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2 N& ]# e6 s9 d4 S- ?1 h# G7 r: {+ ~8 ]
87年生人,大學畢業(yè)后就來到這家臺資企業(yè)做非標,企業(yè)名字我不多說,起碼在我所了解的臺資企業(yè)里面,它還是算中等偏上一點的。) P; Z: T/ V# y2 l* O# P
C8 s$ ?% g7 n/ o4 m- s7 R o
在臺資3年里,我從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小子到可以設計一般難度專案的小小機械工程師,收入如今月入(稅后)6K出頭。但是在這里有臺資里一切的苦,永無止境的加班,冗長的辦事流程。一個人當幾個人用,表面上這些說是鍛煉人,但是使得我對公司很少有好感。0 Q; h8 { q) {
# L; L# a# A2 X9 j今年部門離職率忽然變高,我們老板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在我眼里,臺灣老板要是知道原因了那才叫奇怪。每次員工離職老板只會去找要離職的員工談話,從來很少跟我們這些在職的員工交流,也有可能我們從骨子里就反感臺灣人,每次加薪水幾乎就是在挑戰(zhàn)自己的忍耐極限。其實,我最想找的工作和公司是這樣的,可以使得我工作的時候,把自己服務的公司看做是自己的企業(yè),但是如今的公司我很難去做到。
7 @" d0 G, d# x# S2 t
3 {, n9 T2 \* @- s3 ^4 k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去面試過家德資,待遇還算不錯,我深感德國人對員工的尊敬,當時我用英語面試的,他得知我上家雇主讓員工加班遠遠超過36h的時候,他很驚訝,還特意在畫板上畫出員工工作效率與工作時間的曲線,他說他很不理解上家雇主會這樣,以至于他要助理去查我上家雇主的性質(zhì),面試結果是我技術過關,但是做為員工對于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良好的職場習慣是我在臺資3年里沒有學習到的,所以那家德資沒有錄取我。所以,我奉勸那些學機械想成大氣,有野心的朋友,對于臺資大家不要呆太長時間,否則你將要失去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