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人家跟俺談起‘教育’的問題,說,國內的教育到底缺啥?怎么人到了米國教育一些年就跟國內完全不同了呢?
5 n4 [2 q" E$ Q
4 M. X; ~8 w- J$ n$ C2 l+ E. q 你一定覺得有趣吧,但事實也是如此,其實俺是沒有米國教育背景的,一點都沒有,當年對鬼子說,也是‘中國的白扯啦’,哈哈,
4 s6 }, l! B5 r2 F) C+ V1 J$ F) ?7 z# E0 |% U; ~ _
匹茲堡大學晚上有免費的英語課,俺也沒有去過,但去匹大里面溜達過,你說人生沒有遺憾嗎?其實是有的,直到今天,俺其實也還羨慕許多留學生,羨慕俺們那個時代的,也羨慕當代的家伙,以前與現在不能比,那時要參加全國選拔賽,比如張博士是全國20強里面的家伙,俺自然不會有那個能力,連‘唐博士’都完全沒有那個能力,假如你不信,你去問他,讓他再考10年,也沒戲,哈哈,, w. a# n, Y6 h h3 G
# ^& v6 Z0 B# y5 @- B: o
米國是一種激勵教育,小丫頭連壘球棍都拖不動的時候,大人把球棒放在小丫頭的肩上扛著,把球在棒子上面‘蹭’一下,大喊‘夠,夠!’,小丫頭就丟了棒子,踉踉蹌蹌地奔跑起來,人就是這么長大的,0 H1 I6 c3 R& ?; h0 L2 f
9 p7 g$ |3 \. W$ c' Z6 z 大人會教育孩子,你以后會成為‘邁克爾喬丹’的,孩子自然就懂得,他現在還不是喬丹,努力以后也許可以做喬丹,1 @6 G* _, K# a
7 R. y4 T: L1 ] a, p+ H 國人的家庭,多數不是這么教育的,大人會說,喬丹有啥不得了的?不就一個打球的?孩子就覺得,做不做喬丹沒啥,但事實是你只有做了喬丹,才能有喬丹的收入,這個,中國父母沒有給孩子強調,他們幾乎很少教育孩子要自己努力,這樣的大人很少,
w2 s: e( {2 J9 D
0 N- M/ c, m4 N 國人為啥沒有創造力?就是從懂事兒開始,沒有啥大目標,也沒有榜樣,也看不上誰,誰都無所謂,認為誰也沒有啥不得了的,就這么長大,但事實是你長大了,外國人的同齡家伙就是比你強,面對這個事實,長大了的孩子無比沮喪,但來不及了,
3 D8 }% P8 K4 [. J3 s% y' B& C( A% x' b" y; }0 c5 Z; d/ [3 E; b
西方,教育大眾‘人生而平等’,講的是人本方面的,在現實生活中,強調人的能力有差距,你努力,就可以完全平等,大家也會接受薪水方面的差距,心里障礙不大, S6 r1 H& R1 _* H, C/ g
8 s4 I( m5 O6 ^
國人,生下來是強調‘身份不平等’的,而在這個前提下,又強調‘生活與收入是可以平等的’,這樣,幾十年的教育下來,內心是扭曲的,他會認為生活本身是該平等的,收入是該平等的,干不干什么無所謂的,但這在什么時代也是不可能的,60年代,也有月薪480的教授,% F( O7 ~, w2 _5 b( q+ p+ ]
3 m; R& ?7 q" q! I& f
人的這種教化,一定要小時候完成,等長大了,就來不及了,問題就再此,沒有創新能力,就無法玩新東西,沒有新東西,就沒有錢,而當錢做為生活地目標的時候,沒有這東西又不行,% f* [/ Y: E$ i" V+ e( t: B
+ c. s( m/ ^( m8 }# f4 r' O 于是,追逐金錢,而缺乏能力,又不肯承認這個,內心就非常痛苦,國人的痛苦就在此,7 [" |8 q$ d% ^+ G' y' P2 u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