閉塞的年代,學生能上大學就很不錯了,填錯了情有可原,現在網絡年代,學生入學前不能結合自己興趣,再問問“度娘”么?為了幾個人能調專業,導致整個系的課程都往后積壓,哪個更劃算?專業課滯后,學生抱著高數英語政治課本去實習?

2.老師不是師傅。老師是教授書本知識的主體,實踐知識按照教學大綱也教。對工科生來說,我們稱之為教技術。事實上技術只有做出來才叫技術,沒做出來,寫在書本上的,專利上的,應該都只能叫做理論。我們常說的懂技術,說白了只是懂理論。教懂了,如何做技術?沒有項目的老師就交不了。這時候,老師要么選擇讓學生去實習要么自找項目,否則到交論文,學生只是在“學理論”,而不是在“做技術”。仔細品味前面六個字……談到“學技術”我總能想到當年玩比賽,有那么幾個211或者985的挫隊。學生能考上那么好的學校當然智商沒有問題,可上場就是被虐,被各種職業技術學院虐到死。原因很簡單,懂技術和懂“做技術”是兩碼事。現在很多老師本身的精神面貌也是有問題的,可以有毅力啃下博士的學歷,為的只是有一個社會地位高的輕松工作。這樣的老師估計也弄不出什么項目來,當然不會懂得告訴學生,職場是艱辛的,有很多困難需要去克服,別人能客服的你也能客服……如此就不必奇怪網上動輒有人抱怨,我曾經計算過,有時加班,外企的工作時間一天就能干出某些研究所員工一周的工時來!那些人依然抱怨,還不如去外企兼職或實習試試

3.國家的創新項目費用缺乏有效監督檢驗手段。有些政策比較好的學校,舍得每年花費數百萬人民幣來給學生做創新項目,平均分配到數十個項目上。雖然每個項目只有1~5W,但已經很不錯了。遺憾的是,學校花這錢是為了花錢而花錢,為了噱頭而花錢。我見過有指導老師和學生搞好關系,項目一點沒干,開滿發票。從網上找照片做PPT,謊稱做出的機器人被某中學借去展覽而蒙混過關的。和一些機械加工廠的關系比較好,當然也知道很多學生在這環節就學會了吃回扣……

這里也呼吁一個,希望各干機械企業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高校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這里面有兩方面的考量,一個是企業的社會責任。說到社會責任,日本在上世紀8、90年代的時候,工業機器人大發展的年代。日本的機器人公司可以停掉一個項目組一周的工作,為來參觀的幼兒園小朋友準備機器人方面知識的展板和漫畫。問他們為什么,他們會告訴你“這些小孩是日本的未來”。那么20年以后的我們呢?

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實際利益的考慮。

我曾經在外企實習,實習期限兩個月,實習簽訂正式的實習勞務合同,實習第一天按照正式員工要求做新員工培訓,工資按上班天數結算。實習期到1/3時,HR組織一次培訓,培訓結束時告知在實習期2/3時會有對各自工作的總結報告;實習期2/3時,每個人按照自己一個多月來的工作寫出PPT,當著HR的面和實習伙伴分享;實習期結束的時候,有個最終面試。通過這個面試的,就可以拿到offer。這個過程中,公司發給實習生的工資不到正式員工的1/4,,最終錄取人數就是實習總人數的1/4。簡單計算就知道,公司這么干,通過實習期的兩個月,已經篩查出靠譜的員工。在這個社區里,對于年輕人工作沒幾個月就顛兒了的聲音此起彼伏,對于畢業生眼高手低的批評也不絕于耳,甚至有的擔憂已經上升一定政治高度。如果已經決定招人,為什么不提前招些實習生過來篩選?在不是整天網吧打游戲就是整天“日”租房打炮的學生中,真心出來找實習的,總不會是最差的。

HR一兩天靠簡歷看人,總不比靠項目幾個月看人。



點評

挺好,你做過的,別人奪不走的,下次還能玩出來啊  發表于 2013-8-11 17:33
俺的畢業設計,據學校說賣給工廠了。  發表于 2013-8-11 17:23

評分

參與人數 2威望 +101 收起 理由
野嘉森 + 1
老鷹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 · 采用|主題: 929, 訂閱: 4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3-8-11 15:47:18 | 只看該作者
其實問題也不簡單,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1,現在組織學生到工廠去,學生都嫌臟,許多不愿意進車間,躲在樹下用手機打游戲,根本沒有興趣看設備,

2,你看論壇上許多找實習的學生,你跟蹤一下就知道了,真有人接納了,你再問問后續怎么樣了,能堅持的,鳳毛麟角,比例非常低

3,分配到國營大廠,多好的機會,你看有多少能堅持3年的,再看看他們都抱怨的是什么問題?根本就不該是年輕人抱怨的東西,年輕,就是安心做孫子,現在有這個心理狀態的嗎?

