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模鍛壓機發展概況* B8 s* \7 l: L
巨型模鍛液壓機是隨著航空工業的需要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德國為了發展航空工業,制造戰斗機需要的航空鋁合金鍛件,于1934年研制了7000噸模鍛液壓機。1938-1944年期間又先后制造了3萬噸模鍛水壓機1臺(安裝在斯列曼Schloemann公司,現在是SMS集團的一部分)、1.5萬噸模鍛水壓機3臺。英國于1937年制造了1.2萬噸模鍛水壓機1臺,其他國家都沒有萬噸模鍛水壓機。
M) j M1 w' ~/ n) N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白熱化后,美國為加速生產戰斗機,曾建造百余臺中小型模鍛水壓機,但最大公稱壓力僅5000噸。由于戰時大型航空模鍛件供應不足,B-17、B-25、B-29轟炸機在生產中出現很多問題。1945年二戰結束以后,美、蘇兩國意識到大型模鍛壓機的重要性,于是以戰敗賠償為由,從德國拆走了一批萬噸級模鍛液壓機,美國拆走2臺15000噸模鍛液壓機,蘇聯拆走15000噸及30000噸模鍛液壓機各一臺。這些設備成為美蘇兩國在冷戰時期,制造超大型模鍛壓機的技術基礎。( {6 B" J* s3 B
! q7 C8 d- d: c, R6 e5 U9 Z
7 ]; ]( H6 Z% y1 _8 D% y
1950年,美國開始實施“空軍重型壓機計劃(The Air Force Heavy Press Program)”,由聯邦政府出資建造兩臺世界最大的4.5萬噸和兩臺3.15萬噸模鍛壓機。1955年,美國梅斯塔(MESTA)重型機器廠,為美國鋁業(Alcoa)位于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工廠,建造了一臺4.5萬噸級模鍛水壓機,同時聯合工程公司又為美國鋁業制造了一臺3.15萬噸模鍛液壓機。用于生產航空鋁合金模鍛件。同年,美國最大的航空鈦合金部件制造商——威曼·高登(Wyman-Gordon),在馬薩諸塞州格拉夫頓鍛造廠,也建成了一臺4.5萬噸級模鍛水壓機和一臺3.15萬噸模鍛壓機,由美國勞威公司(Loewy Construction Company)設計制造,主要用于加工鈦合金模鍛件、高溫合金和鋼模鍛件。這四臺巨型模鍛壓機,為美國后來的大型客機(如波音747)、大型運輸機(如C-5A)、戰略轟炸機(如B-1B)和先進戰斗機(如F-15、F-16、F-22、F-35),提供了高質量的航空鈦/鋁合金模鍛件,為美國稱霸世界航空工業奠定了雄厚基礎。堪稱美國的“國寶級”裝備,它們如果出現問題,整個美國航空制造業就會癱瘓。2011年,美國鋁業為承攬F-35戰斗機鍛件合同,耗資1.1億美元對4.5萬噸模鍛壓機進行了翻新。- j9 D9 y3 k" {% a, h
/ \6 n7 B# D, x t; g, P( h8 q
" e* X! y+ r5 q9 ]: L(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