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怕爭論,歡迎圍觀 |
點評
關于你說的第一個和第二個,你稍微再花點時間琢磨一下下。以你的執著和較真,不會不清楚的。
大蝦明白人啊。再握個爪
我自己糾纏不清過,就知道哪里容易出錯。所以提的問題都是有針對性的
因為在實際工程中,對于圈數的定義也容易發生歧義,所以大家都談轉速,談傳動比
還是那句話,說求傳動比就沒那些事了
因為我自己也糾纏不清過,所以才會系統的學習和思考,并完整的推導過。我不是“教授”,沒有興趣和義務,一點點的給別人教基礎,要不就被“真大蝦”給笑話了
你可以用坐標變換的方法去求一下解法一二中定義的 ‘圈’ 的圈數,不會與解法一二的結論有差別的
我在回復中已經說明大家意見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了,每個人的心中對這個問題自會有判斷,而且你說的對,不管用什么方法,得到的結論應該是一樣的。這個問題對于三種 ’圈‘ 不同的定義,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
大俠,我之前說過,用什么方法解,都是一個統一的結論。只是如果概念混淆了,才會糾纏不清
| ||
點評
自轉和轉軸(坐標系)的關系。大哥。我都快瘋了,太佩服你們了
是的,我就覺得之前的想法沒有什么問題啊!你那里不認同呢?
那么,討論到這里,大俠還堅持之前的想法嗎?
不能焊死,零齒差的目的就是讓輸出軸和行星輪同步,但是行星輪又可以浮動,就相當于萬向節機構。實際上銷孔盤機構也可以看作零齒差機構,它的作用就是浮動的同時讓輸出軸和行星輪同步。
而輸出軸,顯然不是行星輪的軸
大俠你換個方式思考下。如果零齒差行星輪不自轉,他的驅動軸就可以焊接死了
如果是零齒差,公轉一圈,行星輪自轉為零,輸出軸也為零。少齒差的話,輸出軸是行星輪自轉轉速。公轉轉速沒有耦合到輸出軸,被“解耦”了。我覺得所謂的“輸出機構”實際上是“解耦”機構。
這種少齒差和零齒差還有擺線針輪。都是公轉一圈
公轉一圈,自轉一圈。大俠以為如何?輸出軸為零
零齒差是我理解錯了,謝謝指正。但他也是行星輪。他的圓心是偏離太陽輪圓心的。容我思考一下。現在在車上,一會回復你
零齒差怎么是焊死呢?不妨百度之,2秒的事情。
所謂“公轉”只是剛體質心或重心圍繞某點的轉動,隨之參照點的變動而變動,而“自轉”是相當慣性坐標系來考慮的,所以“自轉”的說法更加有普遍性,我覺得;
大俠,俺大清早起來回復給劉博士兩句話,但俺做的事情可不僅僅是打了幾行字。“零齒差”是個焊死狀態。請考慮,謝謝
| ||
點評
OK,研究一下。
| ||
點評
人家玩起拉幫結派共同進退了,政治化了,大俠算了吧
海大,你這個說的不錯,同意你的觀點,佩服你的較真,這種平面復合運動用“自轉”表述太籠統了。我對理論性的東西也很感興趣,但是很多書上的用語確實很誤導人。本貼中大部分人看的是表象,實質正如大俠所說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31 15:55 , Processed in 0.07860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