4,年輕人到公司實習,什么樣子?你讓他畫圖,他說累,上班上網玩一會,打點游戲,中午吃的工作餐,下午2點多,找個理由就顛兒了,而你要對他所有的安全負責,一旦有點磕到碰到的傷害,后果非常嚴重的,他父母會沒完沒了的,


我在好多地方說過這個問題,怎么解決這個‘安心’的問題,假如解決了安心這個問題,很多問題迎刃而解,不解決這個,心里長的草,坐不住,隨時要走,你就是揍他,他也學不進去,

點評

我覺得自己確實有些浮躁,盡量克制,但我還不至于要這樣找工作。多看些信息,有助于了解  發表于 2013-8-13 19:50
說白了,樓主覺得自己很強,想別人給他提供一個工作的機會,繞了這么多彎子,樓主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從你發言的言論中看到了浮躁兩字。  發表于 2013-8-13 17:36
先解決生活又解決不起 這話太實際了,這世道這行業就真的沒得混了。有人給的起,所以就沒人做這行了。  發表于 2013-8-12 21:25
呵呵,咬牙忍  發表于 2013-8-11 19:09
試過不少人了,不必再試,我自己都理解,5000在北京不能生活,既然如此,設備設計直接包給大設計院,人頭15000塊,有人接,而那都是熟練設計師,矛盾就在于,先要給不能干活兒的解決生活,而又解決不起,  發表于 2013-8-11 18:07
不過你說5000都找不到有經驗的我覺得有些奇怪,下次有這事我或我的小伙伴可以試試,哈哈。  發表于 2013-8-11 18:00
國內不可能持續這么長時間,假如都能持續,俺就從此沒了活路兒,就是因為大家都采取臨時去抓的政策,俺才得以存活,國人之心態,我最了解了,我把東西一個一個玩好,到時候就一定有需求,但你對年輕人說這個,不信  發表于 2013-8-11 17:20
最近知道米國在某項大型項目的核心技術上已經取得突破了,這個技術5年前就理想,知道最近才取得突破,2、3年后才能上市,這個國內投資者可能鮮有這樣長遠考慮的。就別提那些打工仔了  發表于 2013-8-11 17:06
以前我對許多說過一個方案,叫做‘咬牙忍一年’,沒有一個贊同的,他們說,要遵從他‘內心世界’,不喜歡了,就是不喜歡了,就走,這就是新時代,對于所有東西,采取一種隨意的態度,人家就無所適從,  發表于 2013-8-11 16:38
唐、李二人,本不是壞人,俺不持否定態度,并且都是強人,一般華人還比不了,但年輕家伙,不能學他們,這個是事實,但年輕怎么辦?實事是沒有辦法,俺勸他們多讀書,做孫子,這個很現實吧?你看他們聽嗎?要罵人的  發表于 2013-8-11 16:24
大俠,這個我在學校混的時候都見識過,現在有個精神毒藥,叫做“成功學”,所以個人是很反感唐駿,李開復之流的。做技術,沒興趣的人還是少碰為好  發表于 2013-8-11 16:21
現在在北京,你請一個新畢業的,完全沒經驗的,就是純畫圖,每月5000塊就幾乎不可能,你教育他啥,他都不會信,他相信社會上許多東西,包括如何賺快錢,他哪個熟人賣房賺了多少錢,現在信這些,你怎么說服他呢?  發表于 2013-8-11 16:14
先要安心,這是基礎,最根本的東西了,現在你教育他一句,他有100條理由在等著,包括他會說社會的各種問題,而不是他的問題,俺年輕那個時代,年輕人是抱怨不了社會的,你屁都不懂,抱怨啥社會啊,趕緊念書啊  發表于 2013-8-11 16:12
對啊,所以我覺得更需要通過實習來篩人。人都有啥都不會的時候,正式入職了還不給滿意收入很難留得住。實習嘛,少給點,你來學,堅持不下來自己跑掉拉倒,堅持下來入門了能留下更好。  發表于 2013-8-11 16:11
你說的這個問題,在中國就是無解的事情,他啥都不會,你先給他解決他滿意的收入,再教育他學習進步,就沒有任何可能性,當然,在挪威、瑞典的確是這個做的,但在中國無解,一個公司養50個學生,先解決他們生計,哈  發表于 2013-8-11 16:06
一個“急”字代表了 如今國人的心態。。。心不安,確實救不了。。。  發表于 2013-8-11 16:06
“安心”而有壓力,確實是做出精品工程有效條件?,F在外邊誘惑太多,一個完全不懂機械的,出去倒手機加工,每個月掙得比踏踏實實做設計要掙得多,要讓人“安心”,經濟上的問題需要解決。  發表于 2013-8-11 16:03
實質問題,就是怎么能教導他們安心學習技術,這個問題,俺捉摸過不下15年,假如你先能解決了他們安心這個問題,再才能談得上教育他們,現在一交流,就是直接要詳圖,他拿給他老板交差,不想聽你說廢話,脾氣很大  發表于 2013-8-11 16:02
現在的大學生顯然不能和以前相比,沒興趣勉強也沒有用。比例低的事情,也一樣,能堅持的才能有價值。就說機械社區的抱怨,里面充滿政治味道,現成的靶子,自己玩不好都是體制問題。最后那個,我覺得是公司管理問題  發表于 2013-8-11 15:58
3#
發表于 2013-8-11 17:08:46 | 只看該作者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實習機會自己沒法珍惜,現在學校安排的這類實習也就是走走過場,一兩個星期,很難靜下來實習。能到企業自己去實習的這一類,我感覺很少能有好師傅帶,在車間里面逛游幾天后,未能深入進去就覺得索然無味了,當然有的基礎好,思維靈活,再加上喜歡問問題善于交流的這類人倒是很能學到東西,對于有些想學而這方面能力欠缺的人來說,真的是沒人引導,畢業幾年回頭,當自己知道時為時已晚,后悔當初沒能珍惜!

