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7055|回復: 40

答老鷹問---誠信者缺乏契約精神,中國并不少見

  [復制鏈接]
1#
發(fā)表于 2016-4-20 03:11:12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老鷹說“誠信者缺乏契約精神,中國并不少見”。我很贊同這句話,確切地說,應該是中國人并不少見。中國的社會從小教的是服從,聽話,告訴你不聽話要被打手心。但是不告訴你為什么要服從,不會跟你從道理甚至法理的角度闡述你為什么要這么干,就更不會告訴你如果你不想要這么干你應該怎么反駁。所以等到人們不想要聽話的時候,就只會胡來了,對自己沒有約束,對別人就更沒有了約束。中國因為不是法治,所以契約精神沒有土壤,無從落實。

: d- m* A9 u  O8 }$ U5 R/ m
舉一個身邊的例子,堪稱經典。這是幾乎伴隨著所有德國華人的問題,就是德國收取GEZ電視費。德國具體從什么時候開始有這個費用的,沒有考證過,總之已經有很多年了,規(guī)定是一個套房交一份,現(xiàn)在是每月將近18歐。如果是合租,還是交一份,理論上來說內部協(xié)商各人平攤。從道理上講,這個費用收得是很霸道的,因為名為電視費,很多華人家里是沒有電視的,同樣要收取這個費用。很多華人,不論家里有沒有電視,收到賬單之后采取了更霸道的辦法:直接無視!隨手扔到垃圾箱。一傳十十傳百,口口相傳之后變成了電視費不用交。我認識的中國人里面不交電視費的有一半甚至更多,每個人都抱著不交也沒關系的心態(tài)。幾年前,這個電視費手段不嚴,只會一封一封信地催款,這些信到后來直接拆都不拆就被扔進了垃圾桶。

9 V! r- w# U4 L1 Z
每個不交電視費的華人提到電視費都是滿肚子苦水,家里沒電視都要交錢。而且每個人都會說德國人也不交。哈哈,以訛傳訛真的會害人。我跟他們說,收費說明里寫了,除了電視,只要家里有收音機,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就要交錢。總之不管怎么說,就是不交,管你怎么催款,就是不交。之后不知道又是從哪里傳出來的說法:這個錢不交沒關系,特別是畢業(yè)之后就回國的,德國不可能跨境去中國找你追債。哈哈,我只想說,你以后一輩子不入歐盟了?真要是嚴格起來,在你的信用記錄里面記一筆,你就一輩子別來歐洲了。(后來果然被言中)

, W5 k3 o8 j5 F& x" g7 d
每回有人跟我列舉電視費的種種霸權,我就回答一句:它不合理,但是合法。太多太多的中國人對法不感冒,對契約嗤之以鼻。網(wǎng)上可以找到各種中文版本的所謂經驗,教你怎么不交電視費,他們說來說去找出很多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很少有人會說去找律師。事實上律師也沒辦法,律師自己也在交這筆錢。但是也有極少數(shù)德國人不想被坑的,就找了律師打官司,寄希望于打贏這場霸權官司,可是最終以敗訴告終。也就是因為這場官司的敗訴,有了已判決案例,為電視費的強行收取提供了法律保障。隨后電視費收取機構開始發(fā)力,先是把收費任務劃分到各地區(qū),某些地區(qū)直接由市政廳的工作人員上門收取。一些華人被市政廳的工作人員登門拜訪之后怕了,乖乖補交。一些人繼續(xù)拖,直到法院發(fā)來強制執(zhí)行的通知,有錢交錢,沒錢就上門搬東西,你還不交嗎?還有人因為惡意欠款,信用記錄受損,信用卡被停,再以后貸款都貸不出來,長居入籍受限。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強行不交,被周圍的人灌輸著不交沒關系的思想。
4 P8 m# }1 M& s/ [6 X2 x
順帶再簡短說個例子。德國機場海關,以法蘭克福機場為代表,對中國人是區(qū)別對待的。其他航班降落,乘客出關,海關兩只手一抄,聊天的聊天,休息的休息。但是只要是中國航班降落,乘客出關,海關就像打了雞血一樣,恨不得把所有中國人都攔下來開箱檢查。而且現(xiàn)在愈演愈烈,連自用的東西都被要求補稅甚至罰款,你說冤不冤?為什么針對中國人?就是因為中國人在此之前違規(guī)攜帶物品入境太頻繁了,如入無人之境,什么入境條款一概視如無物,現(xiàn)在是跟你算賬的時候。特別是有日本航班韓國航班同一個時間段出關的時候,內心真的是飽受屈辱,同樣是亞洲面孔,德國人是區(qū)分不出來誰是誰的,但是海關就是以國籍作為甄別條件,日本人韓國人統(tǒng)統(tǒng)放行,中國人就要老老實實排隊等候抽檢。

