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8504|回復: 22

說說智能硬件,咱機械人應該有互聯網思維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4-12-21 22:15:45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既無風口豬,愿能順風車---向小米等互聯網公司靠攏--- 一個中年機械人近期的想法和2015年展望
      這幾年國內幾個互聯網相關公司應該是職場中人比較向往的吧

      而智能硬件是近年能夠炒一炒的、比較接近我們機械、電子、電氣領域的話題;像小米這樣的公司,挾裹著互聯網化的威力,號稱5年內要投資100家智能硬件公司,《小米開啟中國新工業革命》主題演講中這樣解釋“互聯網思維”:
1、互聯網思維的本質是把傳統行業做到極致,真材實料,這事跟互聯網一點關系都沒有;

2、不要神話互動營銷,自媒體傳播,其實就是我黨的群眾路線,相信群眾、依賴群眾,從群眾總來,到群眾中去;

3、小米的核心是高效,用互聯網手段解決效率問題,以成本價直銷。

4、小米模式可復制,未來5年要在智能硬件行業投資100家創業公司。

      手機、電視、路由器等離我們職業稍微遠一些,像空氣凈化器這類產品將與我們的工作越來越近(雖然說凈化器是個硬培育的市場),從小米與美的聯合,格力有點恐慌也能知一二。

      空氣凈化器之后,象水表、電表、煤氣表、加油表這些從技術上說是很容易就小米化的,當然這里邊的既得利益關系不是我們能想象的,就像機頂盒要被閹割一樣,但這禁不住我們暢想思考一下。從事這些行業的同仁如果有些儲備,想必那是很好的,哈哈,還有更多。


      現在的智能硬件和智能家居是個很幼稚的行業,更有什么3D打印、無人機的亮瞎,但也許會像互聯網、手機通訊業一樣,很快的改變我們的生活,因此,有必要的我們需要一些憧憬,在我們從事的最基礎的行業上,盡量尋找一些能與之的交集,因為互聯網對于我們來說真的是剛剛開始。

      盡管說我們很多的基礎技能與互聯網無關,但現在信息科技帶來的便利,是很難想象的,比如說拍照、視頻交流,盡管有些工廠有嚴格管制,但我覺得這是防不住的,富士康這不也開放參觀了?現在交流學習不是方便多了嘛,以前鬼子不是要蹲在我天朝廠門口算計運輸車次,現在應該高科技多了吧。

      既然然以防守,那又有和順應之策?期待幾年后更多的微型傳感器、攝像頭、等集成在諸如手環,運動相機、紙片手機上,充滿你我的身邊。所謂大數據企業可能監守自盜,那就人人相互監督吧,震懾震懾。這天地,很多領域有跟我們相關吧。

      都說今年廠子不景氣,但我接觸的實體工廠,跟互聯網產業配套的工廠,好些都在擴產,從鋰電池、鈑金、沖壓五金、機柜到一些元器件生產企業,都在加班生產,推行自動化。因此,我們換工作的適合,最好能接觸這些熱絡一些的企業,搭上順風車吧。

      空想了很多,說到實際,還得吃飽了飯才有力氣干活。2014年對我是痛并快樂的一年,自動化設備不做也苦,做也苦,還好還有另外的保飯手藝,能夠讓我能空想一會。

      2015年,期待能朝著這些比較“虛擬”的世界前行,有機會接觸到這些行業中的牛人、前輩,再當學徒也可,走起,哈。當然,需要逐步花費時間、精力以及物力進行準備才行。

      另外說點,找工作,最好能找到細分行業里的前三,才有可能在里面當個“普通勞動者”而不會挨餓。機械是個越老越吃香的說法,前面是有假設條件的,盡早遠離那些無生氣、下行墜落的企業吧,不要做無謂的堅持,說:越老越吃香。職業上不滿意的時候,不要抱怨和沉淪,應該花些時間與金錢,學好基本功,或從業余拓展些技能或愛好開始吧,不能只在網上虛侃(與大家共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于 2014-12-21 22:33:09 | 只看該作者
這個不知發那個版塊合適,老鷹把帖子移到這里,希望社友能看到,看到后能有些思考,能有些作用。

點評

也是幫一個朋友打聽,看能否生產線能否引入到石材園區。  發表于 2015-3-13 22:17
朋友對崗石線感興趣?福建人對它應有所耳聞。水頭的崗石線大多移到廣西賀州。崗石線是上海一家公司的。其它是仿制,很多不成功。  發表于 2015-3-13 18:55
3#
發表于 2014-12-22 00:19:21 | 只看該作者
私以為小米是抱著毀行業的心態去做的,做哪行毀哪行,做爛做死

點評

高通交完罰款了,某米該哭了,所謂無知無畏,就是指層下這種。  發表于 2015-2-14 10:28
您發表的這種論調,具有極其廣泛的代表性,也正是國內機械行業發展不起來的思想根源所在!  發表于 2014-12-22 18:58
4#
發表于 2014-12-22 08:02:23 | 只看該作者
不是說某米是農耕文化嗎,竊以為沒什么前途的。而且工業設計什么的,與機械行業無關。
5#
發表于 2014-12-22 10:15:28 | 只看該作者
大蝦,你這個實際不是玩硬件,是玩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這與硬件與系統沒什么關系,

