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偉光

這里氛圍真好,我做大型交流電機10年,愿意回答問題

  [復制鏈接]
21#
發表于 2014-4-8 09:25:45 | 只看該作者
老師我還想請教個問題.60w電容電機想弄個電子調速請給點建議?謝謝

點評

還有一種就是在做本體設計是在繞組中設計一組可調節抽頭的調速繞組,通過改變接入繞組的數量,來控制橢圓磁場轉速,這個就是選擇帶繞組抽頭的電機了。  發表于 2014-4-8 10:31
比較簡單就是串入電抗器或電容,電抗器損耗比較大不推薦,主要可接入電容,電容的等效阻抗Zc=1/2πfC,頻率固定時,調速電容越小其容抗越大,分配到電機繞組的電壓越小,電機轉速越低。通過接入不同電容,完成調速  發表于 2014-4-8 10:29
兩個思路,一者變頻改變旋轉同步轉速,一者改變電機繞組電壓降低間接改變磁場橢圓度(包括改接繞組和電抗器或電容加入)。小容量單相電機變頻調速板子有很多模塊化了,稍微貴些,第二種應用廣泛,這要看對性價比平衡  發表于 2014-4-8 10:27
22#
發表于 2014-4-8 10:23:54 | 只看該作者
大師可以留個聯系方式嗎?

點評

這段日子做三門項目比較忙,今天上午在研究所談完事剛好有時間,平時說不定什么時候來,不過如果有時間,我會盡量解答,當然水平有限,錯誤難免存在,忘見諒。  發表于 2014-4-8 10:39
有問題可以在帖子里問題 方式就不要留了 嘿嘿  發表于 2014-4-8 10:37
23#
發表于 2014-4-8 10:39:48 | 只看該作者
vsunguojunv 發表于 2014-4-8 10:23
大師可以留個聯系方式嗎?

我現在需要找大師你這樣的
要是可以就留個郵件或者其他聯系方式?


點評

朋友你就不要再開玩笑了,俺只是電機領域的小學生,俺是來學習補充自己機械方面的不足。  發表于 2014-4-8 11:12
24#
發表于 2014-4-8 10:57:42 | 只看該作者
七件夏天衫~ 發表于 2014-4-7 19:59
前輩好,能說說關于Q繞組的電機嘛,這個是GE的東西,好像國內就只有一臺,用在磨機上,