' s' L1 ]7 f" K% T0 `
這些華人是有誠信的人嗎?我覺得大多數(shù)都是,都是好人,甚至是樂于助人的熱心腸,但是缺乏契約精神。我說過,誠信是我不坑你你也不坑我,契約精神是就算你坑我,只要契約合法,我就會履行。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有些人能做一輩子的朋友,為了朋友兩肋插刀,但是一起做生意就會分道揚鑣。套用一句官話:這是國情,是中國特色。
$ z' o3 W3 W" @# _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4威望 +303 收起 理由
瘋一般的男子 + 1 深刻,學到了
陸小雞 + 1
老鷹 + 300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xlf63 + 1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fā)表于 2016-4-20 04:04:00 | 只看該作者
大俠,有一個觀點,我個人是并不贊同的。那就是“好人“是”誠信之人“。這是一種過于模糊的混淆。人,無論好壞,跟是否誠信是截然的兩個概念。gank的成員也不乏誠信之人,但不能說是好人。那些揮金如土各處捐獻的慈善家也不能一概而論說是”誠信“之人。所以,本質上說,這兩者是不能混談的。這也是我追問鷹大能否提供一個例子的原因。5 i* p- t- N# a+ V3 p$ X, v
2 m5 S" ~. k+ ]% k6 _9 R9 K' C
過關問題,不僅是德國,北美也是一樣。只是,北美的檢查更普遍化,不只針對國人,也針對其他人群。這個我不想深談,因為會引發(fā)大量的黑暗面。但大俠所說,卻為事實。所以,這個姑且放在一邊。僅就契約和誠信而談。4 Z$ Y; y3 f! j! z( n* G! @) Y7 E6 {
國人因為理解問題引發(fā)的事件很多。但是不是缺乏契約精神,這個卻很難一概而論。比如大俠談的那個電視費的例子,如果一概而論說沒有契約精神,似乎也并不完全合適。畢竟,契約的一個前提是雙方的共識。當雙方沒有達成一個共識之前,或者說作為硬性要求的契約約束沒有被受約束方正確認知之前,這時引發(fā)的問題可以歸為違約行為,但不能說沒有契約精神。特別是對于因為”以訛傳訛“導致的這類違約結果,更不能歸咎為人們沒有契約精神。如果一定要說,只能是說社會差異的問題。就好比,北美會對你擁有的住房征收地稅,每年都要交一樣,但我國卻沒有這樣的規(guī)定。這是一種社會差異,而不是契約精神。這里面,恐怕絕大多數(shù)的新移民沒有按時支付或者拒絕支付,或者直接忽略的原因不是缺乏契約精神,而只是以在國內生活的”常識“類推了而已。比如,”我沒有看電視,為什么要收我電視費“這類觀點。這跟契約精神應該不同的。; i( X& I/ a& }3 v( d

% \9 J2 \  |( R) W  w$ t但必須要說,國人,包括我自己,都缺乏一種契約精神。我個人理解,契約精神是一種形式都自覺尋求”法律“依據(jù),對即將進行的個人或團體行為進行”依法“約束的習慣。也就是凡事要有法可依。而任何人在契約約束范圍內都嚴格遵循契約和法制的約束,形成一個基于”法制“約束的交互規(guī)范。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契約精神會表現(xiàn)出大俠所描述的那個結果。但卻不能反推。因為,那個列子其實對于鬼子也是一樣的。我曾經認識一個英國大兵,到天津教書,做英語輔導。但其行為也表現(xiàn)出生活的慣性,比如在沒有任何契約文書下,就相信自稱電信營業(yè)員的推銷。當然,這個例子更反映我國騙子的不道德,但也反映出契約精神并不能只冠以中國人。借這個例子說,對于移民來說,生活上的差異,社會的差異會產生很多影響和問題,所以,以這類例子來論證契約精神,本身是偏頗的。
6 q4 U( x! [7 k( X2 p2 Y
+ \. t" D0 @) D+ z我人在北美。有時來說,如果僅將契約性,實話說,鬼子可能還不如國內。比如,北美可以只發(fā)一個PO加一個口頭的約定來實現(xiàn)交易雙方的買賣交易。說難聽點,這種契約的”法律“效應之低,是極為不符合契約精神的。但,這種方式普遍存在。人們在道德和誠信的規(guī)范下依舊可以良好的共存。這才是關鍵。8 @/ G) Y8 H, n  r* P
: [8 l0 H# `$ W% h( k' P2 \
目前的中國,真正缺失的是一種自我的行為準則規(guī)范,而不是單純的書面的”法律“約束。當然,我們的”法制“還差得遠。

