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型民營機械制造企業的突圍 ——我的一種思路 “三高”vs“三低”之戰
中國小型的機械制造企業一直奉行的是低成本、低質量、低價格(我稱之為“三低”)的競爭策略,并深信其正確有效,而且,在供方市場時期,的確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收益,國人曾對此洋洋自得,并以這模式、那模式自我命名,以為創出了一種異于全人類的新經濟模式。但是這種策略的負面效果是企業利潤菲薄、敗壞企業形象與口碑、企業喪失更新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的動力和能力,近似于慢性自殺。隨著需方市場時期的到來,大量中國小型企業已經被這種其賴以起家的“策略”帶入無力發展甚至難以為繼的困境。
與之呈鮮明對比的是歐美小型企業的生機勃勃。堅守高成本、高品質、高價格(我稱之為“三高”)的歐美企業并未因高價格失去市場,依然保持牢固的市場地位和份額,在收獲高利潤的同時,同時贏得了市場口碑和信譽。進口液壓產品依然保持八到十倍價格于國貨的現實,充分證明了消費者除了關注產品價格,更注重產品的質量,企業的形象和客戶的信任是真正持久的、無價的財富。“三高”模式因此充滿活力和后勁。
相形之下,“三低”模式背離了人類自古以來對質量、進步的追求,顯得是那么淺薄可笑和不合時宜,只能作為中國工業化進程中一個畸形插曲、負面案例,證明工業企業的真正成功除了依靠扎扎實實地提高質量和技術水準來獲得,別無他途,歪門邪道只會自毀前程。
“三高”vs“三低”之戰中,中國小型企業完敗,“三低”之風盛行帶來的惡果是行業技術質量水平低下,商業信用水平低下,人與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信任關系幾乎喪失殆盡,加上社會政治經濟地位的低下,難以得到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只能依附于大型國企、基建項目度日,一旦宏觀經濟有所波動,就出現小企業批量關門跑路的景象。對于小企業來說,只有更新理念,從觀念上回歸正途,從觀念到管理到技術,老老實實向歐美學習,依靠自身的提升,才能脫離以前的困境。
如何擺脫這種困境
小型企業規模小,基本是完全依靠自己存活的群體,不會得到多少實質性的扶持,要想長期存活,抵抗住宏觀經濟的波動,只有依靠正確的策略和過硬的產品。
目前,歐美日韓臺的小企業由于長期扎實的積累,全行業的經營風氣、理念、技術都處于較高層次,這方面看,中國小企業處于一個比較惡劣的行業環境中,想依靠當前的行業環境實現企業的突破,幾乎是癡人說夢。散兵游勇式的單打獨斗,往往只會淹沒在惡劣的環境中,因為,機械制造的行業特點要求一個產品的提高必須依靠于整個生產作業流程的整體提高,一個環節的短板會降低產品的整體水平。
因此,對于小型企業來說,僅僅做好自身還不夠,還依賴于整個產業鏈的專業水準的提升。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沖破傳統習慣的桎梏,按照工業社會的要求,更新理念,以誠信為本,以厚德載物,協作結盟,從改善建設小環境開始,形成一個以先進的經營理念、正派的游戲規則、優秀的技術水平為基礎的企業群體。這個群體中可以實現高品質產品生產所需的各環節的專業協作,合作生產出單獨的小企業無法生產的高技術高品質產品,以“三高”模式實現企業的成功。
這個目標能否實現?
