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本人自身的經歷談一下:
- F! P2 q. W( G
" I3 J3 K+ V# X/ b# N% C* J1.專業的或者說有天賦的人,沒有機會去從事專長領域的職業。, X7 r% f( G) M( K" H
, G$ Y: N, k$ p具體就是說,我的一個初中同學,在物理上非常有天賦,由于他的一些功課不怎么樣,直接高中沒上成,在家務濃,但由與與本人的個人交情一直好,本人的高中物理書,大學專業課都給他了,而且讓他學,用到一差學科的知識,我也會幫他找書,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后來被陜西的一家學校破格錄去免試研究生,當然后面憑他的天賦,做出一些名堂是肯定的,有很多問題現在是我不懂問他,他分析給我聽,就不多說了。- k$ a. H. d! i- M, C
( A6 [+ i/ D0 B# c1 \# G& c
這個人算是運氣好的。當然大部分有某方面專長或天賦的并不會象他這樣。
: @3 M0 P/ |1 U6 X7 _# N N
9 E, n3 G* N' J/ W0 i9 E1 y: L. }+ X2.個人喜好與職業或者所學專業脫節
- T+ s' _- o7 ~: A* w
* J) z; `4 t. v+ G! K. S也是個例子,我在廣東工作時,工廠里做機構設計的80%不是設計類或機械類專業的,一搬都是些中專或大專或本科生,經過設計軟件培訓后上崗的,而且很多人是沖著能坐辦公室而來的,招進去后,那怕是做文員的事都行,專業三年或四年浪費掉了,而且本身就不喜歡這個職業,因為公司是要能做事,也就不管他的專業和學歷了。
5 P" S8 D6 L0 [8 S* I! V
! v; Y5 v, R: c2 ?3.眼高手底的教育方式
# a3 L. |1 A% P/ \. F0 H5 r* c" T O2 w- N; T/ a! Z: Z
有很多專業,要大量的實際操作才能學得會,才能培養出實用的人才,而大多數高校主重理論,當然有的是經費不足,教師團隊也是以學者派為主,我記得10年回母校聽了節從前的老師的兩節課,后一節老師讓我講,我就用實際中的課本上沒有的(當然是看了老師本梨時要講的內容 )講給學弟學妹們,我看到的是他們高漲的激情,而不象我們老師講時的那種昏昏欲睡的,所以說,學生還是喜歡案例式的實際性經驗和理論驗證的學習。9 d- ?6 `$ F i
; l4 g+ t% ], \: b/ F# `
4.沒有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計劃來培養0 [6 C) |6 d4 D
/ A6 f' L* K6 w" J9 A, g; Q4 q' [
這個最明顯,一個專業的人才的數量,教育部門應很清楚,所有高校某專業的招生人數應該是有計劃性的,而不是那個行業薪水高,是熱門就多招,那么進校門時此專業熱門,出校門時,還熱嗎?
+ o; A9 g) Z2 I9 ?/ c
5 B5 f* C4 U( ~7 H/ y5.大學課程修學時間和專業課修習時間設置不合理6 ] o) |- h4 h: N1 S# W
, m% B& j' J9 \8 a% J這個可以和國外的一些院校對比一下。他們第一年學的是基礎自然科學(相當于大學物理,化學,數學等)大二實習,大三回來選專業進行學習,大家想想人家為何這樣設計?當學生在社會上工作一年后,再來選專業他會選什么專業?$ z6 L: _4 M* p, e" d
( I$ ]" k# @1 Z/ z8 j, W
6 \! l5 _) n% G& k3 g
4 g0 j9 K p! ^& g3 k e3 q! |. ^: ~
補充內容 (2014-5-30 20:28):! m ~: T \9 y; O: k- u& w
好在我的那次不經意的講課,使我的母校會在一些實操較強的課里請一些工廠的師傅來上,或公司上班的工和一師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