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2617|回復: 66

復雜機械系統(tǒng)的三個設計建議

  [復制鏈接]
1#
發(fā)表于 2018-1-19 10:55:02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y0221120 于 2018-1-19 10:59 編輯

復雜機械系統(tǒng)的三個設計建議

       本人根據自己的設計經驗,總結了復雜機械裝備,尤其是非標自動化設備的三個設計建 議,分享給行業(yè)內的朋友們,尤其是年輕的設計工程師。這三個建議分別是:1 穩(wěn)定化設計; 2 直驅化設計;3 試驗設計。
       1 穩(wěn)定化設計
       穩(wěn)定化設計就是在制定設計方案的時候,考慮方案在原理上的穩(wěn)定性(有些行業(yè)叫做魯 棒性 Robustness)。 我記得有個紀錄片曾經是講張衡設計地震儀的時候,剛開始設計的機構 總是出現(xiàn)誤報,后來他總結了誤報的原因,改進了設計,就大大提高了地震儀的預報精度。那是一個典型的將不穩(wěn)定系統(tǒng)改進成穩(wěn)定系統(tǒng)的案例,喜歡的朋友可以去找一下那個視頻。
       我舉兩個例子說明穩(wěn)定化設計。第一個例子是,如果在設計杠桿驅動機構的時候,盡量 將驅動放到省力杠桿的一端(既離支點遠的一端),用費力的一端(離支點近的一端)作為執(zhí)行機構。這樣的好處是,驅動端的運動誤差被杠桿按比例縮小了。如果反過來用,則是被 杠桿按比例放大了。
       第二個例子是,我曾看到一個設備,其簡化結構如下圖所示。設備是要把一根鋼絲推出 一定長度,使推出的鋼絲端部進入工作臺上的指定位置,然后工作臺上的其他部件對鋼絲的端部進行加工。工作時:①送絲機構夾住鋼絲向前推,鋼絲從導向機構伸出;②鋼絲端部進入工作臺以后,送絲機構松開;③送四機構返回到初始狀態(tài)。
這個機器在使用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不穩(wěn)定,因為鋼絲常常推不到指定位置。其實這就 是一個典型的不穩(wěn)定設計,因為推出機構只能保證鋼絲在離開導向機構時的位置是準的,但是如果鋼絲本身存在彎曲,伸出去的部分肯定會偏離預設位置。而原材料本身的差異是設備 無法控制的,這樣的不穩(wěn)定因素在這個設計中就無法控制。
       以下是對該機構的改進方案。在改進方案中,取消了送絲機構,把工作臺改成可移動式。 工作時,①首先,使切斷的鋼絲在導向機構處伸出很短的一段,由于伸出的長度不長,因此位置比較準確;②工作臺移動到導向機構附近,夾住鋼絲的末端;③工作臺拉動鋼絲到指定位置,松開鋼絲。這當然不是唯一解決方案,比如也可以使導向機構夾住鋼絲送到工作臺, 然后再返回。這樣的設計都是偏向于穩(wěn)定的,鋼絲的質量問題不會影響設備的運行。
       2 直驅化設計
       直驅就是直接驅動(Direct Drive),常見的直線馬達,直驅旋轉馬達都是直驅理念的典 型應用。就像直線馬達和直驅旋轉馬達一樣,它們都是直接驅動負載,中間沒有任何傳動部件,因此不但剛性好,動態(tài)響應高,且系統(tǒng)可靠性好。
       直驅化設計的理念是,在驅動部件(如馬達,氣缸,液壓缸)和執(zhí)行部件之間盡量減少 傳動機構。這樣的好處機械系統(tǒng)趨向于簡單,穩(wěn)定。
我曾經設計過一個 PCB 板的傳板機,當時為了節(jié)約空間,我把硬限位塊設計成很細很長,為了保證限位塊運行順暢,我還增加了一個mini 直線導軌為硬限位導向,在很遠的地 方用氣缸驅動細長限位塊的運動。這個設計節(jié)約空間的目的肯定是達到了,但是由于 mini 直線導軌很小,安裝螺絲更小,使用時螺絲經常松動,穩(wěn)定性很差。后來痛定思痛,釋放了 一點空間出來,將氣缸直接安裝在傳送軌道上,用氣缸的伸出桿直接當做硬限位塊用,從此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任何問題。
       我們在學校里面學過很多種傳動機構,比如連桿機構,凸輪機構,棘輪機構。從技術上 來說這當然都是很好的東西,技術含量也很高,設計這樣的機構很能體現(xiàn)設計者的能力。但是,很多從事自動化設備研發(fā)和設計,尤其是非標自動化設備設計的朋友都知道,在現(xiàn)實應 用中,設備的穩(wěn)定性是首要的,不穩(wěn)定的機構沒有用戶愿意買單。直驅化設計能大大提高設 備的穩(wěn)定性。
       當然我們也必須清楚,在復雜運動場合,直驅化設計意味著要采用復雜運動控制技術, 這當然會造成設計成本的大幅增加,如何在穩(wěn)定型和成本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也是設計者需要培養(yǎng)的能力。
       3 試驗設計
       作為一個設計者,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面臨兩個難題:一是設計任務中有沒有遇到過的部 分;二是設計任務有明確的時間要求,有時甚至是緊迫的時間要求。時間的緊迫性只允許我們進行一輪設計驗證。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在一次進行實驗設計(DOE Design of Experiment) 中找到最佳方案,或者退而求其次,找到可接受的方案。
       如果一次試驗設計沒有得到可接受的方案,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如何才能確保一次試驗 設計就能找出可接受的方案呢?方法就是增加試驗因子和水平,其實就是增加測試的數量。說白了就是花錢買時間。
       記得有一次我接到一個處理超黏流體的設計任務,而且時間比較緊迫。現(xiàn)實問題是我對 超黏流體沒有任何概念,匆匆了解樣品之后,我就開始設計。所有需要接觸流體的零件我都至少設計了一種備用方案。關鍵部分全部從設計了不同結構,不同粗糙度,不同直徑,不同 材料甚至不同倒角的各種零件。樣機零件的數量是實際設備零件數量的好幾倍。雖然這樣做 材料成本很高,但是我的確是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一次設計中就得到了一個非常理想的結果。
       實際工作中,我們的設計任務未必那么極端,但是對不確定的部分進行試驗設計往往能 有效縮短設計時間。

