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們能幫我分析下。絲錐壽命低和螺紋亂扣的原因嗎?大俠們都遇到過什么原因導致絲錐壽命低?
9 }/ t6 ]& f4 J4 r& B2 N4 A+ a! q4 \0 t
* B8 S! M9 z$ p) S# d
3 C# a z8 _+ n( w* v3 E6 G1 y 這幾日,一直在分析一臺臥加的絲錐壽命低 老亂扣的問題,很是頭疼,該絲錐用于加工M10*1深約11.4mm的螺紋孔,正常壽命約40-50件(每件上有6個孔),現在平均壽命也就10件,而且一般都不是正常更換,基本都是因出現亂扣而更換,不僅刀具成本異常,還造成大量廢品,亂扣的形式一般都是其中的幾個扣亂,至于是哪幾扣沒發現規律(今天找了幾張亂扣的照片,螺紋不怎么好照,其中就2張還算清晰,見附圖) 。
9 ^$ ]6 u8 C+ T 該絲錐也在另外一臺立加上用,加工內容相同(兩臺設備加工的其它內容不完全一樣),使用效果良好,基本排除絲錐的原因。% W# D6 g( X7 o" {6 t
工藝參數基本就一個轉速可調,轉速試過200、280、300、350、382、500、580、650(絲錐承受不了,折斷了),都不行,基本排除轉速的原因。 / S# a; Y: j3 @5 }! G7 d
兩臺使用的底孔鉆頭直徑有些差異,臥加是9,立加是9.1,感覺底孔的這點差異不會對絲錐壽命有那么大的影響。1 V5 K8 p; A$ c1 ? q0 I; K
該臥加的冷卻液為水基,好像攻絲最好用油,不知道和這個有沒有關系,有臥加用油基冷卻液的嗎?就算有也不行,改不了,其它刀具還需要用水基冷卻液冷卻。7 F3 b+ f# O; A$ h
今天整了整冷卻,懷疑是冷卻噴的點不好,或者冷卻壓力不足,可均沒看見效果。破臥加就兩個小水流,基本上只能讓其噴到絲錐的頭部,感覺攻絲過程中冷卻液根本不可能進入孔內,頂多就在絲錐快攻時,噴進底孔點水,也不知道這點水夠不夠用,這點臥加明顯沒有立加好,立加在攻前,底孔已被冷卻液灌滿。(主軸、絲錐、冷卻夜流見附圖)
/ a) L& u9 }. g; ?5 c' Q9 M 我現在有些不知道怎么辦了,明天準備打下絲錐在主軸上的跳動,看看是否有異常。
8 R* [7 i# b/ E
3 P" ~# L$ x1 k. {: g1 R; j 大俠們能幫我分析下絲錐壽命低和螺紋亂扣的原因嗎?大俠們都遇到過什么原因導致絲錐壽命低和螺紋亂扣?
; L- }5 \4 v# |0 D% l; i
, R% F; h4 s; o& f ) T4 H5 p S, {
7 Y* g% D2 x2 N2 A# D3 K0 ?8 S5 s
2 {2 H( l4 Z% M, _" {1 r,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