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小型民營機械制造企業的突圍——我的一種思路 |
| ||
點評
經濟是可以正常循環的,投資與消費,資源與環境 都能基本協調好的話,就算有經濟危機,經濟仍然有修復能力。我們與國外比,不是那么樂觀,這是令人為未來中國擔憂的事。
看過您那篇《中國制造業:有錢途的無前途,有前途的無錢途》,感覺與您這篇文字觀點差別挺大。
人數多的一方團結力永遠要弱——除非多數人失去了生活來源而演變成武力對抗。贊 ??!知道自己的缺點比知道優點強100倍?。?nbsp;
評分 | ||
點評
憑借三低現在已經難以撈到票子了。此時,還緊抱三低不放手,就不合時宜了。當然不排除好多企業和個人已經除了三低,其他什么也不會了,那就只有杯具結局了。
| ||
點評
集合大家的聰明才智,肯定能形成條例,米國憲法不就是這么來的?
| ||
| ||
點評
國企的確是一種很好的組織形式,但是,人性本惡,在沒有相關有效監督機制下,不行。感覺目前的意識形態需要一段時間的凈化
所以,我堅決反對理念不同的人之間進行合作,那樣沒有好結果。不信奉股份制的人,決不能與之談合作。
如今已經上市,創始人股份市值達幾十億元。兩種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理念和境界導致他們差距極大。所以,道不同不相為謀,何謂犧牲,不同人標準大不相同。前一個老板,認為分享就是犧牲,后者則是認為分享帶來成功。
利益最大化也是分很多角度和標準的,我舉兩個真實例子:一個老板極有能力,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拒絕任何分享,企業30年了,眾叛親離,產值最高時只有幾千萬,如今企業已陷入困境。另一個企業則是私人股份制,
利益最大化(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不好合作,還要說犧牲,誰來犧牲?所以你的設想很容易成為空想。
目前那個“國企”也就是名稱上是國企而已,不錯,我說的是想象中(且想象的很不全面)的國企,其實此問題我并未想清楚,我只是在想,僅材料和工藝兩方面要取得長足進步,私企就承受不起,更何況私企的本義就在于個人
但是實際情況并非是你想象的這樣。請睜開眼看現實,這個話題經濟學上也有大量論證了。目前中國國企的存在并非是市場經濟的選擇,而是體制和利益的選擇。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4 20:55 , Processed in 0.10812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