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來寫這個東西,有賣弄之嫌。不過看著不說,又覺得不痛快。/ t4 O$ ~3 H# |6 u9 L+ g) m
另外,如果你確認機械行業根本就不適合你,也就不用看下去了。
, l$ d$ f- h7 ~: ]0 K' }4 Q7 T% l1 r- x6 F! c
T3 ?# X5 M, W3 I% _
我自己不是老板,能賣弄一下的,僅僅是如何成為工作崗位的骨干----其實我也不知道怎么描述這種狀態,我只是覺得,成了骨干,才能算被認可了,才會有后面的發展。8 \$ o' @! s, v0 [. z& c
9 I- y3 X }% ~) H9 m 很多新手,感到前途迷茫的時候,首先就是抱怨自己在上學的時候沒有學到東西,或者書本上的東西不實用,等等。很遺憾,這個只能怨你自己。什么是知識?就是前人經驗的積累總結提煉。你在學校里系統的聽老師講授這些經驗的時候,我卻在車間里,一邊干活,一邊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聽師傅口傳心授,到底是誰的更具系統性,效果更好?當然,很多人在說,學校里,感性認識方面,不如實踐效果好。實踐會自己送上門來么??我們在北京參加展覽會,國際性的,6個館全部占滿,相關領域的國際頂尖廠家都來了。我跟身邊實習的大四學生說,明天告訴你們同學,一起來長長見識。第二天一個人也沒來,其實他們也沒什么正經事做。這又能怪誰呢?
5 _! u- S2 V& ?4 |, |* W1 j 2 w: b' d' e% p+ u
同年進公司的,一個翻譯,文科畢業,一個自動化畢業。兩年后,翻譯對于我們產品的技術性能了如指掌,晉升為銷售經理了。自動化卻每天還在嚼著口香糖,蜷在舒服的椅子里抄圖紙,連我們產品的系列都背不全。難道怪自己沒有遇到好師傅么?
9 y: w! e0 y2 } 4 L! P' u$ P+ U) v3 q/ E ~6 y
我曾經招聘一個生產主管。為了不埋沒人才,基本條件定的不高。我印象很深的一個小伙子,大學畢業,工作經驗3年,換過四個地方,堅持要過來面試一下(這種崗位,5年工齡,跳槽超過2次基本不考慮)。
: D! w9 q: M- c : k. Q1 v* \$ h
我:你為什么離開最后一個公司?(那家公司是做標準件的)
2 v, }# L& |! B4 L& D他:感覺太簡單,沒得學,也沒有發展。
& H- W# V5 p: M1 F8 k2 k" S" Q我:你在那里干什么? 1 ~2 \8 R6 e* ?+ `& Q! q8 k5 P
他:工藝。
7 Q7 H( Q0 D* h8 Q) c! M4 H我:為什么想干生產管理?
( H+ M8 D" O( Z' }! F4 y5 q他:我覺得這個更適合我。( J2 @, L, J$ E ~& i
我:我們公司小,生產管理的工作比較瑣碎龐雜,你感覺你的性格適合么?
' _; v. p! `# ~他:沒問題的。我在現在的公司做了6個月,我覺得我已經都掌握了。
/ \. b% N0 h C我:那你說說,你們車間班產量是多少?0 }4 `" W$ P% J
他:??
& q4 F: B1 \% W- `8 K我:或者,你做工藝的那個產品,每臺機器的產能?(他們做小螺釘的)
- a0 p- y5 a9 E# q' ?0 f! I3 ~) `& h他:???4 v& y: `) h8 l# A$ m
我:你不是說,你對你們公司的產品已經掌握了么? ) f, C( W8 \0 I$ n" e, F3 ]9 |
他:我只是做工藝,別的我就不知道了/ J) j' y$ r0 v" V+ _$ z" C
我:你不到車間里看看么?
