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幾個新聞: 1.前工信部長李毅中稱:我國制造業成本上升明顯達到美國的90%。 2.富士康決定在印度投資設廠。 聯想到前階段公司做的成本核算,一臺設備機械加工件和標準件成本竟然和售價差不多。心中一驚,長此以往,如何了得。虧得不止稅費,還有物流倉儲費,設計費,接待聯絡費,人工組立費。特別人工費,現在逐年升高,普通員工,技術人員,工程師。每個人員創造的價值一定要大于其每天的收入。這樣機構才能正常運轉。才能有盈利。但是實際發現,員工努力了,其收入低于市場平均工資。領導經常24小時運轉,半夜還在電話,QQ聯系。但是設備價格又高于市場平均價。問題已經出現:設備成本太高!! 設備成本高主要是加工件成本高。按傳統理念加工件成本高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理由: 1.材料費用高。 2.工件太復雜,設計結構不合理。 3.加工工藝不合理,加工時間長。 4.機加設備選擇不合理,比如本來激光的用線割。 但是結合我們公司情況,加工件都是外協。我分析成本高的原因如下: 1.工件結構復雜,設計不合理。 2.外協供應商加工工藝運用不合理,報價高。 3.與客戶聯絡不明確,設計更改。 4.沒有批量加工。 如何就成本高的原因進行改善呢: 1.就工藝結構復雜設計不合理:工程師所有加工件都要逐一核對,都要知道價格。單件高,高在什么地方,是材料,還是結構。能簡單的盡量簡單,但是也不能全聽供應商的,自己要有判斷,在不影響功能前提下更改設計。這樣能避免很多問題。 2.就外協供應商加工工藝運用不合理,報價高問題:多詢幾個有資質的供應商,做到貨比三家,心中有數。 3.就與客戶聯絡問題:把所有與客戶易產生糾紛的問題,做一個表格,逐一確認。避免后期返工。 4.盡量批量加工零件,單件與批量的成本不是一星半點,一個打火機一塊錢,一個指甲剪一塊錢,如果只做一件,那不是幾十倍成本,而是成千上萬倍增加成本。 馬上要去桂林旅游,雖然很短,要忘掉瑣事的煩惱,聽首搖滾,跟著音樂找到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