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0431|回復: 21

有人在網上發起了一場討論:為什么月入3萬,你仍然感到無比焦慮?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7-5-31 09:30:18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Insigne 于 2017-5-31 09:32 編輯 4 D8 v3 e( R2 t$ _+ V1 j

/ q+ C; ]$ v0 V

       清閑的掃地阿姨和月薪三萬的辦公室白領,究竟誰才是真正的中產?

  什么是中產階層?中產的定義早已被顛覆,有穩定的收入是基礎配置,還需要手握100萬以上的流動資產,在大城市有可供一家人居住的房產(沒有房貸最好),還有車產等等。按照這個標準,月薪3萬的小白領要哭暈在廁所了。

  根據2016年的數據顯示,上海平均工資6378元(稅前),月入3萬可是月平均工資的4.7倍,基本屬于上海前3.5%的高收入人群。而普通的掃地阿姨的工資是很難達到平均工資水平的,僅憑個人努力是夠不到中產的光鮮亮麗生活的。如果,這位掃地阿姨家在上海有四套房呢?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 w$ x2 d. f/ ^

  有人在網上發起了一場討論:為什么月入3萬小白領會感到焦慮?


$ y$ {4 j% u4 a" h7 V

  月入3萬還會焦慮,這不是矯情,是真實存在的社會現實。就拿買學區房這事來說吧:

  2016年初,一位月入5萬的北京白領(比月入3萬更多了)為了給孩子上學,換了套學區房。她以前的房子在東五環,是個100平米的小三居。為了換一套重點學校的學區房,她把舒適的三居室房子賣了400多萬,貸款300買了套700多萬的二手“老破小”學區房,房子年代很老,裝修很破,面積很小,不到80平米,卻要擠進三代五口人,生活品質大大降低。

  這位月入5萬的女白領,不僅要還房貸,因為新換的房子離公司遠,開車養車費用不低,家里有日常生活開支,還有孩子、老人要撫養,再加上孩子的課外補習費。她不敢換工作不敢失業,更沒有錢去旅行享受生活,每天焦慮不安,害怕房子斷供被銀行收走了。她是標準的中產收入,卻過著毫無幸福感的生活。

/ p' n' U" c9 b9 T" q, v

  這就是一位中產女白領的現實,一邊憂慮著巨大的樓市泡沫會不會崩盤,一邊為了孩子不得不去買學區房。他們的壓力不是手握四套房,拿著幾千塊工資,卻能坐收幾萬租金的掃地阿姨所能理解的。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你的收入姿勢不對,就拿月薪3萬的白領來說,他掙的3萬全靠工作獲得,屬于勞動型收入。如果這3萬的收入是這樣組成的:月薪1萬,另外四套房子租金2萬,他是絕對不會焦慮的。

  對比之下,從物質角度上講,手握四套房子的掃地阿姨更能稱得上中產。掃地阿姨有幾套房產,工作只是附屬品,可以干也可以不干,如果有一天干得不高興了,辭職走人,也完全可以靠房租生活下去。而月薪3萬的白領是高級勞動者,工作是他全部的收入來源,不得不工作。

8 B" c$ s* N( i; E5 N

  老百姓的收入來源有三種:勞動型收入,投資型收入,資產型收入。在中國,據統計69.7%的老百姓只有勞動型收入,不懂投資和理財。

  勞動型收入: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和時間成本獲得的收入,比如按月領工資的白領。

  資產型收入:通常指房產,車產類型的收入,尤其是在樓市暴漲之后,通過房產出租和房產買賣增值獲取的收入。

  投資型收入:主要是指用流動資產進行投資所獲得的資本收益。比如,炒股、炒黃金。


/ y) u0 M* q9 l  e2 \1 M5 u4 X1 `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著關于華為裁員的故事,一位中年的程序員丟了工作之后,面臨著扛不起一個家,供不起房的悲劇。如果有一天,你不再投入勞動力,你就不會產生收入,這就是勞動型收入的真相。

