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93672|回復: 201

別讓感性認知蒙蔽了你的視線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5-6-26 10:14:15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實話,最近挺忙的,除了上來看看熟悉的大俠們都在說些什么,接受下8爺的訓導,連網都很少上。呵呵。$ f4 z% T' Z& j; q. Y
一個偶然的機會,應該是鷹大把我的一個老帖掛到了微信廣播上,于是,就引出了一段某大俠對我所用理論的質疑。哈哈。我這里不想再翻過來對這個理論說些什么,也不是對于別人的指責跑出來說道說道,只是在這個事情上,想起了一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情況,那就是我們被自己的感性的認知蒙蔽了雙眼。


3 Y' ^! A* r; J& z" i: h1 `2 ^- G5 w5 z

怎么說這個感性的認知呢?總得來說,就是一種毫無科學依據,純憑感覺和模糊概念形成的一種認知。就比如這個鏈接里的情況。

- i; u  D( \2 e9 U; t" h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4540&extra=page%3D15 n& H0 `- u4 w

在我們感性的認知里面,外面的小齒輪的節圓就應該走了中間大齒輪的節圓周長的距離阿,那么大除小不就得到圈數了嗎?哈哈。這就是感性認知錯誤,準確地說,是一種概念模糊形成的認知錯誤。這也是我那帖子中,質疑我的大俠犯得錯誤。

- ?+ R* f% X7 V0 W* x% I

. k* q& S5 `4 w6 R3 U+ V1 m! N

8 E- Q, y* b$ ]% U

我們自然而然想象的AB弧等于BD弧,其概念模糊的基礎理論是在純滾動下,小圓上的A點與大圓上的點不打滑,不位移,那么最后在大圓上就走了AB弧長啊,那么很顯然,小圓自轉的弧長就是AB嘛。哈哈。這里就是概念的模糊之處。沒錯,你認為的A點不打滑理論沒有問題,一系列假設也看似都合情合理,但是有一點,你把參照系搞錯了。走AB弧長的參照系是O點,而自轉的BD弧長的參照系是O1點。當O1點相對O點運動后,那么很自然的你的BD弧長就不可能等于AB弧長了。
# h) e$ u1 h4 S0 a, h, Q2 j還是回到前面那個鏈接里,在那道題當中,后面的恢復里有很多解法,包括自轉角+公轉角解題,包括機械應用的減速比計算等等。但所有這些都是基于一個前提,分清了參照系。根據參照系的相對運動,對計算理論進行修正。于是才得到了正確的結果。還記得初中高中學的坐標系平移公式嗎?那就是參照系相對運動的基礎。你明白這些,再回頭看之前那個想當然的概念模糊認知,就明白所謂感性,很多時候都在蒙蔽自己的眼睛。


0 Y. L# v' c* D1 J$ `3 m

與此類似的還有一個例子,同樣重的一根實心棒子和空心棒子,如果長度相同,哪個更不容易被彎曲?或者那個經典的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再或者那道問一根竹竿插入河泥中,竹竿頂端露出水面1米,問竹竿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哈哈,所有這些都是這一系列的經典案例。而解決這些問題,你需要的是理性的去分析,不能想當然,不能差不多。否則就是謬之千里了。

分享這些,希望新秀們再接再厲。

( C( {; m: q7 F" _
9 w7 s* U7 t1 u* J" K! \$ j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評分

參與人數 5威望 +123 收起 理由
一點一點來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LIAOYAO + 1 思想深刻
憨老馬 + 20
去缸活塞泵 + 1 ab=bd,難道大俠算出了其他結果?
老鷹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5-6-26 11:27:25 | 只看該作者
3#
發表于 2015-6-26 11:38: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dyany 于 2015-6-26 11:39 編輯   e. t! n; I; x) |

! {- J5 o/ y" A: x+ V7 \0 {3 [請教大俠,
/ Q5 Q) x! V1 I1 U* b" Z只要純滾動,AB弧和BD弧的長度就應該是相等的。要不,就不是純滾動。" z0 k. i6 J  `" K. T
這和旋轉中心沒有關系。$ B: ~. S/ z4 z* R* b. ~
大俠覺得呢?
1 U( L2 [. O7 Y  d6 D# J

點評

大俠,AB弧和BD弧在純滾動下長度一定相等,與旋轉中心沒關系沒錯。 zerowing大俠說明的是圓O1轉動的角度與弧長BD沒有絕對的關系。  發表于 2015-7-17 15:13
討論滾圓自轉問題時,你的這個說法就有問題----兩個弧長是否相等會和準備討論什么問題有關?  發表于 2015-7-4 10:03
ab=db,沒問題  發表于 2015-6-27 13:02
注意參考系和你在研究什么。問題不作絕對處理。討論滾圓自轉問題時,你的這個說法就有問題。  發表于 2015-6-26 11:51
4#
發表于 2015-6-26 11:39:23 | 只看該作者
2.5圈吧
5#
發表于 2015-6-26 11:44:10 | 只看該作者
多年前我們某自負的聽不得別人意見的工程師設計一套凸輪結構,就遇到了類似問題。 他發現實際的執行機構動作總是不對,想不明白也不聽別人的意見。后來我們另一旁觀的某工實在看不下去了把我們一干年輕人拉到沒人的地方,給解釋了一下問題所在,說,怕你們幾個被他給帶壞了,可是我說他他又不聽,只能私下告訴你們。

點評

旁觀者清  發表于 2019-10-12 13:43
哈哈,前輩遇到了負責人的一個前輩  發表于 2015-7-20 11:03
大俠有時間講講老故事吧。很有啟發意義的。  發表于 2015-6-26 11:52
6#
發表于 2015-6-26 11:52:54 | 只看該作者
標記一下晚點再仔細看
7#
發表于 2015-6-26 12:35:08 | 只看該作者
后面的幾個例子有埋地雷嗎?
; X, I3 r( z& n" Y8 q) u0 |- c同樣重量的棒子,得看做成什么截面形狀吧。# [$ R+ E, H* o  k6 I, @" N
1米的竹竿不受浮力。

點評

這個重物的,實際上空氣阻力幾乎被忽略了。阻力太小,跟寶馬撞馬自達時候馬自達那車速似的,卵用沒有。  發表于 2015-6-26 19:34
你查一下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自己就會想明白的  發表于 2015-6-26 12:47
8#
發表于 2015-6-26 12:52:10 | 只看該作者
這問題還用的著爭論嗎,有相成的經典運動學的結論,質點的合成運動,絕對速度=相對速度+牽引速度,公式推導就OK了。
4 D3 K6 ]5 k- x: S2 y  [機械工程師的職責就是接受經典運動學的理論,并將之運用到工作中去。

點評

大俠教育的是  發表于 2015-7-17 15:15
大俠說的是牽連速度吧  發表于 2015-6-29 19:26
不是每個人都如大俠這般明白啊。有些人就陷入在自己的感性誤區里一輩子出不來。哈  發表于 2015-6-26 20:50
9#
發表于 2015-6-26 13:20: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桂花暗香 于 2015-6-26 13:46 編輯
; E, f" i2 X6 _! t) t8 H
( W( V1 C) J1 D) ~! }- ~* |請問樓主在原帖幾樓?本樓說的不詳細,老帖太繁雜。
, G3 R$ S0 d/ ^動用了 百度 AND  找到了。
10#
發表于 2015-6-26 14:02:07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大俠的見解比較獨到,見教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21 00:35 , Processed in 0.08120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