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1490|回復: 28

談談自己質量管理的經(jīng)驗

[復制鏈接]
1#
發(fā)表于 2007-12-10 01:31:27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生產≠數(shù)量+交期+銷后服務 解釋:生產≠數(shù)量+交期+銷后服務,最簡單的是數(shù)量足夠了,質量不行了。) I9 e7 z" z* p& O* G  Q
質量不行=訂單減少+客戶投訴頻率較高=取消業(yè)務往來=生產數(shù)量減少=生產下崗=品質下崗。& C0 O( K0 t6 T) b: Y# @
取消業(yè)務往來+生產數(shù)量減少+生產下崗+品質下崗=公司倒閉=我們錢包空。解釋:生產=質量+數(shù)量+交期+銷后服務,生產數(shù)量足夠了,質量做好了,交期趕上了,及時向客戶端詢問質量信息,及客戶反饋意見。
5 y: ?! w, K3 z2 P" E生產數(shù)量+質量+交期+客戶反饋意見=業(yè)務往來頻率高=生產業(yè)績=品質業(yè)績1 W! }6 n: v" X/ J; C3 R
業(yè)務往來頻率高+生產業(yè)績+品質業(yè)績=生產威信+品質威信=公司經(jīng)濟效益上升=我們腰包鼓(當然可以引申開的遠遠不止這些)
" d# a. {- f  p! T各個企業(yè)都是“以技術某發(fā)展,以質量求生存。”但實質看來有又幾家公司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做好生產管理的同時也要做好質量管理,有效解決質量問題的同時就是各生產工序、各檢驗工序逐步下手,對每道工序嚴格把關,這不僅質量管理者逐步把關,更重要的是生產管理者逐步把關,因為質量的好壞不僅是測量出來的,也是生產做出來的。加強對生產人員的質量管理意識。有必要協(xié)調生產管理者和質量管理者的共同意識,在生產的同時與質量管理者達到質量意識共鳴點。這就要靠你的魅力了
! u! a5 Q  [' p$ O0 l        我覺得加強對生產人員的質量意識極大。在實際生活中,我接觸過的企業(yè)的員工都認為質量是品質部門的事,和其他人沒有關系,品質部門則也擔心出事(大家都希望息事寧人啊,可是世界上哪有這么好的事)質量的管理是長期的,極其艱巨,不亞于25000里長征。3 M2 i3 w2 ~0 X1 @  ]. {7 X9 E
   對此我的經(jīng)驗就是所有的東西必須完全按照圖紙檢驗(最好以實際測裝配和自己測繪為準)道理很簡單,我們的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們品質絕不能受制與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在出現(xiàn)特采品時,只要不影響使用,在適當?shù)那闆r下放行。既照顧了公司生產員工,而且也不損害品質的利益。(我所指的適當是不要做的太難看了,尺寸不要做的太過分,太影響美觀)因為我們是生產整機的,我在非常熟悉裝配的情況下,可以自由的掌握這一尺度。具體就不舉例了。基本上今年沒有出過什么大問題(小問題還是有的,意想不到的錯誤)又給自己找借口了 記得有一次,100多個工件上的孔居然帶錐度,影響了后道工序,僅僅是因為沒去測孔與面的垂直度,可是誰又會想到孔是斜的呢?首檢沒有問題。 1 K* d: S% {/ z7 l, `; a+ H1 S3 B
   純屬個人愚見,僅作參考,不可套用。請結合自己實際情況。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自己的(本人從事紡織機械,精度全世界最低的那種,各位見笑了) (這次偷笑的原因就不告訴大家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fā)表于 2007-12-10 01:55:07 | 只看該作者
質量的好壞不僅是測量出來的,是生產做出來的。
. L6 @$ u6 c% p- G  B7 N3 Q- l9 r$ I畢業(yè)那年也聽過類似的說:
5 W# h2 w' ^  P0 [2 c! K( S9 Z$ e. l# u7 |4 d+ Z, |  `( J4 H0 X1 N5 O
效益是我們做出來的,不是會計算出來的,
0 O' A  C( `$ K4 S3 f6 J+ Y7 J0 ~0 ~# ]. I# ?% `& l4 n+ p
樓主在笑,想想自己在車間處理問題,,我也想笑
4 T- y( E/ m! w- [$ X' H. d; y所做產品出了問題,找原因的時候,多數(shù)是沒有我們簽字的,
3 d& h9 e; ]  C( a: U我們簽字流下去的零件反而沒有幾個出問題的,
8 g/ k7 D( u5 C$ o: a$ I質量的好壞,還是要看公司的管理,. o. O5 f& |. A' }
我們廠車間做技術的說好用,: u$ k7 h& c$ c2 O8 b$ s
技術科的來人我們也不怎么管,; d4 o7 I8 _' c3 ?- k
我們車間要用,只要我們做技術的說沒問題、簽字,他們也沒話說,,:lol " p/ d# V& v  h) k$ l
~~~~~~~~~~~~~~~~~~~~~~~~~~~~~~~~~. w& m1 ^% B6 ?% k6 t! v