點評

我對大俠的結論很認同,國民素質不是什么不講臟話、不隨地吐痰之類的枝端末節(jié),而是看在沒外界約束的條件下還能否自我約束  發(fā)表于 2016-4-20 09:38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3威望 +102 收起 理由
熊anh + 1
老鷹 + 100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xlf63 + 1

查看全部評分

3#
發(fā)表于 2016-4-20 04:05:55 | 只看該作者
大俠,有一個觀點,我個人是并不贊同的。那就是“好人“是”誠信之人“。這是一種過于模糊的混淆。人,無論好壞,跟是否誠信是截然的兩個概念。gank的成員也不乏誠信之人,但不能說是好人。那些揮金如土各處捐獻的慈善家也不能一概而論說是”誠信“之人。所以,本質上說,這兩者是不能混談的。這也是我追問鷹大能否提供一個例子的原因。
/ }* J0 h. n& M8 {( Y  E0 `9 m& K5 N" V  k" K
過關問題,不僅是德國,北美也是一樣。只是,北美的檢查更普遍化,不只針對國人,也針對其他人群。這個我不想深談,因為會引發(fā)大量的黑暗面。但大俠所說,卻為事實。所以,這個姑且放在一邊。僅就契約和誠信而談。
( ^6 Z7 f; L2 p! N9 W! G: P國人因為理解問題引發(fā)的事件很多。但是不是缺乏契約精神,這個卻很難一概而論。比如大俠談的那個電視費的例子,如果一概而論說沒有契約精神,似乎也并不完全合適。畢竟,契約的一個前提是雙方的共識。當雙方沒有達成一個共識之前,或者說作為硬性要求的契約約束沒有被受約束方正確認知之前,這時引發(fā)的問題可以歸為違約行為,但不能說沒有契約精神。特別是對于因為”以訛傳訛“導致的這類違約結果,更不能歸咎為人們沒有契約精神。如果一定要說,只能是說社會差異的問題。就好比,北美會對你擁有的住房征收地稅,每年都要交一樣,但我國卻沒有這樣的規(guī)定。這是一種社會差異,而不是契約精神。這里面,恐怕絕大多數(shù)的新移民沒有按時支付或者拒絕支付,或者直接忽略的原因不是缺乏契約精神,而只是以在國內生活的”常識“類推了而已。比如,”我沒有看電視,為什么要收我電視費“這類觀點。這跟契約精神應該不同的。) E. n, f; G9 b9 U& B& X* e- |

  y+ N& G7 c$ h/ [1 I但必須要說,國人,包括我自己,都缺乏一種契約精神。我個人理解,契約精神是一種形式都自覺尋求”法律“依據(jù),對即將進行的個人或團體行為進行”依法“約束的習慣。也就是凡事要有法可依。而任何人在契約約束范圍內都嚴格遵循契約和法制的約束,形成一個基于”法制“約束的交互規(guī)范。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契約精神會表現(xiàn)出大俠所描述的那個結果。但卻不能反推。因為,那個列子其實對于鬼子也是一樣的。我曾經認識一個英國大兵,到天津教書,做英語輔導。但其行為也表現(xiàn)出生活的慣性,比如在沒有任何契約文書下,就相信自稱電信營業(yè)員的推銷。當然,這個例子更反映我國騙子的不道德,但也反映出契約精神并不能只冠以中國人。借這個例子說,對于移民來說,生活上的差異,社會的差異會產生很多影響和問題,所以,以這類例子來論證契約精神,本身是偏頗的。4 ?/ {7 M4 F8 z/ H0 L1 m
6 _; M9 F* p4 {; O
我人在北美。有時來說,如果僅將契約性,實話說,鬼子可能還不如國內。比如,北美可以只發(fā)一個PO加一個口頭的約定來實現(xiàn)交易雙方的買賣交易。說難聽點,這種契約的”法律“效應之低,是極為不符合契約精神的。但,這種方式普遍存在。人們在道德和誠信的規(guī)范下依舊可以良好的共存。這才是關鍵。
; q6 @8 g; q; R  G$ L* _7 U  a: R0 _8 m0 C, |  n
目前的中國,真正缺失的是一種自我的行為準則規(guī)范,而不是單純的書面的”法律“約束。當然,我們的”法制“還差得遠。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瘋一般的男子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Michael0576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查看全部評分

