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鄭張尚芳,男,著名語言學家、中古漢語和上古漢語語音研究大師。浙江溫州人,長期以來,他從事漢語方言、古音、漢藏語言比較研究,他所建立的上古音體系,被海內外漢藏語學界認同。他也因此成為國內語言學界古音韻研究的權威,漢語古音學說有代表性的八大家之一,1991年晉升研究員,1994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現為中國語言學會、漢語方言學會、國際漢語語言學會會員,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理事、學術委員。兼北京語言大學、上海師范大學語言所教授和南開大學教授等。
9 p7 n3 X* P) b- I" A* D, g$ A......
5 Z5 W# J, ?- Y! ]# e# W1952年高中畢業后,鄭張尚芳曾去北京地質學院專修班學物探。做過地質部物探隊員,當過溫州市五馬中學教師、市圖書館編目員,“文革”中還當了十幾年的漁業機械廠工人,一直熱衷自學語言學。1955至1964發表了拼音及方言等大小文章10來篇。1978年至1981年參加《漢語大詞典》溫州師院編寫組。1980年考取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從此離開家鄉在京專門從事語言學研究。 . f3 ~1 o8 D) g U0 o* M
...................- y& Z7 u4 D' S7 B' s* R2 r5 i3 C M" W
: ?3 _+ P7 G" f" B2.
g/ p& a% X6 i2 N+ b2 i$ {, i潘悟云,1943年生于浙江溫州瑞安。中國語言學家,漢語音韻學的專家。因家庭出身問題,不能參加高考。高中畢業后,先后在溫州的一些工廠當過臨時工,挑過泥,拉過板車,1979年考上復旦大學研究生,1982年獲復旦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后在溫州師范學院任教。現為上海師范大學教授,上海師大漢語言文字學博士點負責人,上海高校比較語言學E-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兼職博導,上海社聯副主席,《語言研究》編委,《語言科學》編委,《民族語文》編委,《中國語文》編委,《東方語言學》主編。先后應邀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圣地亞哥分校、威斯康辛大學、挪威奧斯陸大學、捷克查理大學、瑞典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臺灣清華大學等處作過學術合作研究和學術訪問。% c3 O& ]: z7 E2 D
.............
# q4 j X! ]/ u 從1961年高中畢業,一直到1979年考上復旦大學研究生,潘悟云做了18年的苦工。開始的時候真是非常苦,因為像潘悟云這種家庭出身的人,不要說大學考不上,工作也找不到,只能做苦力,整天都是和那些勞改釋放分子在一起拉板車,挖泥土,抬煤渣。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支撐著潘悟云堅強走下去的就是:讀書、學習。“我覺得應該對得起我自己,自己讀書這么好,不應該自暴自棄。人家能夠在大學里學,我照樣可以自學嘛。”學習成了潘悟云苦工生涯中最快樂的一件事。 2 l3 w1 a: m5 b e6 q* L
在溫州造船廠工地上挑泥土時,空擔子過去,趁喘氣的功夫,潘悟云背誦《楚辭》,重擔過來,潘悟云再咬緊牙關;在溫州鍋爐廠金工車間,任務完成后,別人休息時潘悟云忙著在地上做高等數學題;在溫州鍋爐廠端面車床邊,潘悟云用腳控制著車床,騰出手摸出抄好的《左傳》,默默背誦,《爾雅》就是在鉆床旁背下來的。
' \* X* \2 e) f- {$ ~6 N3 P........................
9 y0 S3 c# C. }0 J+ p4 h) f+ l% g ! Y+ m. ?4 K2 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