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66741|回復: 278

12年設計歷程回顧,講產品背后的故事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1-12-30 16:34:06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自接觸第一個實際的產品設計到現在已經12年了,12年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周期、一個輪回,其實也挺短。每一個產品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個性,這些獨特的性質就是產品相對于別家的賣點,每一個賣點背后都有一個故事。同一個題材的故事,每個導演拍出來的電影都不一樣,票房也有好有壞,同樣,同一件產品,設計師就是講述故事的導演,你講的不同、講的引人入勝,就可以打動更多的人,給老板賺更多的錢,給用戶更好的使用體驗。
' C# V- ^  v+ @       回顧一下,12年間的成長歷程大約可以分成3個階段) |; R% U5 K1 J
: S; ~! ]+ s- a
第一階段:1999-2003   怎么去實現設計4 e/ N7 d# Y+ [% v
做的第一個實際的產品是99年幫一家當時很大的家電企業設計冰箱,當時大四,隨便把這個項目做了畢業設計。這是家國企,之前請日本一個設計師設計的造型方案,結果在中國市場并沒有什么反響。因此找到我們學校,找找解決方法。我們方案做了很多,卻沒有一個變成產品。在評審環節,阻力非常大,與其說是方案評審,不如說是設計人員對自己方案的辯護,總有消極因素去否定這些方案。我猛然覺得,設計產品不是像在學校里老師教的那樣單純,構想很重要,實現才是根本。因此畢業以后謝絕了這家企業的邀請,到了上海,正式開始了設計師的職業生涯。若干年后陸續有別的企業推出了和我們當年構思很類似的產品,而那家企業基本上從這個行業銷聲匿跡了。
; Y, M! k  y* H1 L5 k        這個階段一直處在戰戰兢兢的狀態,對產品設計生產流程的無知,讓我總是習慣問別人我這個方案能做出來嗎?
, C1 k/ g" P$ w7 ] - k  v; `: t4 V- L( t/ z
網絡測試儀  設計時間:2000-20010 x9 t6 ~; l- r: s+ B2 @( Y+ ^! u
5 |% t  H" \, X* j& `8 a) p5 T
它的故事很簡單,這種測試儀通常都是分離的,主機和remote都是分離開的,不用的時候卡在一起,例如下圖:; z1 C0 H, i* }! ^( h" K' B' }

! d- J1 _; k( E/ Y既然要卡在一起,為何不設計成一個整體?于是有了這個形式,再加上側邊的防滑墊,電子產品應該還要具有親和力質量感,外觀形式應該是有利于操作的,這些構成他的基本樣式。今天看來這個設計粗糙的可以,側邊的防滑突兀的厲害,選擇和確定按鈕的布局應該調換過來,這樣才符合操作習慣,主機和remote拿開的狀態也慘不忍睹。不過這個產品依然在銷售中
( _2 B  d  K- [; C" j5 T, c5 z+ Q# H/ T
0 P+ B  ?. p0 @" F" ?
" c3 o5 y% v* E2 H9 P  G

' j, I( N; k" V- ~ ' o+ e$ s8 O  E1 {9 O

% x* c" Z7 t  `# X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點評

其實骨子里我更想做一個工程師,老是自己買了零件在家修車玩,老婆大人都怒了  發表于 2011-12-31 16:39
17歲上大學的天才,為什么你不去從事金融證券業,營銷咨詢業,象我在日志里貼的那位張海鵬先生那樣,春風得意,而來到了苦逼的設計行,與一群臟兮兮的工程師為伍呢。  發表于 2011-12-31 15:54
網絡測試儀有很多單位及個人都在做,這類產品有很多種  發表于 2011-12-30 21:35
社區有責任借著版主這樣的高手來推動機械設備領域的工業設計!  發表于 2011-12-30 17:29
支持樓主這樣的工程師, 真實而且還在堅持!  發表于 2011-12-30 17:08

評分

參與人數 2威望 +51 收起 理由
老鷹 + 50
everfree + 1 很給力!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 · 采用|主題: 929, 訂閱: 4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1-12-30 16:38:22 | 只看該作者
版主原創大作,2分鐘即被百度收錄。

點評

這腳趾頭比較有個性  發表于 2012-1-5 12:25
這個速度不是一般 快啊哈哈  發表于 2011-12-31 22:01
老大插隊好快,呵呵  發表于 2011-12-30 16:49
3#
發表于 2011-12-30 16:40:33 | 只看該作者
板凳支持大大。。。。。。有空慢慢看。。。。
4#
 樓主| 發表于 2011-12-30 16:48: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brianshao 于 2011-12-30 16:50 編輯 3 f1 v/ T) M  H9 M. E- k
$ W4 e, C9 k+ B' C' r  }5 J# v4 V
smarttest  設計時間 2001' F/ |: }* V- _8 l  Y& _