4#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4-20 04:46:17 | 只看該作者
zerowing 發(fā)表于 2016-4-20 04:05
7 [9 I- F& U' N5 Q大俠,有一個觀點,我個人是并不贊同的。那就是“好人“是”誠信之人“。這是一種過于模糊的混淆。人,無論 ...

, S9 A8 [, }4 V1 Y4 S- l; l
評價一個“好人”,首先應該是一個“誠信之人”,當然,這個誠信是模糊的,也不是百分之百不能違背的。就這個電視費而言,可以歸結為缺乏契約精神,也可以上升劃歸為對規(guī)則的遵守,我個人認為對規(guī)則的遵守可以囊括契約精神。就收費機構而言,收費的初衷或許是霸道的,強買強賣,但是他最初就對收費明細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每一封賬單都可以看到這些收費細節(jié)。作為契約的形成,在收到賬單之后如果不想繳費,起碼應該回復申訴信,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置之不理,而不是訴諸合理合法的途徑予以回應解決,這恰恰是沒有契約精神的表現(xiàn)。在收到白紙黑字的信件之后反而選擇聽信以訛傳訛的內容,這又是沒有規(guī)則遵守習慣的表現(xiàn)。所謂的社會差異,我個人認為就包括了契約精神,為什么別的社會可以通過正當途徑回應,而我們的社會形成的認知就變成了一直拖到火燒眉毛?不論一個規(guī)定是全球通用還是各國自定,只要這個規(guī)定本身是合法的,就沒有理由因為自己原先所在國家沒有此類規(guī)定而選擇違抗。好比說中國一些企業(yè)之間合作,如果初步接觸階段不合拍,而選擇一拍兩散,對方的人力物力成本很多公司是不計算的。但是如果是跟德國公司合作,不管原來在中國如何,這么搞這就是缺乏契約精神,是難以置信的,是要被當做談資嘲笑的,哪怕合同里沒有規(guī)定得如此詳細,因為早就作為默認項。

9 n4 d  U5 ?, _4 H0 n. q6 p8 ?
契約精神不僅僅局限于文字契約,既然已經是精神,就是思維方式,在這種思維方式里,書面協(xié)議是補充細化的條款,首先應該是由于這種精神而形成的交往習慣。大兵輕信虛假推銷,恰恰證明了一個是精神而另一個是神精。生活差異社會差異不是理由,正是因為缺乏契約精神灌輸?shù)纳鐣町悾艜е逻@種看似由社會差異導致的貌似可原諒的結果。如果要說社會差異,難道社會差異不包括對契約的態(tài)度嗎?契約精神是精神,是思想,而非書面契約條款本身。口頭約定也是契約,書面合同也是契約,重在精神。
9 P' v0 V3 ^! Z1 r9 A/ a% n* o( d
5#
發(fā)表于 2016-4-20 06:19:19 | 只看該作者
這樣吧,首先講一點,雖然是契約“精神”,但是這種極為抽象的精神本身難以界定。如果談嚴格意義的“精神”,那么所謂契約精神包含的四個方面就必須都一個個來對照。以至于還會糾結出“契約已死”的論調來。所以,個人更傾向于只將“契約精神”限定在一個實際的約束之內,即,只談“公平”“自由”“守信”的“法定”約束。而不談思維方式。就思維方式來講,其實最終就是所說的道德規(guī)范。而正如我前面說的,道德規(guī)范是沒有強制性的。這也是為什么要建立以道德為延伸的具備強制約束力的法制的原因。" Y2 P& t" l; {/ T$ L+ a$ B, q4 L