  任何年代,如果想實現永久賺錢,靠勞動型收入是不可能的。簡而言之,掃地阿姨工作是為了滿足精神需求,而月薪3萬的白領努力工作則是為了滿足物質生活需求。按照馬斯洛需求原理,月薪三萬的白領是是底層,掃地阿姨在上層。

  即便我們承認了這個殘酷的事實,有人還會抱怨自己出身不好,沒有一個多金多房的爹媽,沒有資產可以繼承。要想實現資產型收入,為什么一定要拼爹?你是有多懶,連腦子都不愿意動一動。單論格局,你就離“中產”差得十萬八千里了。


- l0 R' m; d& R* J0 a% V% W( _

  財經作家吳曉波講過一個故事,他提到在北京乘坐出租遇見一位80后的的哥,繼承了老爸30年的出租車事業,從上一輩到下一輩,一層不變地開著出租車。俗話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司機的兒子會開車”。

  這位80后的哥也很自豪,靠著開出租,父子兩代人掙了北京的兩套房子,關鍵是還沒有負債!實際上,開了30年的車,所有的錢都是油門踩出來的,賺到的錢,要么定存銀行,要么買了房,房子還是自住,不產生租金的資產型收入。幾十年下來,錢貌似多了,但通貨膨脹更厲害,因為沒有利用任何的杠桿,本來可以貸款買多套房子的錢結果只全款買了2套,所以,30年下來財富積累被泡沫吃掉了一大半。

  一個懂得借用銀行杠桿的人,在政府高喊去樓市庫存的時候,用首付三層貸款買房,至少可以多買兩三套房產,除去自己自住的,其他的都出租出去,用房租抵掉部分房貸,勒緊腰帶熬幾年苦日子,幾年下來,房子的增值速度肯定跑贏了通貨膨脹的速度,還貸也沒有壓力,反而落到手幾套價值百萬的房子。

  接下來,你就有資本跳出靠工作掙錢的單一模式(比如一邊繼續開出租車掙零花錢,一邊當著收租婆),攢夠資本之后可以繼續買房。有人要說了,北京樓市限購了怎么辦?那你怎么不提前去布局“強二線”城市,或者去做理財投資,錢滾錢,逐步積累下來擺脫只拿死工資的焦慮不安是遲早的事。有了這個基礎,即便你愿意開一輩子的出租車,也是為了打發時間開開車拉拉客而已,完成了從物質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的蛻變。

  在貨幣超發和通貨膨脹的挾裹之下,不僅是投資樓市,創業也是如此,當貨幣的杠桿效應被激活之后,一個人的資產型收入或者投資型收入比重也會隨之提高。

3 a0 A0 y# v/ G. }# s4 @# i

  放眼未來20年,社會階層會不會固化?坐擁強大資產的掃地阿姨能富過三代嗎?月入三萬的白領永遠會焦慮不安嗎?總有些人會沖破社會階層禁制,殺入上層的財富城堡。世界上不乏各種門和窗,不怕哪些門窗是關閉的,最怕的是失去繼續伸手去推開財富之門的勇氣。

  月薪3萬的白領未必會輸給手握四套房子的掃地阿姨,財富可以傳承, “創造財富的能力”卻很難繼承。一定程度上講,社會階層并沒有固化。

  為什么人們羨慕白手起家的創富草根,因為他們從貧窮中逆襲的人生總能激起無限遐想,而且他們的賺錢能力是搶不走的,即便跌落谷底無數次,也能上演絕地反擊的傳奇。而那些靠繼承財富、拆遷一夜暴富獲得財富的機遇,屬于買彩票中獎的概率,只怕你買了一輩也中不了大獎。

  面對一個“繼承數套房產”的房二代和一個“靠打拼創造財富”的草根,誰的財富更長久,誰創造的價值更大?當樓市泡沫叢生隨時會崩盤時,你會變得一無所有,而創造價值的能力卻一身相隨,即便命運給了一手最爛的牌,你也能贏得漂亮。任何時代都不會虧待能創造價值的人,一個人的價值在于創造財富,而不僅是擁有財富。


