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鷹 發表于 2012-2-2 11:51 ![]()
$ z8 p0 Y- `. _' t7 p6 _; c+ ]7 U- {深刻。大俠能否再深入一下,為何中國會成為這樣一種環境呢,這種局面會如何演變。 1 g& w6 C+ w: u. M$ Q2 R% T5 i0 B
哈哈..其實最老實的回答就是兩個字: 國情...9 @+ M. }# |4 T) M: n
# w$ K( J# ^7 v8 }0 Q. s2 U國家的社會層次是怎么樣的,直接決定了國家的消費層次以及資金周轉模式...
' I q9 a5 G2 M9 j1 y/ H) _! N5 ?- D4 d9 Q2 g# M" D, A
說發達國家,中產階級多,就是說老百姓普遍有錢,那么資金的流向取決于這些有錢的大多數人,由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地,所以錢就會往更好更快更多的方面流動,即向高端型,新型,社會需求型的產品流動,那么,社會就更需要人們去從事更好更快更多這類商品的研發,而不是致力于推銷更爛更慢更舊的商品...所以一般而言,做技術比做銷售的錢來得安穩.../ b4 V4 Z7 s$ F# E' {( W* [1 p+ R
: I& N$ [# x" a& y( o% R* G
# R+ U) s E0 x, D0 w8 i& H% x+ ~
說窮苦地區,貧民多,但是這個國家這個地區的人民還是在工作,還是在創造財富的,只是由于財富不夠大家分的,只能滿足少數一類人的需求罷了,所以貪腐會比較嚴重,錢被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之后造成的后果,就是錢不會向著有利于社會有利于人民需求的方向流動,而是會向著少數掌握著金錢流向的人的利益的方向流動...于是也無所謂貴不貴,好不好,多不多,新不新,少數人幫著大多數人花錢,管你們用的爽不爽,用得用就不錯了...因此,你的商品賣得好不好,與商品的質量或者性價比無關,而只是與賣東西的人與買東西的人的關系鐵不鐵,給的回扣夠不夠有關...那么,在這種形式下,做買賣的靠著關系,比做技術的要得到的多的多...
: l& m% I' K$ v) h& U
, k% X" I) j+ E8 v9 c- Q# _8 ]9 ]: L- @( |; T! C6 S- _
應該說,任何一個國家,從貧窮開始發展時,早期都會出現這種現象,如果不能快速地進入高收入狀態,隨著關系戶的幾何遞增,社會資源會迅速地被吸納進這種惡性循環,從而陷入這種局面...
) r" V9 Z- N9 J9 k
. O$ J- z( Q* N: k; q: I- h國家意識到了這種現象,有幾個舉措...
x' V' u d6 E* O5 r5 }: @
' [* g: F9 N( O' B* w) G1 X: C3 p, n2 \6 o
第一,培養大量地中等收入群體.年年都在興農,所以我說,我們國家可能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農民是最賺錢的一個職業...不過沒關系,農民有錢了,其它人都會跟著有錢,這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基層的貪腐現象是這個政策最大的阻礙." G8 e# h p- `# o2 w1 ?+ K
) Y8 f+ V: m5 U, {+ H7 I! X第二,減少國家宏觀調控,意即減少少數人對資金流向的掌控,讓市場和消費者決定商品和行業的興衰.但是那些個既得利益者的少數人會從中做梗,如果不喚起群眾的共鳴,引入大多數人的聲援,這項政策也會面臨多種多樣的對策的阻撓...% \ R6 @0 z& V/ z, I$ B# l0 D1 l
. K/ Z( a) S7 A1 e. f6 A' H第三,廣泛引入媒體的聲音.這是一把雙刃劍,傷阻力也傷自身的威信,關鍵就看哪邊更鋒利了... Y; W) _: B( a+ ?% O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