這樣一個目標,在以前只能是個美好的空想,如今則已經具備了實現的條件:
首先,30年的市場經濟探索,已經令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行業人士認識到“三低”模式、不講誠信的亂相只是暫時的,不可能長久,是扼殺事業的毒藥。只有正派的品行、誠信的聲譽、優質的產品、先進的技術,才是企業的根本,是企業長遠生命力的來源。這是思想、理念方面的基礎,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最根本的條件。
其次,網絡時代的到來,通訊極度發達,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極為便利,真正實現了天涯若比鄰,敗壞誠信的行業敗類將難以遁形,借助網絡,企業和個人的誠信將得到前所未有的監督。
同時,網絡通訊的便利,使業務方面也可以實現即時的交流與協作。這對于生產方面的意義非同尋常,不同的企業可以通過網絡,實現生產節拍的高度協調和質量技術的統一管理,使眾多企業像一個企業一樣進行生產、銷售。這種生產模式在波音公司已經實行多年,數以千家的協作公司與波音公司象一個整體一樣,取得了巨大成功。這種模式必將在未來工業領域中獲得更廣泛運用,提高工業生產的效益。
目前,中國機械社區上注冊的會員達70萬之眾,絕大多數為機械行業的從業人士,影響力遍及全國,借助社區,可以有效地實現資源整合、誠信監督、行業協作,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現實條件。
一個構思和建議
本人才疏學淺,以下內容共拋磚引玉之用,如果可行,建議作為中國機械社區的項目,因為只有依托中國機械社區,這個思路才有實現的可能。
目前,進口軸承、傳動、液壓元件、流體機械等產品價格為國貨的八到十倍甚至更高,國貨的價位和利潤低得可憐,是國人歧視國貨嗎?不是,這是低劣的質量的代價。一分錢一分貨,如果國貨的質量、性能、壽命達到進口貨的水準,何愁沒有高價格和高利潤?可能有人又要講山寨問題了,但是,產品可以山寨,質量卻是無法山寨的,只要自己堅守高質量高水平,任何山寨都構不成威脅,進口貨牢固的地位和國貨的可憐樣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但是,一個優質的機械產品的生產,譬如減速機,需要鑄件、鋼材、熱處理、配套件、機加工、裝配、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達到高水準,對于一家企業,投資大且周期長,管理難度大,如果是一批專業企業以股份制方式協作開發生產這個產品,分別承擔各個環節的作業,則對于各個企業來說,技術升級改造投資不大,不僅從專業水準上超出了同行,而且在本專業之外擁有了一種自己的產品。產品的裝配和銷售由共同單獨設立的股份制公司進行,產品屬于此股份制企業所有,所有成員間生產上內部結算,結算價格均按市場價格。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由小企業群體構成的小環境,追求優質、進步的小企業可以互相協作、獲得支持和資源,從而共同發展,實現企業和產品的升級。
所需要的條件:1,市場需求廣泛的精密機械產品;2,在各個生產環節篩選優質廠家,要求理念相同,誠信可靠,管理先進,追求技術進步,;3,各個企業達成長期協作協議,;4,有一個有效的監督者、仲裁者,保證參與企業的誠信與合作的協調。
較具體來說,中國機械社區,作為一個在機械行業的公信力和影響力的成員,適合作為項目的發起者。由社區集合一批有較高專業素養、先進經營理念的業內人士,組成運作團隊,對產品、項目與企業進行篩選。產品和項目必須有長遠生命力,而企業則必須是同行業中的佼佼者,其經營者必須極具進取心和先進的理念。
篩選完成,還是由社區團隊發起項目運作,以產品為核心,尋求愿意加入產品開發項目的公司,最終以符合條件的公司與個人組成產品項目開發團體,建立合作制度和公司制度,組建合作群體與股份公司。合作制度不可能具備象法律那樣強制的約束力,可以通過協約與利益,形成充滿彈性的吸引力和約束力。畢竟,每個違反約定者傷害的是整個群體,負面影響瞬間通過社區可以傳遍整個行業,令其不得不忌憚。
下一步,公司與合作體系就可以進入具體運作了。由于每個專業化公司必須把精力集中于本專業,如鑄造公司只能專注于提高鑄造質量與鑄件材質,熱處理公司只能專注于熱處理工藝與質量,機加工公司只能專注于金切水平的提高,等等,因此,必須成立專門股份公司,進行產品開發設計、零件驗收、裝配檢驗、宣傳銷售。每個成員公司必須按照共同協議和方案進行技術改造升級,達到產品的要求。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成員公司不僅擁有自己不可能生產出來的產品的收益,而且由于工藝水平的提高,可以獲得其他利潤更高的訂單,獲得更高的行業地位。
股份公司必須成為一個創新研發型企業,理念與制度緊跟世界先進潮流,管理以人為本,堅持人員的高素質高品質,成為所有成員企業的榜樣,只有這樣,這個企業群才有可能保持足夠的凝聚力,合作才能長久可靠。
如此,每個成員企業都成為產品生產流程中的環節,從對群體的貢獻中獲益,并獲得更高的行業地位。一個企業可以從中得以升級的小環境就構建起來了,致力于中國機械企業的進步的理想可以從中得到實現。
不可忽略的是,這種理想的實現,必須是以理念和規則這些無形的基礎為前提。監督、協商、溝通,只有通過公開、公正、公平的交流平臺,才能得以實現。所以,這樣一個企業群體,我稱之為“機械部落”,應該由中國機械社區、行業者群、研發團隊、股份公司、企業群等成分共同組成,建立一種符合文明潮流的產業文化,形成新的行業風氣,在這個環境中,企業與個人可以擺脫那些污濁落后的文化,得到更新與提升,獲得強大的生命力,從而為中國機械行業帶來新風,實現自己的夢想與理想。創造歷史與未來,要靠自己。突破舊理念,開闊思路,行動起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