8 E; B/ V4 N" V, l2 c9 n

  為了對抗未來的風險,你或許需要做一些改變。

  第一,增加勞動型收入之外的收入,靠打工也許一輩子都不能實現財務自由。比如,房子,股票,股權,小生意項目,海外資產,保險等。用你的資本錢生錢,提高資產性收入和投資型收入才是王道。

  第二,投資自己永遠是世界上最劃算的買賣。只有不停學習,才能不停前進。在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靠任何人都靠不住,自己有過硬的本領才是最靠得住的。只有創造了價值,才會有人肯為你的勞動買單。

  第三,如果以上兩條對你很難,那么請從這里開始做起:塑造良好的習慣,首先,需要躋身中產階層的強烈決心,學習與他們匹配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模仿是最快的提升方式,使自己擁有他們的思想格局,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然后使自己真正地獲得這種“中產”的行為,通過行為使自己進階中產,而不是進階之后才獲得行為。


' A2 [! {6 S7 _( }( L7 F9 z

  有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都希望努力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然而在現實中,我們卻在為柴米油鹽奔波,為了不斷上漲的物價,為了大城市居高不下的房價苦苦奮斗。而總有的人,僅僅靠資產型收入就輕松碾壓了勞動型收入的 “中產”階層。

  我們不禁想問一問:

  清閑的掃地阿姨和月薪三萬的辦公室白領,究竟誰是中產?誰的社會貢獻大?什么時候社會可以不論出身只講貢獻和價值來評判一個人?那才是社會最大的進步。


7 [+ e& H2 a$ y7 g4 q7 B- |*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7-5-31 10:40:56 | 只看該作者
后記:這位月入5萬的女白領的娃,花了爸媽一輩子的積蓄,買了掃地阿姨的老破小二手房。。。
: g. s9 N& d' _: E; K+ \; p, F
3#
發表于 2017-5-31 10:53:53 | 只看該作者
其實也是白領們非要走極端。說實在的,鄙人在天津,稅前七八千/月,同等生活質量(住房面積,上下班時間,較好的日常飲食,無奢侈消費)北京起碼得超兩萬/月。就像女白領,非得孩子進最好的學校,把其它一切都犧牲了。月入八萬還不如我這八千的。過十五年,孩子的收益能否超越投資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提前全透支了。在二三線城市,好好培養一樣有成就,而且實際生活水平大大高于一線城市。追求完美不是錯,重要的是量力而行。

點評

沒錯!現在是邊緣收益遞減的時代,不進好學校也能培育較好的下一代!  發表于 2017-6-1 10:06
4#
發表于 2017-5-31 11:00:25 | 只看該作者
天氣熱,本來很浮躁,看完這篇文章就更煩躁了

點評

說到了重點,哈哈~~  發表于 2017-6-1 16:55
同感!  發表于 2017-5-31 23:30
5#
發表于 2017-5-31 11:10:18 | 只看該作者
月入3萬,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
6#
發表于 2017-5-31 11:45:44 | 只看該作者
取決于心態。多想想父母辛辛苦苦地一年干下來,那膨脹的心欲應該會平靜下來了。
7#
發表于 2017-5-31 13:26:55 | 只看該作者
月薪三萬在東北是極難達到的,月薪1萬已經生活的很不錯了,做人何必追求那么高的生活質量,舒服就行了
8#
發表于 2017-5-31 18:34:01 | 只看該作者
好文章,但是讀完之后想想自己的處境,嘆息呀
9#
發表于 2017-5-31 23:57:24 | 只看該作者
參考津巴布韋,委內瑞拉,,,,,
10#
發表于 2017-6-1 09:01:37 | 只看該作者
事實確實如此,看了心里面發涼。我這里就是很好的例子,自己工資比別人高幾倍,但生活質量卻不如一個普通員工,而且還一刻不能停息,不然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8 06:33 , Processed in 0.0796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