點評

想法不經相同  發表于 2013-8-17 14:42
問題是你也不能說服比你小的那批家伙,他們今天還依然在走昨天的路,他們過幾年后悔了,但也不能教育他們下一代,每一代,到了后悔時候,知道晚了,但教育新的一代,依然沒有可能,這才是問題的癥結  發表于 2013-8-11 17:26
4#
發表于 2013-8-11 17:17:1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angkongceyi 于 2013-8-11 17:24 編輯

俺來坐板凳:在學校那會兒聽俺師父說過之前的實習——58年空軍第三技術學校成立后一直承擔航空產業的新人實習任務,不過來的都是孫將軍的校友,他們首先要聽各個工種的課,然后進車間一一實習,最后考核是上臺講課,沒個幾年時間也下不來...師父的老領導告訴俺——他最得意的學生已經是成飛一大領導了,他當年去出差還被款待過,不過他們這代人(跟俺師父,他是隨日本戰俘學的技術,師父是58年沈陽技校畢業)有軟肋——基礎不好,還瞧不起知識分子...
成了4樓,就不是板凳了...再多嘴來一句:俺師父跟俺說過一句話——人年輕時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到有意義的事上,俺當年就把寶貴的青春在無產階級的大革命中耗盡了...

點評

好久沒看到大俠了。工作怎么樣了?  發表于 2013-8-12 21:40
5#
發表于 2013-8-11 18:14:28 | 只看該作者
路過,看了下。
6#
發表于 2013-8-11 18:39:19 | 只看該作者
樓書說得對~但是沒有改變的方法
7#
發表于 2013-8-11 21:21:47 | 只看該作者
其實應該靠自己。我到大二下學期開始去圖書館看書,機械上各個方面的書籍,后來,金工實習,去工廠參觀,去車間一線踏實干
8#
發表于 2013-8-11 21:25:08 | 只看該作者
現在許多學機械的學生在畢業的時候都轉行了,所以實習的時候也是混的。作為實習單位,不但影響單位的效益效率,而且學生安全也沒有保障,很多廠家都是持排斥的態度。以學生生產實習為例,像定點的實習單位(比如某托廠),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進一個門都是需要錢的,實習條件和環境不好,但壟斷經營,要實習必須到指定的地方住宿,在指定地方消費一部分,學生都怨聲載道的。加上有些學校經費緊張,把所有的實習費用都加到學生頭上,什么費用都必須自己出,學生很委屈;學校為了完成實習任務,就隨便抓老師去帶隊,在實習過程中并不能指導學生參觀指導,學生只能走馬觀花的看,不能起到實際效果,所以學生也輕視了。多種原因造成了實習效果不盡人意。但這個問題要根治很困難。

點評

說到實習,是擴招以后學生的人數和硬件設施不匹配,對于重點的985或211,國家投入力度大,學校有錢搞學生實習,對于一些省屬院校,根本沒有太多的經費,只能吃學生呀!這樣的質量能提高不?  發表于 2013-8-11 21:54
現在的問題是教育的指揮棒出了問題,我不知道你們那里是怎么樣,在我們這里,小學老師都是要求家長給學生改作業,還有一些老師,直接要求家長給學生出幾個問答題,應用題什么的!這是一個普遍現象  發表于 2013-8-11 21:51
有些事總的有人做;有些人如果不感興趣,就讓他們做喜歡做的去吧。我現在還沒有那個實力,等我經濟上相對寬松起來,折騰個公司,還是可以多少干點的  發表于 2013-8-11 21:44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老鷹 + 30

查看全部評分

9#
發表于 2013-8-12 10:42:07 | 只看該作者
是的 現在的學校只是為了賺錢 現在學生只是為了一張畢業證而畢業證

點評

都一樣,沒興趣的就隨他啦  發表于 2013-8-12 13:09
10#
發表于 2013-8-12 12:50:19 | 只看該作者
前排圍觀,來瞅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8 18:44 , Processed in 0.07493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