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b110087388 于 2015-1-8 02:23 編輯 + f% p1 `' w: Z4 J, T' n
害怕伏櫪 發表于 2011-11-26 16:21 ![]()
; W0 S- R" D/ L0 D3 k4 U/ v) l操作過滾齒機。- B( P" ]% z" k9 P
不用計算,花點死力氣作圖,一點點湊出來,應該也可以。. k# S: S: i" D/ d: g; M" q2 n/ D
作了個3模數16齒的齒形,齒輪輪廓 ... - w' {2 m& |0 F
請教998老師:
& ]+ ?# Q8 v6 Z2 W( {1、美標和iso的齒面接觸部分的應力是不同的算法,得到的結果差別不大,以前算過一對斜齒,差別不到5%。
: {! o0 b. l5 O/ E您的文中提到了有限元分析。我當時用的是建立磨床模型,然后算刀具軌跡,切除多余材料,最后得到齒輪模型,用這個進行有限元分析。齒根可以基本呈現出接近于現實中的齒輪。接觸區域很理想,但是調整網格大小或者接觸的阻尼系數,對分析結果影響很大的。
" \8 w! ?1 V9 w我想問的是這個接觸應力您是如何確定您的分析結果是正確的?" b$ O: X5 o- M) R2 Y& P9 B, T
這個接觸應力是嚙合過程中的,個人實在想不出該如何在現實當中檢測?
# {1 Y9 H% Y) C% `; Y2、單對齒嚙合,考慮軸、軸承的變形,這時該如何來確定修形量呢?( p0 ^& f+ K/ s+ i7 `
個人查以前查資料時發現的論文感覺都有點虛,不敢信。想聽聽您的看法。
# P& K6 k0 q, s! j3、想知道您在分析時用的那種軟件?進行齒面接觸分析時您是否用六面體網格?個人感覺四面題和六面體的結果無太大差異的。. Q/ }* F6 D" A+ z Z6 U/ |
考慮軸系時是否用romax或者其他軟件?
6 A, F- k4 `9 M0 {4、您在回復中提到前人在沒有有限元時,通過曲率方法也可以算出。具體的文獻我沒有查到。
2 L& W) O2 c) {. g+ D, a* V3 G個人覺得:不考慮修形的話可以,但考慮修形的話,這個計算量是極大極大的。前人的計算是不考慮修形的,我的理解對嗎?
& B$ j0 k4 Z& Q4 P9 L5、回復中有人說齒根過度圓弧 對齒根應力和潤滑有好處。4 X+ E4 A$ W/ E% L
齒根應力肯定是有影響的,對潤滑有好處我可以想想的出。但具體的資料沒查到到底是如何去影響潤滑的?# s+ @1 Y. t- n5 W5 U
998老師是否可以給些這方面的參考文獻?0 R) g- V. E; Z8 Z' y I* |
6、面齒輪以前在上學時推倒過他的齒面方程。# d- n( k d' h/ V
您設計過大型面齒輪加工機床,我認為所有的齒輪要想得到良好的動態性能都要進行修形,但對面齒輪的修形方式一點都不清楚,老師可否給些這方面的參考資料或者扯兩句。
, `+ G2 [+ K0 ~/ s9 ^- O& A; k7、以前過zf變速箱的分析,也就是草草給個結果,至于是否真確不清楚。
/ N, u2 p3 M3 S- y* R當時看那個殼體的模型,筋板布置很沒規律,在我這個菜鳥看來就是雜亂無章。
. R! }2 G$ ^ s當時一直到現在起,經常查殼體的一些資料,但都沒有感覺比較透徹的文章。4 z0 v+ n. `+ S& O" v/ m
很想知道老外是依據什么把殼體設計成這種結構的。我的猜測是依據震動受力噪音輕量化等原則的,但分析結果是很多地方載荷很小,完全沒必要加筋。熱分析也做過,感覺有很多沒必要的結構。一直到現在我都很困惑。/ I: E2 V+ N; L, `
希望老師能給我一些方向去,我好知道該看什么書。% Y6 P, a+ b; @! u; p d4 W
8、最后一個問題,關于齒面檢測的,我上學時搞得都是虛的。當時對檢測沒太在意。現在做設計才發現有些東西是很難檢測準的?, G0 d& W6 g9 ^3 l" X! O
我可以想象的是小齒輪可以上三坐標檢測,但實際很少有企業有這個,在實際的生產中是什么檢測手段呢?
$ ]# q' t3 R* S; T您以前做的那個直徑很大的面齒輪,是如何檢測精度是否達標呢?
. Q9 ^( c7 v1 o( w$ k) N( H; g這方面文獻實在太少,找不到有用的。* V) ~" k6 O# s& E
希望您能推薦一些文獻或者侃幾句。% j+ w3 Y; n7 O/ B) P& b
( K$ Q% \0 u% n0 g1 F& a! L' z
. R' G$ `, `2 K$ R7 O本人學生時看過一些齒輪的東西,但都是虛的,真的東西沒玩過。' y1 K- `8 F8 A; L z
剛工作半年,做機械設計,冶金行業,已經不需要齒輪或者變速箱殼體這種東西了。但上學時的一些疑惑一直在,還是想有個結論,以后一旦碰到一些場合也好扯淡,哈哈。
& n. d; b0 f2 h( }1 T& C; N* G" c晚上翻害怕老師的文章提及齒輪,就來了興致,太困了。 |
|