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風聲1923

怎樣利用數(shù)學模型進行精確控制?

[復制鏈接]
11#
 樓主| 發(fā)表于 2013-10-25 21:23:21 | 只看該作者
2266998 發(fā)表于 2013-10-24 18:52
: j1 i" l+ k1 u  t& {你這么想一個問題,這種控制,其核心問題是為了實現(xiàn)一個‘目標’,一切是圍繞這個目標的,其展開、持續(xù)發(fā)生 ...
) B  i# V) x/ l/ @% D
根據99/8大俠的指點,我試著直接用數(shù)學模型進行控制(詳細過程在附件中),最后的結果還比較滿意。還想再請教99/8大俠,關于誤差修正問題:( Y% A  `7 b+ D
       現(xiàn)在我用的是開環(huán),這樣建立的平衡是非常脆弱的,稍微風吹草動,平衡就打破了。/ X+ v. h( T8 o
' e1 K, ]7 ~2 }) K( L! d! t# _# B
      肯定要用到反饋修正,要修正的話,是不是要用到99/8大俠所說的那個“中繼箱”?我的理解是這個“中繼箱”是與加熱體進行能量交換用的,當出現(xiàn)誤差時,比如負載的變化,電源電壓的變化造成的誤差,用這個“中繼箱”把這些誤差平衡掉。0 A# Q; E# a4 t8 L! a0 Q6 o
% V# i6 l* i, t7 X! l9 w
    我現(xiàn)在這個模型,第一次升溫后,如果溫度不夠,還可以繼續(xù)加熱,把溫度快速提上去;但如果溫度高了,沒有這個”中繼箱“的話,只能等它自己慢慢降,不可能實現(xiàn)快速修正。/ S: H1 _; \5 o( V

' B" o; e  m! D  C' X3 `- V2 P0 F
+ x8 v0 z) v/ ]: k  R( n! p- t- c5 O& R& q$ Q( _3 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點評

之前用過一個電烙鐵,溫度上升非常快,并且不超調(就像上面的曲線),當時覺得納悶,如果用PID的話,不可能實現(xiàn)的。現(xiàn)在有點恍然大悟,它應該也是通過建模,知道熱量與溫度的對應關系,才能做到這樣精準的控制。  發(fā)表于 2013-10-28 08:04
上面的沒用PID,你看輸出曲線,那是根據數(shù)學模型直接推導出來的,PID不會輸出這樣的曲線的。  發(fā)表于 2013-10-26 15:14
不明白樓主所說的開環(huán),樓主明明已經用了PID了怎么還是開環(huán)呢  發(fā)表于 2013-10-26 13:40
就是因為風吹太敏感,所以我做小殼恒溫是套殼結構,您可以買賀氏的PT100裸片,響應速度非常快,非常好使。另外,“中繼箱“,應該說的是一個用來做油熱的中間油箱,控溫且已知熱容。缺多少焦耳熱,投多少油。  發(fā)表于 2013-10-26 01:26
12#
發(fā)表于 2013-10-25 22:25:12 | 只看該作者
挺高深,看不太懂啊
) p& Q: I% q' l4 ~個人覺得,熱傳遞,主要就是接觸、輻射、對流
" M; Y. H9 \. \3 c這個里面有空氣,有高溫區(qū)域(比如加熱設備),有低溫區(qū)域(比如被加熱件等),應該就會有對流% _/ X4 V0 y8 |9 N9 L
接觸傳導可能沒有,但是輻射也會有一些吧9 b: P1 E7 W: Z9 L- M

) f2 g" G! x+ @1 [) B/ i8 `如果用傳感器構成反饋,傳感器的溫度肯定和工件的溫度會有一些差別吧& a/ z8 |' [1 m7 g0 f
一般的模型,應該都是認為箱里的溫度都是均勻的,溫度大小就等于傳感器得到的值
2 g5 x& }9 p9 B1 a3 v( Y8 g- e使用傳感器的溫度作為反饋來修正加熱,保持恒溫. \; h; D& y1 J: h3 V

4 R0 ?/ E$ Q& `( o. ?爐內模型,是不是就是99-8大俠說的自己的數(shù)字模型
" p) z, ?6 D8 k可以利用一個函數(shù)將傳感器位置的溫度,轉換到被加熱件上,實現(xiàn)精確控制?

點評

很簡單的一個模型,類似電阻串個電容,沒啥高深的。這個數(shù)學模型(就一條方程)是讓你知道,加多少熱,溫度到多少,這樣你就能實現(xiàn)快速,精準的控制。不像PID那樣,一快,就超調、振蕩;一慢,接近目標值遙遙無期。  發(fā)表于 2013-10-26 15:38
13#
發(fā)表于 2013-10-26 08:12:55 | 只看該作者
"他們都很乖的,并且非常富有"....
) j: D! _0 m8 m- p; K) k呵呵

