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89| 124
|
中國年輕工程師最大的問題在哪?就是你不能進入世界體系,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
點評
人多了,不好!分肉的人就多了。哈哈哈。
2000人的德國公司,中國分公司已經10年了,才40人
你快進去了,哈哈,有希望,假如你按你以前的模式走,當然就沒戲了,現在應該沒什么問題了,
評分
| ||||||||
點評
能不能舉個牛逼的老外的凸輪機構呀?
| ||
點評
哎,我都感覺,不懂數學,材料,力學,我再往上,都到頂了
玩彈簧,都可以把彈簧壓死,有效工作區都不知道了。不計算了嗎?998大俠說的很有道理,數學!
高數還給老師了。你手冊不會看嗎?
我怎敢妄想,我想說大俠給我提供非常豐厚的技術文化滋養,大俠提的基礎我想對于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對于數學,我想通過數學史,高級的數學科普來學習,現代數學太過于龐大,很難學懂,但我形成一點興趣,一拱一...
小哈五,你要成大事,還是要有數學基礎的,我們這輩不重視數學,所以出了個998大俠。
我搜論文,我只讀前沿部分,也就是他們做的綜述部分,后面的東西我也看不懂。還有就看他們參考文獻,我感興趣去搜一下,擴展知識廣度。我想做技術還需要通過實踐提煉理論問題,否則干看理論就是看不明白。
小哈五,不管你學機械,學電,學液壓,都看它們的基礎是怎么來的,這里包含的太多了。網上那些碩士博士畢業論文少讀,你搜這些,你就想走捷徑。沒用的。
謝謝,大俠,我在去各種數據找一找,還有什么好東西,我感覺現在一個最大問題是如果建立初步的概念有了初步概念才能走下一步。我想各位的討論影響我建立一些初步的概念,學校學習無意義的東西,在各位討論下開始有用
精度說白了,就是數學,哈哈,一部分是概率計算,一部分是‘趨近計算’,趨近算是‘純粹理論外加修正’,但到沒到你要的那個數據,實際是一種概率計算,你玩到反導,其實也是玩這倆東西,我玩齒輪,就玩這倆東西
你玩電、液壓這些,都有精度要求的,盡管我不懂,你也能查到相關書籍。沒有精度,建了二層樓的自住宅也會倒的
小哈五,玩什么都少不了精度,可以是微米納米,也可以是毫米厘米,知道它的來源,怎么制定它,是你要知道的,這是基本功。
我看了中文目錄,我了解您說得,但是我感覺我學互換性時候很費解,自己沒有精度這個概念。我在學校學習我感覺很難建立起精度概念,我當初也查過一些書書,也想看了,但是太難了。
小哈五,那本書不是談的998大俠那么高深的東西。談的就是平面、直線、圓、分度那些東西,都是基礎
我曾記得大俠談及過,多謝大俠,我研讀一些,自己對精度的理解的不算數太好,謝謝
哈哈,精度是個專門學科,玩‘彈道’的,其實就是玩‘目標精度’,也是在玩數學算法,在米國,會玩這個,也是頂尖人才了,洛馬玩這個的,薪水之高,也令人咂舌,玩精度,要先玩通了一大堆東西,沒基礎根本玩不了
機械精度基礎_(美)韋恩.R.穆爾著;北京機床研究所譯
其他的也有很多,我個人認為,這本最精彩。
我想咨詢一下,精度看哪方面的資料?這個我有些困惑,我只簡單從互換性里面知道一點精度,麻煩您說說,謝謝!
結構,力學等以外,精度都是應該機械人追的夢。這里最能體現的是: 沒有投機取巧、偷工減料、粗制濫造。。。
人家的補償是克服阿貝誤差,Z軸還是要垂直X-Y的
哈哈哈,那家伙談的可能是數控三維補償,我就奇了怪了,Z軸鉆孔,X、Y軸同時移動,鉆出個什么孔?
鉆頭會不會斷?都是書生在談這些!!!
哈哈,我就玩大床子,說數控系統可以完全補償機械誤差,純粹扯淡,說明他根本不懂,一個主軸,好多萬轉,跳動誤差很大,用什么數控系統來補償,動作器有這個響應頻率嗎?軋輥的誤差很大,用AGC能完全補償?扯蛋!
998大俠,最讓我耿耿于懷的是:
說數控系統可以補償機械誤差。那沒錯,但你要說對機械精度要求可以大大降低,就不可認同了。
我要吐槽可以吐一地,貌似論壇還有圖文并茂的合作項目!
山西也玩消失模,但不是玩這類東西,是玩那種‘好幾十萬噸級別’的,因為量大,直接上高爐,蕭條以后,關了,小鼻子的許多配件,我們想追上他今天的水平,也大概是25年以后的事情,談瑞士,還很遙遠
| ||
點評
美國“相對”很公平的,我指技能人才哈。你一旦融入他們,他們對你客客氣氣的。
哈哈,大蝦,我20多歲的時候,也以為米國跟咱‘差不多’,當時也確實差不多,繪圖那套東西差不多,德國產的,椅子能升降,哈哈哈,到人家‘縮微圖庫’看一下,驚著了,從此一輩子不敢再狂妄了,老實了,徹底老實了
998大俠,我現在這兒,這種國度的活力,不可思議!
生氣勃勃?勤奮耐勞?樂于助人?慈悲心懷?。。。。不能說了。這也是個民族!!!
一戰以后,威爾遜出來調停,大家都不理人家,啊哈,人家就回去了,結果,就二戰了,哈哈,二戰,人家再不回去了,把全世界全捏住了,誰都不能動彈了,你要深說,還是內部實力夠,不夠,早被揍回家了,出來混啥啊?
老美1890年代就超英了,人家不說,世界也不承認,一直到老美1929開始的大蕭條,全世界跟著走,老英就不得不讓位了。
還是那句話,工業是世界工業,沒有‘獨特性’,也不能彎道超車,米國超越英國,是在直道上超的,基礎,沒有這東西,絕對沒有工業,這算結論吧,老熊的教訓,我們應該記得,
| ||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3 13:39 , Processed in 0.0873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