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未來第一站 于 2016-12-21 10:30 編輯 ! T# F- J5 G- V, T: Z0 n
( E e+ J! v: U8 {( ~; C* {- U
看到題目的第一眼首先讓我想到的是四年前在論壇發的一個舊貼,那時三一風頭正勁。: [0 Z" W9 n+ d8 {: g
三一精機--我們需要這樣的“攪局”者嗎?% q+ | x+ [) q& X- f+ x8 t
http://www.ytsybjq.com/thread-268919-1-1.html (出處: 機械社區)
6 q+ P# U1 e- L8 }/ }$ T
0 I& W/ }! l$ L' b 2016年對于中國機床行業而言是個命運多舛的年份。有行業媒體曾在9月份表示,這一年機床行業的大新聞不是呼和浩特眾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停產,也不是長沙機床廠倒閉,而是德馬吉關閉了上海工廠。8 J( e+ W/ u* d5 ^: T) j: Z
0 b2 m6 L& m, N
實際上除了這些,還有三一重型機器有限公司(原上海三一精機)已經批量出售其在上海臨港產業園里的加工設備。根據記者獲得的消息,一共有69件設備在尋求買家,據提供消息的三一員工稱,這些設備當初購進的總金額在6億元以上,現在能半價回收就不錯了。
! w1 t0 O; C' z: J/ p5 u; ?5 J
5 H" [4 ?+ }, F' F- t" M% i% x0 j 三一退出機床業務?
6 H# Q! X8 w: k) j! l& x& B $ L2 s/ k/ Z3 `4 L" e# a
根據記者從行業里獲得的消息,三一并沒有在今年4月份上海舉行的2016年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上出現,有人透露,此前三一已經繳納了展會定金。5 J c# D* G! [4 Z( g
) }4 w! C0 c4 A 一位同行企業高管表示,三一清理其加工設備的機床清單并不是近兩個月才開始的,早在夏天的時候,他就去上海看過設備,雖然三一購進設備的年份并不長,因此當時的報價在他看來高于其心理預算。0 o6 a# R+ z" i- |4 {; |
0 }, F8 v# x4 B6 N# Y' N
QQ截圖20161220155012.png (238.8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20 15:51 上傳
* U- [# X+ e# d! J: N( Q V1 A
談及三一從2009年高調介入機床行業,2012~2013年的風頭強勁,發展到目前的局面,這位高管也是唏噓不已。在他看來,機床行業不僅具備技術、資金、人才密集的特性,同時由于其品種多、批量小、個性化突出,且對生產經驗要求高,有投資周期長等因素制約,僅僅靠資金拉動,很難在短期內獲得大的成功。
( h+ V1 O$ a: o+ E& a I ) w, u) R- \6 a, q7 t* o
時間回到7年前的2009年。, r& U- E4 u) [3 }* `6 B
% [# ?: Q7 ?) S: |9 O- q 根據報道“建立世界上最好的機床企業”曾是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多年來的夢想,梁穩根說過:“三一義無反顧地投入機床行業,希望重演三一混凝土機械將外資品牌擠出中國市場的奇跡,推動中國機床行業的進步并實現超越,從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 w8 c# v( Z' x& f! m+ J
, a, P# h) c, t2 c. O# l$ y; Q
為此,在2009年,原齊重數控的董事長劉建榮受邀加盟三一集團并著手籌建三一精機,以實現其“為中國貢獻一個世界級機床品牌”的報國夢。* g, z8 a% X$ S7 q
8 M; }9 z+ K$ b& \" t6 y' r1 H 隨后,張雄(原沈陽機床總工程師、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組成員)、李小青(原大連機床總工程師)、韓成(原新瑞機床營銷總經理)等一批業界響當當的人物紛紛加盟三一,在業內引起極大轟動。
* E W- U( O }. P0 w0 F
+ x5 E8 r5 Y( K* ~. C6 }+ ?: A: l 此外,按照“金雞下金蛋”的思路,原三一精機臨港產業園生產車間采用全數字化生產線,投入進口高端設備約6億元,包括德馬吉、馬扎克、日本大隈的兩條龍門柔性線和一條臥加柔性線,實現了生產過程全自動化控制。
4 ]; `; }9 i& ~' X& Z2 m; X
& j: d6 l7 n# w 因此,可以大膽的假設現在三一要清理的就是當初進口的約6億元的高端設備,從清單來看就有德馬吉、馬扎克、大隈的多臺機床以及意大利FPT、三菱重工的多臺進口機床。) O& s( H, S. ? D
! b3 N- }$ v) x6 S4 @: P) i/ U 集體衰減因何在
c& B5 G r% U8 x; z
# Z* q0 X# L3 Y 格力電器的董明珠今年表示,兩年后要造出頂級精密機床。而同一時間機床行業卻出現接二連三的企業停產、倒閉抑或業務清理事件。; ^1 F- V7 q9 r& ~
+ ]4 m: N0 V* W/ U 一個大家都接受的觀點是,這些年機床行業都處于低迷期,因此淘汰一批企業是正常情況。' j4 C/ I7 m# ?
