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介紹下情況:
) `% d8 S) ?$ h0 S) D3 M
# ]( t5 h! }1 k m; f0 t 1、數控組 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比較老實能出活。+ X$ G- X* d: b6 P( |1 ^
2、加工組 車 銑床 中老年人。, e7 T) \3 P" B: R [% \' `. ?
3、制作組 焊工 裝配鉗工 老中青都有。' T t \ d0 W' X) o9 E+ B
4、鉗工組 就5個人。
3 [, @ F3 E( }$ N3 k 5、設計組 5人 (能力不行,有點能力的又非常有個性)
; [& h" N3 Z+ A# f6 S
; e/ V4 V& s8 b6 x 生產的產品特點如下; J8 }6 m' p, Q; p' \; a7 Q
# e8 p) a3 z6 F 1.小批量、幾件 幾十件 多的3 5百。主要是些車削加工的螺釘 螺帽,涉及的工序較多,車鉗 銑 磨 滾 表面處理 等 一般要 7 8個工序才可以完工。
4 {% Z5 V7 C. f8 {* o# | 2.種類多,每年都有 幾百項 。
: ^# G( h5 c0 @; ?1 B* @7 n 3.一些簡單的非標的工裝設備。 機加件都是由加工組完成。
1 @: w" ?, e% @
4 h8 {: P2 q8 i" P7 B/ O6 w如何能管理好這樣的組織還請各位指點。; G3 F0 v0 j Z
. n# {+ K/ u$ ~# U7 @: `
我想請問的是:; r( e% H! n+ B
1 量少種類多工序繁雜的零件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到績效考核呢,工時定額如何才能做的更準,還要考慮整體的平衡性呢。
8 v1 y+ ^3 x2 k. J( t2 x* E1 L2 技術人員如何讓他們更出效率呢。+ ~. l; A) Z! m j$ H
3 你們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企業呢。 w- c# P8 N. r" j" o
5 G* n/ I# ` u
! S+ P6 z' ?% L5 I y6 J#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