發一個關于‘Q ’的說明,

哈哈,pdf 文件,壓縮文件都不能上傳,抱歉,

點評

發給你了,請查收,謝謝  發表于 2014-4-9 09:54
512707625@qq.com,哈,不曉得八爺方便否,  發表于 2014-4-8 22:08
25#
 樓主| 發表于 2014-4-8 11:10:03 | 只看該作者
關于矢量控制,有位西莫朋友通俗理解寫很有意思:
1. 先把電機想像成2塊飛速旋轉磁鐵,定子磁鐵和轉子磁鐵。進一步可以引申為定子磁場和轉子磁場。
2. 電機的電磁轉矩與定子磁場強度、轉子磁場強度、2塊磁鐵之間的夾角的正弦成正比。關于這一點不難理解,兩塊磁鐵對齊的時候(0度,sin0=0;),不存在電磁轉矩;兩塊磁鐵相差90度的時候(sin90=1;),電磁轉矩達到頂峰;
3. 接下來控制的目標就是:
1)穩定其中的一個旋轉磁場的強度(恒定磁場);
2) 控制磁鐵之間角度為90度(磁場定向FOC);
3) 控制另一個磁場(受控磁場)的強度以達到控制電磁轉矩大小(力矩控制)。
4. 關于坐標變換的物理意義(以同步電機為例):
1)在電機不失步的情況下,可以認為兩個磁極之間相對靜止,最多在夾角0~90度之間移動。
2)既然交流電產生的是一個旋轉磁場,那么自然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直流電產生的恒磁場,只不過這個恒磁場處于旋轉當中。
3)如果恒磁場對應的直流電流產生的磁場強度,與對應交流電產生的磁場強度相等,就可以認為兩者等同。
4)坐標變換基于以上認知,首先認為觀察者站在恒定定磁場上并隨之運轉,觀察被控磁場的直流電線圈電流及兩個磁場之間的夾角。
5)實際的坐標變化計算出的結果有兩個,直軸電流Id和交軸電流Iq。通過Id和Iq可以算出兩者的矢量和(總電流),及兩個磁場之間的夾角。
6)直軸電流Id是不出力的,交軸電流Iq是產生電磁轉矩關鍵因素。
5. 對于交流同步隱極電動機:
1) 其轉子磁場是恒定的。
2) 轉子的當前磁極位置用旋轉編碼器實時檢測。
3) 定子磁極(旋轉磁場)的位置從A相軸線為起點,由變頻器所發的正弦波來決定。
4) 實際上先有定子磁場的旋轉,然后才有轉子磁場試圖與之對齊而產生的跟隨。
5) 計算出轉子磁場與A相軸線之間的偏差角度。
6) 通過霍爾元件檢測三相定子電流,以轉子磁場與A相軸線之間的偏差角度作為算子(相當于觀察者與轉子磁場同步旋轉),通過坐標變換分解出定子旋轉磁場中與轉子磁極對齊的分量(直軸電流Id),產生轉矩的分量(交軸電流Iq)。
7) 定子電流所產生旋轉磁場與觀察者基本同步,最多在夾角0~90度之間移動。移動量是多少,會體現在直軸電流Id、交軸電流Iq的數值對比上。
8) 驅動器通過前面的速度環的輸出產生電流環的給定,通過第6)條引入電流環的反饋Iq,通過PI控制產生Iq輸出。
9) 設定Id=0。這一點不難理解,使兩個磁極對齊的電流我們是不需要的。通過這一點,我們實現了磁場定向FOC(控制磁鐵之間角度為90度)。
10) 計算出了Iq, Id=0。引入偏差角度算子通過坐標反變換變換產生了三相電流的輸出。
11) 當Iq>0, 定子旋轉磁場對轉子磁場的超前90度,電磁轉矩依靠兩個磁場之間異性相吸的原理來產生,這時候電磁轉矩起到加速的作用。
12) 當Iq<0, 定子旋轉磁場對轉子磁場的仍然超前90度,但是定子磁場的N、S極調換了一下,電磁轉矩依靠兩個磁場之間同性相排斥的原理來產生,這時候電磁轉矩起到減速制動的作用。
13) 從本質上講,我們是依靠控制定子旋轉磁場對轉子磁場的超前角度及該磁場的強度來實現矢量控制的。
6. 對于交流感應電動機:
1) 定子通入三相交流電,產生定子旋轉磁場,旋轉磁場以定子A相軸線為起點出發,并與定子電流相位對齊。
2) 定子旋轉磁場切割轉子繞組,產生三相感應電勢e=dλ/dt,λ為穿過轉子繞組的磁鏈。e產生轉子電流,然后產生另一個旋轉磁場-----轉子旋轉磁場。如果λ隨空間(或時間)正弦變化,則e所產生的轉子旋轉磁場滯后穿越轉子的旋轉磁鏈90度。
3) 轉子旋轉磁場的旋轉速度疊加在旋轉的轉子上。事實上,這兩個磁場之間的旋轉是同步的。
4) 與同步電機不同,感應電機的兩個磁場之間不可能發生失步。因為轉子速度一旦慢了,定子旋轉磁場切割轉子的速度就會加快,轉子三相感應電勢產生轉子電流進而產生轉子旋轉磁場速度就必然加快。導致的結果仍然是兩者同步。
5) 感應電機的電磁轉矩便由這兩個磁場之間的試圖對齊的力產生。
6) 轉子旋轉磁場與轉子電流對齊。
7) 如果不考慮轉子漏感的影響,轉子為純阻性負載,轉子感應電勢e與轉子電流同相位。此時,這定子旋轉磁場與轉子旋轉磁場之間的角度相差90度。
8) 實際上,轉子有漏感,且轉差率越大,漏感越大,導致轉子電流滯后轉子電勢一個角度,也就是說轉子旋轉磁場要比感應電勢e滯后一個角度。
9) 所以,受轉子漏感的影響,我們無法保證定子旋轉磁場和轉子旋轉磁場相差90度,它們之間相差的角度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那么,我們就必須控制控制定子旋轉磁場中與轉子旋轉磁場正交的部分,也就是穿過轉子繞組的凈磁鏈。
10) 與同步電機的第1個區別在于,同步電機的轉子磁場自然產生,因此定子上無需直軸電流來產生磁場(Id=0),只需控制交軸電流Iq。而感應電機的定子電流既需要直軸電流來產生定子旋轉磁場,又需要交軸電流來產生轉子旋轉磁場。
11) 與同步電機的第2個區別在于,感應電機矢量控制體現在保持定子磁場穿越轉子繞組的部分強度恒定,控制轉子電流自身產生的旋轉磁場的大小。
12) 轉子起始磁極位置認為是0。在運轉的過程中通過旋轉編碼器對其不斷進行檢測。為什么可以認為起始磁極位置=0,因為這一誤差會隨時間衰減到0。
13) 定子磁極(定子旋轉磁場)的位置從A相軸線為起點,由變頻器所發的正弦波來決定。
14) 計算出轉子旋轉磁極與A相軸線之間的偏差角度。
15) 通過霍爾元件檢測三相定子電流,以轉子旋轉磁場與A相軸線之間的偏差角度作為算子,通過坐標變換分解出其中產生與轉子磁極對齊的分量(直軸電流Id),產生轉矩的分量(交軸電流Iq)。
16) 保持Id為恒定值,即保證穿過轉子繞組的凈磁鏈恒定。
17) 控制與Id相差90度的Iq大小,也就控制了轉子旋轉磁場的大小。

