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2907|回復: 45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9)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5-11-12 12:16:39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9)田忌賽馬

        脫困系列已經寫了8篇,還覺得有話沒有說完。后來幾篇也是越寫越長。

有些事,光憑文字,也講不清楚。還是要做出來。就像以前老外同學,問中國菜怎么做,也說不清楚。中國菜,有很多種,做法不一,又沒有一個統一的流程。只能打算請人聚會時,請提問的先過來。炒菜時,演示給他看看。聰明的,回去也能如法炮制了。打算做兩件事情,一個是用已有的技術積累,做一個主要面向美國的產品。二是和社友一起,在一個小范圍解決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

        在介紹上面兩件事之前,先打打氣,說說田忌賽馬的策略。

         我沒有像998大俠那樣,十年勸學。因為經常接觸到的國人,不一樣吧。在美國的中國人第一代移民,大部分都是國內讀過好大學,考過來的。專業工作都能勝任,往往比西人同事,技術上還更勝一籌。可是更上一層樓就難了。

感覺中國人在美國,猶如田忌賽馬,是用上駟對別人的中駟,也就錨定在中產階級這一檔了。

     在臺灣中山大學企管系的葉匡時教授看來,臺灣電子產業也是這樣。附加值高的品牌、創新,臺灣無法和歐美競爭,臺灣所專精的是二流的代工制造。臺灣是用第一流的人才和別人第二流的人才競爭,才可以在第二流的事業中稱王。

           前面提到過一篇文章:天性的知識分子。 后天的教育能改變一些東西,也有不能改變的:如智力水準,還有骨子里的善良或邪惡。我看到美國對理工教育的一個討論:有人說像藝術(Arts)一類的專業,社會需求少,應該少招收一些。還是要多招收理工類專業大學生。中小學就要加強數學和科學教育。也有人反駁,研究表明,只有7%的人,適合學理工。(主要是數學不過關。)美國的正規大學,考試又不放水,于是大量的學生學理工學不下去了,就轉專業到一些對數學要求不高的軟專業去了。

       上面是從智力來說的。即便從道德、毅力等個人品質來說,天性也是不一樣的。大約有5% 的人,能抵抗環境,奮發向上。接觸各種族、各民族的人多了,就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哪個民族都有好人、壞人,個體差異其實遠遠大于所謂的民族共性。

       中國人一大優勢就是人多。現在又有互聯網讓我們能互相結識,走到一起。不像以前那樣,少數的優異者被大部分平庸者淹沒掉。我們采用田忌賽馬的策略,一流的人物聯手,先把目標瞄準制造業的中端產品,還是有較大勝算的。

        現實和我說的是兩樣,現在一些企業居然不愿意養工程師了,用描圖工代替。算是以下駟對國外的中駟,這樣的企業,最后不垮臺才怪。

        從國家層面看,似乎也是如此。像計算機的CPU設計,我們用的是戴毛像章的胡師傅。那是什么水平,龍芯剛出來時,在國外的同學們,評論它也就一個課堂大作業的水平。現在胡師傅又提出政府出面把外國芯片擋一擋。被業內看作笑談。蘋果要做芯片,為了挖到架構大師Jim Keller,把他所在的公司買下來了。現在三星的ARM芯片要做自己的架構了(指令系統還是ARM的,高通和蘋果都是自己設計架構的ARM芯片),據說又把Jim Keller挖走了。我們的用人,很像馮玉祥,用兔子駕大轅。當時北方農村說,如果兔子能駕大轅,那又何必花幾百塊錢去買騾子。馮玉祥后來是土崩瓦解,一蹶不振。兔子駕轅,圖的是省錢。可是我們現在,錢也沒有省。胡師傅已經花了10億,到現在還沒有收手的意思。不知道全國每個人替他交一塊錢的學費以后,能不能打住了。兔子們能忽悠到錢,打的是彎道超車的旗號,后面自然是以彎道翻車收場。

       這里順便回答老鷹的問題,產業鏈落后是不是無解的。一般踏踏實實做產品,往往也會花力氣去開發產品的全部或部分核心部件,而不是只做殼子。從電子業來看,華為做手機以后是自己做芯片了,現在小米也打算自己做芯片。要做好產品,會往產業鏈上游一步步上溯的。只要不滿足于山寨,而是下力氣去做在世界上有競爭力的產品,產業鏈會一步步完善起來。

         一流的人物在一起,沒有好的游戲規則,沖突會更劇烈。我們這個民族,又缺乏團隊合作的經驗。我還會再寫一篇關于規則方面的帖子。不過還是要落實到實例上,才能讓人明白。我打算著手的兩個例子。一個是一群人之間的規則該如何制定、實行核修訂,第二個針對是一群法人之間的規則。用數學的集合論術語,前者的對象是元素的集合,后者的對象是集合的集合。

           第一個的產品是新型的CNC,用自己儲備的技術。可以極低成本,實時精確多維測量刀具的位置并補償。這樣CNC可以使用低精度導軌,依然作到高精度加工。先針對美國的DIY和家庭用戶(價格合理的話,市場極大),后面再用到工業機床上。這個技術也是蓄謀已久。對于我來說,在技術上有了制高點,才值得去花力氣去做。

