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3525|回復: 35

玩機械的今天再較個真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3-7-10 12:50:45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兩天壇子有些熱鬧。今早發現一個過來批評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是好事,可以更正視去研究某個問題。批評者也需要足夠的實力,批評才能不被笑話。, {2 C; H& L/ U5 Q3 D" g
下面來回答,受力問題,按照原圖,在靜止狀態下單邊夾緊塊的受力平衡如圖1 @# X2 I4 |) [& i7 }8 e3 x0 e! z
紅色的是工件自重造成的作用力f1,夾緊時工件反作用力f2,以及夾緊時產生的傾覆力矩Mg。紫色的則是當前結構下絲杠提供的支承力F1,夾緊方向力F2,以及平衡傾覆力矩的力矩M
這個結構能否工作,答案是否定的,具體問題如下:

8 r: Z, p  v  K/ D8 r! z2 [8 n9 h4 r" R% N9 i
1.       沒有導軌
沒有導軌,這個問題我在原文中提及過,樓主回應有考慮,但圖中就是沒有。沒有導軌滑塊,絲杠轉動時螺母受微小的摩擦力也會跟轉,根本不能正常工作。哪怕按照別人說的,做燕尾槽,T形塊,限制住轉動和兩側的位移,都沒有問題。有人說,人家本來就知道,本來就知道,圖上沒有……

- q$ a- L9 ~. ]7 Z% {, \! e( H( [/ y0 X
2.       螺母與夾緊滑塊固定
從圖中看螺母直接和夾緊滑塊固定在一起,這種設計即便加了導軌滑塊,導軌的方向無論如何都無法做到和絲杠的方向絕對平行。這種不平行的后果是,內部較勁,開始用著特別費力,后來順暢了,其實是磨損了。類似問題我09年就遇到過,導軌螺絲不上緊,很順溜,上緊了就電機堵轉帶不動。去年在做大設備的時候,就讓螺母與被驅動塊在軸向上留很小間隙,在徑向上留足夠間隙,螺母始終和絲杠挨著。這樣的驅動,機械效率瞬間上去。
# z8 ^7 q& e: Y' p1 y  K# E' `* t

/ k6 t1 y: J+ U/ |
3.       就本圖來說還看不出軸向限位
這個問題不是大問題,后面跟帖8樓就用一個切槽擋住了雙向的軸向竄動。但這張圖也沒有。沒有嘛,我分析在夾持狀態下,對絲杠來說所受的軸向力對于外部結構來說,已經算是內力了。根本沒有向外施加什么軸向力。倒是這個絲杠需要支撐,并減小其轉動時的阻力。那我建議用個簡單的深溝球軸承,兩邊限位,有什么問題?
倒是今天有寫了一篇只質疑沒分析的文章,說什么說的那么肯定,說得那么武斷的。不妨說開了,那哥們現在寫文章說對方這個也沒有,那個也缺。但當時怎么不說?

( R3 I# Y' }) N- h$ E, J% j6 {: k: ?# l2 `* K6 j# A3 M6 g9 e/ ^5 [
當時我倒是看到了兩個情況。
1.       不會用專業術語。
自鎖作為機械當中很常用的特性,一般機械工程師是不可能不知道說的。但那哥們說那叫“螺旋桿子擰得太厲害”,即便再初級的學生,你直接說自鎖,如果不懂他不會去查么?難道以后他出去混業跟人家說“自鎖”叫“螺旋桿子擰得厲害”?
2.    # p! A% Y/ p7 x, C6 ]% w9 h

# I  N& j( M2 x1 }) w( K# Q; |   極力推薦推力軸承
推力軸承是那么用的嗎?說我不知道你想用什么結構,是的,我不知道,比如說某些脫了褲子放屁的方案,確實也能用上,我確實也不會往那方面想。
我就質疑了一下推力軸承,對方就顯示問我,你怎么就把推力軸承想成你想想的樣子?
推力軸承又稱“止推軸承”,翻遍手冊也就那幾種形式,查遍特性他們也是主要承受軸向力。這些話有什么問題?