矢量控制的核心思想是在控制磁場的基礎上再控制轉矩,磁場定向是用定子電流矢量解耦的方式實現這個目的,近似得到一個線性系統;而直接轉矩控制是用直接狀態回饋來實現這個目的,只能構造一個bang-bang的非線性系統。
無論同步機還是異步機,主要差別在于轉子勵磁的來源,它們都可以對定子磁場、氣隙磁場或轉子磁場之一進行定向控制,但不一定能達到完全解耦的效果。(對于永磁同步,可以把永磁體等效為一個恒定電勵磁裝置。)

點評

矢量控制的鼻祖-1971年德國西門子公司F.Blaschke博士關于磁場定向控制的論文http://wenku.baidu.com/view/f4dbda8ea0116c175f0e4801.html  發表于 2014-4-8 11:22
這個說法 很有逍遙處士同學的意味,雖然不嚴謹,卻很直接地說出了矢量控制的核心思想與方法。  發表于 2014-4-8 11:14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逍遙處士 + 1 看的似懂非懂~~~

查看全部評分

26#
發表于 2014-4-8 14:41:57 | 只看該作者
樓主能否提供電機設計方面的資料學習一下。

點評

給你一個我很多年前一個手算的計算單,當時師傅帶我訓練基本功用來著 地址:http://bbs.simol.cn/thread-52669-1-1.html  發表于 2014-4-8 18:43
27#
發表于 2014-4-8 15:13:21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雖然看不大懂。希望大俠提供點基礎知識書籍。

點評

電機學第3版 作者:湯蘊璆,羅應立,梁艷萍 編著 類別:工學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11068624 http://product.dangdang.com/20366092.html#catalog  發表于 2014-4-8 18:47
28#
發表于 2014-4-8 19:07: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nba1234228 于 2014-4-8 19:36 編輯