5 i" m& u/ {) x) V8 S所以回到那個電視收費的問題上來。為什么要強調成一種社會差異,而不是契約精神。本質上說,大俠也講了,“霸王條款”。所謂“霸王條款”,本質上根本談不上“契約平等”。既然沒有“契約平等”,更不要談什么契約精神了。這個不是說對方合法,或者有細則就能逃脫的。至于是不是因為不合理就當選擇合適的回應手段,這個涉及的面實在太大。但我可以舉一個類似的例子。比如加拿大法律規(guī)定個人具有保護自己隱私的權利,這種權利規(guī)定可以面對警察或政府執(zhí)法機關時,拒絕提供密碼之類的設計私人權利的信息。但,這個法律規(guī)定,對于邊檢部門沒有效力。換句話說,在邊檢部門,無論是加拿大公民還是外來者,都不具有任何隱私權,甚至來說,所有人都可以作為“嫌疑人”受到政府部門的“對待”。所以,如果我們要說“契約精神”就是只要對方“合法”就當接受,那么,這是對“契約”的一種濫用,一個更好的詞可以解釋這種不對等性,那就是“法西斯”。: P. J/ c9 r. O* {6 H8 Z
另外,大俠可能沒有理解我的意思。我強調的社會差異,不是指應當“視而不見”。而是,對于存在生活習慣差異的新移民來說,有些東西是習慣性的。比如對于自認為跟自己無關的信件根本不開封就丟棄。這樣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以這種思想,不難理解一些人的行為。但對于確切明了涉及自己的情況來說,那是另外的一種行為模式。這個不是我所講的社會差異或者生活習慣差異。講那個”大兵“的例子其實說得就是這個。大兵習慣了沒有欺騙的社會,于是認為騙子所說的口頭約定是有效的。但是大兵卻不知道,騙子本來就不是電信的人,這種約定的效力更無從談起。
7 R& k& S# w2 l" E( \- y
# i) n% F0 P  F: X* z/ J至于大俠說得企業(yè)間合作的問題。這個個人表示不能理解大俠的本意。所謂的初步接觸指什么?我在北美遇到過不少大家談合作的事情。至少我沒有發(fā)現(xiàn)有什么在初步接觸階段就應該存在支付行為的例子。亦或是大俠另有所指?
9 m0 L8 E9 w' L
& v! T+ O, m) X如我所說的PO和口頭約定的例子,說實話,逾期不交貨,品質沒有保證的例子在我這里也屢見不鮮。也就是所謂的大家思想上認為約束了,最終卻得不到執(zhí)行。所以,個人認為,對于契約精神來說,其實真談”精神“變沒有意思了。反而是實在的約束更容易解釋。
6#
發(fā)表于 2016-4-20 08:33:1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講究規(guī)矩,這個規(guī)矩不是法律訂的,而是代代相傳的,老規(guī)矩已經規(guī)矩不住現(xiàn)在浮躁的社會了

點評

身份哪里來的?不是繼承的就是自己成就的,歸根結底是有人成就的,難道自己打下的江山不能自己坐?自己家的東西不能遺留給自己想遺留的人?身份就和錢一樣,我掙的錢必須是我的啊,我的錢想給誰就給誰,想花就花  發(fā)表于 2016-4-20 10:05
“社區(qū)”倒是聽著高大上,但是和“圈子”有本質的區(qū)別嗎?社團、公司、集團、組織說白了也就是一個圈子而已。封建又是另一個概念,具體封建是什么怎么鬧的明白?  發(fā)表于 2016-4-20 10:03
國人的規(guī)矩,講究圈子,很“封建”,“規(guī)矩”往往和“身份”一塊說。  發(fā)表于 2016-4-20 09:05
不過味道里既沒有虔誠,也沒有幽默。。。  發(fā)表于 2016-4-20 08:53
老規(guī)矩,是老北京的“老話兒”,就像阿甘說的“Mom said”  發(fā)表于 2016-4-20 08:49
7#
發(fā)表于 2016-4-20 09:19:26 | 只看該作者
      嘎嘎,天朝不必說了,我絕望了,其實從上到下都明白,輪到做的時候還都那樣,就像一輛無駕駛員,有管理員的客車,每個終點都會是:大家馬上都要死了,在不動就必死無疑,這時大家都清醒了,過了這段,該干啥干啥0 k0 d; q1 K' E3 Z, N+ K: Z

: @  \) @  P4 H3 p" m3 [    我不明白美國自由戰(zhàn)爭為啥可以,大家打完仗自定玩規(guī)則,都回家種地去了,而我們卻有紅多少代0 U3 v% k/ \6 K: z* c# J

