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社友問:"本人沒去過美國,但一直很好奇,美國到底什么能耐,出了郎咸平這樣的經濟學家(據了解,其出國前學術也不是很出色,按照其碩士導師的說法,可以說不怎么樣;但從美國上PHD出來,簡直脫胎換骨),像饒毅的生物學家(曾經當面聆聽過其學術講座,簡短交流,很受裨益——要自己去探求你想知道的問題答案,而不是聽別人忽悠(曾向其請教美國哪所大學或研究所的藥理學最牛,得到以上回答,使我大受啟迪)),等等奇跡吧,因此,我既好奇又有些向往美國,但還是想聽聽您的觀點:美國的什么東西使人“點石成金”的。謝謝。"# W& F) c) G5 P
& k; c% `4 x0 r9 w/ B1 G# ]* f3 H2 B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很值得討論:為什么不很出色的人到了美國就能混出個人樣來?
/ W5 G9 s, x+ I/ }4 y7 O% K" H' Z1 h4 |2 z" o& M6 A4 L
這里面實際上有兩個問題:(1)出國前“不出色”這個判斷是否準確?(2)美國是否有“點石成金”的妙招?3 T* p s2 f5 n! _* Z7 a
) X9 @6 b$ G3 L, s8 W8 d
首先,郎咸平,饒毅這樣的人才可能用中國的考試文化來衡量就不會凸顯出來。所以不是說他們不是千里馬,而很可能是沒有很好的識別千里馬的標準。同樣,我們的考試文化篩選出來的優秀人才,到了美國反而不一定就被認為是優秀的。標準不同,挑選出來的人才也會不同。% I, I6 X4 B% r6 N- U. E A8 h8 e$ y
/ W; u8 z. U/ B5 V其次,美國的所謂“點石成金”能力實際上就是突出“個人主義”,強調獨立思考,鼓勵個體化,欣賞“與眾不同”。
' k g5 A/ n; l6 _9 h
* z1 S% e- v* D! ^3 D來美國的人都有一個“文化沖擊”?!斑@里所有的大樓都是可以隨便進去的,沒有圍墻,也沒有看門的。”還有,“這里再貴的儀器,研究生都可以隨便用的,沒人站在邊上看著,管著”。他們會說:“儀器本來就是要用的,壞了是廠家沒有做好,不都是你的問題?!?br />
+ f" C( J% Y: v% R9 t- p* w
' m" I3 ^+ Y( @! o6 f/ c在中國,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聽到反對意見:“這個不對”“那個不行”;可是在美國,不管做什么事情(當然是合法的)你常常聽到的都是鼓勵的聲音:“那個很有趣,去做吧,祝你成功!”。而且,他們從幼兒園開始就在這樣的鼓勵聲中長大。所以,在面對一個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射不是“這個不行!”,而是“這個可行,我能做,我怎么才能成功?”, v; N3 W% w$ \* S! w& E
有位出國的朋友回來說:出國之后,看著以往仰慕的大牛小牛們,會發現,他們也是平常人,也有平常人科研過程中的喜悅和煩惱。他們的成果也會被質疑。慢慢的,頭腦中的那些神話開始消散,自己也逐漸以更加平坦的視角來看待所謂的主流和經典?,F在看來,這些也就是一些科研工作而已,只是做的較好,認可度較高,有其優勢,也有其局限性,不可能包打天下。特定的問題,還是需要從問題本身出發,獨立思考,已有工作只是提供一點借鑒而已。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的,這種自由的感覺是創新的前提。, `( s* h4 W: c$ S8 c9 [
我們總是強調要“解放思想”。我倒是想問,這里所說的“解放”是自我解放?還是被解放?既然需要解放,就說明有禁錮存在,禁錮又是哪里來的?
# t( }$ r- t4 S
+ t* a" i! X. b$ C) ]' Y" T, b7 |我覺得,美國的所謂“點石成金”的妙招就是兩個字:自由。如果一個人的思想從來就沒有被約束過,也就不需要解放。
5 X3 p# s3 A0 F1 ]/ B其實,看一個人是善于提問還是長于求解恰恰就是區分我們思想是否解放的一個好的標準。我們整個的教育過程都是被考卷提問,我們求解,因此我們的思想就永遠被考卷所禁錮著。
9 }( m V: l! S# U8 m7 G8 d+ ~# ]$ M. ]' _
來到美國,慢慢地,我們習慣了自己提出問題,于是就開始走上了創新之路。留學生們如果沒有領略到這個訣竅就白留學一場。
8 v" H0 ]" K9 M# R8 ?( V7 {! K/ W
3 t3 L; B# u' i s/ W1 ]6 Y8 b5 S這就是為什么美國人都那么自信,那么驕傲。在美國的華人,面容都那么安詳平和而富足。因為他們的解放、自由、鼓勵和尊重。$ X$ a ]. r# i( V( J) m4 z
反觀國內,你做地更好,沒用,專家就認為你不對。甚至A專家寫的規范,B專家理解有誤,但是如果B專家出題,那么B專家的答案就是標準答案。你跟他不同,就死定了。沒理由,沒道理,不公開。就算你考得不錯,如果考過的人比較多,人家覺得會影響他們的利益,照樣設法給你涮下去。不公開,沒道理。說你不及格你就不及格。中國數千年來直到現在還是一個極度專權的國度。這樣的國度,“維穩”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浮云。所謂的鼓勵創新不過是過過嘴巴癮。你都創新了,人家的地位怎么辦?相反,一定要設法把你束縛住。7 `; V( P- H+ D5 d" R$ w x
8 f. y; D" k# G0 U5 {' r
譬如現在各個行業興起的“注冊工程師制度”,在國外很好的東西到中國就變味了。老專家一定要考一點過時的東西,不然怎么體現他的權威和價值?順便再搞點培訓,多賺錢??!沒有人在乎你的學術水平,要的就是把專家拍腦袋的數據熟記于心,甚至要把專家們的專著和規范能在30秒的時間找到任何一句話。不然你就別想在這個專業拿到執照。
' A& Q; p# v W! d4 R0 }
! ?0 t) c- @8 N; x$ u* H
# {9 Q {" I0 Y: h6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