請問樓主這個電機怎么選擇
同步帶輪傳動,引拔部分的零件全加起來算15Kg吧,速度1m/s

QQ截圖20140408190623.png (175.07 KB, 下載次數: 122)

QQ截圖20140408190623.png

2.png (136.45 KB, 下載次數: 101)

2.png

點評

謝謝  發表于 2014-4-8 22:26
不想計算,也可是試配,假設一個摩擦系數,將拖拽重量轉為一個靜止阻力,經過減速論折算為阻力矩,然后按這個和折算轉速,先選一個伺服電機,招它的樣本,進一步核算每個脈沖可以引起水平方位的位移量,核算響應時間  發表于 2014-4-8 21:59
翻翻書吧,如果從頭開始設計,這是必經之路,還有伺服電機是脈沖驅動,也好好好復核,伺服拖動距離引發的脈沖數,對于設備,還有進行固有頻率和振動及噪音,可能會更難,一步一步慢慢來。  發表于 2014-4-8 21:47
慣量 轉矩不會算啊  發表于 2014-4-8 20:42
確定瞬間最大轉矩并校核有效轉矩,即根據摩擦、外力轉矩及加減速轉矩來各個區間的所必要的最小轉矩,確定各個動作區間時的最大轉矩低于電機瞬時最大轉矩,根據動作區間的轉矩計算有效轉矩,并確認低于電機額定轉矩。  發表于 2014-4-8 20:17
根據機械系統決定電機動作模式,換算至電機軸的負載慣量,計算換算至電機軸的負載轉矩(摩擦轉矩、外力轉矩、全負載轉矩),初步選定電機(根據電機軸的負載慣量、摩擦轉矩、外力轉矩及轉速進行),再計算加減速轉矩  發表于 2014-4-8 20:15
先按照傳動帶速度得出齒輪外圓線速度,進而通過減速機構折算至電機軸轉速,其次,根據阻力矩計算出要克服的起動轉矩,接著,按照系統的慣量要求校驗電機的響應時間要求,按照工作時牽引扭矩小于電機最大轉矩25%。  發表于 2014-4-8 20:05
電機帶動帶輪 右邊的橫行板固定在同步帶上的 這樣可以帶動有一整塊機構Y軸來回運動 電機高慣量、小容量 不帶剎車 帶減速機 松下私服電機 就是怎么算出參數,選擇電機  發表于 2014-4-8 19:31
請簡單說下系統的工作原理及運行工況,例如阻力矩,折算至電機軸的速度,動態響應,過載,運行工作制等。  發表于 2014-4-8 19:18
29#
發表于 2014-4-8 21:12:45 | 只看該作者
hc2003 發表于 2014-4-7 16:59
我原單位的高溫風機(熱風溫度才80度)里邊的軸承都是SKF(因為相對,FAG,NSK便宜多了,SKF在大連有分廠),
...

是啊,我也聽說SKF有很多假的

點評

小心啊,外形完全一樣,很難分辨真假。  發表于 2014-4-11 19:43
30#
發表于 2014-4-8 21:33:29 | 只看該作者
大師我現在碰到這樣一個問題,在額定電壓滿負載下工作,電機的使用功率只有額定功率的一半,請問這是為什么呢

點評

如果電壓額定,負載也是額定,只能說明電機選大,電機設計是都有一個額定運行點,如果余量選的過大,造成運行點前移,將會導致電機運行在較低的效率區間,轉矩的余量可以選大,但功率的余量不要太大。  發表于 2014-4-8 21:56
電機分為空載和負載,區別在哪里,空載只有勵磁電流,負載電流不僅僅包括勵磁部分,還有做功部分,異步電機在沒有負載時,使用疊頻法模擬負載,使電流等價負載時電流。這說明負載決定了定子電流。  發表于 2014-4-8 21:54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7 19:06 , Processed in 0.115352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