. o2 h- I# B( s+ M6 B. A一款更加小型的測試儀,為了攜帶方便,確定設計成筆形,這個形式導致了一些使用上的新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構成了這個產品的故事。最初的設計方案并不是這樣的。忘了是誰提供了這樣一個信息:網口端子在布線在接近墻底的時候,有可能會把端子方向放反,以往的測試儀因為用線連接,不影響測試,但是現在筆形測試儀水晶頭固定在殼體上,遇到裝反的情況,顯示指示燈朝下就無法讀取信息。于是有了這個指示燈在菱角的設計方案,正常狀態可以方便讀取信息,即使反轉依然可以識別。. n$ z6 `7 B8 {4 w. e1 \5 Q

% C3 L! W* l: |, ~2 e和上面那個設計一樣,現在看來,依然有許多遺憾之處,兩個按鍵距離過近,中間可以設計一小塊突起隔離,產品上面的文字標識有改進空間,過于密集,識別很累,產品仍然銷售中. r) ~( ^- d( e- c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點評

BUCUO  發表于 2015-1-21 13:36
看上去很結實,實用  發表于 2012-1-30 14:10
工業 氣息很重,出彩  發表于 2011-12-30 21:47
5#
發表于 2011-12-30 16:54:42 | 只看該作者
不錯,可惜大蝦生不逢時啊!早生了幾十年,否則必然人物也,+ K  k- |. C  N$ i" P9 e$ q# a! h
/ m1 D* {0 r, z
只有對小鼻子、對北歐這些國家出口需要這些設計,在國內沒什么價值,但你出口的東西,不僅是外觀的問題,里面的‘瓤子’也要配套,而現在里外是不配套的,嗚呼了,哈
7 i& w* `" L5 u% P
( s) Q7 h* o& p, B$ u1 b1 I# c我們出口小鼻子的東西要這些設計,但都會導致產品價格升高,在國內就玩不了了,

點評

9 9 8  發表于 2017-5-11 16:53
***大神重現人間  發表于 2017-5-11 16:53
我確實比較過這個,工業設計比做鋼結構設計的要低很多,這就非常不合理,所以沒有存活的空間  發表于 2011-12-31 14:10
你看那些國外著名設計公司沒有一個來中國開業就知道了,暫時還沒市場,998說的很對  發表于 2011-12-31 13:23
國內一線設計公司的收費標準基本上只有國外同行的幾分之一,那些二線三線的可能只有人家的幾十分之一,但是客戶仍然覺得很貴。產值平坦到每個人頭上最多的也就二十幾萬,產出比非常不咋地  發表于 2011-12-31 13:09
樓下這位大蝦還是比較極端啊,你應該全面看一個行業,而不是看一個例子,北京搞工業設計的公司,阿拉基本都認識,他們什么樣子,阿拉了解,肯定生意不如阿拉做項目的公司,起碼收入差距很大的,  發表于 2011-12-31 12:11
這個有些偏頗,國內搞設計公司賺了錢的還是有不少的  發表于 2011-12-31 12:06
做這個就是增加附加值,國內的本身價值都沒搞好,搞這個只能死的更快,深圳那些山寨機就是這樣的,我這里的絕大部分東西都是賣出去的  發表于 2011-12-30 21:54
6#
 樓主| 發表于 2011-12-30 17:06:26 | 只看該作者
車用多功能電源     設計時間  2003年: O9 B5 l- O% F; i8 w
6 ?+ k) n# E8 G2 p, j
03年在這家做汽車附件的公司做了半年就離開了,留下這一個作品。那個時代汽車還沒有那么普及,這東西主要是出口。故事的大綱是這樣的:因為有輔助啟動的功能,所以必然有兩條線在那里拖著,大家都是在兩邊做耳朵繞起來,饒是繞起來了,可是就沒那么酷了,反正不常用,為何不藏起來!藏起來還要加個蓋子吧,于是就有了“螃蟹鉗夾子”這個夾子還是摸起來還是挺好的
4 }: b; F$ _! _1 z
, Y9 ^, [7 Q/ ~5 y8 ^4 Q
! s2 i! V+ |) `
" B) y0 Z. x/ z! z當時設計的時候沒有氣泵,這個不知是哪位同事加的,加的挺好,謝了。這個產品照片網上下載的,設計稿都留在那個公司了, D' \7 X  |" 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點評