9 H# {8 T+ j% ~5 W1 g他:看啊,但是我也沒算過產量啊。
2 b6 K3 n0 I) J3 a9 U我:你不觀察一下合格率什么的么?2 k2 g3 u+ }) Y8 ?$ S
他:這,,,,一般都是品保部的人,不用我管的。(靠,我當然知道不用你管)
7 z) p: p& V5 H! l2 {我:你吧,還年輕,應該.............! `; a$ r: |9 r2 |* Z: _
他:謝謝您,那我走了。" e; _3 @! i) \
# g' {+ r0 ?- |4 G( r 我的意思是說,如果你滿足于抄寫一份工藝,蓋章發下去后,上上網,聊聊天,上述的細節不知道也就算了。同時也就不要怨天尤人,詛咒這個萬惡的社會不能給你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如果你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志可凌云,又不是天才,請從身邊的細節做起。4 U9 c( P# L l0 I9 J
1 ]2 e! t* e8 g8 h, e
對于你的本職工作,如果上司問到你,你能做到夠脫口而出,信手拈來,你的位置就基本占穩了。如果還有足夠的細心和熱情,掌握上下工序的細節,左右同事的工作狀況(不包括隱私),你就有機會坐在中干例會上向GM提交計劃,匯報工作了。再向上,就不用我說了。
: F# w6 X* O8 g- |/ N
- w( w3 ?8 V3 `# ^ 可惜的是,大多數人,對于這些瑣碎無動于衷,使得自己的夢想最終變成幻想。現實是:無論你做什么崗位,瑣事才是工作的常態。即便頗具挑戰性的項目,吸引人的,往往也僅僅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6 \* Q6 A% A) S- j% A
; I9 P% C1 h$ Y! R/ a ; l+ y; V. ~$ T8 S H, ]
( Y. I% f1 o5 N% ~9 f7 y$ }- `
據說,大學的教育,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糟糕的是,很多人,在這一點上,出那個門和進那個門之前沒有太大區別。7 e3 V9 L. p- F; l
- T/ q1 L- I1 t0 C 做機械的,遇到問題(其實多數情況下根本不是問題,僅僅是一些知識點。機械行業,早就被歸于夕陽產業了。一般人很少能夠接觸到高精尖的東西。你日常處理的絕大多數業務,可能20年前就已經是很成熟的技術,且被編寫在手冊里),應該做什么?
( n# I( ~0 g2 J& n! r我自己的順序是:1,翻查機械設計手冊;2,上網搜;3,去書店查;4,去圖書館查。; c% Y4 i: W4 l% @) O; G
我們也有總工程師,而且他還是我師傅,但是我一般只向他請教處理問題的思路,而不是細節。為什么?相信大家都能悟出來。
7 n3 |6 S. d4 Y3 c具備自學能力,才真正具備處理事務的能力。! f+ H8 D& }! K' |- K2 j1 e, P
- g+ z4 m T+ H$ ?! k+ l3 M
當然,有個好師傅,提高效率,少走彎路,自不必說。
3 p5 U' U z5 R, a7 b' l 問題是:; M8 }! k' Y& }* d5 Y
有能力的人,本身就是少數;* A8 h) |+ W5 z' W4 g' i1 S
有能力又被你遇到,他還愿意傳授,這概率就不高了; X) o" b; p I# m
有能力又被你遇到,他愿意傳授,你倆又很投脾氣,這種事只能用緣分來解釋了。(投脾氣,合得來,這點很重要)
5 d3 d% [. N, z {6 ~# w& ] 上面的條件都具備,還要有個公司給你們提供環境。而且這個公司給你(們)的工資不低,讓你安心留下來半工半讀。
/ ~* t A" A! ^/ [% L. H/ R8 t- W/ n. o
; V' Y$ ]0 {, }3 f% e2 K- I
換句話說,就是你,一定要進入一家效益不錯的民企或外企(工資有保證),而且這個企業還要具有國企那樣的傳統人際氛圍;你的師傅還要先于你來到這家公司,同時這個人還要有博大的胸懷,優良的個人品質和樂于助人的精神,工作又不能太忙.........
. D0 g9 G9 }# H6 L1 R7 D& s8 ?我自己都覺得像天方夜譚了。
6 H( h$ I- W$ H- s
3 r5 E7 b) S: _/ w! D$ i 8 C7 o# A1 g$ `; Q0 O0 B! G0 {
你不信么?
8 l' M7 I4 ~+ N S$ {* P$ K 告訴你,我公司的總工,一牛人,高中畢業后挖了兩年排水溝,而后趕上恢復高考第一批考上國內排名前十的大學,的這樣一個老工程師。技術部那幾十號人,能讓他有耐心傳教十分鐘以上的,只有兩三個人。當然,這兩人也是響當當的骨干。
/ i* L* a- _ Q' P+ p+ ~所-----以,最好不要把這種可遇而不可求的事,當作自己后半生成敗的賭注。
* p+ V$ d, L* D0 J
0 |, x8 c8 l/ E5 @# W A; c- p) s' j
* Y# q- Q* G3 ?7 l4 p% o5 V(待續)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 · 基礎|主題: 799, 訂閱: 89
- · 采用|主題: 929, 訂閱: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