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542|回復: 4

一次研發管理研討會上不同觀點的交鋒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2-4-13 10:08:15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論題:產品線與資源線,孰輕孰重?
; p- _. _0 I1 |3 ]2 I
$ q2 g. c+ N5 X) m+ y
產品線 , v5 O- H9 f$ @9 |1 r* ^) [7 Z
以產品線來保證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才能保證產品的成功,最終達到公司贏利的目的。5 [- h# d% Z, z% K1 C& N
3 O5 {( l/ w! U. K  ~
嚴XX   深圳XX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研發副總監
, e# }5 p1 D5 t" b4 r5 ]2 @6 `1 \1 H+ g
無論是產品線,還是資源線,涉及到“度”的問題,孰輕孰重的界限很難定。但我認為產品線更重要一些。因為,企業都是以贏利為目的的,我們必須重點建設產品線,保證產品的成功。以這樣的方式來保證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從而達到公司贏利的目的。
& o$ C& `" Z* l業界對產品線和資源線有兩種觀點,第一種是,產品線比較重要。持這樣觀點的公司組織結構大都是:產品一部,產品二部……每個部門里面有軟件工程師,硬件工程師……這些工程師都分別隸屬于自己產品相關的產品部門。如果按照純技術的角度劃分,企業的組織結構當然都應當按照資源線來劃分,但是按資源線劃分最大的問題是溝通的問題,最終反映到產品上表現為最終的低效率。比如有些公司沒有產品線,只有項目經理負責制,項目組的成員來自不同的資源線的部門,以資源結構來劃分的。這樣幾個人屬于不同的幾個部門,作為產品經理要去指揮他們就很麻煩。作為產品經理會感覺自己對產品的計劃,規劃無法實現。; s& b8 ]8 x+ V- t5 M2 p
一味強調加強資源線的建設,會導致管理方面的扯皮,最終延誤產品的上市。市場部根據市場反饋提出一個需求,而作為資源線的部門需要他們提出一個實實在在的技術方面的需求,包括具體的規格,這樣產品才能開發出來。這就是潛在的問題,一旦產品開發不成功,研發人員就會和市場人員說,你提的需求不明確,而市場人員則說,你根本就沒有做出來。另外,我們也希望工程師到用戶中去,了解用戶的需求,甚至去親自看看做出來的產品在市場上反應怎么樣,以后如何來改進?但是產品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寬,那么工程師具體到哪個產品的用戶中去?反之,強調產品線,則責任就會更明確,不管來自什么部門的人員,都有責任,有義務把這個產品做出來,不會出現過多的扯皮問題。只要產品失敗,與這個產品有關的所有人都有責任。
  O# P$ d' h2 ?- d企業規模比較小的時候,部門內部的角色劃分相對來說比較少,比較核心。但隨著規模的擴大,涉及的技術面比較寬,產品線與產品線之間的差距比較大,必然要走向越來越專門化,專業化。主管會面臨很多看不懂的東西,那么強調資源線的管理問題就比較突出。比如硬件部門,針對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技術特征,特點。主管面對手下不同部門,不同背景的人,不可能做到既能管人,又能管技術。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產品的多元化,一個主管不可能在哪方面都是專家,即使他可能擅長一部分專業方向的技術管理,但他的主要職責還是應該放在人力資源方面的管理。
( W( Y! r& j  f/ s0 `2 m- o) ?3 X目前很多高科技企業采取所謂矩陣式管理模式,這是國際大公司普遍采取的,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同時對于國內企業來講也是非常麻煩的管理方式,因為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面臨細化的過程。其中最為復雜的問題在于要用資源線去支持若干種不同的產品。而有不同個產品,就會有若干個不同的產品經理,有若干個不同的結果。比如某個產品經理的工作方法與其他人的工作方法不對路,駕御管理中的難題是相當困難的。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制定了很多的考核、監督、激勵的辦法,但依然屬于摸索的階段。
