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007008009

從“自主”說到工業體系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16-4-22 14:00:48 | 只看該作者
又提天津。大俠直接說弗蘭德就玩了。不過俺沒說錯的話,原弗是德國的,現弗是西門子的。俺看不出哪里是土生土長的了。
另外,實在不敢茍同大俠奇葩的攢機理念。紅毛攢機是這么出來的?
人說播音買的都是小鼻子的CFRP,為啥?老米自己玩不了?如果大俠搞不懂什么是成本控制的外包,什么是技術需求的外夠,那還是不要談攢機了。因特爾卡你倆芯片,你連個奔三都攢不出來了。看到伊朗沒,你倒是想攢,連馬氏體不銹鋼你都弄不到。說啥都能攢,你攢個蒸汽彈射試試?快別逗了。當你的核心東西都要依賴別人的時候,靠攢機能攢出個大國?北洋水師不是攢出來的?有啥用?定遠最后還不是讓小鼻子拖回去研究了?快別逗了。紅毛攢,控的是成本。我們攢,純粹是玩不來,本質上一樣?
再有,少扯什么管理。中國人研究管理的書能堆幾屋子,從帝王論到中庸法到西格瑪,但是哪個是真玩的?俺還不想扯犢子,大俠如此抱怨管理不行?要不您來講講DFM,DFA,講講企業物流,講講ERP?也別扯大了,具體點,大俠不是談自動上料嗎?你講講物料設計的物流性?講講優化結構以期自動化改善?亦或者,大俠貌似深懂加工,要不講講進給力同切削速度的關系?
沒別的啥意思。俺也是個混閑飯的,但是看大俠這種言論,實在不想保持沉默。

點評

大俠,胡煒是哪兒出來的?  發表于 2016-4-22 15:29
你說的哪兩家還還不是人家的刮板減速器供貨商,在大功率方面資格還不夠,315-525kW的賣的還可以,皮帶機方面也還行。  發表于 2016-4-22 14:59
自己可以去了解一下,http://www.world-transmission.com/article/list-8.html ;我沒有去鼓吹誰,也沒有去貶低誰,我保持我說話是客觀的,平靜的。  發表于 2016-4-22 14:48
天津有家沃德,現在在刮板機行業比SEW和弗蘭德玩的都好;我說的是天津沃德,替代了德國DBT的減速器。他是純國產的,沒有合資和外資背景。  發表于 2016-4-22 14:33
我也沒想起天津有哪個齒輪廠強,兩家有名的都是外資  發表于 2016-4-22 14:11

評分

參與人數 4威望 +4 收起 理由
我很呆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duanyz + 1 對于這個天津沃德,各位大神還有什么說法沒.
huiyu788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houbaomin0620 + 1 思想深刻!

查看全部評分

12#
發表于 2016-4-22 14:40:08 | 只看該作者
這樣不好吧,又給外國人搞中國威脅論的機會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BB7290 -1 搞不清楚,還出來!

查看全部評分

13#
發表于 2016-4-22 17:14:58 | 只看該作者
其實看到國內公司出去學習,我就特別想笑,我看到周圍很多企業學習華為,結果學回來的時候,回來后,中高層必須8點下班,沒事也要坐到8點,員工不加班就是渣員工,就是要優化的,但是他們沒看到華為的員工為什么這么努力,華為98.6%的股份都是員工持有的,當然,這個數據不是官方公布的,但是就算沒這么高,也是很大的占股比例,然后員工多勞多得,你干的越好,分的越多,這些國內的企業學不到,就是永遠學不到核心,只看到對老板有利的,但是不知道員工為什么會努力工作。

點評

別說你們了,很多企業都是這樣的。領導不走誰敢動。  發表于 2016-4-24 11:10
14#
發表于 2016-4-22 22:26:17 | 只看該作者
看完后默默地尋找出路。
15#
發表于 2016-4-23 15:05:50 | 只看該作者
螺旋線 發表于 2016-4-22 11:32
沈陽搞設備租賃,大連據說放的大招是直接建工廠,設備,人員都配齊。

整的現在是錢花了,什么都沒有做成功!
16#
發表于 2016-4-25 10:30:27 | 只看該作者
其實007008009 大俠,水平也很高,雖然跟998比有差距,都不錯了,繼續努力提高,你們都是中國工業的棟梁。贊贊
17#
發表于 2016-4-26 10:39:50 | 只看該作者
圖紙上的調速系統,應該是軟啟動設備,閥控水介質液力偶合器,Voith的。
我也發一個,石家莊的