0 {' K2 l( T. e- B
同樣,質疑格力兩年造出頂尖機床的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雖然全球化的時代,任何一個企業都可以買到世界上最頂級的機床部件,比如海德漢和西門子的數控系統,德國GEM電主軸,瑞典SKF和德國舍弗勒軸承等,但一樣的高端部件造出的也不一定是同樣的高端機床。& F3 n! Y9 Q+ |5 }& m
7 E$ i" c. m' L8 f$ S; `9 q0 T 衡量一款機床是否夠頂級水平有多個因素:功能水平、機床精度等級、精度的穩定性以及質量的可靠性。前兩點不難判斷,后兩點則要靠時間來驗證。業界常說,機床好壞看三年,對機床水平的評判是由用戶來給出的,而不是企業自己。1 U, c" M, `0 r
' l: v- v* Y. N [* F; A: C# R3 O
當然,即便三一退出了,格力失敗了,也不能說跨界制造機床的都不行,畢竟從注塑機業務介入機床業務的海天精機現在發展勢頭還挺好。
QQ截圖20161220155112.png (298.5 KB, 下載次數: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20 15:51 上傳
3 Z7 p: p- @5 O+ u2 h
+ L: D. Q, ~" c% s2 F( Y
5 R$ d0 e' G$ Z$ R2 \4 j$ k
從最早三一組建機床業務的初衷來看,一開始是部分滿足集團業務自身生產需要,最終目的是“滿足國家裝備制造業戰略需求,替代進口成為世界級的機床品牌。
" G5 n2 E! m: U4 S% W% v9 N+ c
+ U& K. h* r# i- S! K 因此,在最早的兩年,三一泵車的轉臺、料斗、臂架、轉塔、后支腿等關鍵部件加工均由三一精機研制的設備完成。, [7 `6 M& G; ?( g3 }
, Q- e, F" {& q2 h& D- X" B7 a; ` 但近年來,三一集團主業所在的工程機械市場也遭遇了持續的下滑,因此在缺少集團業務支撐,加之機床本身外部環境的影響,機床業務開展受阻也在情理之中。在前兩天召開的2016年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上,董明珠也表示現在暫時不談機床,等格力機床能媲美德國機床再來說。: d3 x+ B N6 h2 V! a7 @; a
& u, c0 P7 {& C6 d1 o1 e6 k2 K 只不過由于三一精機的定位是建設世界上最好的機床廠,因此當初投入重金打造的,其所在的臨港產業園,占地1000余畝,總投資26億元。還有在德國、日本設立的研發中心以及由業界領軍人物帶領的全球頂尖級研發團隊,這都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0 D2 v! n4 p+ J- u; F 4 V8 ~( E# z, L H4 B" m8 y
還有專家表示,像長沙機床廠、呼和浩特眾環集團的關閉除了外因外,跟企業轉型升級跟不上行業整體發展步伐不無關系。2015年底本報在《智能制造時代中國機床與先進水平距離拉大了?》一文中提及,這幾年國內市場需求下滑,市場冷酷的一面顯露出來,需求下降最為顯著的是低檔同質化產品,這使得國內部分機床企業受到了不小的沖擊。但現實也表明,近兩年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經營拓展與本土企業的收縮恰恰形成對比,進口機床的比較優勢在某種程度上還得到了相應擴大。
6 N- Y/ V1 a2 w0 l0 a4 Z ! V' E. J5 q$ \8 u1 m& Z/ K
可見,市場是公平的,它會促使優勝劣汰。而中國機床市場需求結構的升級調整,已經在中低端機床制造企業最難捱的時刻悄然展開,倒逼國內機床制造業不得不為求生存而拼升級。
+ T# y6 ?! z7 {3 q8 Z
/ W) m* p; s0 h6 P) K$ ]7 A' v' T* l& v7 C- T
! ^, G- z' X2 ~, R+ A! L* ]) z2 J/ J
8 [6 |4 b/ {% S U- T
8 V/ \& }( y3 e& V2 E6 R
9 U; g' I' I/ v2 ^( V3 x( M; J, U
5 N1 b; m% [/ }' h; z$ {1 \
1 A5 y9 u! n! U6 k4 {# Q
" `8 d5 e1 T( z% R0 p6 \6 B4 B- C8 ?3 `% J4 g( v! V3 Q# D/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