- q0 S- o1 I; x1 A$ d5 m$ j- E    說那些太多了頭痛,自己顧自己了,等輪到自己,算自己命不好,因為你已經默認自己是被圈養(yǎng)的豬
- k# G; t$ q- @3 d: ]8 ~
* O* T7 t5 m+ g' g. S   大俠如果有時間請說說德國的機械工種,細節(jié)都做什么,和我們有啥不同,我很好奇/ F1 f6 V! J" W1 @0 l7 w/ F
8#
發(fā)表于 2016-4-20 09:31:14 | 只看該作者
兄如豺狼弟似猛虎。
9#
發(fā)表于 2016-4-20 09:35: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dyany 于 2016-4-20 09:40 編輯
; b& Q+ I; \0 B+ T: L- x6 `0 s
; U$ @/ q$ s4 K, z老百姓就像孩子,責怪他們沒有任何意義。
1 U6 m  j! ]9 @7 F; Z+ M, f% G' o他們總是處于弱勢,被各種難以分辨的東西灌輸著,強迫著,撕裂著。  v; g* Y  R# P% `
應該責怪的是誰呢?. O  h" y3 p3 d5 w
要解決這個問題,要站在他們的角度看下問題,然后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人,就好了。
2 m3 Z. Z7 [& ]7 @3 \3 K當然,你不這樣做,也可以的。) |: V' l7 B3 G, I' d6 h, }4 ^
雖然這是一個沉痛的問題,我還是覺得應該這樣一下,聊作輕松——
6 B% W$ u0 j& f1 T

點評

實干興邦不夠敗火的,而且貪污完了改國籍去國外敗火  發(fā)表于 2016-4-20 12:00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做好自己就行了。行勝于言。  發(fā)表于 2016-4-20 11:08
沒有責怪的問題,主要想探討一下我們?yōu)槭裁磿墙裉斓臉幼印?nbsp; 發(fā)表于 2016-4-20 09:54
10#
發(fā)表于 2016-4-20 09:39:33 | 只看該作者
誠信,我們大多數(shù)人對這個詞語的理解究竟是什么呢?誠信或許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當他違反誠信的時候自己是明確知道的,或者叫自覺。簡單地說,不誠信者自己內心都是知道的。那么,自己不知道的話,即使他的行為在別人看來是不誠信的,也不能被指為不誠信。這樣的話,好像我定義了不誠信,但正面闡述誠信的本質特征似乎還不容易。
8 ~$ {: K8 f; E9 T; ^, a+ ^* i+ o+ D# w& @# f
從語義的形式邏輯上說,世界上只有誠信和不誠信兩種人,每個行為(不能是每個人,世界沒那么簡單)只能被歸到其中一個集合里。但社會生活卻要復雜得多,沒有那么簡單。如果只有這兩個完全對立的判斷,那么,定義了不誠信也就算是定義了誠信。但生活真的好像不是這樣。
; L% i! s  k6 b. r( c; U7 y9 s) y; U( A( Y8 K; X: D1 r$ [, X
總之,生活經驗告訴我,中國人對誠信缺乏足夠的敏感,很多好人對自己是否在細節(jié)上保持誠信不是很重視,更多的人會鄭重地對自己說,我問心無愧。似乎這種內心的聲音和自我評價遠比社會法制系統(tǒng)的評價重要或更有道德價值。對道德的重視,對法制的淡漠,這個傳統(tǒng)只能適合小農時代,對于高度復雜精密,人流動范圍極廣頻率極大的現(xiàn)代社會,真的不適合了。現(xiàn)代人的物欲被刺激起來,大家已經不習慣于過內省的生活了,誰還有興趣聽取自己內心的聲音呢,只能靠法制了。
' Q5 k9 h5 g( }+ f& p0 r
; Z4 w% Y/ b! I" q+ v9 N從社會層面說,中國目前最大的毒瘤就是誠信危機。最大,第一,沒有并列第一。

點評

鷹大,之所有會走到現(xiàn)在這個樣子,農業(yè)思維原因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大家如果受到科學正確的教育這個會慢慢變好;現(xiàn)代社會核心是經濟社會,一切活動都是圍繞經濟展開的,法制(契約是法律的一個延伸)是經濟社會的土壤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16-4-20 10:40
合作和競爭的共識,以及對未知的敬畏。  發(fā)表于 2016-4-20 09:56
一說絕對肯定就沒什么意義了。  發(fā)表于 2016-4-20 09:56
我覺得,任何時候,人都不可能是絕對意義上誠信的。從動物世界中進化過來,大家只有合作的共識。  發(fā)表于 2016-4-20 09:53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wǎng)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9 19:04 , Processed in 0.08810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