' W' k, z+ q( O& K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于 2012-4-13 10:10:39 | 只看該作者
資源線/ c6 }0 v0 R  g+ U9 W4 \* g
重視資源線建設,可以充分利用企業內部資源,提高員工專業技能,使公司綜合成本降低。從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 @; D9 w* q5 x  c3 Y柴XX    XXX光電子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
- U1 {( x2 l9 V  t3 M; j2 e0 h1 d6 `" t
我認為加強資源線建設更為重要。重視產品線的缺點在于:1、企業中有很多種產品,它們在市場上的反應也是不同的。有的產品市場上賣得很好,則產品線很忙,而市場上賣得不好的產品就會很空。像我們這樣的中小型高科技企業,以資源線為主的架構更合理一點。目前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必須要跟上市場的步伐,企業要贏利,管理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把有效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是我們一直在想的問題;2、公司的安全問題。產品線實際是按照公司架構、立項、研發、生產、支持等設立的。一旦“獨立”,出現團體跳槽的事件,則拉出去的就是完完整整的一套人馬,對公司的風險實在太大,是無論如何無法承受的。
) B# F; {+ E! p# e/ H/ M加強資源線的建設可以使內部資源充分使用。反應在組織結構上,就不會出現所謂A、B、C三個產品部門,而是設置所謂的軟件部、硬件部、結構部,所有軟件工程師都歸到軟件部門管理,所有硬件工程師歸到硬件部門管理,所有結構部的工程師,歸結構部管理。而對于具體產品的研發生產,則組成一個虛擬的跨部門組織。比如,對于A產品設置一名產品經理,然后從各個部門抽調人員,在軟件、硬件等人員的基礎上形成虛擬的項目組。
8 I6 h& y% M4 W0 y這樣做的好處是:1、資源可以充分利用;2、便于不同產品的軟件工程師之間的學習和交流。提高專業技能。而專業技能提高了,公司的綜合成本就會降低。從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比如我們有10名工程師,總共需要負責大大小小的產品50多種,如果按照產品線劃分,要把產品和市場更緊密一點,每個項目至少要5個人,這樣我們一年不要說搞50個項目,就是搞5個項目都真搞不出來,成本實在太高了。; V$ W, G, @3 t: z6 b* z0 i
部門組織結構的設置不一樣,必然導致運作模式也不一樣。資源線包括人、物料的供應,也包括技術,包括市場的營銷渠道,無形的東西非常多,如何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具體到考評方面,到底誰說了算?如果是以產品線為主,必然是以產品經理說了算。重視資源線,則產品經理的責任是提建議、意見,最終資源經理說了算。當然這樣做的過程中協調工作就比較困難,一個項目組里有結構的,有硬件,軟件的,誰也不服誰怎么辦?研發管理很多方面不是技術問題,搞研發出身的人,對管理很反感。心態上有抵觸,關鍵是要把技術人員的心態調整好了,讓他們發自內心地去做事情。但是另一方面,對于一個公司,一個組織,放任約束也很危險。對于管理資源線的干部要求就高在除了在技術上負責,還要在管理上負起責任,學會管理人管理項目。
3 K, `9 ?) K1 T8 J. a無可否認資源線存在效率低、溝通難的問題,但我認為最終是可以解決的。這就要從管理上想辦法,管理層就是要溝通,磨合。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如果管理好了,不能說能把他具體解決了,但是可以把它控制在一定成本范圍之內。" `5 B/ K0 m; C5 e/ z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4-13 10:40
這個說的比較合我口味  發表于 2012-4-13 10:40
3#
發表于 2012-4-25 08:23:17 | 只看該作者
高精尖就走產品線吧,但是資源也要兼顧吧。
4#
發表于 2012-4-29 11:50:32 | 只看該作者
是不是計件看你的管理!
5#
發表于 2012-4-29 11:50:49 | 只看該作者
是不是計件看你的管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26 03:41 , Processed in 0.06488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