點評

現在閥耦在刮板輸送機上萎縮的厲害,新上的刮板輸送機很多都要求用變頻,老的一些閥耦也在改變頻  發表于 2016-4-26 11:10
18#
發表于 2016-4-26 12:56:59 | 只看該作者
領導不走誰敢動
19#
發表于 2016-4-26 19:10:11 | 只看該作者
大配套產業的自主化,本身就是一個很奇怪的命題,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可以這么理解,自主化就是個偽命題,企業與企業,和國家與國家不同,并不是解決有無的問題。
舉個例子,做個石油鉆機,國內能做,國外也能做,國內可以做的吹噓上天,也確實對國外出口,中東、北非不用談,俄羅斯、南美不用談,就是德國、美國,也出口過。但是拆解看,國內做了啥?好吧,就叫配套,發動機是卡特的,變矩器是艾里遜的,電控是西門子的,就連簡單的液壓閥件,國產的35MPa的你敢用?天天拿個滴油盤接油去?

好吧,于是有人說,這就是在攢機。

但是問題來了,對國家來說,這很痛苦,但是對企業來說,這不是應該的么?NOV也生產鉆機,世界上最大的鉆機制造商,但是它也沒有自己的發動機、自己的變速箱、自己的工控設備,它的鋼絲大繩也是外購的,于是,NOV也是在攢機?當然,也算是吧。畢竟這不叫做成本控制式外協,你給它十年,它也沒這個能力、資金跟膽量搞個發動機生產線出來和卡特彼勒叫板。

好吧,于是得出,國內大配套,這么做也沒差啊,很對啊,你看國外也這么做?還是有差別的,還是很不對的。撇開國家層面不談,光光從企業本身而言,好像也沒什么區別,你買卡特的,我也買,卡特不會因為國別而對兩家公司進行區別,價格一樣的,也沒啥啊。你讓這些供應商自己攢個機子,沒個十年八年它也出不來嘛。這種想法是有問題的。

現在的情況是,大配套工業逐步往國內遷移(已經遷移了很長時間了),而國外卻在逐步剝離。為啥?當然很多人說,那當然啦,攢機能有多少利潤,全部給供應商賺去了。這話也對也不對,低端的,拼價的,利潤壓的很低的,當然只是微薄的利潤。但是有些大配套工程門檻高的,攢機的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畢竟可以養那么多人,(大配套攢機都是大工程)。而供應商分的并不多,大頭還是被攢機的拿走了。但是這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利潤的含金量不同,攢機只是靠工程規模效應積攢出來的利潤,所以抗風險能力非常差,一旦遭遇災年,沒有單子,供應商節衣縮食好多年都不成問題,這里沒銷路那里有。你一個攢機的,養了幾千上萬號人,一旦沒單子就等死了。

所以現在是,國外逐步剝離攢機業務,NOV跟蘭石合作,干嘛合作?你去做大鉆機,我美國市場對你開放,我就做做TDS、做做我的井口設備就好了。多好啊,多么善良的美國人民啊。于是,我們國產大配套,打開了美國市場,新聞聯播開始鞭炮齊鳴了,多么偉大啊。公司也賺錢了,多好啊。然后,石油危機來了。

當然了,這次石油危機如此兇猛,所有石油企業無法獨善其身,但是倒得最兇的,受損最嚴重的,就是那些養了那么多人、專門做大配套的攢機企業了。

歸根到底,就歐美國家逐步放棄大型工程配套,風險規避,而我們卻喜滋滋的接過來,既解決就業問題,有帶來了高利潤。于是乎,國內形勢一片大好。現在煤炭危機了,各個煤機廠慘兮兮的,那些供應商呢?該賣的還是賣,并不理你。

點評

這才是最可悲的,整多少傻大粗,關鍵的細活卻做不了,其實也就做苦工的命.  發表于 2016-4-28 15:56
你拐了十八彎,結果還是一樣,沒有自主,脖子被人家卡。  發表于 2016-4-28 06:22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andyany + 1 有內容。

查看全部評分

20#
發表于 2016-4-26 19:44:05 | 只看該作者
認真細致受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4 11:06 , Processed in 0.07569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