$ e, ^0 f& B7 ^
* C2 J# [% A& ]  M0 H5 {8 f然后還反問,你是不是不知道推力軸承游很多種?還說拿出日文、英文資料……推力軸承四個字寫這里,針對這個特有術語,你就能指向那特定的種類。你不能泛指,圓錐滾子軸承還承受推力呢,那我落荒而逃。
從那片文章上摘一句,拿到另一篇文章上,換個說法,說我強調只承受軸向力了。“只承受軸向力”這句話我在不同的地方有的說絲杠,有的說軸承特性,你混到一起說,拿到另一篇文章上就判我錯?真以為沒人會較真?. R; [/ `# N7 X9 x1 D9 l

0 p3 Y. _- @2 V$ k, N
仔細觀察,那哥們比較愛面子。愛面子是人之常情,哥們我也愛面子。但前些日子看《楚漢》,劉季為了保命,自己的情婦都可以交給秦官睡。用他的話說,他要臉干嘛,他更要命啊。他后來成了高祖。另一個項籍也愛面子,鴻門宴那么好的機會也因為面子過不去,最后烏江自刎(不過這小子贏得千古少女芳心倒確實是)
5 u9 r: I) y) p

! h8 _3 @1 N% w  ~% E) X4 W
其實玩技術,聞到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裝,是很容易被識破的,這和政治上扯皮,幾十年后才能看出問題來是兩碼事。玩技術剛開始被鄙視很正常,畢業前在校工廠做車工,有被鄙視就不玩的,但我父母就干車工的,我就敢干,盡管當時壓力大得晚上睡覺都夢見斷刀。干幾個活兒,尺寸沒問題,公差合適,光潔度也知道怎么玩,就是慢點。后來還有鄙視的么?

: I) ]: T0 m9 ?: t1 X" @9 h4 O
" P3 w" w/ b9 z& l被鄙視就不玩或者干脆裝得很厲害,下次遇到相同問題,試試?玩技術不是不要面子,要面子,更要飯碗,有好的飯碗不就是有命么?
我之前回復過不少帖子,自己水平有限,但力求嚴謹,也有被質疑的。但對方的質疑也比較專業,比如說方文墨的手工加工精度可以到頭發絲的1/25。有人質疑,但對方拿出準確數據,我就佩服。雖然這事我知道,他不知道,但他沒錯,人家就是專業的。
, i( a1 J+ J0 d% |2 b

) G6 z6 Y, b3 j  l# i& [% ]) N- V如果說我怎么就那么肯定?不如順帶回答一下上次998的一些關于國貨上的質疑。我做一個設備,121月開始接手,做振動測試,振完8G,反饋顯示局部高達32G。各種零件才算通過。然后用4倍的最大設計載荷去壓,用極端載荷去沖擊去砸。這些都做完再做實際測試,實際測試做了8臺樣機,花費100軟妹幣。從去年6月一直測到現在,而且還在繼續。目前部分樣機跑過的次數已經超過10萬次,近乎雙倍于設計壽命的次數。我每周都要對240個檢測點進行檢查。期間發現嚴重問題三處,其中兩處是設計不合理,結合裝配就出了問題,一處是波蘭產的電機燒了,已經責成他們消除風險。改善5處可能有問題,實際沒發生的地方。改進后,目前尚未發現問題。這樣的產品拿出去,國產的美國品牌產品,我為什么不自信?如果這些情況都考慮過還出問題,我算了一下概率,平均每個大概一百三十多年可能出一個沒有想過的問題吧。
/ K: y5 G3 \3 @
1 e$ U  K: ]& Z& I) ~- j
所謂自信和肯定,來自于充分的分析、計算和測試,當然這些都寓于經驗教訓之中。分析當然可能出差錯,被人提出來也不算丟人,但不能根本就沒分析,沒說準確,卻又好面子。那問題怎么解決?
% C3 E8 g, C/ Y3 m7 L" k$ f. X
, L+ S3 {. V. ]6 Z
湊熱鬧說說98%,顯然這篇文章針對的那篇,恰如那篇所說的,給98%大師增加了到99%。不過機械是一個既可以往廣里鋪,又可以往深里鉆的大行業。僅這個社區,就把機械分為機械設計,工業自動化/機器人,電氣工程,液壓系統和工業設計。即便是最牛的院士也不可能把所有知識都掌握的淋漓盡致。拿一個問題去問平時不玩這個的,對方搞不定或者和你意見不一樣就被歸結為98%未免有趣。
當然,我還見過更有趣的,曾經有兩個人找我做項目,我計算下來是永動機,有興趣可以將來講給大家聽。那兩個人都搞管理的,拿到論壇甚至全世界,是不是可以“干翻”所有工程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評分

