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X,再好好再看一下,到底是不是泵的問題?!別整錯了。”還在埋著頭擰著螺絲的俺,明顯能感覺到站在背后的長俺一輩的質檢科長語氣中的一種遲疑的不信。 “基本可以肯定是泵的問題!”已考慮了各種情況,該分析該更換的元件多做過了。綜合各種情況后,所以俺毫不猶豫地回答。 這是一個元件沒達標而引起的系統問題,使機床達不到主參數要求。 故障診斷易,而后面的事兒卻多。當事情和人際關系交結在一起時,就麻煩了。。。 為啥? 不就是處理一個機床的故障問題么! 可惜,沒那么簡單。別的液壓元件如果出現問題還好說點,但現在卻是泵。如果是別的型號的泵也沒啥事,問題是這種泵卻是本廠的分廠制造的。0 P1 p d- z) \0 p
) ?* i5 _ y w& U# d! a 有人說,如果估計是泵產生了問題,換一個試試不就行了么。那用得著搞得這么復雜? 是哪,也想簡單點。不用這么麻煩。 可惜的是,不能。 首先產品出廠,多有嚴格的流程。手述比較嚴格。 再么,當年的企業對質量意識極其重視。每批泵可是從試驗臺上每臺多做過測試,各行檢測數據合格后才能出廠的。在檢測報告上可是有各道人員,包括質檢員及質檢科長和廠長的簽字和蓋章的。 而且可以肯定,報告絕對不可能作假。何況因為試驗臺上的兄弟是俺哥們,平時俺有空閑時也去那兒坐坐,有時也看著他測試。如果達不到要求,則立即進行車間返修。所以出廠數據多是真實的。 現在卻在主機調試時就發現泵產生了問題。 1 N' b) i1 y9 _# y; j- K
, {( T: ]/ _# y3 z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俺們總廠設計制造主機,在主機上采用了分廠制造的高壓泵作動力元件。 這批主機共做了三臺。因此也用了三臺分廠制造的高壓泵。 主機正常最高工作壓力為25Mpa.。而且因為主機的油箱較大,所以企業采用了一臺加油調試好后再試另一臺的做法。否則裝配車間的庫存的經過過濾的液壓油容量不足。因為還得考慮別的其它機型的調試用油。 當第一臺機子裝配好后,開始試車,壓力一檔一檔地向上調,該處理的的問題多處理了。當然也將壓力上到了最高工作壓力。但調上去試了一下后便將壓力降了下來繼續做別的試驗了。。。 當全部動作流程——手動,半自動和自動流程多正常后,要開始準備做四個小時的出廠試驗,就必須將壓力調到最高壓力等級才行。 可是,可是這臺機現在壓力不管乍調,多達不到25 Mpa.,只能到21 Mpa.左右。。。可是這高壓泵可是額定壓力31。5 Mpa.哪。乍會事? 系統壓力調不高,一般多是溢流閥的事。先采用排除法吧,換溢流閥最簡單。先將另一臺的電磁溢流閥拆將過來換上,結果還是沒調到要求壓力。 怕遇到巧事,所以又換了一臺電磁溢流閥上去試了,結果還是原樣。。。 行,暫且先認為電磁溢流閥是合格的。 因為換泵比較難,由先易后難的診斷原則,先查一下壓力閥塊上是否也存在問題吧。因為此機型并不是第一次做,所以閥塊油道設計上是沒有問題的,只要檢查加工是否滿足圖紙要求。 檢查下來一切正常。為了防止一些偶然因素,所以再多化點氣力將另一臺的閥塊也一并調了過來繼續試驗,結果仍然如此。。。 難道說是高壓泵的事?不可能哪,這是新出廠的,是剛從試驗臺下來的合格品哪。 將分廠那邊的主任請了過來,讓他判別一下泵是否存在問題,結論是不可能。而質檢科長因為早先是分廠的負責人,也認為新泵不可能存在這種問題。。。 又問了下,分廠有沒有庫存的同類泵,結論是得裝配后才有。。。這樣想重新換個泵試試一條路也被堵了。 再私下將試驗臺上的兄弟叫了過來,再次詢問他是否可能泵存在上壓達不到要求的事。回答是試驗時絕對是達到容積效率后才出廠的。質檢也完全認可此種說法。 難道俺考慮錯了?問題不在泵上?
0 \3 V" s3 g1 `/ Y! ]3 g' k
% E& \* p4 W" z1 K6 u 如果俺判別是對的,那么得涉及到廠內相關部門的不少家伙。。。這可是有責任的。要追究和處罰的。特別是分廠的家伙,嚴重的說法是將不合格產品出了廠子,頭頭們是要被處罰的。 如果俺判別錯了,那么得有一陣子被那些家伙說嘴呢。。。 慢,先再將泵換一臺試下。。。 讓裝配車間的師傅將另一臺機子的泵拆了下來更換上現在這臺,繼續試驗。結果依然。。。 唔,難道說這臺泵也是存在問題? 這么巧? 6 i3 Q* j: t# h% \; x
$ f4 u! L5 ?3 u, g& [5 k 主機試車,壓力調不上,驚動了企業內部不少相關人員。 銷售那邊得應付客戶的催貨。生產上得考慮場地的周轉,裝配車間要時間,得趕緊將機子調試后清場。廠部也責成技術部門快將故障查明。 最后的皮球就又到了俺們玩技術的手中了。玩技術的,壓力山大哪。全廠子的眼晴就盯著了你。。。 慢,再先確認一下溢流閥是能達到壓力等級的。拿了個換下的閥去別的機上試了下,能達到壓力等級,說明溢流閥是可以的。 所以大膽的結論就是:泵壓力調不到位。
, [) ^% @$ B' S7 Q% V! M3 O" ^3 R5 m- a) {
讓分廠的家伙將三臺泵拖回重上試驗臺。 看著它們上了試驗臺。。。先上一臺,內泄油較大,壓力的確調不上哪。 嘿嘿,判斷正確。放下一顆心,回辦公室吧。別的事,俺們就不去管了,后面乍處理,就和俺們玩技術的不搭了。 隔天,泵又送回了裝配車間。 上機試車,直接上到了正常工作壓力。
3 g+ ~- H# z4 J4 S( n. U' E) ~. T( L! b0 w6 v
假如元件不是本廠的,此問題早就處理了——直截了當就換泵。 但因為現在是本廠的,涉及到人際關系了。人,多是有趨利避害的心理。人為地增加了處理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