小米,其實就是看人家什么賺錢了,簡單拿過來,大規模生產,這個只要有背后資本支撐就可以,與玩什么,關系不大,與互聯網也關系不大,是一種資本運作,

不依靠互聯網的,我給你舉幾個例子,比這些規模還大,比如銀行系統,那些數據交換系統,對硬件要求還高,而生產這些系統的,也不依靠互聯網營銷,規模也非常巨大的

點評

@以諾,我當時主要也是玩玩單片機,只是在個別地方會用到嵌入式。。。主要應用也就是是當時的比賽和一些項目。。。畢業后主要做機械設計,電的接觸就是plc和類工控機了。。。  發表于 2014-12-24 17:21
回 zhuxuwei8 大俠,不知道現在大俠做哪方面的?以前本科參加的一些比賽用的也是ARM,但是感覺和現在的不一樣,當時只當單片機來玩了,剛學因為Linux不熟悉,C指針重新學,感覺學完進這個門檻的4個月吧,或者更長...  發表于 2014-12-23 21:09
回 以諾 社友 ,嵌入式 、arm之類的門檻真心不高,我讀書那會兒就玩過一些,而且應用方面玩的不比電信院專門學那個的差(當然,理論方面的會比人家缺一些),只是畢業后就再沒接觸了而已。。。  發表于 2014-12-23 19:59
謝謝前輩回復,我感覺嵌入式門檻相對機械高,會的人相對還是比較少。而且現在東西越來越智能化,感覺嵌入式前景相對會好點。在校學生也不懂,我想法是學完嵌入式后能和機械行業結合最好了,不想把機械給丟了。  發表于 2014-12-23 09:51
好一句”沒啥基礎也能變成工程師“,solidworks不過是一個工具罷了,現在加工還是靠二維圖紙,力學模型僅僅是用solidworks模擬一下,重點還是筆算的,那些沒有基礎的真的是"攻城獅"嗎?  發表于 2014-12-23 08:38
這樣,原本要極高智商才能玩的轉的機械行業,現在讓一些低智商的孩子玩,讓低智商的孩子拿到原本不可能拿到的、與高智商孩子相差不多的收入。而讓那些高智商的孩子,從機械領域推出,重新探索未知的領域。  發表于 2014-12-22 19:09
我不懂什么是ARM,但是我知道ARM肯定還不成熟。因為它還沒發展到像人人都能輕易上手,輕易使用的程度。類似機械這么重要的行業,人家開發了Solidworks軟件,沒有啥基礎的孩子也能變成機械工程師,只要能操作軟件。  發表于 2014-12-22 19:04
嵌入式10多年前非常熱,幾乎可以涵蓋各種應用,后來冷卻下來了,現在許多應用還在用,比如我在工業監控系統就采用,你玩好了,找個工控公司,收入還是不錯的,只是沒有以前那么熱門了,懂的人也多了,  發表于 2014-12-22 17:43
前輩您好!最近在學嵌入式,用的就是ARM9+Linux,感覺這個發展會比較好,自己也比較感興趣。不知前輩怎么看待嵌入式這行業。  發表于 2014-12-22 17:40
我們04年進入手機圈,05年玩ARM9,后來大家都出來了,我算了解這個行業,不會持久的,  發表于 2014-12-22 10:42
的確,雖然我是最早使用小米手機的,但是也不得不說,現在小米搞的什么生態鏈建設,玩的就是資本的游戲,小米不像是一個研發科技型企業,更多的是一個風投。  發表于 2014-12-22 10:25
6#
發表于 2014-12-22 10:18:12 | 只看該作者
跟LZ想的一樣,現在是智能硬件時代
看看拉勾網--專門做互聯網招聘的網站上開出的薪水吧
小米的結構工程師-機械專業,懂塑膠、鈑金等基本都在20K/m以上
還有眾多的手機廠商,智能硬件廠商,只要本科畢業3-5年的結構工程師,待遇基本是15K-30K起跳
華為的高級結構工程師更是開出了40K-70K的薪水,比他們搞硬件的都高
------------------
這就是行業決定差距,所以如果能去通信行業從事結構設計,潛心幾年收入必定完爆在傳統重工機械行業的!