輔助啟動 照明 充氣 提供移動電力  發表于 2012-2-6 16:55
很漂亮 ,就是不知到干嘛用的  發表于 2012-1-30 14:14
中國需要你這樣的人。前幾年太注重引進而忽略了自主研發;。現在不一樣了啊  發表于 2011-12-31 22:08
7#
發表于 2011-12-30 17:43:18 | 只看該作者
支持LZ!希望可以像您這樣子堅持下去!!!!!!!!!!!!!
8#
發表于 2011-12-30 19:31:15 | 只看該作者
做的都是照片級別的,很羨慕啊,但是還是不知道工業設計究竟是什么,是不是有點像裝修設計,在開發商已經蓋好的房子里面根據人居需求和視覺效果設計。回到機械產品上,那么工業設計也就要懂機械設計才行啊,比如有的外形雖然很有視覺沖擊力,但是結構設計上不一定能通過計算。

點評

工業設計是機械系的專業,刻板的德國人首先搞出來的玩意兒,大俠且耐著性子聽完我講完故事,咱們接著討論  發表于 2011-12-30 19:43
上面這些都是產品照片,不是效果圖。之所以標題作產品背后的故事,用意就是在說這些設計是如何而來,為何而來  發表于 2011-12-30 19:40
9#
 樓主| 發表于 2011-12-30 20:01:40 | 只看該作者
網絡專用機箱  設計時間 2001年+ P* \7 E4 N& y9 F4 ]/ Y1 q: ~
+ |  E0 X! S5 u  h/ ]" G0 w
那個時代電腦還是挺貴的,機箱的價格相對于收入也不算個小件,公司針對只提供上網功能的電腦設計的主機箱,特點就是只需裝下主板、電源、AGP、PCI卡即可,同時良好的散熱能力。這幾個設計因此而生,但是價格很快就不是問題,單獨設計網絡用機箱變得沒有必要,這幾個注定是曇花一現的東東,甚至可能連曇花一現都沒有過,可能根本沒有被生產出來。
; o( k3 q- Y, U* l) U拋開視覺的東西,這幾個設計也是幼稚的可以,左邊三個有同樣的問題,啟動和重啟設計的一樣大,容易擾亂用戶的操作行為,造成誤操作。最右邊側板沖壓公司logo的做法,除了增加成本也沒那么酷,或許用戶還會更加反感,沒有被制造或許是件好事。當時的決策者比我英明多了
$ A: B3 t  ?3 |8 u' I, q; M% q! t
' L- n, ]% m6 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點評

logo 一般往里凹,就機箱而言  發表于 2012-1-3 11:04
加logo太正常了 ,很多客戶都在機箱上專門加上自己的logo  發表于 2012-1-3 11:03
這個散熱分析沒有吧,據說聯想用Abaqus作機箱的模擬分析,你覺得工業設計對CAE軟件的要求有多高  發表于 2011-12-31 16:00
10#
 樓主| 發表于 2011-12-30 20:08:10 | 只看該作者
第一屆上海電氣杯機電產品工業設計大獎賽   2003年( P" V+ C& T" P3 R

" o0 W$ k4 ~# x9 H+ _8 N/ o6 R* m這是第一次設計機械裝備,沒有市場分析,沒有用戶行為分析,閉門造車花了一個小時,居然得了鼓勵獎,當時挺高興,賺了一筆零花錢,若干年后覺得挺悲哀的一件事,不是悲哀我自己,是這個行業
) T$ |' B) x( ^6 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點評

很厲害!  發表于 2015-2-10 09:00
一個小時,而且還沒有各種分析作為支撐,LZ設計能力好強啊,不知如何做到呀?  發表于 2012-5-31 08:49
一個小時 速度有點  發表于 2012-1-30 14:17
還是老大給力 說多少分就是多少分  發表于 2012-1-5 12:31
想起了那句話第一個男人把少女比喻成鮮花是英才,而第二則是庸才,而第三個是蠢才。如果現在誰如法炮制作這么個工業設計參加比賽,門都進不去。  發表于 2011-12-31 16:03
一個小時?太神了!  發表于 2011-12-31 13:13
贊一個!可惜不能評分,否則割肉給你加100分。  發表于 2011-12-30 20: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老鷹 + 100 我來加。工業精英,實干家。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9 06:55 , Processed in 0.126337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