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76970|回復: 98

說說刮研和鏟花,我從事機械20年,被社區深深吸引了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3-1-26 13:56:19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先介紹一下  。本人東北沈陽的,從事機械制造20年 ,自從被機械社區吸引,就一直默默的吸收社區的營養來健壯自己的身體,武裝自己的大腦。! U' D: v: H. t. A. S  g) e" `

. m4 }4 j2 P' {# P( O  y今天我來介紹一下東北的叫法,我們叫刮研 。刮研是動詞  ,刮是用刮刀刮掉高點 ,  研 ,是用平板 或其他研具把所要刮的面的高點研出來 。  再說鏟花 ,我的理解是裝飾用的, 比如說 鏟燕 鏟圖案等。
7 x% B$ y* E% M) E" [8 t9 @5 o+ H* o8 j0 R4 r/ l
現代機床的制造在高端的機床也離不開刮研,刮研是機床精度完美體現的有力保證。現代機床刮研主要是機床導軌滑動部件合研刮研,工作臺平面精度刮研,工作臺旋轉面刮研 主軸箱滑動結合面刮研  。由于科技的進步,以前機床導軌的刮研已被高精密的導軌磨取代,機床導軌的工藝也發生變化,機床鑄鐵有H200被H300取代, 導軌面也增加了中頻淬火 ,提高了機床的耐磨度, 提高了機床的使用壽命。機床滑動部件也由鑄鐵摩擦變成貼塑 或鋅基合金板 ,但再好的材料也必須人工刮研 。
' ~7 W$ s& p0 A% M7 q/ H; b7 k5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3-1-26 15:31:27 | 只看該作者
我們公司的也是好多接觸面都有鏟刮,運動起來比較好。
3#
發表于 2013-1-26 16:23:34 | 只看該作者
刮研屬于老的手藝活兒了 不知道再過多少年是否還有人會這門手藝
4#
發表于 2013-1-26 16:52:50 | 只看該作者
文化遺產?
5#
發表于 2013-1-26 17:05:44 | 只看該作者
必將被完全機械加工代替

點評

確實完全取代是不可能的,機器精度還達不到  發表于 2013-10-29 17:51
取代是不可能的,但是,會這門手藝的越來越難找了。  發表于 2013-10-25 11:54
6#
發表于 2013-1-26 18:06:05 | 只看該作者
似乎是很古老的技術!
7#
發表于 2013-1-26 18:20:03 | 只看該作者
刮研和人工研磨是保證最高精度的唯一手段,任何時候都不可能消失。0 u+ G' h: _% x& W

點評

數控時代了,手工工作量的比例再減少,就好比模具鏡面拋光,有了鏡面電火機后,手工的拋光量就變少了,別死鉆牛角尖,什么人工消失之類的話,不會消失的但只會越來越少。。。  發表于 2013-11-21 00:05
可以用機械裝置模擬人手的,所以說還是有可能會消失的  發表于 2013-11-6 21:11
今天領教了這兩個詞語的真含義了,謝各位  發表于 2013-2-4 11:18
現在打著燈籠也不好找這方面高人了  發表于 2013-2-4 10:53
軸瓦現在都不用刮研了。我們這兒原來叫拂刮!  發表于 2013-2-3 22:47
真正高精度的還是要靠人工的  發表于 2013-2-1 16:48
看過一個美國制作大型天文望遠鏡的制作過程的紀錄片,無論怎么機器拋光最后還得人工拋光~  發表于 2013-1-29 16:55
其實最高精度的工作母機已經不是完全靠導軌精度來保證了,有很多采用軟件的精度誤差補償來實現,比如三坐標測量儀就是靠軟件的補償功能來實現所需要的精度的。所以刮研被代替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發表于 2013-1-28 23:49
老前輩說得有理。刮研和人工研磨是不可能消失的。 只是現在精通這門技術的人越來越少了。  發表于 2013-1-28 10:37
軸瓦好像必須人工刮研吧?  發表于 2013-1-26 22:44
前輩說的很對,我去年,在德國產的一臺專門用來車液壓密封圈的數控車床導軌上面,還看見有刮花,很是漂亮  發表于 2013-1-26 21:31
對  發表于 2013-1-26 18:49
8#
發表于 2013-1-26 18:30:43 | 只看該作者
由于科技的進步,以前機床導軌的刮研已被高精密的導軌磨取代,機床導軌的工藝也發生變化,機床鑄鐵有H200被H300取代, 導軌面也增加了中頻淬火 ,提高了機床的耐磨度, 提高了機床的使用壽命。
/ l2 d/ |7 B& U# W. {, b    {:soso_e113:}呵呵,但愿如此
  x1 c* H* G. ]0 ~; i   只是現在的廣州數控車床磨損很快,我有臺93年的數車導軌還只有點點磨損。主要問題可能是成本吧。
9#
發表于 2013-1-26 18:52:06 | 只看該作者
這個不可能被取代,我們還天天用
10#
發表于 2013-1-26 21:53:21 | 只看該作者
都在說不會被取代,到底為什么啊?是不是第一臺工作母機總是手工打造的,精密傳動部分總得刮研,不然哪來的高精度直線運動,哪來的導軌磨,這么想對么?

點評

也可以這么說,現代的三坐標機械部件的幾何精度已經低于早期的三坐標的部件精度,但是通過軟件補償,測量精度卻比早期的三坐標精度要高  發表于 2013-1-29 16:29
古代當然離不開手工刮研了,但是技術發展到現在難道還非要刮研不可嗎,早期的三坐標測量機確實是靠手工刮研來實現精度的。但現代的三坐標的測量精度已經遠超過本身導軌的精度了,這是靠軟件補償來實現的。  發表于 2013-1-29 16:27
但是三坐標測量儀不是也要有精密的導軌輔助才能采集準確的數據,如果世界上的所有機床都同時消失了,又從蒸汽動力或馬拉的機床開始?這個想起來有點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或者要換個話題了,高精度是如何實現的。  發表于 2013-1-29 08:24
其實最高精度的工作母機已經不是完全靠導軌精度來保證了,有很多采用軟件的精度誤差補償來實現,比如三坐標測量儀就是靠軟件的補償功能來實現所需要的精度的。所以刮研被代替也不是不可能  發表于 2013-1-28 23:46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5 17:11 , Processed in 0.06938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