點評

哈哈,大蝦,沒人會為這個認真的,大家都是嘻嘻哈哈的,本來俺自己就不是什么‘專業(yè)人士’,替專業(yè)人士玩東西,人家也覺得不正宗,就算玩出來了,也屬于嬉皮笑臉,沒有一個家伙是正經的,為啥俺必須正經?憋死了,  發(fā)表于 2013-10-26 16:50
這是在扒別人的衣服喔。幸虧沒說出具體人物,否則讓人情何以堪。得找你挽回名譽損失。。。呵呵  發(fā)表于 2013-10-26 14:15
就是銀錢多,上來就是那句話,要多少錢無所謂,你給阿拉玩出來,給阿拉們講清楚了,就可以,其它不必說,要銀子就開口,哈哈,  發(fā)表于 2013-10-26 13:52
14#
發(fā)表于 2013-10-26 13:58:50 | 只看該作者
風聲1923 發(fā)表于 2013-10-25 21:23
& ^' _, p. n; y! S根據99/8大俠的指點,我試著直接用數(shù)學模型進行控制(詳細過程在附件中),最后的結果還比較滿意。還想再 ...

+ O$ ~# g( C1 }7 h) z  o( }修正,就是修正這些系統(tǒng)誤差,5 ~5 v% B# `- n

' V0 I4 {+ }2 k% A# d! G必然系統(tǒng)環(huán)境導致的不確定性,你做一個自學習系統(tǒng),有記憶的,運行幾次以后,系統(tǒng)自己有一個‘修正系數(shù)’,你還可以人工‘再干預’,就準確了,6 H. w. d  t  J! x8 F( b& {) }, B
1 m( r# e; m, a; E; T. o8 F
加中繼的目的,就是要確保‘一次切入’,比如你到一個逼近值以后,再開PID,或者就過沖,或者長時間不到目標穩(wěn)定,這時用一個‘目標中繼箱’,把油溫控制非常精確,因為這是靜態(tài)的,可以準確控制,
5 T# M2 @9 w$ B. @$ G4 i' N4 m* w$ }2 q9 Y8 Y3 B
再把這個‘精確’切入系統(tǒng),替換下原來的油,當這個溫度平衡以后,就是你的目標溫度,其誤差會被系統(tǒng)自動記錄,進行下次修正,8 l# J2 J1 ^& b) }

6 o2 q6 L- `& n3 g好好玩吧,你會前途無量的,$ a6 i& }  K' Z5 c+ e$ _9 h3 v& c

: O$ }" g* M' d( B( e我的甲方,都不會提這類問題,只要系統(tǒng)精度夠了,就付銀子,里面是啥,沒有誰關心,

點評

看著實際的效果按自己的方程來跑,十分有意思。嗯,還得再玩玩。  發(fā)表于 2013-10-26 15:47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野嘉森 + 1

查看全部評分

15#
發(fā)表于 2013-10-26 14:23:41 | 只看該作者
看不懂,不過恭喜樓主還能靜下來努力!
16#
發(fā)表于 2013-10-26 14:49:09 | 只看該作者
屬于經典控制理論啊,學生學習了
17#
發(fā)表于 2013-10-26 23:10:34 | 只看該作者
前幾天考試就考了這一類的,可惜我還沒學好
18#
發(fā)表于 2013-10-28 12:45:06 | 只看該作者
PID的算法調試時最好是多看看位移函數(shù),速度函數(shù)及加速度函數(shù)(曲線圖),: s; n; A2 R7 B) b! Q# _* d
三者關系為求導,再求導呵呵,看出感覺來就可以啦
& E7 C4 F9 Q& F! ^+ M
19#
發(fā)表于 2013-10-28 15:40:34 | 只看該作者
數(shù)量、物理知識是關鍵呀,學習了
20#
發(fā)表于 2013-10-28 23:02:35 | 只看該作者
我一直搞不清楚什么是數(shù)學模型?: K' _7 Y' u  k+ Y) o
我先前一個公司有做烤箱,基本就是通過傳感器反饋,進行閉環(huán)控制,但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時滯性,烤箱內部溫度不均勻性,傳感性的溫度并非真正烤箱內部溫度,很難快速精確達到想要的溫度,誤差很大,溫度低了,產品內部有水分,高了,可能破壞產品,后來通過補償,稍微好點,但老外客戶會經常過來檢查生產線,他們嚴格要求產品要求多少度,烤箱就要真實顯示多少,因此不敢補償太多,而且由于精度差,不良品一直很多。$ c6 z8 v7 R$ w
我想問一下數(shù)學模型是公式,規(guī)律嗎?是通過采集實驗數(shù)據,推導方程,驗證假設嗎?比如推導出方程,然后直接開環(huán),不反饋,求出目標值嗎?
+ ~( c2 T4 e; h7 _- {7 z# z6 v% f6 ~如何判定方程正確,是一次,還是二次,三次……函數(shù)呢?

點評

時延是肯定有的,跟你安裝傳感器位置有關。溫度不均的話,我見過的時效爐、回流焊,它們都是用風扇來吹,爐內溫度就比較均勻了,不知道你的是怎樣加熱的。  發(fā)表于 2013-10-29 07:52
數(shù)學模型就是由物理定律推導出來的方程,通過實驗測得方程中的未知量。最后控制還是要閉環(huán)的,我上面做的開環(huán),只是做下測試,驗證方程是否準確。  發(fā)表于 2013-10-29 07:48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8 17:56 , Processed in 0.08681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