       以上是我在以往的設計工作中的經驗小結,希望對你有所啟發(fā)。

評分

參與人數 10威望 +109 收起 理由
chenchen0810 + 1
fly402418688 + 1
renxiaolong443 + 1 問題描述清楚,很專業(yè),有切身體會!
涂紅宇 + 1
1142677463 + 1 問題描述清楚,顯得很專業(yè)!
水水5 + 1
拾三少 + 1
管理團隊 + 100
liushaobo1989 + 1
大風吹倒梧桐樹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fā)表于 2018-1-19 11:26:25 | 只看該作者
很好謝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fā)表于 2018-1-19 11:39:14 | 只看該作者
   樓主用過怎樣靠仿真來提高成功率可靠性嗎?
4#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1-19 12:03:19 | 只看該作者
我感覺,仿假的多,仿真的少。對單個零件或者結構相對簡單的裝配提,拿來仿仿還行。對于大型設備,邊界條件太多了,結果太不可信。對于研究機構可以那么搞,企業(yè)不行。
5#
發(fā)表于 2018-1-19 12:41:32 | 只看該作者
3個,你這總結得太簡單了吧,我隨便跟你列幾個,零配件采購周期,貨源,價格,材料,加工,裝配,調試,運輸,安裝,使用,安全,維修,售后,兼容,通用,可靠,耐用,升級.....嗯,關鍵是這設備可能最終試驗下來還不成功
6#
發(fā)表于 2018-1-19 13:10:42 | 只看該作者
很好謝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fā)表于 2018-1-19 13:41:16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太厲害了,牛牛牛
8#
發(fā)表于 2018-1-19 14:01:15 | 只看該作者
漲經驗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fā)表于 2018-1-19 15:38:45 | 只看該作者
值得學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fā)表于 2018-1-19 16:50:24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4 04:34 , Processed in 0.08068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