我還感覺,在車間做技術就要硬一些,如沒有自己的選擇及主見,有問題要找技術部,工作還不要累死,:lol :lol
3#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12-10 02:00:30 | 只看該作者
呵呵,我們品質部的權限大多了,老板頂 。工件不是技術部說了算,我們說了算,但要提供必要的依據(jù),老板雖然技術比我們好,但也不會干預 。生產部無語。嘿嘿,我們要是哪天心情不好, 他們。
4#
發(fā)表于 2007-12-10 02:09:33 | 只看該作者
我們這里主要的還是我們車間說了算,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時間長了,全質辦和品質部也沒辦法,
8 A+ Z8 _3 O, F8 m說個簡單的,我們只管配合,不怎么管公差的,家丑就不多說了,,
6 N  V/ R& w& X5 h# O6 M~~~~~~~~~~~~~~~~~~~~~~~~~~~~~~~! [- E0 e1 Q9 k2 m- l7 T( v
只管技術不管錢,也苦了我們做技術的,
5 i0 u# r7 [& }" q3 S~~~~~~~~~~~~~~~~~~~~~~~~~~~~~~~
5#
發(fā)表于 2007-12-10 19:11:31 | 只看該作者
  • 國際化的觀點我基本贊同,前提是在一個可以滿足其實用功能,或不影響其使用功能。
  • 在一個設計--加工--組裝--銷售--服務一條龍的公司,不一定非要按照國標執(zhí)行,還有部標、省標、行標、企標,關鍵是設備的社會滿足度在現(xiàn)階段是否達到滿意的程度。
  • 常用五金件和標準件一定要盡量向國標靠攏是關鍵點。
  • 你的權力真大,象我在前一個公司一樣,大的連設計圖和生產指導書都可以改
6#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12-10 19:21:42 | 只看該作者
生產過程可以直接干預,但我通常不喜歡這么做。畢竟我不可能什么都會。很多地方還需不斷學習哦。 ,學無止境啊。
7#
發(fā)表于 2007-12-11 07:15:13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加強對生產人員的質量意識極大。在實際生活中,我接觸過的企業(yè)的員工都認為質量是品質部門的事,和其他人沒有關系,”這也是我們最最難改變他們觀念的難題之一。雖然生產者也知道,東西是他們做出來的,但是他會說,質檢部沒有控制好。啊哈!?
8#
發(fā)表于 2007-12-11 19:44:15 | 只看該作者
老馬講的因該是涉及到了全面質量管理了。7 o- i- E; w& |3 u+ B; o
基層人員的質量素質在質量循環(huán)當中因該是最難于把握了,
* J$ o/ I7 `8 j1 o: y關于全面質量管理好象在80年代末就在國企全面開展,但到90年代中期就被質量認證系統(tǒng)吞噬了,個人認為全面質量管理還是比較適合國情的。
9#
發(fā)表于 2007-12-11 20:02:48 | 只看該作者
我前段時間代質管發(fā)現(xiàn)的問題,7 o4 L1 C( m0 M& @# U( }
有個產品之前被客戶退過貨,沒法修改,要從新再做,當時的質管中途OUT了。結果是害苦了我啊~在生產期間,有部分員工就問,為什么之前做的那么差都可以出貨,現(xiàn)在做這么好做什么。我不得不做長篇大論,來個邏輯論證。
1 e: S( R- w9 H4 q( a8 p所以我認為基層人員的素質是可以提高的,那就要看質管方面是否去執(zhí)行了要求。" _3 w$ }1 ^# E" u& N! i8 b* X7 k  k4 f
結果如何,要不停的反饋。想放松要求很容易,當想從松到緊就很難了。
10#
發(fā)表于 2007-12-11 20:17:5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蘭羽飛矢 于 2007-12-11 19:44 發(fā)表 5 y+ ?1 [% b2 U1 Z+ G: c5 |
老馬講的因該是涉及到了全面質量管理了。# e& S2 Z2 D  {2 J. n) z* j( N& Z* t* w
基層人員的質量素質在質量循環(huán)當中因該是最難于把握了,
2 W- Z9 G) u# K: |3 x關于全面質量管理好象在80年代末就在國企全面開展,但到90年代中期就被質量認證系統(tǒng)吞噬了,個人認為全面質量管理 ...

( g3 C3 J9 O" x恰恰本人在8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jīng)擔任當時工廠的質量/計量/電腦部門的負責工作,頂頭上司是管技術的副廠長。+ g3 Y6 j# e& q8 k5 c
86~88年,企業(yè)上等級,全面質量管理,計量認證,壓力容器認證等工作都有參與。感覺上,工作比現(xiàn)在好開展得多,這應該與員工素質很有關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wǎng)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4 23:41 , Processed in 0.06470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