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年前,在工廠做過這個方面的改善工作,談談自己一點淺見:+ Q f! A+ B' J- b# r
遇到這樣的問題時,肯定不是一個部門或者一個環節出問題了,很多公司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標語“質量是設計出來的”,“質量是檢驗出來的”,“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估計很多社友都聽過或者看到過這樣的標語,其實大家想想就知道,我們為什么叫“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是一個系統的管理,我們再看看ISO9001的術語---“流程”,流程可以理解為產品實現流程,或者是產品加工流程,而ISO9001里就對組織的每個工序或者工作動作進行細分,并進行流程管理;所以各位社友應該大致找到了控制的方向。
7 u( B7 H' ~4 _( \! { 對于機加工,特別是精密的復雜結構產品的機加工,令很多國內企業頭痛,我原來企業是做渦旋空氣壓縮機的,設備有森機、三的維克、三菱、馬扎克等幾十臺都是進口的什么五軸聯動、還有精密鏜床、銑床等;產品是渦旋、不規則的結構,比較復雜,精度肯定是不用說了,用了壓縮空氣的。原來企業的合格率一直在85%,產能一直被限制,而且國外投訴一直不斷,什么8D一天可以收到十幾張。沒辦法,后來中方老板找到我,希望我能改善此局面,(因為我原來是世界500強企業的6 Sigma綠帶,Lean Manufacturing 有許多成功案例)
- v8 C7 E! w9 @ i 在做這個改善動作前,一般都要相當熟悉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管理現狀以及管理流程,同時操作者也是對現有的情況進行圖文并茂的那種數理統計,并分析。質量分析的幾大工具不知道您會那幾種?精密的有X-BAR CHART,o-chart等,這個是對產品的質量分析工具,當然不知道現在有米有流行新的?- {$ V V1 ]5 b# g4 x1 j- o
可以籠統地說:
* m+ P: ~0 }0 {$ U* z3 a" m 1,設計部門要注意的有:產品設計的精度與加工設備精密是否匹配?產品檢驗的精度和產品加工出來的是否匹配?
! A4 c# J8 `) \% D# T新產品進行批量生產前有沒有進行小批量試制?試制過程是否有設計部門、生產部門、質量部門、工藝部門的人員參與評審?試制過程中是否對各個相關部門人員進行過培訓?因為你是設計出來了,畫了圖紙,而且圖紙很漂亮?但你不知道CNC車工、工藝員是否能看懂怎么樣進刀?也就是工藝流程是怎么樣的? 同時檢驗人員知不知道用什么治具或者夾具、檢具去檢驗?怎么樣設定檢驗基準?
5 U( c* U+ y0 A) r0 ? 2.現場的工藝作業指導書(包括檢驗、加工)是否是受控有效的,不會在同一個工序上存在2套一個產品的圖紙,并分辨不出哪個是有效的?
4 V- t2 H, P- {7 p# w0 { 3.質量部門的檢驗員是否落實了“三檢”-首檢-巡檢(抽檢)-終檢?抽樣檢驗方案是否符合該工序的加工特性?關鍵工序崗位有沒有設定特殊的質量特性分析圖表?數理分析工具?質量異常的改善流程以及措施有沒有得到驗證或者落實?; Q; O. y, i& t- F- }. p( m% l; Q
呵呵,以上都是我憑證記憶給出的意見,其實在中國,85%企業主是不支持這樣做的,也不知道這樣做,因為他們壓根就不想以質量取勝做個百年企業或者品牌企業,價格戰是他們最擅長的管理取勝方法。
p/ P& ?3 y i; F; H" g. B 真正做好質量,也不是我這樣說的那樣,需要的人工素養、設備、物料、環境、方法綜合改善才行。% p6 B. y; G6 i& ~9 I0 V% f' }0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