        我希望能找到合作伙伴(現在還不是找雇員),因為我無法較長時間住在國內。我記得,海爾的張瑞敏先生曾說,財散人聚,財聚人散。如何長期合作對于中國人是個問題。其實解決之道在于規則設計基于長遠利益。至于如何設計規則,在這個例子里會顯現出來的。

            第二個要部分解決劣幣驅逐良幣問題,我還得和老鷹商量,再陸續披露做法。

       我前面只顧埋頭寫了。沒有和社友互動 。后面雖然還有帖子要寫,但我會以互動為主。發帖 頻率降低。歡迎社友可以回帖、站內發信。我都會留意的,但我和國內有時差,互動可能不及時。一個月后我會回國一趟,如果有社友覺得需要見面,安排好時間,可以聚一聚(可能在北京比較好)。

        我以前看到帖子說,你說了這么多,原來是希望我們去做,你自己不動手。我前面寫了這些,是希望和志同道合者一起干起來,爭取走出一條新路。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我的深度思考(1)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2)(3)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4)(5)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我的深度思考(6)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7)

制造業的困境與出路(8)


評分

參與人數 6威望 +505 收起 理由
杞人憂天 + 1
子云繩業 + 1
零件工程師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jason6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老鷹 + 500
逛逛論壇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 · 采用|主題: 929, 訂閱: 4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5-11-12 12:30:51 | 只看該作者
樓主這篇講的基本到位了,

早年出去的,不比米國佬差,差在‘我們窮太久了’,人窮太久了,格局就小了,這是限制第一代的實質問題,就是格局小了,沒法施展,

再就是我以前說的那種‘華人內斗’,這是千古定律,無法破解的,

華人的內地,與世界還不相同,世界基本是‘平級斗’,就是麥道與波音斗,而不是米國的平民階層與波音斗,

中國,是弱者的群體與強者斗,弱者的群體巨大,能力低下,內心非常怯懦,又無處可去,你談米國,他去不了,又無能為力,最終找到一個替代品,就是‘你再厲害,我也看不上,我跟你斗’,而這種斗是虛幻的東西,完全不對等的,因為大家不在一個層面里面玩,

斗30年,他發現在跟他自己斗,哈哈,

我談‘出去熏5年’,并且10年勸學,就是要人們打開‘格局’,

中國人不打開格局,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看似‘山寨’看似‘風必摧之’,根本原因,是沒有格局,

中國現在有錢,之所以在全世界玩不開,根本因素,是沒有格局,這是根本原因,

要對洋人干說‘我們公平競爭’,我要你那個水平的薪水,敢說這些了,內心平靜了,所有東西就解決了,內斗也會平息的,

小鼻子發展的好,是底層與精英階層不斗,印度也是如此,
3#
發表于 2015-11-12 12:52:54 | 只看該作者
占座!聽課!
4#
發表于 2015-11-12 13:03:38 | 只看該作者
仔細讀完,希望有志于工業和科技的人都來參加討論。

我以前在帖子里說過,傳統上的官本位文化、現實中的政府權力不受約束,以及社會面的劣幣驅逐良幣,是中國的三個大問題,互相關聯,互相加強。我看到現在簡政放權,整頓國企,鼓勵創業,減稅減負,更大力度開放,對國家的預期還是改善了。

中國有文化上的毛病,幾千年皇權農業社會,一時難以適應工商業民主時代,關鍵是要開放和進步。

如果能在一個小圈子運行好的規則,建立一個好的小環境小氣候,并逐步增強和擴大,就有希望做出改變。當然,這是一篇大文章。希望大家有點勇氣和智慧,搞點小實踐。

點評

后輩極力支持,只是不知如何實踐,所以要跟著各位大俠混,請各位大俠多多指教,指導方針路線。  發表于 2015-11-17 23:43
5#
發表于 2015-11-12 13:22:55 | 只看該作者
有好多的手段和制度設計我們其實都沒見過。至少我小的時候看完四本七幾年編的百科全書,里面對于管理和社會學方面的介紹,也僅限于華羅庚的洗茶杯煮茶水。如果這些制度和手段能夠發揮作用,激發人自身向往崇高而開展生活,我們現在也不會這么浮躁。感覺國人過于重“術”而不談“道”,手里有點小聰明,心里確實空的。
6#
發表于 2015-11-12 13:39:25 | 只看該作者
愿意一試,不知夠格不?論道結束,總要實施,把事落到實處,這樣的論才有意義!也是論的目的。干吧!跟隨老大去實踐!

點評

對,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實干一次  發表于 2015-11-12 21:16
7#
發表于 2015-11-12 13:58:13 | 只看該作者
美國獨立以前,富蘭克林算得上是最有名的人了。他的自傳里有些他對某些事務和相關規則的設計,值得一讀。而這些規則和相關的事業最后也發展的很好,經歷住了歲月的檢驗。
8#
發表于 2015-11-12 14:42:29 | 只看該作者
占個座,回頭靜下心來慢慢研讀。

點評

不知哪天可以那樣享受生活去。。。  發表于 2015-11-17 10:01
你這個東西很好啊,往樹上一吊,就是一個小房間了,呵呵  發表于 2015-11-13 10:51
9#
發表于 2015-11-12 16:45:16 | 只看該作者
給關心國家未來的人鼓掌
10#
發表于 2015-11-12 17:13:49 | 只看該作者
膜拜,學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6 17:02 , Processed in 0.09928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