點評

完爆什么,沒有根基的行業,沒有根基的技術,來陣風就倒了,就說你吧,你與2266998相比如何,你覺得你現在進入通信行業作結構設計,需要多少年來超過2266998的收入  發表于 2015-2-14 10:14
模具專業設計不是機械設計的一種?工業設計是工業設計,機械設計是實現工業設計的外形好吧!我不論本科還是研究生都開有模具這個方向。  發表于 2014-12-22 16:53
你看過招聘廣告嗎,哪個不要求模具專業,工業設計專業,不是那專業的,又拿不出業績來,誰給你學習時間。  發表于 2014-12-22 16:01
記得那個讀博士的牛人嗎?天涯發機械成長史帖子的那個,原來就是機構設計的  發表于 2014-12-22 14:50
你自己不會學習啊,你以為設計個手機結構是一件培訓個兩個月就能的事情?你以為高薪是那么好拿?再說了哪個行業不是你不學習就一直被替代,如果想養老,那就永遠當窮人吧  發表于 2014-12-22 11:16
收入是高不少,可技術性呢,沒有技術性,新來的就可以把你打敗,你出來后能干什么。  發表于 2014-12-22 10:54
7#
發表于 2014-12-22 10:18:53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小米的模式可以說取長補短
8#
發表于 2014-12-22 10:25:40 | 只看該作者

----------------
非招聘,看看拉勾網上給結構工程師開出的薪水吧
15k-30k北京經驗3-5年 本科及以上全職
職位誘惑 : 一次和來自MIT的團隊一起改變世界的機會
發布時間:2014-12-18
職位描述
1、熟練使用Pro/E,CAD等設計工具,熟悉堆疊及結構設計,ID、硬件評估和跟進;
2、熟悉智能設備常用元器件如LCD、TP、USB、Speaker、MIC等各種連接器的基本特性,了解電子元件、layout布線及各類天線性能基本知識;
3、熟悉常用表面處理技術、常用塑膠材料,五金結構知識,電子產品牛EMI、ESD知識等,熟悉常見生產工藝流程;
任職要求:
1、三年以上經驗;
2、了解電子產品生產流程

點評

這個與機械專業沒有任何關系,別講什么如果學習會如何如何,如果能變成現實,中國早就超越美國。  發表于 2015-2-14 10:15
就是所謂的快速化生產,小米就是資本,投機性風頭,快速生產環節,代工廠組合的一個集合體,快速生產許多東西,  發表于 2014-12-22 10:41
9#
發表于 2014-12-22 10:29:14 | 只看該作者
海山大俠這篇文章的重點是最后一段,比較務實。
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很重要,有好多電子制作行業是我們不了解的,不應該一葉障目。

點評

這個你說對了,看來還是了解點,國內主要是做‘供應鏈管理’等這些生產環節,但你知道一點,國內供應鏈系統是隨米國系統走的,人家發生巨大變化以后,這個鏈會完全改變的,我認識原來摩托羅拉,諾西的,現在都裁  發表于 2014-12-22 12:07
大俠說的是,電子行業確實是更新換代非常快的行業。但是我想技術人員在里面只要琢磨幾年會很吃香,好幾個師弟畢業去了華為就是做供應鏈管理,我想假以時日他們只要在里面積累經驗以后的機會肯定要好過在機械企業  發表于 2014-12-22 11:33
你也許不了解華衛,也不了解中國電子行業,中國電子行業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一個舞臺,演員是輪流上場,今天這類5-10年的家伙,明天就換成另外5-10年的家伙了,  發表于 2014-12-22 11:28
哪個企業會給你學習的機會?學習機會不是自己爭取出來的?再說了手機的結構設計、排版布線,天線設計跟硬件設計一樣也是個經驗非常重要的行業,不然華為還招5-10年的結構工程師干嘛!  發表于 2014-12-22 11:20
本身這個行業也沒有什么可以學的,都非常短暫,一兩年就沒有,我用過手機生產的家伙,他們對音頻編碼,上變頻,下變頻都完全不知道,但可以‘攢出機器來’,因為國內許多東西,對輻射控制,功率控制完全不考慮  發表于 2014-12-22 10:59
中國的電子行業,比機械行業簡單得多,也淺的多,歷史也非常短暫,不是一個數量級別的,10多年前,深圳就有大批的‘快速工程師’,稱‘生產經理’,薪水就非常高,每年都是幾十萬,你找他過來,拆解,仿制產品,  發表于 2014-12-22 10:56
活到老學到老不假,你認為這些企業會給你學習的機會嗎  發表于 2014-12-22 10:55
10#
發表于 2014-12-22 11:15:30 | 只看該作者
luxiang821 發表于 2014-12-22 10:29
海山大俠這篇文章的重點是最后一段,比較務實。
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很重要,有好多電子制作行業是我們不了 ...

資本運作、規模效應離我太遙遠了,我個人也無意進電子行業深造。
我說的那種贏利模式是針對個人來說的,其他電子論壇上有好多自己做的一些小東西、小玩意在賣。
起點是很低,有些甚至是手工制作。但是物聯網確實是大勢所趨,有些做這類電子小玩意的已經注冊公司和品牌
因為是電子類產品,做這個的大都是電子專業的,聽他們說那些機械方面的東西確實覺得很業余,但人本來就是跨專業。
這些電子制作的成本低,個人創業的可能才大。我只是在說這種可能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5 19:24 , Processed in 0.08837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