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機械神話

模的國:機械設計中的幾何建模、力學建模和數學建模 - 試答frazil大俠齒輪中的數學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12-3-30 12:48:06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都是高手啊
12#
發表于 2012-3-30 12:56:18 | 只看該作者
  一個強調基礎,一個強調基礎以外的其他東西。。。。
13#
發表于 2012-3-30 13:36:06 | 只看該作者
最近這么多關于數學的帖子,激起我學數學的興趣了
14#
 樓主| 發表于 2012-3-30 14:24:02 | 只看該作者
現在發散性思維討論了,不拘泥于8樓frazil大俠的回答了。. X3 R  s, k, b  v" O. y! [
8 y& I) l# N' [2 E  C
齒根的應力集中,凡是幾何不連續出必有應力集中,齒輪的根部也一樣,普通的教科書計算多是提高安全系數來保證設計安全,具體對齒根的形式和應力計算未作深入探討。* ^6 Y. Y+ C# i% B( Z* v

' d* m0 z# I5 o2 W& W轉一些資料。. M/ r7 _2 c3 m# i- C2 r+ q* b

2 H4 c2 M3 `$ q+ N+ k3 n7 x& V# j# S基于ansys的直齒圓柱齒輪不同齒根圓角的應力仿真分析網上有這篇資料,貼幾張圖。
6 I3 `0 H$ b$ ^9 [5 X
8 i' A) n& U9 D5 Y; b/ B0 f4 x% F1 S; E0 M( S) T
齒輪齒根過渡圓角的計算方法及控制的研究) A/ W1 }& N) ~! Q  E9 i: |/ U( g
" M3 {, P2 a+ l- I!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3-31 22:32
第二個是作為設計工程師,當然要做計算,尤其是經典、教科書的計算校核,應該要掌握,哪怕非常安全了,算一下也當是一種學習。  發表于 2012-3-31 22:32
一個是做應用的是要計算,但側重點不同,如果大環境好,研究生博士生應該做出更多有實用價值的論文讓工程師用,同時工程師把實際數據讓他們深入研究,這樣才是良性循環。  發表于 2012-3-31 22:31
我也是做應用的,關鍵是很多人做應用不計算,其實應用做好了也需要計算的  發表于 2012-3-30 18:08
只可惜一般來說,少有人響應,要么深藏不漏,要么做應用的較多。  發表于 2012-3-30 16:15
不局限范圍才是真正的討論,激發每個人的思想  發表于 2012-3-30 16:08
15#
 樓主| 發表于 2012-3-30 14:42:11 | 只看該作者
  1. frazil 發表于 2012-3-30 10:51
    . ~. T) q: y5 a6 ?
  2. 蝸輪傳動的平穩性可以有螺旋保證,我對采用漸開線的原因也一* g5 H/ f, r% o
  3. 直疑惑,這對于磨損來說很沒有好處。
復制代碼
蝸桿不光有漸開線,還有阿基米德螺旋線和錐面包絡蝸桿,但力學模型應該沒有顯著的區別。
1 E$ J$ l: {% o1 s2 l- J
16#
 樓主| 發表于 2012-3-30 15:18:33 | 只看該作者
frazil 發表于 2012-3-30 10:51
7 W' t" A( }" C$ X/ D- a6 g+ Y我來說說吧,就不逐條回答了,比較忙,可能有遺漏,還有,有一些也是我一直在; U1 V  D7 G# s  r1 \) F
思考的問題,現在無法回答出 ...
6 {, T0 d/ k1 V  V: X% C
; s9 F% }/ f$ d* z6 t, O& C/ x

1 H- l6 b! ]) P" [4 e; V; m
  1. 關于數學模型,就是說,你通過簡化,怎樣把實體轉化為力學模型的形式,并且
    9 b* d6 n" e+ L/ V
  2. 較為精確實用。例如蝸輪蝸桿傳動,再使用簡支梁的力學模型,我覺得就不合適了$ M, R" {2 z  Y1 O, n5 H2 E7 p7 s
  3. ,拱形梁有很大程度上的抗彎作用,應該多考慮剪切作用,這樣可能會接近實際一% C) f* M% W5 F4 B
  4. 些。1 L! y1 y* o+ S+ k3 m
復制代碼

/ L" w" G- [- f/ P: r. ~齒根用懸臂梁來簡化力學模型,已經上百年,對于機械結構工程師應用來說,用經典程式化的校核手段,應該足夠了,但對于研究性質,尤其是碩博的研究論文,那就另當別論了。0 U" W2 {7 o( i' x  v# Y

3 W6 c2 S, \2 ~' v( a1 ?9 `$ J% |7 q: n來看看這篇論文。
6 U. s6 h! E% R( h0 M& P
, A- `+ {5 W- Q' N7 t( Z. ^  @8 S) x0 g/ B7 S
& j5 ~0 A( G0 l8 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17#
發表于 2012-3-30 15:42:27 | 只看該作者
我們做輕工業的,設計齒輪從不計算力學。沒有必要,太浪費時間,我想問問大家,做重工業的有多少人設計齒輪時計算力學了的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3-30 16:13
沒有仔細玩過,用的是別人的公式計算的。現在都忘了,等于方法上的山寨。后來采購材料造假,老是出問題,老板就不信任了,害得我被罵一頓。大俠玩得怎樣  發表于 2012-3-30 16:13
兄弟玩過塑料齒輪嗎  發表于 2012-3-30 16:10
我計算了,蝸輪傳動,通過選材和優化,中心距降到原來的1/3  發表于 2012-3-30 16:04
18#
發表于 2012-3-30 16:07:38 | 只看該作者
cw871012 發表于 2012-3-30 15:42 * D0 p& K! x# _# `$ p* Q
我們做輕工業的,設計齒輪從不計算力學。沒有必要,太浪費時間,我想問問大家,做重工業的有多少人設計齒輪 ...
9 o& S! f( c0 P3 Y0 p  j7 w
你給了我一個問題的答案,為什么中國的重工做不上去
19#
發表于 2012-3-30 16:10:55 | 只看該作者
機械神話 發表于 2012-3-30 14:24 # Y6 i! N* u8 h2 w( a
現在發散性思維討論了,不拘泥于8樓frazil大俠的回答了。
% v6 Q$ C& J' a( S5 _8 k& N1 R* Y- k/ s, }' S; }4 E8 w
齒根的應力集中,凡是幾何不連續出必有應力集中 ...
3 ?2 L: s' o( ?& b# a
這個問題我有一個同門的做得很好,理論公式都推導出來了,只可惜我把稿子搞丟了,而且當時也確實沒有看懂,只知道他計算的還算比較準。這就是差距。他數學建模比我玩的好多了,不是一個層次的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3-30 16:17
是啊,我也在努力,就是趕不上他。不過他改行做復合材料了。  發表于 2012-3-30 16:17
你同門一定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  發表于 2012-3-30 16:16
20#
發表于 2012-3-30 16:38:27 | 只看該作者
我這次做的就有塑料齒輪和鋼件齒輪嚙合的機器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3-30 16:41
什么材質?精度幾何?  發表于 2012-3-30 16:41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23 14:58 , Processed in 0.07941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