參與人數 4威望 +4 收起 理由
zhangsl5 + 1
xlf63 + 1
icegoods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好方案 + 1 木辦法,俺的權限一次只有這么多。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 · 基礎|主題: 799, 訂閱: 9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3-7-10 13:07:10 | 只看該作者
搞技術,就要有永遠沒有最好的概念。
3#
發表于 2013-7-10 13:11:12 | 只看該作者
樓主高見,拜讀!
4#
發表于 2013-7-10 13:19:05 | 只看該作者
樓主講解得很不錯,我一字一句的看完。
5#
發表于 2013-7-10 13:19:41 | 只看該作者
說兩句,大俠能聽進去就聽,聽不進去就算。無關技術。- B6 o* {; O+ v+ J
1。主帖盡量花點力氣排排版,不然千把字下來,看著都眼暈,更別談仔細閱讀了。特別是白底黑字,看多了眼睛就花了。
8 T. W, b# _, c  y5 e2。關于國貨,私以為大俠在理解上出了問題。還是那話,8爺沒否過所有的國貨,否的只是絕大多數國貨的問題。至于那個軸承的測試問題,哈,我不知道大俠怎么想,如果文中的10萬次是指軸承的轉數的話,我想至少應該再轉轉看。) u$ @+ h" O# O" i; D
個人觀點。

點評

哈,國貨現在就是這問題。所以,泰然點好了。如果每個人都能堅持往好了做,那結果就不一樣了  發表于 2013-7-10 14:28
剛去了趟實驗室,沒想到閣下留言這么多了。我們的東西拿出來,人家還是會認為是米國貨的,即便看著made in China哈哈  發表于 2013-7-10 14:18
你的產品可以代表國貨,但不能代表全體國貨或者大多數國貨。而這個區別就是你們爭論的分歧點。哈。我這么分析,沒問題吧。  發表于 2013-7-10 13:39
哈,如果我說的這些你能明白,你就知道為啥你發這樣的論調的時候會有各種反面意見了。國貨被貼上假劣差的標簽不是一家造成的,因此也不可能因為一家而扭轉。  發表于 2013-7-10 13:38
國貨現在也是這樣,百分之八九十的都是粗制濫造,冒出個精品的時候,也就很難讓人輕易接受了。特別是再遇上關鍵時刻。你的可靠度可能不低,甚至很高,但是大環境拉低了你的印象可靠度。這個是你必須面對的  發表于 2013-7-10 13:36
至于你那帖子,實話,有條件的支持國貨,和8爺下面闡述的沒啥矛盾的。只不過你倆各說個的而已。而且你要明白一件事,就是場效應。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住在貧民窟里的富黑人,哪怕他西裝革履也很難讓人馬上接受  發表于 2013-7-10 13:34
哈,沒必要說,我又不是在打聽。只是我看東西看人的目的。所以,想了想,就想起之前關于軸承檢測的部分。  發表于 2013-7-10 13:32
公司的一些東西,不便多說,請見諒  發表于 2013-7-10 13:27
中午吃完飯好容易抽時間,排版問題,先抱歉。軸承10萬次?再垃圾的國產軸承幾分鐘也通過了吧,何必要檢查240個點?998的文章我仔細讀過,有些觀點和我差不多,也許我沒說清楚,也許我的意思沒被充分理解啊……  發表于 2013-7-10 13: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xlf63 + 1

查看全部評分

6#
發表于 2013-7-10 13:33:03 | 只看該作者
大家互有誤會,各位前輩以和為貴。。。。
7#
發表于 2013-7-10 13:45:35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圖是個簡化示意圖吧
8#
發表于 2013-7-10 13:59:48 | 只看該作者
補一句。雙向螺桿是不是有軸向力不在于螺桿,而是要看驅動。單分析螺桿沒啥可看的。所以爭論內力還是外力感覺有點荒唐。呵呵。
$ Q- M# Z5 G2 z4 O3 U7 `另外,即便有軸向力,倒也不至于到了需要用thrust bearing的程度。
9#
發表于 2013-7-10 15:22:09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下,
10#
發表于 2013-7-10 15:38:17 | 只看該作者
頂一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9 00:26 , Processed in 0.11206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